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8年第16期(总第155期)

2018年12月20日 08:39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8年第16期(总第155期)       20181215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我校组织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听课周”活动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9年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讨会


我校举办第42期教学沙龙


  

我校教师参加教育部教指委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相应培训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年会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


教务工作简讯

工作提示

  

关于组织申报2019春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课程、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等通知

专题聚焦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高校教师不管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摘选)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应成为制度(摘编)


  

教授全员授课、学生多元发展——这些加强本科教育的做法很赞(摘选)

高教视点

  

红专并进科教报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秘(摘编)   


  

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卓越——长沙理工大学以“四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纪实(摘编)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根据我校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组织各学院于115日至125日(教学周第1114周)进行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截至1211日,所有学院均完成检查工作。

本次是实践教学专项检查,主要内容包括2016版实验实践课教学大纲提交、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的上课情况、实践教学课程存档资料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存档资料检查、《创业与经营实训》课程的上课情况及存档资料检查,并对2016级、2017级学生双创学分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从检查结果看(汇总情况见下表),本次教学检查大部分学院组织情况良好,部分学院存在报送日期较晚,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和资料存档不规范等问题。大部分学院针对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全校有2个学院已落实整改措施)。希望各学院今后加大实践教学管理力度,规范相关教学资料存档工作。(供稿人:冯艳)

检查环节

发现问题

16版实验、实践课教学大纲提交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等信息未及时更新;个别学院缺少某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或者某一门课已经取消,但仍提交了教学大纲。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上课情况

学生上课不积极,出勤率较低;教学现场师生互动不强。

实验课、实践课教学资料存档情况

过程考核支撑材料不全;教师批阅报告不规范;规定材料存档不全等。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存档情况

存档材料不全;缺少考核组长签字;存档资料袋上没有毕业论文成绩等。

《创业与经营实训》课程教学及存档情况

课程请假制度、过程考核、材料存档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双创学分完成情况

2016级、2017级学生双创学分完成率总体不高,学院需进一步加强学分管理制度。

  

我校组织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听课周”活动

为贯彻落实我校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本科生课堂巡视和监督工作,我校自2018年春季学期起组织“听课周”活动,截至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两个学期。

本学期“听课周”活动持续13周(教学周第214周)的时间。活动要求各学院在此期间选择教学任务比较饱满的一周作为“听课周”,开展理论课听课活动。各学院每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督导团成员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重点考查学生出勤率、学生听课效果、教师讲课效果、教师教学规范性等情况,并要求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听课感受。

据统计,我校14个学院的128人对262人次教师的280门次课程进行了听课。大部分学院能够按要求开展“听课周”活动,总体情况良好,部分学院存在报送日期较晚等问题。

教学质量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各学院应该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学院领导和督导应该切实发挥质量监督的重要作用,认真对待此项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今后,“听课周”活动将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进行,各学院应系统设计、合理安排时间,并争取能在1年内跟踪所有教师的教学情况。(供稿人:冯艳)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9年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讨会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19年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推荐申报工作,我校共推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机械学院的《机械设计》、理学院的《线性代数》、文法学院的《春秋战国史话》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选讲》)。

为更好完成相关工作,教务处于126日组织召开了2019年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讨会,4门课程团队的部分教师参加了研讨。会上,教务处工作人员就目前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及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已完成建设的在线课程的节选影像及相关图片。参会教师还就课程建设要求、建设进度安排、课程平台选择、项目支持经费、脚本撰写、视频制作流程等问题进行了咨询与交流。会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教师们参观了我校在线课程制作影音室。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使教师们更加明确了课程建设任务及要求,为后续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供稿人:黄丽)

  

我校举办42期教学沙龙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创新方法教学与研究,提高我校教师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相关知识能力,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126日举办了第42期教学沙龙,本期沙龙以TRIZ创新理论交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我校11个学院近2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

本期活动邀请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际TRIZ认证三级专家、国家一级创新培训师吴永志研究员为主讲嘉宾。活动中,吴永志研究员首先对TRIZ创新方法发展史和创新方法大赛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参会教师针对创新方法在各自学科和专业的运用、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方法的指导,以及推荐用书等问题与吴永志进行了交流学习。本次沙龙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增进了对TRIZ创新方法的理解,开阔了思路,受益匪浅。(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教师参加教育部教指委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相应培训

127日至8日,由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创新方法分委会”)主办,对外经贸大学承办的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创新方法分委会成立会议暨专创融合示范性课程建设培训在北京举行。新一届创新方法分委会委员和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项目(“多层次多模式的高校创新方法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成员高校教师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校机械学院史艳国教授作为新一届创新方法分委会委员参加了成立会议,机械学院和信息学院参与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建设的教师参加了培训。

会上,教育部相关领导为各位委员颁发了委员证书。委员代表就国际TRIZ发展动态、上届教指委工作情况及本届教指委工作内容等方面作了报告。培训会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冯林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的高国华教授分别讲授了创新方法与物理学、创新方法与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结合的教学设计,并各自介绍了所在高校在专创融合示范性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思考。创新方法专业课程大纲汇报讨论环节,参与创新方法专项项目建设的10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就本校负责的示范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研讨。机械学院教师史小华汇报了我校负责的专创融合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大纲编制情况。

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和与其他高校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专创融合示范性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供稿人:黄丽)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年会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

126日至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18年工作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在徐州举办。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56所高校的嘉宾及创投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共700余人参加。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先后致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处长武世兴作主旨报告。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主持。

会议高峰论坛由典型经验交流、教学成果奖分享、校企合作交流和圆桌论坛4个主会场,以及论文展示+圆桌论坛、微慕课展示+圆桌论坛、视频公开课+圆桌论坛3个分会场举行。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围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和新经验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就“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进行了现场学习和互动交流。(供稿人:吴伟龙)

  

教务工作简讯

截至123日,我校共有8个学院申报了22项“超级金课”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其中机械学院7项、环化学院4项、经管学院3项、车辆学院3项、建工学院2项、电气学院1项、信息学院1项、外语学院1项。目前,教务处已完成申报材料的初审,将于近期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供稿人:李文静)

为保证2016级本科生《系列专题讲座》课程的顺利组织开展,教务处于近期发布了《关于组织安排2016<系列专题讲座>课程的通知》,详细说明了课程基本情况、教学要求及聘请校外专家的费用等内容。目前,教务处正组织各学院开展2019年春季学期《系列专题讲座》课程的筹备工作。(供稿人:李文静)

近日,为了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教务处联合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组织全校各部门和学院继续深入学习落实会议精神,并制定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目前,全校已有10个部门和13个学院提交了实施方案。(供稿人:冯艳)

近日,为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和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等工作的通知》,教务处在完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了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工作。此前,已在省数据平台完成2019届本科预计毕业生(4838人)基本信息的填报和学生抽样工作。目前,在学生工作处和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问卷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学校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供稿人:冯艳)

1210日,教务处召开了2019年春季学期大宗教材采购议标会议,以折扣最低中标的原则确定了2019年春季学期教材的订购方案。近期,教务处将按照订购方案采购教材。(供稿人:马明建)

近日,教务处协同学堂在线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了我校慕课平台3.0的平台搭建和旧平台上已有在线课程资源(含双学位在线课程)的整体数据迁移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完成了河北省高等学校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鹰普航空零部件有限公司-燕山大学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的拨付工作。(供稿人:黄丽)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春季学期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课程的通知

1225

提交相关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2

2018年秋季学期新开课教师第二次试讲通知

1227

请相关教师注意试讲时间

3

关于东西校区2018级本科生《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系列课程及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B)课程考试安排与考前答疑的通知

201913

请相关同学注意答疑时间

4

关于组织2019届预毕业学生填答“三项制度”调查问卷的通知

201915

请相关学生认真填答问卷

5

申请2019年春季学期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教师提交教学文件

2019113

上传教学文件

6

关于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


请相关人员注意考试时间

7

关于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工作

8

关于组织安排2016级《系列专题讲座》课程的通知


做好2016级《系列专题讲座》课程工作

  

专题聚焦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高校教师不管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摘选)   

(来源:新华网,2018111日,商亮等)

“我再次重申,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强调。

树人先立德全面振兴本科教育须把德育贯穿始终

“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要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陈宝生说。

陈宝生介绍,去年以来,教育部重点抓了“四堂大课”,探索了许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其中,一堂“理论大课”,1500余名校长、书记、院士走上讲台,3000多万学生参与学习。一堂“国情大课”,70万大学生走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创新创业成果助力精准扶贫。一堂“形势与政策大课”,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新变化,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抓好教学要点的研究制定工作。一堂“创新大课”,265万大学生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他表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跟踪社会变化,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育人先育己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根本上要依靠教师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陈宝生说。他要求,教师队伍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好的教师要有‘五术’,也就是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高超的育人水平就体现在这‘五术’上。要鼓励教师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育人风格。”要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同时,陈宝生强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意识,准确理解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对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范式。

非学无以广才教育学生刻苦读书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学生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专业知识打得牢不牢、专业本领和技能练得强不强,既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陈宝生说,对大学生合理增负,绝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增加学分,而是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他强调,专业要建“强”、课程要建“优”、资源要“到位”,抓好课程“双万计划”实施工作,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和高阶性,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陈宝生表示:“要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严把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刚刚入学的学生有压力感、让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有责任感。”

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宣读了《教育部关于成立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并从指导高校抓好教学秩序整顿、指导高校抓好专业内涵建设、抓好建设“金课”、淘汰“水课”、抓好教材编写和使用、抓好教师教书育人、抓好学生刻苦学习等教指委将承担的具体工作和方式进行了深入解读。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应成为制度(摘编)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81019日)

每年秋天,武汉大学的6位院士会从天南地北的会议中抽离,陆续回到一方不大的讲台上。这是一门叫做《测绘学概论》的课程,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讲授。20年间,这门课走进了武大的通识课堂,走进了千里外的同济大学,听过课的学生上万人次。6名院士给本科生共上一门课,确实够“奢侈”的。院士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给本科新生上课的传统,如果大学能建立起教授(包括院士,如果教授中有院士的话,院士也要履行和其他教授一样的责任)给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每位教授包括院士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那这种场景就不“奢侈”了。有学生说,真正的奢侈应该是这6名院士各给本科生上一门课,因为客观而言,6名院士共同上一门课,投入的时间还是少多了,平均下来,可能就是一两次报告式的讲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给本科生开课。

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本科教育质量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本科教育已经“体量”最大,但是,离人民群众要求接受越来越好的优质本科教育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而要办好本科教育,需要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去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完善管理办法,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

按照这一意见,如果切实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那作为优秀教师代表的院士也就应该给本科生上课,院士给本科生上课,也就不会是新闻。也许有人认为,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是对院士精力的浪费,院士应该把更多时间花在学术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博士生上,但如果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就不会存在这种看法。大学办学者应该明白,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学校开展的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都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离开人才培养,大学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当前,影响教授(院士)给本科生上课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大学,尤其是985211院校,以及入围“双一流”的院校,存在重视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的问题,为了获得突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各高校都用论文、课题、经费指标考核评价教授,这引导教授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学术研究上,而人才培养则被视为“包袱”,就是有高校明确提出教授必须完成一定本科教学工作量的要求,但这仅仅是“量”的要求,有的教授就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而且,有的高校还出现一种情况,有的课表上明明是某位教授上课,但真正上课的却是教授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就特别困难。如果院士乐意为本科生上课,就变为了“大新闻”。

我国各高校在招生宣传时,都强调名师荟萃,有的甚至直接亮出院士的姓名,但学生进校后往往见不到院士,更不用说聆听院士教诲。高校院士给本科生上课,不是大材小用,而是院士的基本责任,是对大学育人精神的传承。院士给本科生上课,除了让本科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外,也可以院士的学识、为人感染本科生,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理想和学术理想,同时可对所有教授给本科生认真上课起到示范作用。我们要乐见更多院士给本科新生上课,期待这成为大学育人的一项基本制度。

   

教授全员授课、学生多元发展

——这些加强本科教育的做法很赞(摘选)

(来源:微言教育公众号,20181122日)

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既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能力水平,也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如何振兴本科教育?一起看看下面这些地方和高校有哪些好做法。

浙江: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出18条实施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出十八条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监管,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强化质量监控。

《意见》要求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建立课后学业辅导和答疑制度。对专业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应提醒并指导其及时转换至适合自己的专业继续学习。对在本科专业学习有困难的允许转为专科。对在本校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争取开展试点,允许其转入低于当年相同生源地学生同段投档分数线的学校或成人教育学院继续完成学业。

同时,《意见》对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也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推动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让更多优秀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实施教授全员给本科生授课制度,并切实做到本人授课、课时数量、课程质量三落实。

中国农业大学: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一票否决”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讲授“生命科学导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讲授“中国水问题与科学应对”……院士走进本科生课堂,亲自担任核心通识课程的主讲教师,校内外教学名师组成课程团队参与一线授课,在中国农业大学正成为新常态,而这得益于该校实施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

今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公开发布“实施‘双一流一卓越’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学校提出,把一流专业作为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把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条件保障、教学方法改革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集成到专业建设这个平台上,是学校改革的基本理念。

为培养通专平衡的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农业大学构建了由核心通识课、核心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近500门课程组成的核心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同时强化各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和核心专业能力。通过两次修订教师教学奖励政策,学校显著提高了教学奖励标准,现在已达到甚至超过了科研奖励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条件中,继续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考核中的比重,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的“一票否决”依据。

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实际收入主要由教学工作质量决定

日前,合肥工业大学就业市场又呈现出像往年一样的火爆场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国有大型企业先后前来招聘,来校用人单位总数已超千家,部分专业2019届毕业生已近告罄。社会和用人单位青睐的,是这所“双一流”建设院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在高校中曾经一直是个难题。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却呈现出“教学与科研共进,人才与成果齐飞”的态势。“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践行‘四个服务’最重要的途径,引导教师回归课堂、回归本科教育,重塑教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知识创新的科学研究价值观,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合肥工大校长梁樑介绍说。

西安交通大学:“提前培养计划”让优秀本科生脱颖而出

20187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型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方案正式颁布。本次公布的培养方案涉及22个学院、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018年秋季起,相关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将正式启用该方案。

根据贯通式培养模式改革精神,西安交通大学出台《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实施办法》,选拔本科三年级的优秀学生进入“提前培养计划”。进入“提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可提前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并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三学年小学期和第四学年进行本科、硕士衔接学习,在缩短研究生阶段学习时间的同时还可享有奖学金优先评定和过渡宿舍等优惠条件。

除上述举措外,西安交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工程,逐步放开学生自主选课和选择教师权限,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实行“教考分离”,基础课大面积采取第三方命题与评测。创办钱学森学院,坚持因材施教,传承钱学森教育理念。建立“辅导员+学业导师”指导模式,实现教学行政系统和学工思政系统有机融合,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高教视点

红专并进科教报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秘(摘编)

(来源:光明日报,20181113日,常河)

“迄今为止,科大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32位科技将军、73位两院院士及大批前沿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国防科技中坚,取得了‘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的佳绩。”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说,从诞生之日起,中国科大就肩负起为国立学,为国家“站起来”“强起来”提供尖端科技人才的重大使命。

夯实人才金字塔“基座”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走进中国科大的校门,迎面便是醒目的校训。“这也是科大精神的浓缩。”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说,中国科大在六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无一不彰显服务国家战略、勇攀科学高峰的“红专”校训。累累硕果回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红专并进’就是‘立德树人’”。   

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志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而办学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本科教育。中国科大坚持“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办学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传统与特色。2009年以来,学校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在过去长期坚持“所系结合”的基础上,陆续开办了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等14个科技英才班,基本覆盖了本科教育的主要学科。“科技英才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通过强强联合,针对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力争造就国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201010月,中国科大正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5个基础学科英才班为基础,实现了国家“拔尖计划”和中科院“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截至20187月,全校“拔尖计划”共培养学生1381人,94.5%的同学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并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科技新星。

打破人才脱颖而出的“天花板”

校园里,随处可见朴实低调的院士、专家,随时可以听到夹杂着公式、术语的讨论。一到夜晚,图书馆、实验室灯火通明。“男的想当牛顿,女的想当居里夫人。”如果说“红”是中国科大的底色,那么,“专”则是中国科大的特色。60年来,科大依托“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科教融合优势,尊重学生天赋才性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上创立了“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即在校内完成课程教学,在科研机构完成专业课程和部分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学习;“三结合”是指所系结合、科教结合、理实结合。“长周期”则全面整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实现本硕博一体化的长周期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国科大一直在探索新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先后启动了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与协和医学院合作)、少年班交叉学科英才班培养计划等交叉人才培养项目。20183月,中国科大申报的“量子信息新工科建设”“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等5项新工科研究课题全部获批。2017年学校正式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一个理工学科与医、文、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在科大逐步成型。

创新,动力不断底气十足

陈仙辉教授在中国科大学习工作了26年,前期默默无闻,直到2008年,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学界公认的“麦克米兰极限”,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仙辉说,如果按照发表论文数量考核,他可能早被淘汰了,但科大就是有这样尊重科研规律的氛围。

在中国科大,最好的条件优先给科研和教学;不论资排辈,给新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术不设禁区,宽容“异想天开”。“正是这种对科学原则的执着和坚守,让科大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科大校友、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评价道。“处处皆有大师,转身即可讨论。”科大教务处处长周丛照说,“在科大,不管是教授还是院士,给学生上课‘大于天’。学生则被鼓励提问、质疑,或申请到‘大牛’学者的实验室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卓越

——长沙理工大学以“四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纪实(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44日,丁丹等)

“电力”是作为湖南省属重点高校长沙理工大学的行业办学特色之一。60年多来,该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国家电力行业输送了两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勤勉务实,涌现出了以许杏桃、高兆丽等全国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一大批热爱电力事业、勇于创新的杰出代表,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以“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协同育人”为理念,开展“过程育人”“科技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卓越。

科技育人:在双创教育中激发创新活力

在被誉为当前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一所地方性大学连续获大奖的情况全国并不多见;更不多见的是一所地方大学的一个学院的一个专业,其学生连续三年获奖不断线。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做到了,而且是122铜。

这缘于学院多年来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我们以‘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引导自主实践’为理念,以‘兴趣引导、项目驱动、过程监控、目标管理’为核心,以‘组织协调、教师指导、培训研讨、创新实践、监控管理、评价奖励’六大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电气信息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曾祥君教授说。

2012年到2017年,学院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竞赛、机器人竞赛等科技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别奖项84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22项。2016届毕业生杨洋自主创业,其设计作品“幻想家自行车”荣获2017年红点奖中国好设计奖。2014年,“智能电力设备监控技术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017年,智能电网协同创新育人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化育人:搭建文化平台培育人文素养

培养“既懂专业又能说会写的电力人才”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但如何落地?为让每个学生动起笔来,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立足原创、记录大学”的“网络E家”微平台(“E”取自“电气与信息工程”英文首字母),通过“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用身边的故事感染身边的人”,贴近学生需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网络E家”网络文化,平台每年4000余条的原创微推真实记录了学子的大学生活并极大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目前,学院共有4个公众微信平台“电光火时”“党员E家”“EIE就业”“E家之研”,66个班级微信平台。2016年,该项目被确定为湖南省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同年,“党员E家”微平台获得全国首届“两学一做”支部风采优秀案例奖;2017年,电气1405班团支部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

此外,从大一入学开始,学院学生就要比别的学院同学早起一些。因为他们要多吃一份“早餐”。这是一份“文化早餐”,是学院出于锻炼学生的目的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让学生以班为单位利用早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轮流进行独立演讲。

这样的“早餐”很营养,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多角度的交流,用“正能量”引领同学,让他们的信念得以强化,品行得以提升。经过网络传播,线上互动,已成为学院学生独特的文化元素。

实践育人:校企联合共育电力英才

如何解决企业一直诟病的工科学生“实践走过场”“动手能力弱”的问题?2014年,学院着眼于基层电力公司,利用暑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的实践育人项目,让学生在基层电力公司的专业实践中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克服传统的实习“走过场、形式主义”弊端,每支队伍实践均在20天以上,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与企业导师全程带队协同指导,从一个基地到遍布全国的10个基地,实践育人成果不断凸显。学院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共建的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两次在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电力人才就业论坛上进行主旨发言和经验交流,已成为46所“电力人才网络联盟高校”实践育人的典范。2016年,学院赴国网基层电力公司就业创业见习团队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辑:李洪岩 宋歌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8年第17期(总第156期) 下一条:2018年第15期(总第154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