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8年第4期(总第143期)

2018年04月19日 09:52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8年第4期(总第143期)       2018415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荐工作

我校选手在《中国成语大会》河北高校选手资格赛上喜获佳绩

我校完成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新工科建设特色案例推选工作

我校参加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

教务处召开2018年度新教学督导欢迎会

教务处组织燕山大学慕课平台使用培训

教务处举办手机移动端教学软件培训会

教务处召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使用方法培训会

教务处组织筹备网络通识选修课线下考试工作

教务工作简讯

信息通报

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情况总结

学院采风

西南科技大学来我校机械学院交流访问

十年风月旧相识,广电学子展风采——文法学院举行第十届广播电视学专业作品展

工作提示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的通知等

专题聚焦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2311(摘编)

优化专业结构杭电“砍掉”11个专业(摘编)    

高校专业“大手术”切莫裁去了“操刀手”

61.4%受访者认为大学本科增减专业应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据(摘编)


教学动态

我校完成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荐工作

近日,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工作安排,我校完成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荐工作。

本次推荐的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是在第七届河北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的项目,分别是由机械学院史艳国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基于工程教育国际实质等效的‘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和电气学院卢志刚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基于‘三横三纵’模式的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全过程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截至49日,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推荐材料提交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教学成果的网上申报。

据悉,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总计设置452项,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主要从获得上两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目中优先推荐产生。成果内容主要包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果奖励的评审工作分为网上公示、网络评审和会议终审3部分,采取网上公示与评审工作同步的方式进行。另外,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接受香港、澳门地区高校申报。(供稿人:黄丽)

   

我校选手在《中国成语大会》河北高校选手资格赛上

喜获佳绩

45日起,备受全省高校师生瞩目的第三季《中国成语大会》河北高校选手资格赛的复赛、决赛、总决赛相继在“成语之都”邯郸举办。来自全省12所高校36支战队经过激烈比赛,最终于48日决出省赛4强,我校选手名列其中。

根据组委会安排,我校教务处和文法学院共同组织了校内选手资格选拔赛,来自各个学院的2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经过初试、面试等环节,优中选优,合理搭配,组成了3支队伍参加河北省高校选手资格赛。本次比赛由文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主任王永担任领队兼指导教师,赛前,王永老师与选手们做了充分准备,互相切磋。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我校选手们不负众望,在复赛环节全部脱颖而出,最终,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6级王宇杰和17级李宁宁组成的“翰墨草”组合荣获河北高校选手资格赛总决赛第4名。

通过参赛,选手们不仅深入学习了诸多成语文化,提升了自身素质,也增强了我校与省内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三季《中国成语大会》河北高校选手资格赛是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而精心组织的全省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是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邯郸市委宣传部、邯郸市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文化盛宴。为实现与《中国成语大会》的无缝对接,组委会对本次比赛从出题、赛制和点评嘉宾等环节都进行了精心周密的设置,并在决赛上邀请了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孟蓬生出任点评嘉宾。总决赛将在邯郸电视台黄金时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播出,并由中国移动咪咕直播平台同时向全国推送。(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完成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新工科

建设特色案例推选工作

近期,我校组织开展了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新工科建设特色案例推选工作。此次共推荐两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特色案例参加评选,包括机械学院提交的“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和电气学院提交的“新工科人才多元模块化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截至415日,教务处已将推荐案例申报材料提交至联盟秘书处。

此次案例征集活动是新工科建设以来,联盟继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高峰论坛和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旨在更好地促进联盟成员互相借鉴、分享经验,加强交流,推动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示范性改革成果向全国推广,对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供稿人:黄丽)

   

我校参加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启动仪式

49日,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出席,启动仪式由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朱智国主持。我校教务处处长金海龙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王廷山在讲话中强调,各高校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协同育人机制,造就一支敢闯会创的青年生力军,助力打造“双创”升级版;要通过选拔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讲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故事,掀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要扎实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上好一堂全国最大的高校思政课。全国创投专家马德富就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赛赛事进行详细解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高宝嘉、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薛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志华结合本校实际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享。

本届大赛由河北省教育厅、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家单位主办,河北农业大学承办,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主题为“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供稿人:吴伟龙)

   

教务处召开2018年度新教学督导欢迎会

44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新教学督导欢迎会。新一届督导团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会议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

会上,姜文超对上一届教学督导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新成员的加入表示欢迎,并祝贺新一届教学督导团成立。督导团团长常福清教授简要介绍了督导团现有成员的基本情况,并组织3位教学督导团新成员做简单自我介绍。会后,教学督导团全体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由常福清教授对督导工作分工和后续工作安排做出部署。

教学督导团是学校教学督导检查、评议、咨询机构,对学校有关教学政策、规定、措施的贯彻执行,教学改革建设的推进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供稿人:徐琳)    

   

教务处组织燕山大学慕课平台使用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教务处于49日组织了两场关于燕山大学慕课平台使用的培训,分别由学堂在线技术顾问李春鹏和张西西主讲。来自文法学院、经管学院等相关学院的70余名教师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培训会上,技术顾问就如何在慕课平台开设一门在线课程进行了操作演示,包括教师简介、教学大纲、课程PPT、课程图片等资料的上传,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置,并现场指导参会教师进行了平台建课的上机操作。

本次培训的召开,使参会教师对学校慕课平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针对参会教师提出的如平台存在操作不够简便、部分系统设置不够合理、平台对浏览器适应性不高等问题,学校将尽快与学堂在线负责人沟通,对平台进行进一步改进优化,使其更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使用需求,更好的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举办手机移动端教学软件培训会

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我校于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试用手机移动端软件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本学期共有114名教师积极报名参加试用,与上学期相比,试用软件除“燕云伴课”和超星“学习通”外,新增加了学堂在线开发的“雨课堂”。

42日,教务处举行了3种软件使用的专题培训会,各学院教师自愿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上,信息学院冯建周老师、学堂在线和超星公司的技术人员依次对“燕云伴课”、“雨课堂”、“学习通”进行了功能介绍和演示。培训期间,参加培训的教师对软件的使用进行了同步操作,并就存在的疑问与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培训效果良好。老师们表示,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在课程教学中借用网络教学平台,掌握移动教学新技能,有助于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调整课堂教学,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

本学期仍为软件试行期,学校拟于2018年秋季学期指定某款软件并正式面向全校推广使用。积极引入手机移动端软件,是我校扎实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供稿人:李文静)

   

教务处召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使用方法培训会

43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召开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推介会暨使用方法培训会,教学督导团团长常福清教授,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培训会上,系统开发技术人员王建军对系统平台的各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对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不同用户的操作流程(科室下发任务、督导团接收任务并填写任务反馈、学院接收并反馈意见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他还与与会人员就任务操作方式、系统模块划分、任务反馈表述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将于后期进行进一步系统优化升级,以更好的满足教学质量监控需求。

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组织开发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务处、教学督导与各学院之间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及时整改并实时跟踪整改进度,助力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闭环。2017年秋季学期以来,受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委托,燕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承接了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的研发任务,截至今年3月底,系统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该系统平台处于试运行阶段。(供稿人:徐琳)

   

教务处组织筹备网络通识选修课线下考试工作

为规范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管理,保证学生考试的公平性,我校拟于本学期组织132门尔雅网络课程进行线下统一考试,涉及约3万余人次学生,考试从526日持续到624日。

为保证网络课程考试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分别于2017年秋季学期末、本学期初组织里仁学院、信息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召开了两次网络课程考试协调会,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考试安排。截至411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机房网络测试及考试编排等工作,发布了《关于2018年春季学期尔雅网络课程统一组织考试的通知》,提醒学生查看个人考试安排及注意相关事宜。(供稿人:李文静)

   

教务工作简讯

近日,教务处完成了与汕头大学联合申报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支撑材料的补充和更新工作,主要包括近几年麦可思数据报告、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清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统计、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项目统计及部分证书、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数据等。此项工作得到了机械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大力支持。(供稿人:黄丽)

近期,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进行了审阅,并组织专业对自评报告进行了修改。目前,3个专业的自评报告已经上传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管理信息系统。(供稿人:宋歌)

近日,教务处协同计划财务处完成了2017年省级英语教改、2017年省级创新创业教改、2018年在线课程及CPS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经费编号的设立和分发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期,我校正式启动了2018年在线课程视频制作项目的招标工作,并于410日在中国河北政府采购网等网站发布了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供稿人:黄丽)

   

信息通报

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情况总结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我校2018届毕业设计开题阶段的考核工作在教学周第3周至第4周进行,首次答辩成绩不合格的同学需要两周后进行二次答辩。目前,全校各学院的开题答辩工作已全部完成,学校督导团及教务处对答辩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整体上看,各学院的开题答辩均按照学校和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要求进行,总体情况良好。答辩时,大部分专业学生能够在场旁听且保持良好的秩序,平均答辩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各学院的答辩要求。答辩小组在听取学生汇报后,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可行性、方案论证方法、设计工作量、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考核,并提出指导建议,基本实现了开题阶段考核的作用和意义。大部分学院领导亲自担任答辩组组长或作为答辩组成员,充分体现了学院领导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

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包括:1.部分答辩组的成员出勤不全或临时换人,个别答辩组到场人员不足3人。2.个别答辩组没有执行“回避”原则,存在答辩组老师考核自己指导学生的情况。3.少数答辩组的答辩时间过短,不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要求。4.个别答辩组的答辩现场秩序较差,影响现场答辩效果。

开题答辩完成后,学校对开题答辩成绩进行了汇总分析,除个别学生主动放弃答辩之外,其他同学均通过了开题答辩考核。

开题答辩工作是对学生毕业设计开题阶段的考核和总结,对指导和评价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检查使各学院能更加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中期和结题答辩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供稿人:霍文刚)

   

学院采风

西南科技大学来我校机械学院交流访问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教务科徐向伟)    

43日,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建公、副院长钟良等一行5人到我校机械学院交流访问。机械学院党委书记蔡星周、副院长金淼及相关负责人与来访客人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蔡星周主持。

座谈会上,蔡星周首先对朱建公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校特色、办学规模、平台建设等方面简单介绍了燕山大学和机械学院的基本情况。金淼对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做了详细介绍。朱建公对我校机械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从学校历史沿革、办学规模、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的整体情况。来访人员还分别介绍了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会上,双方围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博士毕业生引进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座谈会后,来访客人在蔡星周的陪同下参观了塑性成形工程系实验室。

此次访问交流加深了两校及学院间的了解,对增进相互学习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今后,双方将继续加强沟通,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十年风月旧相识,广电学子展风采

——文法学院举行第十届广播电视学专业作品展

(文稿来源:文法学院教务科王天彤)    

323日,文法学院举行了第十届广播电视学专业作品展。期刊社社长陈玉、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叶涛及秦皇岛旅游形象大使刘洋老师等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晚会还邀请了活跃在全国各主流媒体的广电专业毕业生参加展演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次作品展以“十年风月旧相识”为主题,作品展由广电专业全体教师指导,15级全体学生参与展演。整场晚会有炫酷火辣的舞蹈、幽默的小品,大气专业的原创话剧、热情团结的合唱……晚会还展出了多部优秀摄影作品,充分体现了广电学生的摄影、剪辑、编导等专业能力,特别是为作品展量身定做的“海采”更是引起轰动效果,校长刘宏民也参与了“海采”互动,对广电专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评价与期许。最后,作品展在大合唱《远走高飞》的余音中落下帷幕。晚会过程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会后热度依然不减,在网络上更掀起一波转发热潮。

广电专业作品展是一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实践活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不仅为广电学子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更表现了学生们的专业学识与情怀,充分体现了我校“OBE”教学理念引导下的教学改革成果。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开放东校区讨论室的通知

在教务管理系统上预约借用

2

关于转发《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第一轮通知》的通知

420

提交参赛作品及申报材料

3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420

以小组方式提交报名表电子版

4

关于修订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428

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大纲

5

关于开展2018年教改专项公共(通识)选修课立项工作的通知

510

提交立项申请书、汇总表、通识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开设通识选修课申请表的纸质版及电子版

6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520

填写团队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项目材料电子版

7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二届数学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523

具有报名资格的学生通过平台报名

8

关于2014级、2015级学籍异动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说明

5月底

提交申请和佐证材料

   

专题聚焦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2311(摘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324日,张小松)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本次共新增备案本科专业2105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06个,合计新增专业2311个;撤销241个专业,涉及135所高校;本次还有51个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

据媒体统计,其中,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多达17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共新增14个小语种专业,且均为新专业。在这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均与信息技术相关,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60所高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新增审批本科专业中,也有18所高校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高校专业的调整,往往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今年,高校新增专业有什么特点?同时又有哪些专业被淘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为"爆款"

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根据统计,共有250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省份。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

2016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50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

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奇缺相关。国务院2015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

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

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

36日,南京大学官网正式发布新闻,经研究决定,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

据《经济观察报》36日报道,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旺盛,有经验的就能月入八千。而《信息时报》32日报道称,有企业为机器人工程师开出2.5万元月薪。

“小语种”、“网络空间安全”受关注

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次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这延续了最近两年新增专业的一个趋势——去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小语种专业为11个,同样均为新专业。此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分别新增1386个小语种新专业。另有扬州网20173月份报道称,该年江苏35所高校新增101个本科专业,其中小语种就占了五成。

有专家认为,小语种大热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主要面向欧美,开放面比较狭窄,目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二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也是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

同样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布局相关,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有18所高校本科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据甘肃省教育厅官网,兰州理工大学申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080911TK),获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自2018年开始招生。该校表示该专业的获批,是学校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布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工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241个专业被撤销

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撤销241个专业,涉及135所高校。

本次撤销的专业中,有不少都是往年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及设计类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杭电“砍掉”11个专业(摘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416日,叶璟等)

日前,记者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获悉,未来两年内,该校将停招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应用物理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环境科学、经济统计学、编辑出版学、工业设计等11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占学校现有53个专业的20%左右。这也是学校第二次大规模叫停‘相对低效专业’。”杭电副校长徐江荣说。过去5年,该校已先后有教育技术学、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功能材料、应用统计学等6个专业被撤销或停招。

2013年,根据学校特色类大学定位,杭电以专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业率、转专业率等指标为依据,开始对综合排名靠后的“低效专业”采取减少招生指标甚至停止招生的措施。最先“中招”的是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印刷工程专业,在2014年被红牌警告后停招。之后,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包装工程,连续3次因“低效表现”被黄牌警告,后于2016年停止招生。

杭电教务处处长陈志平说,今年将要停招的11个专业,主要也是在大数据分析中“表现不够好”。据介绍,这11个专业中有4个专业因“专业转出率过高”。如海洋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转专业转出率从2015年的42.31%上升到2016年的70.00%,到2017年转出率高达73.33%。同样,管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转出率也从2015年的21.88%上升到2016年的52.94%,再到2017年的60%。陈志平认为,连续专业转出率过高,是学生依据自身体验进行调节的结果,“说明专业魅力不够”。而这11个专业中,还有4个专业是因为大数据显示“分流情况不理想”。如计算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学校当初按照大类学科招生,大二时根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分流,2015年有84人选择该专业,2016年是65人,到2017年下降到了14人。通信工程学院的信息工程专业,2016年大二分流时有39人选择此专业,但到2017年,只有4人选择。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林菲也认为,学生用脚投票,分流不理想,意味着该专业不受学生欢迎,有必要作出调整。“被叫停”专业中,也有的是因为“就业表现不够好”。如材环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率,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8.89%90.00%95.00%,低于全校97.17%96.90%96.88%的年度就业率。徐江荣认为,在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转专业率、分流率、就业率等方面,部分专业持续表现上不够好,就说明有调整的必要。在他看来,“叫停专业”也是学校建设特色类大学优化专业结构的务实考量。

据悉,2014年在申报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时,杭电就以“特色大学类型”申报,并承诺“做强专业”,“专业设置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集中资源攥紧拳头做强专业。”事实上,杭电此次叫停部分专业,除了依据在大数据分析中表现外,从优化专业结构角度,也分几类情况。有的是在相似专业中作出取舍,有的是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后的主动取舍,有的被砍掉的专业是因为社会需求不大或正在萎缩,如市场营销、编辑出版学等。

在高校大扩招、大而全设专业的背景下,不少高校都存在专业设置过多、过细的情况,采访中,不少高等教育的研究学者也已关注到这一点,并认为过度分散资源并不利于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长期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肖纲领认为,杭电如此大幅度地砍专业,也是在主动卸下高校大范围扩招、大而全设专业时代留下的包袱。肖纲领同时认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启动,促使高校整体布局和学科建设有了新的方向。在这一轮新的竞争中,高校瞄准学科建设,聚焦人才培养,是核心要义所在。

   

高校专业“大手术”切莫裁去了“操刀手”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站,201815日,杨红星)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启动会。会上出台的“手术方案”称,准备用三年时间,对各高校专业动一次“大手术”。厅长吴俊清介绍,山西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调整一定要做,党委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工作做不好,班子考核一票否决。这次“手术”成功与否,关系到高校能否挑起支撑、驱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

山西省这次给本科专业“大手术”,堪为审时度势,顺势而进,迈出了颇具革命性的一步,效果值得期待。但改革要有人担当和落实,甚至付出代价。就山西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省高校现有本科专业数量削减15%20%,总数削减200个以上。并同时增设100个以上急需新兴专业”这一改革目标而言,堪称任务艰巨。从报道披露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来看,改革思路也比较清晰具体明确,其关键问题是,被削减的200个以上专业所属的师资,向何处去?如何进一步发挥其资源优势?

报道指出,该省已经做好了此轮削减专业所涉师资的安置预案和相关准备工作。比如,平稳有序开展削减专业教师转岗工作,加强教师相关业务培训,引导教师在校内转岗,鼓励高校开展校际间教师互聘,对教学工作量进行互认,简化人事调动程序,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合理流动,等等。

客观而言,专业被削减,原因不一。有些是师资力量不达标所致,但相当一部分与专业师资本身的素质能力无关,甚至有的可能还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当初是“专业合为时而设”,如今可能是“专业合为时而削”,在“设”“削”之间,为该专业的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甚至青春年华的师资,仍然是高水平的“操刀手”,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进一步用好激活。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要用心做好相关宣传解释和有关人员安置工作,既要从宏观视角高瞻远瞩,也要从微观视角把握细节,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切实避免或减少改革给有关人员带来的阵痛,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让改革的参与者受益或得到必要的保障。尤其要注意营造正面向上、人尽其才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由于时代发展而被削减的专业及其师资积极响应和投身改革,激发其“我要改”的主动性,化解和消除其“要我改”的被动心态。

比如,可以考虑站在全校甚至全省的角度通盘考虑、统筹设计,依法依规设置或释放相应岗位,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优先安置被削减专业的师资,尽可能提高这部分师资与新岗位的匹配度,尽可能激发其在新岗位干事创业的热情、激情和豪情,尽可能保障这部分师资待遇不降、地位不变、收入不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人员特点,加强教育培训,不断优化人员配置,使改革“蹄疾步稳”,顺利达到既定目标。

   

61.4%受访者认为大学本科增减专业应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据(摘编)

(来源:中青在线,201836日,王品芝等)

本科专业增减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日前,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在山西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动员会上表示,到“十三五”末,全省高校现有本科专业数量削减15%20%,总数削减200个以上,在此基础上新增设100个以上急需新兴专业。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1名大学本科或大专(含在读)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4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就读或毕业的高校增减过专业,79.9%的受访者支持本科专业“瘦身健体”。49.6%的受访者觉得高校增减本科专业存在过于随意的问题,61.4%的受访者认为本科增减专业应该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据。受访者中,在校大学生占42.0%90后占33.3%80后占45.7%70后占16.7%60后占3.4%

49.6%受访者认为高校增减专业过于随意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大学本科专业“瘦身健体”是有道理的,因为高校的本科专业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受访者认为高校专业增减存在的其他问题还有:盲目跟风“热门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57.7%),经济利益挂帅,过分追逐市场(53.0%),贪大求全,特色、优势不明显(49.7%),设置过程“重申报轻建设,重名称轻内涵”(36.2%),部分专业间培养的区分度不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差无几(33.5%),缺乏前瞻性(22.0%),仅因为某个专业招不到学生、就业率不好就撤销专业(19.9%),部分专业培养方向设置过细(18.6%)等。

北京某高校学生李布认为,很多理工类专业之间差别很大,不细分的话,学生负担大,因此不能随意删减。但是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相差不大,适当合并一些专业,学生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他直言,有时专业划分细是为了增强实用性,为学生以后就业打基础,但如果只是名称看起来实用,而课程内容差别不大,有刻意迎合市场之嫌。

61.4%受访者认为大学本科增减专业应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据

“很多高校大量删减的是基础性学科,但文学、历史、哲学、数学、物理这些学科是培养一个学生最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李立国认为,专业增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适当地保留一些基础学科,保证人文科技素养的培养。而对于应用性学科,要强调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因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科技发展情况是很难预测的,并且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种人才,我们很难去精确计算和规划未来产业发展需要什么类型或什么规格的人才。

李布认为,高校有些专业过于注重实用性,重视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却忽视了基础素养的培养,技能型课程开设很多,学术培养的课程很少。

调查中,61.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本科增减专业应该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依据,45.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增减专业,其他还有:国家战略方向(34.4%)、区域发展规划(33.8%)、办学规模(33.2%)、办学条件(30.8%)、办学经历(30.6%)、研究成果(18.7%)和招生情况(10.4%)等。

李立国向记者介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肯定要严谨地按照学科、学术来划分,而应用型高校一般可以按照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比较灵活地设置专业。

对于高校科学合理地增减专业,调查中,50.5%的受访者建议不重复设置已经“饱和”的专业,50.3%的受访者认为要尽量适应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需要,其他建议还有:多方论证,长远考虑(45.5%),考虑开设新专业的基本办学标准(40.7%),考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匹配度(35.4%),要与高校的办学经历相吻合(29.8%),考虑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28.0%),以及注重专业的调整与改造(20.0%)等。

   

   

编辑:李洪岩 徐鹤 宋歌
审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8年第5期(总第144期) 下一条:2018年第3期(总第142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