教学动态
我校举办2021年秋季学期全校教师培训会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牢立德树人意识,坚守教书育人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1月25-27日,我校举办了2021年秋季学期全校教师培训会。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会议的有关要求,我们以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为主会场,在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设立了分会场,会议全程向分会场同步直播。
培训会分三个场次进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晶、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赵逢达分别主持了三场培训会。
本次培训会聚焦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以全面推进项目式教学为主题展开。赵永生副校长在三场培训会上分别作了题为《论现代大学教学—项目引导式教学》的大会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从学习的基本属性谈起,详细分析了现代大学教学的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他谈到:项目引导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学习实践探索活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课程项目的实施,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水平的项目引导式教学具有现代大学学习教学模式的所有主要特征。他通过MIT“新工程教育转型”和工程教育“实验室”欧林工学院的案例,结合我校部分工科专业融合CDIO模式、OBE教育理念以及“新工科”建设要求等,开展规范推进课程建设,探索多元化项目式“超级金课”建设及实施成果展示,完美诠释了项目引导式教学是现代大学教学的最佳模式。
除主旨报告外,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根据每天参会教师的不同学科特点,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庭祝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分别做了《新工科教育的成电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的融合式教育》线上专题报告。两位嘉宾分别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新工科“成电方案”和“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的融合式教育”的“西浦”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落地生根,为我校下一阶段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参考借鉴。
培训会还邀请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张红升、文法学院徐敏和机械工程学院边辉等3位教师从不同学科和专业角度分别做了题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超级金课”建设汇报》《夯实专业基础激发创新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五二五读说写工程经验汇报》《理论实践一体化超级金科实践探索》的分享。
此外,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本次培训会还设置了颁奖环节,对本年度获得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第八届教学奖、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获奖的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
全校教师培训会从2013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组织9年,在引领广大教师了解高等教育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统一思想认识,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本科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举办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12月2日下午,我校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圆满落幕。本次竞赛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旨在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切实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本次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前期经各学院初赛择优推荐21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中,参赛教师分别从所担任课程的整体和节段两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按照教学设计内容进行15分钟的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专家现场打分点评。经过激烈角逐,汪飞雪等3名教师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高永鹏等6位教师获得竞赛二等奖,陈杰等12位教师获得竞赛三等奖。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自2019年9月份以来,我校出台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课程思政教改立项,举办了课程思政主题沙龙、专题研讨会、典型案例交流观摩、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并成功举办了我校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本学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在全校全面铺开并涌现出一大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学校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目的旨在以赛促教,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发挥积极作用。(供稿人:徐琳)
我校完成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选课工作
截至12月15日,我校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选课工作顺利完成。
在课源征集方面,本次选课共征集我校教师开设课程195门(含外语拓展课程8门),选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20门,东西校区开设课程总计415门次(含外语拓展课程146门次)。其中,东校区开设课程173门次(含外语拓展课8门55门次);西校区共计开设课程242门次(含外语拓展课程8门91门次)。本次选课,没有未达到开课人数下限停开课程。
在选课规模方面,选课人次达25801,其中实体课选课人次13948(东校区6233人次,西校区7715人次),网络课选课人次6954(东校区2303人次,西校区4651人次),拓展外语选课人次4899(东校区1838人次,西校区3061人次)。(供稿人:李芹)
教务工作简讯
● 近期,我校对申请2022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教师的各项申报信息进行了审核,公布了拟接受评估人员名单,并组织相关教师于12月底前完成教学文件上传工作。(供稿人:宋歌)
● 为提升学校创新类课程教学效果,近期,教务处组织了两场创新类课程授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邀请周洪彬老师为与会教师培训Triz创新方法的授课技巧。(供稿人:吴伟龙)
●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正式启动,各专业将于12月26日前完成选题及任务书下发工作,预计将有6343名学生参加此次毕业设计(论文)。(供稿人:霍文刚)
● 近期,教务处根据《河北省202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实施方案》,完成考前学生参考名单确认、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准备和分发等工作;同时协调学生工作处和后勤服务中心,统一组织14天内返校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考试安全顺利、平稳有序进行。(供稿人:马明建)
学院采风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课程思政案例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文稿来源: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郝颖)
从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获悉,我校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郝颖和余为两位老师的课程思政案例入选了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展示活动”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本次活动共遴选出优秀案例A类16项,B类24项。郝颖老师的“理论力学:卫星姿态调控动量矩定理”被评为A类优秀案例;余为老师的“流体力学:‘奋斗者号’的压强”被评为B类优秀案例。本次遴选河北省总共有3项入围,我校2项。
此次活动是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案例展示活动,旨在遴选出一批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引领性的课程思政案例。
经过遴选后,郝颖和余为两位老师受邀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建设会议。经过优中选优,两位老师课程思政案例被教指委计划列入“教育部高教司力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预计将于2022年全国发行。
课程思政是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培养了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的骨干教师,建成了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培养有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郝颖老师为我校《理论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曾在2020年度全校教师培训会上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典型分享。余为老师曾获“燕山大学教学标兵”、“燕山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两项课程思政案例的入选,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是学院积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持续加强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文稿来源:艺术与设计学院网站)
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推动教授上讲台,推进智慧教育,引导教师聚焦教学创新,艺术与设计学院于12月2日举办了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经各系推选,共有7位教师参加本次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学院特邀我校首届教师创新大赛的三位获奖教师徐熳、杜会静、李文涛组成评审组。
参赛教师依据课程特点,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展现了知识讲授与教学改革、传承、创新的统一。每位老师比赛完成后,专家评委均进行了针对性的精彩点评,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建议。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刘维尚、温瑀、赵世莹三位教师获得一等奖,王年文、侯士江、李东平、刘燕四位教师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的获奖教师将代表学院参加我校的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本次大赛既是一次比拼教师教学创新水平的竞赛,也是一场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工作的推进会,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又能使教师更好地聚焦教学、创新教学、回归教学,必将推进学院教学创新工作的深入展开。
“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做好土木系传帮带”
——“第一讲”活动持续发力
(文稿来源: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曹海莹)
近两年,土木工程系引进青年教师的数量大幅提升,过好“教学关”不但与教师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也关乎着整个专业的稳步发展,做好“传帮带”、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始终是系里的重点工作。
12月13日,土木工程系开展了主题为“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做好土木系传帮带”的“第一讲”活动,为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助力加油。本次活动由土木工程系主任曹海莹老师主持,共有5位青年教师参加,分别是孙艺嘉、赵德志、王强、王磊、张新。活动特别邀请河北省教学名师、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赵庆新莅临指导。
每位青年教师以新开课某一章节为单元,全程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课方式,开展了15分钟的课堂讲授过程。赵院长为每一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详细点评,从内容节选、思路布局、师生互动、思政元素、板书风格、技术细节、图形绘制和概念设计等8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并针对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授课特点给出了中肯建议。通过“第一讲”活动,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在教学能力提高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帮助和收获,对迈上大学讲台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今后“第一讲”系列活动将持续举办下去,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名师为青年教师成才把关,为主动适应学生培养的新需求发挥作用,保持土木工程系严谨的教学作风。
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文稿来源:外国语学院网站)
12月2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了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5支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学团队参与了本次竞赛。考虑疫情因素和评委老师时间因素,本次大赛采用了线上形式开展。
本次创新大赛主要分为参赛作品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两个环节,由专家评委进行线上打分。最终,副教授组毕鹏晖老师团队、讲师组宋葳老师团队获得一等奖;其他3个讲师组团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此次竞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团队将代表外国语学院参加我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本次教学创新大赛,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估方法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着力点。参赛团队突出了外语课程的设计思路,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
通知名称 |
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关于召开2021年12月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考务工作会议的通知 |
12月16-17日 |
监考会、考务会 |
2 |
关于2021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两次听力试音及维修耳机的通知 |
12月16日 |
试音 |
3 |
关于做好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
12月26日 |
学生选题 任务书下达 |
4 |
关于2021级本科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通知 |
本学期结束前 |
|
5 |
燕山大学本科生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指导性意见(试行) |
|
|
专题聚焦
让大学生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摘选)
(来源:人民网 2021年2月25日 尹冬梅)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落实中央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任务。加强劳动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要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与学生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整合配置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完善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必须落实好“三全育人”
落实全员育人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忌把劳动教育等同工业化生产培训,通过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发挥院系和教学一线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现并呵护学生的创新创造。为此,应结合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把劳动教育表现与学生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结合起来;强化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对教师的表彰奖励。
落实全过程育人要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发展各类实践实习项目。根据各学科特点,系统设计阶梯化教育目标。
落实全方位育人要求。加强课内课外结合,强化课堂主渠道的实践教学要素。加强校内校外结合,通过校所合作、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方式,在实习实践岗位、高水平专业师资指导等方面着力解决供需矛盾,实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加强制度供给,强化校院联动管理,建立资源多元统筹机制,全过程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保障。
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名大学生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自觉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领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劳动教育赋能 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0年9月7日 刘玉方等)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当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等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要把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训练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凸显专业教育的劳动导向
在大学阶段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特定专业学习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体差异,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本质,吸收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劳动知识,并自觉地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活动之中。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专业教育的劳动价值并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在专业教育中凸显劳动导向,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的必由之路。
以劳动精神养成固本。高校要结合专业学习,强化劳动精神培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好的前途和事业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进而自觉培养劳动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要在劳动中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求知,勤于动手、精益求精,培养学生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以劳动能力培养聚焦。劳动教育不仅是“德育”,更是“能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不仅是劳动精神的要求,也是劳动能力的要求。全面培养大学生劳动能力,首先要克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学业标准,为学生适当“加负”,让刻苦学习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培养学生辛勤劳动的意识与能力。其次,在专业教学中,要强化大学生专业劳动态度、专业伦理品德和专业能力养成,培养诚实劳动的意识与能力。最后,要紧扣新时代、新经济、新领域、新业态的新特征,把劳动教育融入“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导大学生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意识与能力。
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
以劳动科学为基础,有力开展劳动教育。传统劳动科学教育散见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学科中,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劳动本质问题的整体性认识。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组织精干力量编写教材,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要求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组织专业实践体验活动。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有效实施劳动教育。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专职部门负责,为相关素质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劳动教育则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和明确的管理部门。有鉴于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门成立了“劳动教育中心”,负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工作的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做好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及各类劳动实践创新课程的排课和考评工作等配合工作,形成一中心、多部门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管理机制。
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持续深化劳动教育。产教融合是加强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产业系统的深度联系、破解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战略选择,其核心特质是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其核心机理是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根本路径。只有依托产教融合,专业教育的劳动导向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内化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1年5月20日 杨劲松)
劳动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两种作用机制,如课程、教师等发挥着直接育人的显性作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效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生态链”。
彰显显性劳动教育因素的育人主阵地作用
在高校劳动教育中,显性劳动教育因素主要表现为课程、师资、教材等及其使用和利用,抓好显性劳动教育因素的关键在于健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师劳动教育育人能力两个环节。
一要建设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当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据统一的教材和规范的教学要求进行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并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在劳动教育选修课建设中,学校可以结合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教师能力,开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课程。同时,要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中同时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夯实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形成各门课程同向而行的合力。
二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能力是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关键显性因素。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加快建设一支精干专职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激励专职劳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动员和发挥全体教师力量,让学科和专业教师意识到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科专业教学,让每一位教师强化劳动教育意识,在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融入劳动价值观塑造和劳动技能培养。
发挥隐性劳动教育因素的育人协同作用
隐性劳动教育因素是指高校在体制机制、育人氛围、文化氛围、环境条件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劳动教育因素。隐性劳动教育因素与显性劳动教育因素同样重要,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制度创新、评估考核等隐性劳动教育因素,在氛围营造中、在行为规范中、在评估考核导向中发挥隐性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在制度建设上,高校要形成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导向,推动劳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要谋划好“课程劳育”的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建设,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强化“课程劳育”在师资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课程劳育”的评价和激励优先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劳育元素,提升劳育能力,并体现在工作评估和业绩考核中,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并参与其中。
在评价机制上,隐性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多元、过程复杂、形式多样,难以以标准化方式评价。主要手段有:强调个性化评价,在评价结果上可以通过相对的位置排名体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在群体中的相应位置,实现量化评估的效果。强调过程性评价,可尝试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量学生隐性劳动教育的行为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多种评价指标为参数,构成学生劳动素养评估的基础数据,并通过逐步扩大指标范围,建立健全完善的智能化统计和识别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价,可逐渐引入信息技术新手段,整合多元主体社交系统交互评价数据,挖掘和分析相关评价主体,针对大学生发布的劳动情感、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等全方位信息,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信息系统。强调创新型评价,可采取区块链等中心分布式新兴技术加强个性化、过程化和多元化评价的考核效果。借助区块链技术顺序性、全面性和忠实性的记录特点,对每位学生劳动学习过程进行全过程、多方位、持续性的学习记录,并实现高校之间、社会机构和家庭等多个主体间劳动教育记录的信息共享互通,为最终的全面评价提供原始数据凭证,并通过教育效果实现对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正向反馈,实现劳动教育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和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高教视点
华南理工大学:“F计划”:培育新工科领军人才(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1年3月29日 高松)
“三力”卓越,确立新理念
只有拥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同时,这三者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相乘,其结果便是创造力。即:创造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
为培养“三力”卓越的工科领军人才,要树立三个理念。一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三个最大限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主体性的构建、弘扬与提升。
二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要从传授知识,转为帮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工作、合作、生存,从而适应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学生的学习目标要从应付考试,转为通过个性化自主学习,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主动发展。
三是“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更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提升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锻炼坚韧意志品质。随着“实践”的复杂性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可以形成“螺旋式发展”,并最终取得自我突破。
开放融合,构建新平台
新工科人才不但要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学业精深,还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新工科”建设首先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开放融合的学科专业平台,引导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帮他们练就在多学科空间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建设跨学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将广州国际校区定位为“工科领军人才培养试验区”,聚焦国际前沿,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所需,整合学科资源,主动布局了一批新工科学院。这批新工科学院不再以传统学科划分来设置专业,而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交叉领域,设置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工科,并对这些学院充分赋权,一院一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学校面向全球招引人才,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长聘终身教职制,打造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
二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学校通过加强理科基础和开放共享,促进已有工科专业交叉发展。如“医学影像学”专业通过“工学+医学”的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医工结合特色和科研发展潜能的医学影像诊断人才。
三是打造一批微专业。学校瞄准未来技术、未来产业与数字经济,开办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微专业。每个微专业设置约5门课程,鼓励学生辅修,为学生未来发展创设更多可能性。
个性多元,完善教学新体系
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将发生“三个转变”:一是教育范式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什么”;二是教师角色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教师将主要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资源、问题、工具等,帮学生深刻理解和内化知识;三是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
我们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为所有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
创新教学内容。学校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强化人工智能基本技能培养。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小白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使学生能够从数据、算法和计算力三个方面来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体验和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和特点,了解人工智能行业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学校还要求专业课程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跨学科教学内容。
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新常态”。今后,高校的课堂将会更多地采取“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场景切换模式。这种方式既可以保留传统教育所特有的大规模班级结构特点,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育公平、因材施教兼而得之。
借鉴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范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范式指的是,人工智能通过深入挖掘分析数据,破解问题,表达数据,提取特征,掌握“特征”和“任务”之间的关联,并从简单特征中提取复杂的特征。学校将这一学习范式移植到课堂教学和学生科研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如在第一课堂大力推行探究式教学,在第二课堂构建“国家—省级—校级—学院”四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以及以“一院一赛”为核心的学科竞赛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基于问题、项目、竞赛开展学习。
厦门大学打造五个“同心圆”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1年12月2日)
厦门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狠抓组织领导、课程育人、示范引领、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等工作重点,持续创新课程思政工作,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思政育人工作新局面。
画好“校院统筹同心圆”,协同构建联动化工作体系。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学院落实推进”的上下联动工作体系,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台《厦门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工作举措,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见效。以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将思政教育要求和课程思政体现在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一级学科为依托,汇聚全校各学科的研究力量,深入推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画好“课程育人同心圆”,系统推进立体化思政教学。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育人要求,完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实践类课程为拓展的“1+3”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注重课程思政分层分类推进,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编制专业思政教学指南,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进教学大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进教材,着力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院一特色”。
画好“示范辐射同心圆”,创新打造品牌化示范样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以“四史”学习、“家国情怀”通识课程为发力点,打造“认识中国”“嘉庚精神”“匠心筑梦”等一系列精品课程,激励学生弘扬光荣传统,争做时代新人。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划,实现示范课程在所有学院全覆盖。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梳理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推广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与特色做法,以点带面引导教师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保障支持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程思政培训交流等活动,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推进。
画好“立德树人同心圆”,着力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完善广覆盖、长链条、多维度的教师课程思政培训体系,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夏令营、课程教学创新培训等专题培训活动。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学习平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报告、教学沙龙、教研工作坊、教学比赛等各类交流竞赛活动,引导教师根植思政育人理念。构建“专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课程思政建设联合体,推动专业学院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结对”交流,合力打造示范课堂、优秀案例,携手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能力与水平。
画好“考核评价同心圆”,全面保障精准化改革成效。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估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的首要标准,纳入二级学院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定期对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将教师育德意识及能力、参与课程思政教改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评先、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青岛大学探索构建“五育+双创”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1年11月30日)
青岛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课程+实践+竞赛”路径,不断完善“五育+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德育领创、以创塑德”模式,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思政名师工作室,开设覆盖全体学生的融合课程,发挥“德育”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价值方向的作用。创建“无边界”思政课堂,将“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结合,开展“见证抗疫故事、体悟家乡巨变”思政微视频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构建“体育助创、以创强体”模式,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构建与“双创”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173门,将体能测试、校园健康跑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搭建“运动俱乐部+创新能力”的体创融合新模式,成立运动俱乐部,形成运动品牌。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办好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鼓励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在竞技中养成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能力。
构建“美育浸创、以创涵美”模式,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构建“理论+鉴赏+实践”的美育课程体系,建成美创融合课程50门,开设美育教育通识必修课,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认知理解创新创造。打造艺术创作与创新融合育人范式,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素养。开展形式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打造高水平艺术团、音乐合唱团、交响乐团等,每年举办百场文艺活动,参与学生万余人。
构建“劳育践创、以创促劳”模式,培育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劳动+创新创业”融合课程体系,建成融合课程40门,开展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拓展劳动实践平台,与政产学研单位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开通“校企直通车”服务项目,为学生团队实践训练提供有效支撑。强化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和创新创业能力
江苏大学:13个微专业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选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年10月9日 潘玉娇)
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微专业、药学院学生学习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微专业……江苏大学近400名学生正式加入到13个微专业学习中。小而精、既系统又灵活的微专业正成为该校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新选择。
“过去我们比较关注西方经济理论,但实际上更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理论。”在新结构经济学微专业第一课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现场讲授新结构经济学的产生契机。金融学大二学生洪文颖激动地说,“林毅夫老师生动深刻的讲解,让我更有信心通过微专业来系统学习新结构经济学和知识产权知识。”
据介绍,从2019年起,江苏大学以新工科建设理念引领全校专业建设,依托优势学科面向全校本科生新办了13个新工科微专业和学科交叉型微专业。“微专业意味着‘小而精’。”该校教务处处长王谦说,“‘小’表现为微专业学只有大约15分;‘精’则表现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6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个人报名、学校遴选的形式开始微专业学习,大约在两年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所有学分,并掌握该微专业的核心能力。”
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让微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能源功能材料微专业负责人严学华为学生上的是《功能材料制备及工艺》课程,几堂课下来就发现不同学院的学生材料学学习基础不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微调和优化,然而微专业的吸引力就在于此,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又比较灵活。”
国际论辩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微专业之一,相比于其他微专业“零门槛”,这门全英文授课的微专业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次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周鼎晔说,通过国际论辩微专业的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以及批判性讨论能力。据学生评教情况反馈,该微专业课程评教成绩都在93分以上。此外,为了推动微专业的发展,江苏大学拨出专门资金立项资助微专业重点项目的培育和发展,也允许学生将微专业选修的学分替换6个自主研学学分。
“微专业并不是辅修专业的擦边球,它更像是问路石,以此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王谦介绍,学校将鼓励更多的专业围绕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素养开发微专业,在微专业的建设上,也鼓励教师打破常规,尝试线上线下混合授课的形式,让丰富多样的知识架构成为学生未来竞争中的一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