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成果奖 >> 校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

获奖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电气工程学院

加强实验室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路正午

二等奖

1989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零件》课程教学中图的应用

李矩

二等奖

1989年

机械工程学院

从最低得到接近最好时期的零件设计

机械零件教学组

二等奖

1989年

机械工程学院

改革实验内容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验技能

轧钢教研室

二等奖

1989年

机械工程学院

狠抓综合治理 加强机械制图课程建设

制图教研室

二等奖

1989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机械原理教研室

一等奖

1989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助导式”方法

力学教研室

一等奖

1989年

理学院

以《高等数学》的改革为先导 推动工科数学的课程改革

数学教研室

二等奖

1989年

外国语学院

英语精读课语篇教学初探

杨青

一等奖

1989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 提高教学质量

武金木

一等奖

1989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归纳类比法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学及热处理》教学中的应用

崔占全

二等奖

1993年

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学教材体制改革

荣雅君

二等奖

1993年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系统教学改革实践

任传吉、谢绪强、齐占庆等同志

二等奖

1993年

电气工程学院

加强“电装”实习指导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周杰、刘淑敏、乔凤君

三等奖

1993年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优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盛义平、苗茹

三等奖

1993年

机械工程学院

创立薄板弯曲理论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付宝连

二等奖

1993年

机械工程学院

从培养能力和培养目标出发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赵秉利

青年教师一等奖

1993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的改革及成果

白文普、周玉林、许立忠、闻岩

三等奖

1993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对硕士研究生的“研讨式”教学法

王守信

三等奖

1993年

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

宋之杰

二等奖

1993年

理学院

离散数学教材建设

赵树春

二等奖

1993年

理学院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职能的若干尝试

唐宗贤

二等奖

1993年

理学院

优化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孟宪云、高作峰、周岩

三等奖

1993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德育教学实践与改革

德育教研室

三等奖

1993年

文法学院

“读书、议论、讲解、讨论、写论文”五段式教学法

朱淑珍

二等奖

1993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线电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讨

宋国森、王成儒

二等奖

1993年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课的适应式教学法

刘长林、卢辉斌、孙孝峰、陈卫东、黄志涛

三等奖

1995年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以工程化学取代普通化学 提高工科基础化学教学质量

李克会、李秋荣、于广河、谢丹阳、李晓波

三等奖

1995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制专业常规实验微机化改造

于忠海、李忠良、陈恩平、陈锦江、刘忠会

一等奖

1995年

机械工程学院

用模型的动态化与形象化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工程设计

李蛟、赵炳利、邹本有

一等奖

1995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理论力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杜国君、彭天国、原洪海、胡宇达、徐耀玲

二等奖

1995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完善体系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常福清、杜国君、彭天国

二等奖

1995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龚景安、杨育林、亓稼祥、韩晓娟、陈英群

一等奖

1996年

理学院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徐玉民等3人

一等奖

1996年

理学院

启发式单元浓缩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

刘德友、姚文起、王永茂、钟晓珠、赵玉鹏

一等奖

1996年

外国语学院

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新台阶

张伟东、王福生、于向东、马力军、徐丽娟

一等奖

1996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三教学法”

王廷云

一等奖

1996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语言课的课程建设

王新生、姜爱群、韩卫、张付志、马龙生

一等奖

1996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培养三型一体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邹沐昌、唐勇、原福永、申利民、赵大军

一等奖

1996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第三个模式的建立

刘葆旗、张玉江、张兰成、刘俊涛

一等奖

1996年

文法学院

合同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余子新

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4年

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素质教育方案

李景春

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4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路教学系统的研究

毕卫红等人

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4年

电气工程学院

突破学习定势 打造标准化课程构建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张立国、张淑清、李兴海、张德强、王伯龙、王皓、金梅

二等奖

2016年

机械工程学院

以产品多样性需求为产出导向的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吴凤和、王军(男)、鹿玲、赵岩、陈锦江、王军(女)、王志勇、王敏婷

二等奖

2016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网络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永志、李晔、齐凯君、王媚、王新华、王华、陈步伟、黄娟

二等奖

2016年

体育学院

基于新型器械的乒乓球教学及训练方法的创建与实践

张兴海、杨广辉、王大鹏、赵猛、杨敏、吕卓、贾天奇、高明

二等奖

2016年

外国语学院

高校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于建平、付继林、孙锐、赵莎、李洪波、耿延宏、刘鸿宇、白塔娜

二等奖

2016年

文法学院

基于翻译的双语教学模式:创立、改进与应用

吴勇、韩兆柱、付瑞红、刘舸、沈德昌、张三南、郑志峰、齐兴霞

二等奖

2016年

文法学院

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地方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徐敏、丛鑫、陈静、高迎泽、陈玉、王永、洪芳、郑艳玲

二等奖

2016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论文)

赵琳、于雷、栗功

二等奖

2016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于OBE模式下的课堂+工作室互动型设计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刘维尚、熊艳辉、蒋玉、李姗、贾丽

二等奖

2016年

车辆与能源学院

集散教训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夏怀成、赵明慧、唐先智、么艳娜、董国疆、李昊、吴爱芝、刘赫

二等奖

2019年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新工科建设

刘福才、陈志旺、马锴、温淑焕、丁伟利、梁振虎、呼忠权、李倩

二等奖

2019年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面向开放共享虚实结合递进式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化工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高发明、张永强、王丽琴、刘素燕、刘玉文、郭文锋、苏静静、刘洋

二等奖

2019年

机械工程学院

制图类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

董永刚、宋剑锋、李兴东、姚春东、赵炳利、李大龙、贾春玉、张树存

二等奖

2019年

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产政学研创”多维度全过程的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郭伟、宋娜、逯宝峰、靖鲲鹏、付岗、翁钢民、舒波、刘楠

二等奖

2019年

文法学院

燕山大学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丛鑫、徐敏、苗俊玲、冯月季、韩艳丽

二等奖

2019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力提升为先的知行融合教学新范式

李江昊、王伟、刘丰、张保军、卢启柱、张莹、刘强

二等奖

2019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面向区域社会服务、构建交互式教学体系:特色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维尚、陈国强、孙利、孙炳明、秦崇伟、于雷、蒋玉、韩增锟

二等奖

2019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于OBE—CDIO理念的TTR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利、吴俭涛、陈国强、赵琳、王年文、刘月林、刘建芳、陈永亮

二等奖

2019年

电气工程学院

面向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自动化一流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平台建设

华长春、刘爽、马锴、魏立新、李建雄、梁振虎、陈志旺、刘福才

一等奖

2021年

电气工程学院

“三位一体、思创融合”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钟嘉庆、卢志刚、郭小强、张晓辉、张迪、沈虹、梅林、董海艳

一等奖

2021年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从单元仿真到工厂设计进阶式创新型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发明、王丽琴、刘素燕、李建军、刘玉文、刘洋、张红升、霍全

二等奖

2021年

机械工程学院

基于AMT-CPS理念的本硕耦接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汪飞雪、翟富刚、黄世军、郑永江、解明利、李鹏、臧新良、张颖

二等奖

2021年

机械工程学院

新工科孕育路径与专创融合育人模式

姚建涛、边辉、赵延治、刘晓飞、金贺荣、唐艳华、史小华、许允斗

一等奖

2021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理论力学》一流课程建设

胡宇达、余为、郝颖、肖俊华、田振国、李哲、刘峰、王美芬

二等奖

2021年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土建类专业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四梁八柱体系

赵庆新、王兵、段磊、李文涛、曹海莹、吴存华、孙连京、张任良

一等奖

2021年

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资源整合的会计学专业创新型教学体系建设与应用

陈晶璞、汤景辉、王佳、王玉坤、韩楠、林春雷、付伟、李喜莲

二等奖

2021年

经济管理学院

“二元三全四融合五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春玲、靖鲲鹏、尤振来、王宏艳、张志超、厉斌斌、刘楠、鲁云鹏

一等奖

2021年

理学院

基于“一托二举三拓展”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群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

胡林敏、方汶铭、王艳宁、张海锋、马占友、章胤、王春艳、田瑞玲

二等奖

2021年

理学院

“强基础、重实践”的应用物理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与研究

刘永、王明利、郭得峰、田广军、盖彦峰、徐天赋、牟从普

一等奖

2021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鼎”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柴勇、黄娟、郭清秀、陈步伟、李晔、马慧婷、张云飞、沈德昌

一等奖

2021年

体育学院

基于“大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

赵猛、杨敏、屈忆霞、张兴海、王大鹏

二等奖

2021年

外国语学院

“一导二化三维四融”外语类一流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耿延宏、张颖、张馨月、郭晨、张宇、付继林、赵一璠、陈静

二等奖

2021年

文法学院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徐敏、陈静、高迎泽、丛鑫、王天彤、李丽、冯月季、魏红星

二等奖

2021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思政专业整体统筹设计与持续改进体系研究

刘雪强、刘丰、包巍、付兴虎、郭璇、韩颖

二等奖

2021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化教学梯度、内化计算思维的程序构造和算法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窦燕、王常武、王林、穆运峰、郭栋梁、李贤善、尤殿龙、张炳

一等奖

2021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聚焦产业生态·夯实艺工融合——卓越设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

孙利、陈国强、赵琳、刘维尚、吴俭涛、王年文、温瑀、宋立巍

一等奖

2021年

体育学院

服务国家体教融合发展的足球专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屈忆霞、赵猛、杨广辉、王向东、王大鹏、杨敏

二等奖

2022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产研引领、双创驱动、产研赛创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学科复合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吴培良,赵逢达,王常武、冯建周、孔维航、刘宇涵、陈真、刘天歌

一等奖

2022年

艺术与设计学院

高校美育教育“新六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赵琳、孙利、宁岩鹏、徐熳、桑懿、李研、王巍、袁帅

二等奖

2022年



附件【2002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03年).pdf
附件【2007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07年).pdf
附件【2016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16年).pdf
附件【2019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19年).pdf
附件【2021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21年).pdf
附件【2022年燕山大学教学成果奖公布文件(2022年).pdf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