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8年第14期(总第153期)

2018年11月19日 10:35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8年第14期(总第153期)       20181115  

     

教学动态

我校发布《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建设方案》

我校启动“超级金课”建设教学改革立项工作

我校印发了《燕山大学本科教学信息化提升建设实施方案》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教授为我校作专业认证专题讲座

我校完成2019春本科生公共(通识)选修课课源征集工作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第十三届科教发展战略研讨会

我校教师参加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提高培训班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参观

交流活动

教务工作简讯

工作提示

 

关于2019春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2018秋实践教学专项检查工作等通知

专题聚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领跑者”(摘编)

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如何再出发(摘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摘编)

高教视点

从“课堂革命”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川大的探索(摘编)

 

聚焦系统性改革,提升教育质量重塑人才成长关键学段打造“复旦本科”品牌给学生更高平台  

互联网+教育: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摘编)


教学动态

我校发布《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并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学校于近日出台了《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建设方案》(燕大校字[2018]237号)。

学校统一协调相关课程资源、实践场地、产学合作等相关事宜,并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及实验室主任等行政岗位。方案依托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方向,依托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软件工程+大数据专业方向,依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智慧物联及应用专业方向,并就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施计划、实验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公司的布局深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而人才储备则将成为制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建设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校正式开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专业方向的建设工作。(供稿人:黄丽)

 

我校启动“超级金课”建设教学改革立项工作

为全面推进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校于近期启动了课程群提升项目,以教学改革立项的形式,打造系列“超级金课”。

“超级金课”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OBE理念引领教学全过程,以CDIO理念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在培养计划原有框架的基础上,保持总学分不变,突破课程间壁垒,更新教学内容,组建课程群,开展团队教学。

为保证“超级金课”的建设质量,学校提出了相关的建设要求。“超级金课”应是以“二级项目”为核心的高水平课程群,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以项目实施为主线,将内容具有关联性的理论课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进行整合,统筹安排教学。在教学实施方面,第一阶段为理论课程教学阶段(包含课程的三级项目),可以是原有教学计划的单门课程或课程群,也可以是新设课程或课程群,同时要求教学的执行学时应为计划学时的2倍;第二阶段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二级项目”实施阶段),“三级项目”是“二级项目”的子项目,两阶段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顶石项目”,训练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CDIO全过程。在教学团队方建设方面,“超级金课”教学为团队教学,系主任牵头组织,由系主任指派的一名“责任教授”进行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责任教授与系主任为项目的共同负责人,鼓励聘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指导。

鉴于“超级金课”课程群建设对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进行了重新规划,学校在“超级金课”的建设工作中,加大支持力度,推出多种激励举措促进“超级金课”的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经费按每生200元进行预算,每年拨付一次;年终工作量按照执行学时的总学时,参照原工作量计算办法拨付;获批的“超级金课”,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评估后,按照每学分5000元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奖励。(供稿人:李文静)

 

我校印发《燕山大学本科教学信息化提升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本科教学信息化水平,我校制定了《燕山大学本科教学信息化提升建设实施方案》,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实施。

方案就我校的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实施、师资培训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阐述。在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学校将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媒体教室改造、教学楼无线网络覆盖、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等教育云平台建设等举措,为师生营造良好信息化教育环境和氛围。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引进优质资源和平台,加速推进慕课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移动端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稳步推进“翻转课程”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在师资培训方面,学校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邀请信息化教学专家和名师来校开展教学交流、组织学院开展信息化教学专项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和培训、组织校内经验交流和示范课堂等举措,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形态,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作为自我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今后,学校将把信息化教学实施情况纳入学院教学评价、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并在学院经费拨付、教师上岗考核中予以权重参考。(供稿人:马明建)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教授为我校作专业认证专题讲座

为加强我校教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理解,112日上午,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教授,为我校相关工科专业举办专业认证工作专题讲座。我校副校长赵永生、教务处处长金海龙和相关学院院领导及专业教师参加讲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专题讲座。

讲座中,辛忠作了题为“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报告,介绍了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内外部的新形势,并结合一流本科建设及“四个回归”的内涵,重申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辛忠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ABET)、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科国际专业认证和商科国际认证的历程,从目标明确、理念引领、体系优化、师资保障、工程设计、实践创新、国际视野、绿色工程等八个方面介绍了“华理方案”,阐明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专业建设及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促进作用。辛忠在总结发言中分享了对认证工作的三点体会:一、以认证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以认证为纽带,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三、以认证为桥梁,增强学校之间的友谊。辛忠从顶层设计的战略层面、教学单位的经验层面和一线教师的切身体验等方面,分析了专业认证工作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他的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在互动交流环节,赵永生就“绿色工程”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实施路径与辛忠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他与会人员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促进工程教育改革,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的重要意义已在高等教育界取得共识。我校将一如既往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继续以该项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我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教授曾担任该校化工学院院长,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皆有建树。在教学方面,曾获国家教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在科研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863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供稿人:宋歌)

 

我校完成2019春本科生公共(通识)选修课课源征集工作

截止117日,我校完成了2019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通识)选修课课源征集工作。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本次征集的课源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教师申报课程122门,其中新开课程12门,东、西校区共开设167门次;网络通识教育课程138门,其中新增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东、西校区共开设276门次。来自机械学院、外语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车辆学院的6位教师主动申报网络课程线下辅导教学任务。

近年来,为助力我校“一流本科”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加大对通识课的投入,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通识课教学改革,并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使我校通识课开课数量明显增加,基本改变过去数量不过百的窘境。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由于学生数量增加,教师申报课源数量和选课容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二、“创新创业发展类”、“数学与逻辑类”课源有限,数量不足10门;三、东、西校区课源数量基本持平,但西校区学生人数远远多于东校区,造成西校区开课课源紧缺;四、我校通识课程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我校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到位,影响课程授课质量。(供稿人:韦震球)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第十三届科教发展战略研讨会

118日至10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等单位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协办的第十三届科教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和企业的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问题。我校机械学院、信息学院和车辆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邹晓东分别致开幕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发来致辞信。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民主持开幕式。胡文瑞指出,中国作为工程教育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要以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抓手,秉承丝路精神,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程科技人才的沟通,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将“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大会报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孙永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非洲工程教育协会主席Funso Alphonsus Falade,欧洲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Luis Manuel Sanchez Ruiz等人分别围绕工程教育的变革、机遇、挑战、未来等方面作主题报告,详细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教育变革的迫切性、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圆桌论坛、论文分享等形式,进一步深入探讨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会上还成立了“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该联盟由浙江大学牵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文莱大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阿里云大学、恒逸集团、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吸纳更多的高校、机构、组织、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开展更加系统、持续、务实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供稿人:黄丽)

 

我校教师参加河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提高培训

1027日至28日,我校30余名省级以上测试员参加了河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提高培训,此次培训吸引了全省各地市280余名语言文字工作者参加。培训会上,河北省普通话测试中心副主任、国家级测试员曹昭老师详细讲解了普通话测试流程、评分规则及办法,结合实测案例进行了典型问题分析。播音指导、国家级测试员孙超老师结合评分细则组织培训人员进行了实测训练。

作为一项国家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使普通话推广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培训,我校参会教师认真学习了相关评分细则和测试实践过程,为对加强我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建设,提升测试员专业能力素养,规范语言文字测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参观交流活动

116日,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参观交流活动,教务处组织机械学院和电气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期间,各高校代表参观了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体验了该公司开发的教学产品(机械手的编程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学和生产实习提供的便利,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活动期间,各高校代表就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产教融合创新、新工科教学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了解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市场人才需求,对今后教学、科研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供稿人:黄丽)

 

教务工作简讯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会议征文投稿工作,经学院申报,校内专家审稿,我校共推荐6篇论文至会务组。截至115日,教务处已完成论文的提交工作。(供稿人:黄丽)

1112日,我校作为会议承办单位正式发布了2019CDIO中国工程教育联盟年会通知(第一轮),主要涉及会议交流报告征集、会议时间及地点等事宜,后续学校将逐步开展会议相关筹备工作。(供稿人:黄丽)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阶段检查与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2018年秋季学期)

1119

提交所有材料  

2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1119

提交论文电子版

3

关于申请2019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的通知

1120

系统中注册

4

燕山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网络课程考试学生须知

1122

请相关同学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5

关于2018年秋季学期尔雅网络课程统一考试的通知

1122

请相关同学注意考试时间

6

关于开展2018年秋季学期“听课周”活动的通知

125

提交听课表、总结模板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7

关于2018年秋季学期实践教学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125

提交相关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8

关于公布2018年华北五省人文知识竞赛燕山大学校赛获奖及给予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通知

获奖结果及相关学分认定公示

 

专题聚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领跑者”(摘编)

(来源:人民网,20181114日,孙竞等)

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暨第十三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考虑》主题报告,他表示,“当前,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从某种方面来说,我们已经开始领跑和引领。”

我国工程教育总体状况如何?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总体可以概括为5个三分之一和190%,整体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吴岩介绍,工科专业类92个,占总数三分之一;工科专业630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工科专业布点1.8万多个,占总数三分之一;在校生、毕业生人数也占总人数三分之一;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工科。

2016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吴岩用“六个一”总结: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从模仿到比肩而行;一张通行证——我国毕业生与国际学位互认,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一套新标准——我国教育标准与国际实质等效;一张入场券——为中国工程师获得国际职业资格提供资质;一个新声音——制定国际标准时有中国声音;一个新跨越——中国逐渐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中国工程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支撑平台,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引领力量,也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吴岩表示,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有五个特点,一是生源优秀,工科专业依然吸引许多优秀学子;二是工科毕业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体量,也是全世界的最大体量;三是中国工程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高度耦合;四是中国工程教育注重理工结合;五是在全世界率先探索提出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将走向何处?新工科建设要立足当下、瞄准未来、主动变革

“新工科既包括新的工科专业,又包括工科的新要求。前者指一个全新的领域,后者指传统工科专业的理念、内容、标准、方法技术都需要更新改造。”吴岩强调,新工科建设要立足当下、瞄准未来、主动变革,要把学科导向变成产业需求导向,破除专业分割壁垒进行跨界交叉融合,把被动适应变成主动支撑引领。

中国的“新工科运动”如火如荼,吴岩介绍,新工科理念正在形成高度共识,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成的30个项目群正在加速推进,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智能医学等新工科专业蓬勃兴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新工科模式正在成型。依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2018年上半年行业、企业方面支持新工科建设的资金和软硬件支持达42亿,今年预计将超过100亿。  

吴岩强调,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下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必须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与新医科、新农科交织交融、相互支撑,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注入新元素,“四新”是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引领者,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探索、共同的行动。

  

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如何再出发(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112日,徐倩)

“过去未去,未来已至。信息时代尚未结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高等教育应顺势构建起新型工程教育发展体系,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日前,由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成都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掷地有声,引起了现场专家、学者的一致共鸣。

在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叠加期,新时代一流工程教育建设成为各个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重点。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计划投入10亿美元成立新计算机学院。这将是美国大学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投资,将开启上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开创性研究人工智能以来最大的结构性变化。站在新经济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历史交汇处,传统工科专业如何升级改造,新兴工科如何布局与建设?人才培养如何调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工程教育如何再出发?

工程教育改革需创新人才培养

据报道,以色列理工学院23%的毕业生在其职业生涯中至少创办过一家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50%以色列公司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校友创办。该校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是特别高,但是他们毕业的学生绝对是一流的。反观国内,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我们创新人才为什么并没有因此而涌现出更多?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都是灌输知识。没有创新前提,我们提不出独特的科学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谭建荣教授认为,工程科学离不开工程问题本身,工程教育是围绕工程问题讲的,我们要从工程问题里面凝练出技术问题,要从技术问题层面凝练出方法问题,要从方法认知上看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要提出科学问题。

“我们离发达国家、制造强国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一流企业还很少。”谭建荣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归根到底还是我们高校的问题,高校没有把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个板子应该打在高校身上。

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才是核心。面对新的技术革命,中国的各个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也是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新的变化趋势。不久前,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教40条”旗帜鲜明地提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本科专业分布点中,工科大类专业约占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本为本”也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工科建设改革的高校探索

当前,中国已成为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家,工程教育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其教育质量事关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提升,面向未来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实现“育人”“顶天”“立地”三位一体。

面对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国际上一些顶尖学校已经开始了一些探索。MIT去年推出新工程教育变革,该变革是为了适应未来的产业、未来新的机器系统,面对未来工程,采用跨学科教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国内不少高校也已经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多样化探索,努力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强的服务能力,支持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新工科提出后,如何进行内涵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认为,应从重构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入手,要想把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做好,必须知道工程实践的本质是什么,工程实践的本质,应该是包含设计、性能预测,构建以及测试功能反复迭代的过程。

不久前,电子科技大学就因时而进,确立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培养的定位;筑牢基础,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建设紧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的一流专业;示范引领,打造多类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驱动,掀起挑战性研究型教学课堂革命;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在整个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间,一定要把工程实践的迭代过程包含进来,而且应该从大一就开始,除了传统课程之外,增加一到两门以项目形式来开展的教学,将真实的情境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冯晓云认为,应该将设计思维融入工程教育,核心精神是以用户为中心来进行设计。

谈到工程教育要从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认为,对于理工科学校来说,通识教育对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拓展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重庆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要求老师在授课当中尽量地站在历史发展层面上来思考问题。

地方高校在资源和师资等方面相对不足,如何建设新工科?福建工程学院校长童昕总结说,“在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发展运营当中做到‘求新求优求特’,求新,紧紧围绕着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技术发展建设新工科专业。求优,发挥学校理工优势。求特,结合学校工科特色来建设文科。”

“专注于内部改革,也要放眼全球。”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建议,中国在进行“新工科”建设的时候,多关注国外高校的工科教育改革,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

“工程教育已经进入了根本性变革时期,最好的工程教育不限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小而精的学校,新的竞争者将为未来优秀工程教育建立新的标准。‘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闭环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新工科教育一定会为世界工程教育建立新的标准。”顾佩华说。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摘编)

(来源:光明讲坛工作室,20181117日,陈鹏)

截至2017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工程教育大国,工科学生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超过30%。中国工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资源。”

工程教育面临新的转折,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工程教育存在弱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工程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以理科教育的方式培养工程师的现象。工科教师工程背景缺乏,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高,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不够等问题广泛存在。此外,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工程师的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然而由于成本和机会等原因,很多工程师难以得到充分的继续教育,工程师的终身学习面临巨大挑战。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程师的经济收入与商业、管理、法律等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工程师这一职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持续减弱。优秀青年对工科专业的兴趣降低甚至出现“逃离工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我们全体工程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了面对机遇和挑战,国际工程教育界一直在思考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麻省理工学院在20178月启动了“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面向未来新机器和新工程体系,开设以项目为中心的跨学科专业,强调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工程教育的变革发展,2017年全球工学院院长理事会(GEDC)强调工程教育的适应性、多样性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截至2017年,美国有40多所大学开展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新战略——大挑战学者计划,提出了“延续地球上的生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可持续、安全、健康和快乐”的愿景,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的创新能力。201666日,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共同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该中心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智库型的研究咨询中心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推动建立以平等、包容、发展、共赢为基础的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

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要服务于构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

工程之本,唯在得人。高质量的工程教育是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的历史是一部分化史,更是一部融合史。工科不同学科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工程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工程教育正在向跨学科交叉、跨领域、跨国家、跨文化合作转变。未来的工程教育要超越“工程”本身。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工程人才。未来的工程教育要着力推动工程知识、工程技术、工程人才的交流,推动社会各界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责任意识的教育。现代工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工程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随着工程科技和工程应用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网络安全、生物工程等问题日益突出,工程活动越来越密切地关系到各种伦理、道德和价值问题。工程师不应该仅仅关注技术,还应该学会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我们要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有高尚道德的工程师,有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工程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应当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在启发学生认识到工程能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工程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运用,而是复杂而综合的实践过程。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工程对创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工程师不仅要具备纵观全局的能力,能够与不同学科的人并肩合作,更需要具备哲学思维、人文知识和企业家精神,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要完善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构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学科交叉培养项目,努力培育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大学要在工程教育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交流合作。工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工程和工程师的重要作用远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理解。国际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应该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充分交换意见,强化产学共同体建设。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递工程的信息和价值,促进工程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全面提升工程和工程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凝聚更多的国际共识和社会共识,用工程的无穷魅力激励年轻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工程事业。要促进不同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工程教育上的交流合作,努力消除工程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来的工程教育将呈现出“工程+”的模式,这种模式将突出工程+责任、工程+创新、工程+交流。

工程创造了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工程教育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世界。我们要以胸怀世界的豪情、眺望未来的视野、关怀人类的情怀,推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培养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共同构筑人类更美好的家园。

 

高教视点

从“课堂革命”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川大的探索(摘编)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开始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教学投入,建设优质课程,强化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等目标和要求逐渐被提上日程。四川大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实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在这一方向上取得了开拓性进展。

一、“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川大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阶段辅助三大类课程体系,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还设计了多项支撑计划,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改革项目。

缩小班级规模,推行小班化研讨型教学

四川大学原校长谢和平院士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校就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的讲授、批判式的讨论和非标准答案考试,而这些都需要小班化的课堂去实现。”缩小班级规模、推行小班化研讨型教学模式也就成了一些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打造精英教育的关键。

例如,复旦大学在其2011年发布的《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计划将教学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扩大到全校开课总量的50%以上,新筹建的本科生院按照18的比例给学生配备导师。在大连理工大学,目前也已有300余门课程实现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从2010年起,川大把新生按照25人的规模进行编班,全面开展高水平互动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已开设互动式、小班化课程9024门次,占比达70.5%

在推动“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川大特别强调也要同步改革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让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降至40%-50%,给学生至少安排6次平时作业,实行全过程学业评价。

“非标准答案考试”与教学、技术相融合

在考核方式上,“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思维为导向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川大倡导教师在命题时要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而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则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思路是否具有创意。例如,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周加贝曾为《近代化学基础》课程出过如下试题:根据所学化学元素知识,设计一个太阳系内行星或卫星的外太空开拓计划。

面向未来,川大还结合新兴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学生中推行“互联网+游戏化教学”、“混合现实MR运用于教学”等教学改革举措,包括:由教师设计游戏教学,让学生以攻城略地的方式学习,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化学课上,川大的一些老师还用混合现实的方法,将一些微观结构展示在教室里,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抽象概念;还有一些教师研究脑电波与学生学习状态之间的关联。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要想有效推行下去,在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和师生积极配合之外,还需要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作为支撑。在进行“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川大就通过长期持续投入充足的本科教学经费,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改善课堂实施的软硬件条件,营造出重科研、更重教学的教学文化氛围,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持续动力。

在经费投入方面,目前,川大已投入2亿元,建成403间智慧教室(占比达到80%),包括打造互动式教师休息室、网络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和专用研讨教室。在这样的智慧教学环境中上课,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均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前排就坐率和抬头率也有所提高。而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四川大学设立了卓越教学奖、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本科教学优秀奖、“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多项教学奖,并举办“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大学英语教学竞赛等各类教学竞赛,以调动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核心

为何川大要选择课堂作为改革的主战场,以课堂改革作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突破口?谢和平院士曾说过:“小课堂可以折射出大世界,引领学生做大事情,在人才培养改革中起大作用,实现大作为。”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激励和全方位投入等多个方面。以课堂为切入点,其实就可以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创新。但要想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作用,核心就要更新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更新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川大的“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改革同样提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逐渐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川大认为,教师的教学重心也会随之发生转移,使教学效果朝着学校希望看到的方向不断靠拢。

在职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

明白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后,高校还要考虑如何才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其中,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个办法。自2011年起,川大开设创新教育大讲堂,邀请研究者和管理者前来分享他们从事本科教育的宝贵经验和研究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

今年,川大还邀请国外专家举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工作坊,授课内容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参与规划方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要素和动态课堂创建方法。通过定期召开此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工作坊和研讨会,川大鼓励一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真正实现从灌输式教学到探究式教学的转变。

实施新教师“双证”上讲台制度

为保障一线教师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四川大学还实施了新教师“双证上讲台”制度。该校要求新入职教师必须拿到双证——教师资格证书和川大教师发展中心经过培训后颁发的合格证书——方能上岗授课。

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能力培训历时5周,每周培训1整天,共涉及12个专题。课程内容从师德师风到川大的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再到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摩等等。

通过让新入职教师接受一系列岗前培训,川大希望老师们能够清楚,课堂授课一定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川大还设计了其他多元培训课程。

例如,“教学策略”培训课程是让每个学院选择带有学院自身特色的主题课程,安排导师授课;四川大学与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合作推出了全英文授课培训课程,旨在提升一线教师的全英文授课能力;智慧教学校园行让每一位老师知道怎样将智慧教学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设此类培训课程,川大从多方面提升了教师的胜任力、课堂管理能力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并以此推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活动的深度进行。

三、小结

从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为了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川大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首先要有一流师资力量和智慧教学环境作为基石;其次,要抓好“课堂”这个关键场所,重视“学业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保障经费的持续性投入来设立奖励措施、出台相应政策,让整个改革平稳有效推行下去。

 

聚焦系统性改革,提升教育质量重塑人才成长关键学段打造“复旦本科”品牌给学生更高平台(摘选)  

(来源:解放日报,2018925日,彭德倩)

近年来,全社会对提升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复旦大学率先推出一系列举措,回归教学本源,聚焦系统性改革,意在重塑这一人才成长关键学段,打造“复旦本科”亮眼品牌。

荣誉项目课程进一步激活校园学术氛围

“到2020年,复旦大学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本科教育质量水平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20176月,复旦大学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率先出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其中,与学生培养关联最紧密的“荣誉课程”,格外引人关注——校方设置更多学分课程,具有明显高于普通课程的教学深度。学生完成荣誉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标准的,经院系认定、学校审核后,学校通过授予荣誉证书、专项奖学金等形式予以表彰。

去年,复旦共开设荣誉课程19门次,试点院系开设的研讨性课程、无学分讨论班,或按荣誉课程标准建设的其他课程共计163门次。数学学院是本科“荣誉项目”最早的试点院系之一,建设了一大批无学分课程讨论班,每学期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开设十余门课程,学生可以直接跟着老师学习。

给予年轻人在专业领域“野蛮生长”的机会。本科生院本科“荣誉项目”主管陈力奋老师希望,最终建立起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优秀学生培养机制,推及全校本科生完善更多元的培养方案等,并据此形成辐射效应,在学生中形成潜心向学、投身学术研究的氛围。

国际交流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复旦大学一直都支持和鼓励学生到国际知名高校、国际一流大师课题组交流学习。各试点院系广开渠道,以交换生、实验室访学、联合培养、异地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国际化的环境中,追随大师,接触前沿,激发志趣。去年就有超过60%的学生参与交流学习。今年暑假,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程延、陈思远和程源九分别在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及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度过了充实的访学时光。对拥有初步科研规划的他们来说,在这段海外之旅中汲取新知、探索方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试步。

不仅学生“走出去”,更要将大师们“请进来”,让青年足不出“旦”,便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物理学系学生谢品臣已在《欧洲物理快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即将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修读应用数学的博士。在科研这条路上,他忘不了大二时候参加的一次物理学系组织的例行午餐会,“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文小刚来和我们交流,他有一个观点对我启发很大:‘做学术最重要的是学术的品位’,这比上过多少课、啃过多少本书更为重要,知道哪些研究是好的,哪些问题是值得提的,才是做研究的起点。”

多维度育人空间打造本科教育全链条

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体育德、以美育德、以劳育德,把一切育人元素调动起来。“中国梦·我的梦”“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想”“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每年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光华讲坛”“中国道路大讲堂”等讲座品牌、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校园新媒体矩阵、300余个学生社团、每年上千场文体活动……学校积极推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有效贯通从教室到学生生活园区(书院)、科研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海外学习、网络新媒体……正如校长许宁生所言,多维度育人空间打造本科教育全链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

在学术培养以外,复旦大学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复旦特点的立德树人体系——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为支撑,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让专业课传授知识之余,更加突出育人价值,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互联网+教育: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摘编)

(来源:CIO时代网站,2018115日,李鸿飞)

华中师范大学主动应国家需求和形势发展新变化,贯彻“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整体规划,重组机构,创新机制,汇聚资源,形成共识,以“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为主题,全面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工作。

一、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八维度”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华中师范大学从2012年起将“信息化”列为学校发展战略,针对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八个维度推进改革,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有利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顶层;在办学理念上,确立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发展的意识等信息化时代需要的素养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上,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知识能力价值观培养并重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的“四转变”。

2.重构教学环境,实现三空间融合;学校以自主研发的“云+端”一体化教学支持平台为依托,推进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打通、实体课堂虚拟课堂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支持环境。

3.重修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化和自主性地发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将应修读课程总学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通识教育课55学分,专业主干课50学分,个性发展方向25学分,以便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多地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4.变革教学过程,形成了以数字化、研究性和学习中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交互式、体验式、探究式、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得到广泛使用,课堂的形态从单一的传统实体课堂转向与网络课堂、混合课堂的多元并存。

5.创新教学评价,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新的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和学习干预,学生学业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比例从20%调整上升到60%,最高可到80%,强化过程评价;以“互联网+”支撑在线教学评价,实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指标体系。

6.发展教师能力,加快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型;率先提出教师角色的六个转变,对不同类型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构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体系。

7.营造教学文化,形成重视信息技术融合的整体氛围;2015年起,学校举办以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节”活动,包括教学创新公开课、教育教学国际研讨会、学生学习能力竞赛等,营造了重视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文化氛围。

8.构建育人生态,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育人环境;根据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政治思想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管理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了信息化支撑的“五位一体”育人新生态。

二、互联网+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1.推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互联网+”正推动着数字校园加速向智慧校园升级,很多高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但与此同时,信息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新理论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新特征趋势,进行深度理论和实践反思,需要发展和创新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因此,下一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态,即包括四个问题域:

1)教——精准教学;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在保障规模化教学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教学、精准化教学,已经成为可能。新生态需要建立更加精准、更加差异化的教学系统、工具、资源和平台。(2)学——自主学习;传统学习方式面临前所未有挑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日益模糊,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智能导学等。新生态需要为学习者提供能为自主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的工具、资源。(3)环境——智能环境;学与教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更加智能化、更加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绩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成为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新生态需要构建信息化支撑下更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高度智能的教与学环境。(4)管——智慧管理;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具智慧,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使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决策水平、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2.推进教育大数据深度应用方兴未艾

针对教育大数据非结构化、分布式、异构性、来源分散等特点,高校着重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1)大规模多源异构学习数据的采集与建模;(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推送与评价;(3)数字化课程绩效评估模型及方法;(4)学生发展数字全模型;(5)大规模在线教育适应新学习理论与系统研发。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才可能真正形成教与学过程中的决策支持、质量评价、教学优化、个性化推荐、学习干预、学习经历建档等六个方面的解决方案,更好地读懂千差万别的学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为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高效、灵活、安全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

3.建设基于智慧教育的规模化智能学习环境系当务之急

1)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应用与具体学科充分结合。下一代智慧学习空间将针对高校各学科专业特色,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功能方案,坚持“教学第一、技术第二”的理念,让智慧学习空间更具灵活性、人性化,充分解放教师被教学技术的束缚,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本身。(2)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将更注重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支持系统和各智能终端的功能,实现从单一智慧教室到多个智慧教室的连通,打造适应师生个别化应用需求的服务聚合和定制,实现学与教过程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无缝连接。开放性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在物理环境方面,将具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动态课桌椅组合、丰富的色彩变化、多显示屏空间等特点,并遵循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发挥生态系统整体效应。

 

 

 辑:李洪岩  宋歌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8年第15期(总第154期) 下一条:2018年第13期(总第152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