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认证开展线上考查工作
11月14日-11月16日,受教育部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托,以浙江大学姚善泾教授为组长,天津大学史清洪教授、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建峰担任专家成员,南昌大学饶泓教授担任秘书的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一行4人开展了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认证考查工作。受疫情影响,本次认证考查工作以线上形式开展。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永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见面会和意见反馈会。
专业认证考查见面会于11月15日上午举行,专家组线上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主持。赵永生致欢迎词,他对专家组线上认证考查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并就学校发展历程、总体情况和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进行介绍。姚善泾教授就专业认证工作和现场考查目的进行了说明。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大威副院长和石明老师分别就生物工程专业自评情况和实习实践情况进行了补充汇报。专家组围绕专业OBE质量体系建立情况、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实习实践情况等方面与专业负责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交流。
线上考查期间,专家组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对学校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创新与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实验室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查。专家查阅了校院两级管理文件、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相关支撑材料和文档,并深度访谈了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召开了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会,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查。
11月16日下午,专家组召开认证考查意见反馈会。姚善泾组长代表专家组对学校、学院和专业师生在认证考查期间所提供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并对本次认证考查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专家组通过线上审阅自评报告、参观实验室、查阅资料、访谈各类人员等工作,认为生物工程专业认证报告中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真实可靠,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专家组专家史清洪、吴建峰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规定的“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方面”等七个方面要求,结合现场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益意见和建议。
赵永生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全面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专家们工作认真负责、严谨敬业,既肯定了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此次认证工作为契机,针对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进行梳理和整改,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进一步完善专业认证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将专业认证工作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推动专业育人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供稿人:吴伟龙)
我校组织教师代表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线上专题培训会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专题培训的通告》,11月30日,我校在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组织教师代表参加了“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线上专题培训会。来自各教学单位院长、教学院长、学院督导、教务科长、专业负责人、高教研究部门人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共计145人参加了会议。
培训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范唯、处长吴四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郭建鹏五位专家分别从“研制发布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创新发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解读”“从《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学生与教师调查”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进行了总结发言。
会上,我校参训教师代表认真听取了专家报告,并积极参与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在线问卷工作。参会代表普遍表示收获良多。
此次培训对于学校今后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工作、数据分析应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以及质量报告撰写等具有指导意义。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借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有益思路和举措,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开展2021年秋季学期实验课教学情况检查
11月中旬,教务处主管副处长带领实验教学管理相关人员对2021年秋季学期全校实验课教学情况进行了随机检查,本次检查共涉及12个学院的42门次课程。
通过检查发现实验教学秩序基本正常,多数老师能认真组织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课堂氛围较好。其中材料学院、建工学院、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单位的教学秩序井然,指导教师与学生出勤良好。
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的出勤率普遍不高,考勤刷卡有代刷的现象,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验无关;二是个别任课老师不在实验室现场,尤其是部分专业的课程设计环节只安排了一位指导老师且还未出勤,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三是课表上和实际上课的老师不一致,有私自更换教师的现象;四是个别课程的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在上课期间有看手机、玩游戏等现象。
实验教学检查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务处已将本次检查的结果反馈至相关学院,希望各学院做好自查工作,并通知各实验室就有关问题进行整改,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供稿人:霍文刚)
我校组织参加2021年度全国高校学籍学历注册和管理工作视频会议
11月16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学籍学历注册和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在世纪楼504设置直播分会场,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上海市教委、重庆市教委、吉林省教育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昆明理工大学负责人先后就本单位学籍学历注册和管理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随后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认证服务处处长高岚就高等学校学生学历认证业务进行了介绍和培训,要求各高校对学历认证业务要严格审核,谨防档案电子版储存、泄露,维护学生的个人权益。之后,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处副处长刘云昭详细解读了新生学籍注册和学历证书管理这两方面的具体工作,就新生学籍注册和学历证书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给出了建议和指导;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二级巡视员解汉林就《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解读。
最后,吴爱华进行了总结发言,再次强调了学籍学历注册和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对学籍学历管理等政策以及2021年学籍学历注册工作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梳理,对各普通高等学校提出了工作要求,他提出各高校要对学生入口、出口、培养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学籍学历数据的准确性,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本次会议对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供稿人:马明建)
我校研究生院、教务处联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培训
11月13日至11月14日,研究生院、教务处联合组织我校366名教师参加在南宁举办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讨会》线上培训。本次培训会邀请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训威,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金发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梁教授和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高婧作为主讲嘉宾。
此次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培训全面介绍了有关课程思政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以及如何深入把握课程思政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提升了参加培训教师对课程思政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增强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对参加培训教师掌握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方法和流程,了解思政元素分类,形成所教课程“价值词汇”列表提供了很大帮助。
研究生院和教务处联合组织此次培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我校任课教师及研究生导师课程思政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我校专业课教师了解其他高校课程思政先进做法,更好的掌握课程思政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中去,加快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此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培训得到了燕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的大力支持,亦是研究生院和教务处贯彻落实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任务的重要举措。(供稿人:王志宙)
教务工作简讯
● 经过多轮测试,新版教务系统中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材指定、学籍管理等模块已正式投入使用;后期将陆续启用选课管理、培养计划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等模块。教务处就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与系统开发公司进行了沟通,以期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供稿人:马明建)
●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第二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供稿人:黄丽)
● 近日,我校组织完成了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申报工作,此次共申报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供稿人:黄丽)
● 近期,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2022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供稿人:宋歌)
● 近日,我校完成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推荐工作,共推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供稿人:黄丽)
● 近期,教务处完成2019届、2020届及2021届的13名学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审查、中英文证书的制作工作,完成了3名学生毕业证明书的制作和补办。(供稿人:马明建)
● 11月15日-11月30日,教务处完成2021届结业生72人次、97门次课程返校考试办理工作,其中为因疫情不能返校学生组织在线考试20门次。(供稿人:马明建)
学院采风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
(文稿来源:机械工程学院网站)
为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围绕“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主题,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四新’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机械工程学院于11月18日举办了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
本次竞赛分为评审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现场汇报两个环节。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等,阐述如何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比赛现场,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材料。
评审专家围绕教学设计创新点、课程思政、学生中心、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痛点”问题的体现、教学理论和成果的运用、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等问题,建议参赛教师对标评分标准,找出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的不足,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成果转化。
经过激烈角逐,石宝东老师获得教授组一等奖,董志奎老师获得副教授组一等奖,刘思远老师、许允斗老师获得副教授组二等奖,董荣梅老师获得讲师组一等奖。最终推荐获得三个组别的一等奖老师参加校级比赛。
最后,学院副院长姚建涛表示,各位参赛选手发挥出了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设计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反思、创新大赛评分指标内涵的解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大家结合专家提问与点评,找出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创新教学思路,加强教学反思,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创新大赛聚焦教育教学创新,旨在以赛促教,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比赛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高校教师课程教学特色和创新成果,在深入推进教学创新、推进智慧教育、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英日俄德法,共探思政路”
——外国语学院举行多语种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文稿来源:外国语学院网站)
11月18日,由西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二系共同举办的“英日俄德法,共探思政路”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如期举行。会议由外国语学院西语系主任刘立军老师主持。
大学英语二系主任赵志刚老师首先谈及了自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以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体系为例,分享了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思政设计、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经验和做法,还对进一步开展好“课程思政”提出了构想。
在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教师们分别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围绕“课程思政”项目推进情况、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做好“课程思政”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意见建议。大学英语二系的边雅老师和曲炎老师对教师们感兴趣的课堂评价、课程思政设计思路问题给予了解答。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构建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育人水平。
刘立军老师在总结中谈到:作为大学外语教师,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外语专业优势,增强专业自信,突破专业壁垒,打开宏观视野,使学院的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在理论总结与实践方面向纵深发展;另外,作为大学外语教师,要有自己的光芒与锋芒,光芒是一种学术思想,锋芒是一种思辨精神,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的路上,要带着自己的锋芒去寻找自己的光芒,光芒照亮远方,锋芒让我们永远坚持正确的方向!
本次座谈会是外国语学院不同语种之间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首次进行的互相启发的经验交流会,对于全面提升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水平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理学院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思政示范观摩活动
(文稿来源:理学院网站)
为贯彻落实《燕山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理学院于11月12日举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活动。此次观摩活动由副院长王明利主持,邀请王春娇老师主讲,学院教师到现场观摩。
王春娇在思政示范课程“矩阵乘法与密码学”中,首先引入了热点话题,通过战争电影《悬崖之上》中信息加密传递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用希尔密码做示范,演示如何用矩阵作信息加密,从而给出矩阵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最后从例题中说明矩阵加密密钥的要求,介绍现代密码学发展的方向,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使学生了解王小云院士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其对国家信息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示范课程结束后,学院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一致认为,示范课讲解内容与思政案例联系紧密、比较生动、印象深刻。王明利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观摩活动,能够提升学院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使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培养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
通知名称 |
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关于制定2021级学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实施方案的通知 |
12月1日 |
|
2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选课的通知 |
12月13日 |
|
3 |
关于开展2021年秋季学期听课周活动的通知 |
12月15日 |
|
4 |
关于2021级本科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通知 |
本学期结束前 |
|
专题聚焦
因地制宜推动高校美育创新发展(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1年1月11日 庄华峰等)
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当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较为薄弱,存在着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美育教育的课程体量不足、美育教育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坚持美育正确方向,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动美育工作创新发展,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的中心工作要始终围绕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展开,美育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育人形态,更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高校要充分认识美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增强审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将美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大思政体系中谋划设计,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彻底扭转只重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美育教育的局面,追求理智、意志和情感几个方面的统一,使学生经由美育抵达精神高地。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以美育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将美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人才培养各环节。高校要明确美育教育目标,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改善育人条件,将美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纳入学分体系,引导大学生掌握美育知识,培养审美活动技能,提升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创新水平。
具体来说,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尝试打造“必修+选修”“理论+鉴赏+实践”等立体化美育课程体系,将艺术教育从以第二课堂为主调整到以第一课堂为主,加强第一、第二课堂的相互融合渗透,因地制宜增设一批校外美育文化实践基地。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以及通识教育、艺术教育等课程要求开展美育教育,将美育教育和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构建科学的美育教育考评机制
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是美育教育功能实现的保障。高校要建立知识技能评价与审美观念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机制,构建起对美育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研成果以及教学效果等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完善美育考评机制,为学校做好美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同时也要克服唯成绩、唯分数倾向,完善考核机制,让美育由“软任务”成为“硬要求”。高校美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倡导层面,要让美育由“软任务”成为“硬要求”,划出美育硬杠杠,借此提高美育教育的参与度,充分彰显美育教育的现实意义。高校应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拓宽美育课程领域,逐步增加美育课时,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创新美育实践环节,将美育教育全面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提出美育课程必修学分总量要求,学生修满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
加强美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高校应当增加对美育教育研究的投入,加快美育教育学科发展,尤其要加强美育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端研究平台建设。要着力培养与引进美育教育教学和研究人才,整合美育教育相关学科资源,进一步鼓励出版和发表美育教育研究成果,加快构建美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及时总结美育教育研究经验,使美育教育研究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积极构建多样化、高水平美育教育研究新局面。
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摘编)
(来源:中国知网 2021年9月20日 陈菁菁)
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前沿性特征,围绕学科育人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人的全面成长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了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以艺育人,使学生从美育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艺术素养不仅包括技能技巧训练,还要融入专业知识、人文情感、价值观等文化素养。针对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现存在教学思路不明确、没有突出学生主体、以及教学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要结合高校美育目标,创新育人理念,优化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体现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落实好美育类通识课程跨学科本质,着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一、明确通识课程教学思路
美育类通识课程建设,在教育内容上,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复兴责任意识;在教育方法上,要兼顾学生身心综合素质提升;在教育结果上,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统合起来,坚定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统一发展。美育类通识课程知识点多,涵盖多领域。从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关注传统艺术与现代工业、环境保护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加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建构,让美育通识课程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相契合。
二、创设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在高校,通识教育的作用是塑造学生人格和传承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及审美能力。在进行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时,课程内容要进行不同专业学科融合,课程内容要具有衔接性和系统性,塑造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通过对文学、绘画、雕塑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融入艺术世界。此外,可将审美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将美育系列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如教师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服饰展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鉴别美丑、分清善恶。
美育类通识课程建设,要从多学科视角,综合看待通识课程教育与教学。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以“整体大于局部”为指导,为学生呈现客观的完整世界。
激发学校美育内生动力(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1年11月9日 马丽琳)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新要求、新使命,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再上新台阶,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转变观念,明确新时代美育的新定位与新目标。美育可以丰富德育、增进智育、促进体育、改善劳育,德智体美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在“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下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新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美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新价值和新目标,推动关于学校美育工作观念大转变,切实推进学校美育改革。
深化改革,加强美育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深化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激发学校美育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差异,遵循美育规律,完善课程设置。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向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学习推进。另一方面,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积极探索以“五育并举”推动美育现代化的路径。鼓励美育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主动将美育教学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构建学校美育教学共同体。
要切实加强美育教材体系建设,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艺术类教材存在情境化和情感化不足等问题,任务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未能有效对接。好的教材应该将课程思政在教材中落实落细,强化育人意识。如艺术教材里向学生介绍分藏于浙江和台北两个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就应该解释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强化保障,开展专项培训打造教师队伍。配齐配足美育教师是落实美育教学内容、实现学校美育培养目标的首要条件。短期内可以采取专兼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长远目标则要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按编制保障师资。要开展三类专项培训:第一类是动力培训,通过系统阅读、专家报告等,解决美育课程建设“是什么、为什么、为了谁”的观念问题;第二类是技能培训,通过系统分享优秀案例,丰富教师感性认知和课程建设经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培训,解决课程落地、“建成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以上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分析、理解、评判能力。
完善机制,建立健全美育评价体系。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大力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把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制度,对学生艺术素质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用好国家教育质量监测成果,学习典型地区经验案例,掌握美育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改进美育教学。
苏州大学将美育工作“立”起来、“扎”下去、
“融”进去(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1年2月1日 姚臻等)
苏州大学开展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构建美育课程、校园文化、艺术实践、艺术展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要,更在“美美与共”中开辟了一条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路径。
聚焦育人主线,推动美育与思政相融合
“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读懂美,更要在感悟美中主动凝练价值。”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介绍说,学校高度重视高校美育育人导向,确立了“以美育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美育理念,将审美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创新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苏州大学将落脚点设在文化艺术创作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精神融入其中,通过一批原创性强的艺术精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及校本美育资源,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的校园文化。此外,美育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着力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用艺术的形式促进思想引领。
优化资源供给,既提升数量也确保质量
在本科生教学模块中,共有120余门多维度美育课程,开展着“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美育课程覆盖率达100%。
大学生是最有认识欲望、最能对传统与时尚兼容并包的高文化群体。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大学一直将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育实践活动的重点,积极在大学生中培植江南丝竹的爱好者和传承者,探索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个基地、一个社团、一次展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模式。
学校转变传统美育教学单一育人模式,用体验、表现、创造、理解来丰富美育经验,通过美育课程培养审美鉴赏力,校园文化激发审美创造力,艺术展演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实践活动强化审美感受力。
创新协同机制,赋能校园文化创新
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更加突出地践行其育人价值的特殊功能。为了更好地协同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美育贯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美育发展规划,落实保障配套条件,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成立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艺术教育中心,与音乐学院等专业学院形成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协同发展,艺术专业教育、艺术师范教育助推普及艺术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用丰沃的“美育土壤”赋能文化发展再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民间传统技艺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用美育体系赋能第二课堂实践,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技艺,唤醒传统技艺的当代魅力,一直是苏大师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心之所向”。
“美育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温润心灵的人格教育。”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学校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将美育工作‘立’起来、‘扎’下去、‘融’进去,精心培育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教视点
西南交通大学牢牢把握“三个着力点”大力推进思政育人
(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1年11月19日)
西南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探索完善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体系,通过把牢“主渠道”、建强“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牢“主渠道”,打造高质量育人课堂。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思政课教改实验班为抓手,深入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新模式,激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统筹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建设,打造一批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搭建“教材—课程—教师—案例”四维一体的“高铁中国”特色课程思政展示平台。与新疆工程学院联合成立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与西藏大学共同建设《行车组织》等4门异地同步教学课程。扩大思政课程的面向,实施学生工作“扬华工程”,将思政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举办“诵读红色经典,献礼建党百年”经典诵读、百个“党员宿舍”创建等系列活动,组织本科生学生干部系列培训,切实提升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思政工作能力。
建强“主力军”,锤炼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引导广大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坚持“高门槛、宽门框”的学术评价导向,畅通多元化的职称评审通道,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初心,回归课堂,回归教书育人。探索设置教学型教师岗位,单独制定职称评审条件,在岗位考核、晋升中主要考察其教育教学业绩,增强职业发展获得感。持续完善教师思政与教师发展“双轮驱动”工作模式,实施“新时代西南交通大学教师思政与教师发展行动计划”,出台“1+N”系列文件,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设立“立德树人”表彰奖,发挥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票否决”,将师德师风问题列入教学科研单位目标任务考核“负面清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实施名师培育、青苗帮扶、特聘教授、优秀团队“四大行动计划”,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设立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辅导员专项业绩奖励绩效,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打好“主动仗”,健全全方位育人机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工作推进方案(2020—2022年)》,分条逐目梳理具体工作任务274项,形成工作案例,凝练总结出“红土”文化、“三因工作法”、创新实施党外代表人士深入联系学生工作等特色做法。探索“352”意识形态工作新模式,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教学科研单位目标任务考核清单,加强科研平台、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等全覆盖管理。整合教学、管理、服务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智慧思政全功能数字化平台。持续推进“红色领航”行动、校园网络文化繁荣计划等项目,推出弘扬交大传统和交大精神的“5分钟听交大”系列文化产品。建成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QQ公众号为主的“6+N”融媒体矩阵,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打造“校园美化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交通+文化”为内核的校园环境建设,建设“文化中轴线”、先哲塑像群、校史馆、“红馆”等一系列文化地标,打造交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学生园区建设“红色驿站”,设置“百年阶梯、光辉之路”党史宣传长廊,发挥浸润启迪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学子铭记光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五地区整体推进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摘选)
(来源:人民网 2021年7月13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主办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启动暨首次研讨活动”于7月12日至13日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光巨表示,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课题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核心素养;第二,开展常态化的项目学习;第三,区域整体改革。“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为服务国家决策、推动实践层面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担当,也是各区域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敏锐判断和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这场改革不仅将助力区域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区域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也将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卓玉指出,项目学习是育人标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四维一体的系统变革。本课题的宗旨在于推进项目学习的学科化、常态化。基于项目学习的目标,实现“三改两提一建”,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评价,提高学生整体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生存质量,建设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项目研究,是为了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等各方力量,成立项目学习研究中心,并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拟用3-6年的时间在全国建设一批项目学习示范区,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高质量通识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摘选)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1年10月26日 吴卫星)
当前,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新学科的不断涌现让人重新重视大学的通识教育。学科发展需要高质量通识教育,而高质量通识教育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处理好“通”“专”教育关系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按照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曾经极大促进了知识传承和学科内创新,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了专业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注意到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可能会抑制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新学科的诞生,同时也会限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识教育一定不能是浅尝辄止的各类知识的介绍,而是有学理基础的跨专业融合学习。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通识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专业教育,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无从谈起。其次,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为专业教育提供广泛的学术基础,借此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基本掌握不同学科的技能和方法,并能够将不同学科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借鉴学科分类,增加通识教育广度
一般而言,学术界把通识课程体系分成人文类、社会类和自然类。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通识教育领域也有两种不同的探索。一是将通识课程体系按照学科归属划分成不同领域,要求所有学生修习所有领域的部分课程,让学生对所有领域都有所涉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按照学生所学习的主要学科门类进行分类培养,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行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其他领域则让学生依据兴趣自由选择。
实践中,上述两种方式很难说哪种最优。不同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也会为通识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带来第一手经验。在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大家首先接受的共识是要尽量打破学科门槛,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另一个共识是学生的选择是有指导的选择。大学生选课有强烈的兴趣导向,这种异质性导向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如何做好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各学校有整体化的设计和具体化的指导方案。
通识教育应“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类型学生而言,同一门课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和学生的背景结合,通识教育往往让学生易于接受新概念,放松对学理的探讨。
高等教育如何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让学生在面临实践问题时能融会贯通,这是一个巨大挑战。在提供课程时,我们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背景,将面向不同群体的课程进行有价值的改造,将会对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带来巨大的帮助。这是对大学教师的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扩大视野,学习自身专业之外的学科,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准。通识教育的一般性和针对性使得教学中需要考虑如何平衡,最终目标是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