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9年第13期(总第169期)

2019年12月04日 08:52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9年第13期(总第169期)       20191130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暨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


我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程思政案例交流会


我校各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9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9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


理学院举办“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会


艺术学院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会


环化学院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培训会


理学院召开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工作提示

关于推荐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和听力试音及维修耳机等通知

专题聚焦

吴岩司长: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摘编)


吴岩: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摘编)


教育部发文推进本科课程改革打造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摘编)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奏“大合唱”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暨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和《燕山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暨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和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

本次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共涉及16个单位推荐的30项教学成果,经教务处审查、学校专家组评选,共评选出燕山大学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24项(含里仁学院),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10项。其中,推荐“地方高校机械类‘三三二一’创新拔尖‘人’‘才’一体化培育体系构建方法”等13个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参加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截至1129日,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已在校园网上完成公示。目前相关材料已报送至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本次教学成果奖评选旨在进一步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凝练学校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评选范围为2015年以来各单位取得的反映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包括人才培养、专业综合改革等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教材、课件、论文、著作等。成果集中体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改革考试方法等方面。(供稿人:黄丽)

 

我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程思政案例交流会

为深入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全面实施,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1114日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交流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主持,获批2019年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负责人、各学院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理学院李玉双、信息学院刘雪强和外语学院周忠新分别结合自己所授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案例分享。李玉双介绍了《数据结构》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思路,她认为凡是正能量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可以将课程内容中蕴涵的工匠精神、专业伦理、爱国情怀等内容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刘雪强通过深入挖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强化价值塑造,与OBE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来实现能力培养,着力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知识体系的紧密结合,发挥隐性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势。周忠新介绍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他提到《大学英语》是中西文化思想和多元价值观念相融合的学科,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柴勇从政治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如何从教学内容、理论应用、实践应用、形势解读、学科历史和学者榜样等方面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文法学院副院长丛鑫从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以及“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与达成度考核等层面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次案例交流会,加深了教师们对“课程思政”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对提炼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挖掘育人载体、完善教学环节等方面具有更全面的方法指导。我校还将持续开展相关研讨交流活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各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我校制定了《燕山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为使“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保证“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学校发布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截至目前,各学院均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课程思政”教学沙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交流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省内外高校调研等学习交流活动近40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全面铺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校建设基础上,各学院另组织了180余门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从学院制定的方案来看,各学院均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对“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院级项目建设、交流研讨、质量监控等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并组织开展了若干活动(详情见下表),但还存在集体备课活动安排较少,学院层次的交流研讨较少,学院网站相关新闻、通知少,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氛围不浓厚等问题。

我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终要落实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有效举措。教务处将持续做好“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加强过程监控,做好示范引领和推广,使思政元素渗透人才培养各环节。(供稿人:李文静)

 

提交材料时间

备案项目数(项)

已开展的课程思政相关活动

机械学院

1120

10

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党政联席会专题、推进会、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沙龙等(7项)

材料学院

1125

9

报告、讲座(2项)

电气学院

1120

10

工作布置会、全院交流会(2项)

信息学院

1125

19

推进会、各系会(4项)

经管学院

1119

25

动员部署会、教学沙龙(2项)

建工学院

1121

29

教学设计竞赛、学院推进会、系推进会(3项)

外语学院

123

14

专题教学工作会议、赴北京高校开展专项调研、竞赛赛前部署会(3项)

环化学院

1125

12

工作推进会(1项)

文法学院

1127

8

推进会、方案论证会、教学设计竞赛、系研讨会(4项)

理学院

1119

12

推进会和案例分享会、集体备课、培训会、教学设计竞赛(4项)

艺术学院

1127

11

案例交流会、课程思政程、课件、教学成果奖评选(5项)

车辆学院

1125

18

教学设计竞赛、布置动员会(2项)

体育学院

1119

6

党政联席会专题、学习研讨、集体备课(5项)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9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根据《燕山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及《关于修订<燕山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中部分规定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19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结果详见下表:

学院

参评课程门次

优秀课程门次

学院评价扣分人次

成绩分布

更改成绩

调串课

其他

扣分小计

机械学院

173

62


3



3

电气学院

170

60






信息学院

169

60






理学院

492

173

1




1

车辆学院

42

13






建工学院

114

36




2

2

艺术学院

229

69

1

3



4

经管学院

154

48


3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250

75


3



3

文法学院

134

43


2



2

环化学院

160

40






材料学院

52

13






外语学院

478

120


1



1

体育学院

336

84






招生就业处

54

17


1



1

国防科技学院

2

1






合计

3009

914

2

16

0

2

20

开学初,教务处对评教数据进行了前期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学生评价冗余数据;统计课程成绩分布异常情况、更改成绩情况及调课情况;梳理校领导、督导团及教务处2019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情况并形成文字材料。将3170门次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301人次异常成绩分布、更改成绩及调课记录以及60余门次教学质量监控结果提供给各学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经各教学单位核对、评价、评选及公示后,2019年秋季学期共有3009门次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有效。其中,共有20门次(占0.7%)课程因课程成绩分布不合理等原因被扣分;共评选出914门次(占30.4%)优秀课程。

根据各学院2018年度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排序,学校给予前四名的学院35%的评教优秀课程比例,给予后四名的学院25%的评教优秀课程比例,其余教学单位为30%的优秀课程比例。学校将对优秀课程进行额外工作量奖励,奖励在年底工作量核算时统一发放。(供稿人:冯艳)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9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根据我校2019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组织各学院于1029日至1120日(教学周第1013周)进行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各学院均已完成检查工作。本次期中教学检查主要内容为:试卷检查(包括试卷评阅规范性、存档材料规范性、成绩构成比例及支撑材料、学生成绩分布、试卷命题比例、试卷命题重复度等)、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情况、新工科专业课程实施情况、双创学分完成情况、学院竞赛平台检查以及自选项目等。

此次期中教学检查大部分学院组织情况良好,并能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检查结果看,主要问题包括试卷评阅不规范,有些卷面分数有更改,但无更改教师签字或更改说明;试卷命题比例和命题重复度不符合学校要求;试卷存档资料不够齐全;部分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和新工科专业(方向)课程升级改造后的教学大纲内容落实不到位;双创学分总体完成率不高,2016级双创学分完成人数仅为2016级学生总人数的55%。学校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关注,组织学院加大力度落实整改,确保各项教学工作开展秩序及效果。(供稿人:冯艳、刘赫)

 

教务工作简讯

1123日、24日,我校组织完成了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工作。本次考试考场设在里仁学院计算机实训中心,来自全省各高校共5367人参加考试,其中,四级口语考试报名2880人,我校(含里仁学院)1083人,外校1797人;六级口语考试报名2487人,我校(含里仁学院)490人,外校1997人。(供稿人:张宁)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19-2020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工作。经过评审,本次共推荐30个项目(近两年的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参与申报。截至1120日,教务处已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至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燕山大学2019年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立项合同签订工作。(供稿人:黄丽)

在教务处、相关教师及课程制作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19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取得了新进展,截至11月底,已完成8门在线课程的视频录制工作。(供稿人:黄丽)  

1118日至20日,我校组织5位专业认证工作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举办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供稿人:宋歌)

1112日至14日,我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办的“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第二期宣讲培训会。(供稿人:冯艳)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 教务科 孙连京)

1114日,建工学院召开了“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杜国君主持。

会上,副院长郝圣旺从实施背景、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方式、工作安排、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带领大家学习了《燕山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并对学院“课程思政”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一、要求各系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二、截止到2020年底,本科各专业(方向)、研究生各学科(类别)每个学期至少培育1门院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建设一批示范课程;三、学院教务科负责整理拟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经研究后印发全院执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主任张永贵教授以“工程热力学思政教学方法探索”为题,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做法和体会,主要围绕课程总学时与思政学时的分配、“课程思政”教学设想及思路、“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设计、“课程思政”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杜国君院长强调,“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重要举措,要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确保相关工作取得成效。杜国君指出,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素材,找准授课的切入点。

学院党委书记宗家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需要全院上下做好相关工作:一、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内涵;二、教师应增进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三、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内容。宗家富强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理学院举办“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会

(文稿来源:理学院 教务科 林万杰)

为进一步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整改落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深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理学院于1121日举办了“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会,会议由理学院党委书记严冰主持,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柴勇教授做了题为“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的培训报告,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

柴勇结合参与学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评审的经历指出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涵外延理解不深刻、简单生硬地将思想政治内容以课程片段的方式强行植入课程之中等问题,重点讲解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存在的五个误区:认识的片面化、目标的模糊化、实施主体的单一化、内容的拼接化、评价的浅表化。他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专业课教师更需要把人的价值观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把“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有机融合。柴勇指出专业课教师想做好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还需要准确把握融入的思政内容比例、时机频次、方法技巧。

通过此次培训,与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院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艺术学院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会

(文稿来源:艺术学院 教务科 于雷)

为做好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北选拔赛的赛前准备工作,艺术学院于1117日举办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会。本次培训会邀请了教务处吴伟龙老师作为主讲人。

培训会上,吴伟龙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赛制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多年的参赛备赛经验,他针对选手们在参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吴伟龙还鼓励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参加大赛。

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学生参加大赛提供了指导,对提升学院的参赛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院将紧密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努力提高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打好基础。

 

环化学院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培训会

(文稿来源:环化学院 教务科 崔艳丽)

1114日,环化学院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以下简称“双创学分”)认定办法培训会,来自全院各年级的学生代表近14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刘赫老师介绍了双创学分的内容、设立双创学分的意义,并结合《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修订)》,对双创学分的认定范围、认定标准以及认定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北省赛铜奖项目负责人郑迪文同学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介绍了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前期准备工作、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构架、写作步骤与技巧等内容。最后,环化学院教务科崔艳丽老师结合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如何获取双创学分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通过此次培训,学生们对双创学分的认定标准及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如何更好的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学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理学院召开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文稿来源:理学院 教务科 林万杰)

1114日,理学院召开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王明利主持,各系正、副主任,近3年立项的教改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胡林敏、杜会静、侯岩雪等老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与参会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杜会静认为项目式教学方法促进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循序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侯岩雪结合《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出大学课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步实现灌输课堂向互动课堂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和学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胡林敏围绕《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3门课程在线课程建设历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数学通识课和数学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对教学改革开展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全面剖析。最后,王明利在总结发言提到,教学改革要有持续的发展目标和明确的改革目的,将教改成果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受益。

通过本次交流研讨,使教师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增强了参与教学改革的信心,对学院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开展2019年秋季学期“听课周”活动的通知

123

提交听课表、总结模板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2

关于201912月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和两次听力试音及维修耳机的通知

125

请相关同学做好试音准备

3

关于推荐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的通知

1216

请各学院上报校级重点培育项目

4

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

13

请各学院提交总结报告

5

关于继续推广使用移动端软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通知


请相关教师关注通知要求

6

关于2019年秋季学期外语自主学习系统的选课通知


请相关同学关注通知要求

 

专题聚焦

吴岩司长: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摘

(来源:一读EDU2019830日)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班暨招聘会上提出了“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的论断,以下是吴岩司长讲话的具体内容:

去年的5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之前来北大发表了一个系统的长篇讲话。在这之后,于910号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此次讲话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讲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事情。总书记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包括五个子系统,或者叫五个子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思政体系。

在总书记所讲的这五大体系中,教材在某种意义上是现在的短板,我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一个特别深切的体会,以往我把它概括为两句话:“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我今天再加一句话:“改到实处是教材”。没有课程,人才培养质量讲多少理念、讲多少理论最终都落不到学生的身上,没有老师的参与,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教学质量那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以有一本适用的高水平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质量要真正地提高起来有三大关键要素:专业、课程、教师。

一是专业,高等教育是一个专业教育,但并不是说学生进入了经济学专业就只能学习经济学,也可以学其他的很多东西,但整体上还是要有专业做基础的。如果没有专业做基础,这就不是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所谓的博雅人士,我们需要治国安邦的人才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所以专业很重要,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二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多大腕的老师也得上课,我说的不仅仅是课堂的课,还包括:实践的课,线上的课,线下的课,混合的课。老师与学生是通过课来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授,进而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起来。所以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三是老师,有学校、有教育,还得有名师。所以我们说要努力打造“三金”:“金专”、“金课”、“金师”。用俗话翻译过来就是一流的专业、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教师。我们还说要淘汰,坚决地淘汰“水专”、“水课”、“水师”。一个学校如果专业很“水”、课程很“水”、老师的教学很“水”,那么再大的名气都有一天会塌陷。比如我们常说“金课”要具有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把这三大要素把握好了,人才培养质量就会高。

正像刚才徐老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佳君)所说,我们现在推的叫做“六卓越、一拔尖”。我们不但要在工科、医学、新闻、农科、教育等方面培养卓越人才,还要在基础学科培养拔尖人才,其中,经济学等人文社科就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领域,我们称之为人才培养2.0。这里很重要的是中共中央在2018824号发布的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某种意义上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对新文科的一种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更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所以总书记说我们不仅要培养自然科学家,还要培养社会科学家。没有强大的自然科学,一个国家强大不起来。没有强大的社会科学,这个国家同样强大不起来。

对人才培养我们提了“4+1”五个“起来”: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忙起来和提起来。一是严起来,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要真正严起来,而不是放羊式地嘴里说重要;二是难起来,我们的课得要有含金量,得是“金课”;三是实起来,培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培养的效果要真真正正地显现出来;四是忙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忙起来,而不是在其他方面用心用力,却在学习方面不投入精力。最后,通过四个所谓的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忙起来,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起来。

 

吴岩: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摘

(来源:人民网,20191031日,郝孟佳等)

1031日教育部召开通气会,介绍狠抓落实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自20186月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以来,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吴岩说,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在具体落实和推动上,重点抓好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在宏观层面,主要抓三点,抓思想、抓理念、抓制度,让思想转过来、理念新起来、制度立起来。

在思想转过来方面,一年多以来,组织召开了九次重要会议,从不同角度让高校领导、专家、普通教师甚至大学生转思想。从去年成都会议提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到今年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直属高校咨询会上提出“让学生忙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再到今年4月底在天津,启动卓越拔尖2.0、掀起一场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已经深入人心。

在理念新起来方面,通过组建四支精干的工作组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四新建设”。新工科建设,正在通过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创新组织模式和课程资源、深化产教融合等方式促进再深化。新农科建设,通过三部曲持续推进,一是安吉共识,二是北大仓行动,三是北京指南,各有其重点,各有其设计。

在制度立起来方面,一年来发布了关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质量22条、一流本科课程等文件,让振兴本科的制度立起来。

在中观方面,主要抓四点,抓质量标准、抓专业结构、抓标杆示范、抓改革创新。第一,标准立起来。继去年的本科专业国家标准制定后,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质量标准,让高等教育本科振兴的质量建设“有法可依”。第二,结构优起来。坚持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在主动布局国家亟需紧缺领域人才培养领域做加法,在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上做减法。兜住底线、留足空间,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第三,标杆树起来。一流本科的“双万计划”、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基础学科拔尖的高地建设正在有序的展开。2019-2021年间,教育部将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四,改革实起来。打出一套组合拳,减负和增负并举。实施“1+N”的系列改革,“1”就是全面推行学分制,“N”就是在八个具体方面有具体的规定。

在微观层面,主要抓三点,抓队伍、抓师资、抓学生。

第一,抓四路大军,即5500人的教指委队伍、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教处队伍、1000多所大学的教务处队伍以及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理论专家队伍,四支队伍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推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第二,抓师资队伍,多次反复强调教师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把教师的精力吸引到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通过评选,向高等教育战线发出强烈信号,希望以此深入推进“四个回归”,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好好教书、潜心育人。

第三,抓学生学习,让学生忙起来。不仅希望学生能在传统的意义上忙起来,更需要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开拓新路。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逐步成长为项目与产业、资本的对接平台,推动创业项目在大赛上飞得更远、飞得更高。大赛产生了破壁效应,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范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吴岩说,一年多来,高等教育本科攻坚战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第一,在宏观方面,战线全面动起来,层层递进,落地落实。“以本为本”、“四回归”成为上上下下最大的共识,本科教育基本面开始有了格局意义的变化。第二,在中观方面,管理全面严起来了,教授上课,水课的处罚,金课的奖励。本科教学在书记校长重点工作中开始挂号了,位置靠前了。第三,在微观方面,学生忙起来了,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学生开始紧张了,本科毕业开始难起来了。吴岩指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基本面开始成形。要继续坚持一线规则,狠抓工作落实,久久为功,打赢攻坚战,推进质量革命,让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发生格局意义上的变化。

 

教育部发文推进本科课程改革 打造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摘

(来源:新华网,2019111日,邱丽芳)

10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教育部表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

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分别建成万门左右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总体目标中提到,要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双万”中的“一万”,是指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另“一万”,是指认定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报教育部备案。

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现象

认定范围包括哪些学科?根据推荐认定办法,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均可推荐,包括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在教学方法上,强化课堂设计,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此外,《意见》提到,要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

对出现师德问题的课程实行一票否决

认定方式上,推荐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还需在教学理念、教学成果、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教育部将分年度组织专家对推荐课程进行认定,经公示后向社会发布。对课程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称,将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实施动态管理,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课程须继续建设五年,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高校教授将被转出教师系列

《意见》提到,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教书育人是一个老师的天职。”《意见》还提到,应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校的生师比要求,完备师资队伍。同时加大优秀课程和教师的奖励力度,加大教学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权重。

高等学校有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但人才培养是第一职责。自从有大学起,大学就要培养人,同样地,教书育人也是一个老师的天职。923日,吴岩出席活动时曾表示,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奏“大合唱”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115日,张雷生)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唱“独角戏”,只有本科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奏响“大合唱”,才能真正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狠抓落实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有关情况。自20186月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办学思想转变、育人理念更新、体制机制改革、质量标准制定、技术方法创新、教与学范式改变、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是提高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需求,将社会的期待、家长的期盼变成现实,当仁不让地应当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牵牛要牵牛鼻子”,在国家层面上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背景下,让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靴子落地”,重点需要抓好用好以下三个有力“抓手”。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各项制度的顶层设计层面真正推动改革的深入实施,最终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局面。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然而,近年来,盲目追求学术研究GDP增长的风气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社会上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的大学排行榜,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个别高校制度层面上的一些具体做法也容易导致形成“科研通吃”的现象,不仅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生态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要规范社会上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的大学排行机构,还广大高校一个清净的发展空间;高校领导要真正重视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正确看待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而不是被各种排行榜“牵着鼻子走”;高校要研究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深入调研教师专业发展诉求,真正不折不扣地落实“破五唯”要求,保护投身教育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好好教书、潜心育人。

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关键是教师,广大高校教师要增强教育教学本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网络信息和终身学习时代尤其如此。如果教师自己缺乏旺盛的求知欲,不能够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那么自己拥有的那一桶水也会慢慢蒸发殆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拥有“一桶水”,还必须要有新鲜流动的“活水”。只有不断持续地自主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教师教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广大同学积极维护自己的教育权益。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状况如何,广大学生应当最具有话语权。包括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投入程度,学生也最具有评价的权力。因此,需要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构建起学生科学评教的指标体系和网络,鼓励学生勇敢地对一些教师的“水课”说“不”,共同挤出“水分”。既需要让学生忙起来自主认真学习,还要相信学生是不喜欢“水课”的,要放权、赋权、还权给学生,使其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与此同时,更需要高校及其教务部门广开言路、深入调研,综合征求包括教务、教师、学生等多方意见,开展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育服务、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切实增强“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环节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使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提升,最终指向于提升和改进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唱“独角戏”,只有本科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奏响“大合唱”,才能真正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辑:李洪岩 宋歌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9年第14期(总第170期) 下一条:2019年第12期(总第168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