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我校举办2022年秋季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系列培训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我校于10月28日-11月18日组织开展了2022年秋季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系列培训。本次培训由河北省教学名师、理学院副院长王明利教授主讲,培训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开展,共计14场次,覆盖全校专任教师。
王明利结合自身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际经验详细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实施模式、操作过程中的误区、实施路径,提出需要根据学情分析设计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评价设计需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培训中,王明利首先阐释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以及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关于混合式教学认知的若干误区。其次,详细讲解了PAMPRE模型内涵,认为该模型以问题为基点、以方法为指导、以目标为牵引、以评价为动力,有助于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该模型通过线上发布预习任务和在线资料,开展在线讨论,进行线下考试、知识点梳理、知识点运用、模块考试,以及过程考核的方式,构建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学习空间,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结合自身所讲授的大学物理课程,为教师们进行了在线演示。在培训答疑环节,王明利结合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及实施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我校已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工作多年,部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较为成熟。本次系列培训旨在进一步梳理和总结相关教学模式实践中的优秀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丰富在线教学资源,推动各教学单位在信息技术全面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开展更多探索,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务处、教师培训中心将持续结合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及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诉求,以课堂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各类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供稿人:宋歌)
我校组织教师参加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教学法创新系列讲座
11月12日-19日,我校组织来自13个学院的69名教师参加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学法创新系列讲座。
本次系列讲座包括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的管理与技巧、教学中数字化工具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同伴学习与反馈等主题。前期,各学院教师积极报名,并于11月11日举行了开班仪式。培训中大部分教师按时按要求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共有63名教师获得了阿德莱德大学颁发的参课证书。教师们表示此次培训提供了深入了解世界知名大学的最佳教学实践的机会,增进了他们对当前先进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将相关学习收获自觉融入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是由澳大利亚名校阿德莱德大学设计的系列专题讲座,项目旨在实现以下学习目标:反思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同时了解在线教学的策略和工具,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策略与工具支持和加强大学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制定互动式的数字化教学策略与系列活动,以提高特定情境下的学生参与度;了解如何设计和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鼓励学习中的协作和独立性的策略,重点探讨同伴学习与反馈;将课程内容与自身教学工作相结合,创建与教学及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等。(供稿人:宋歌)
我校圆满完成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
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
11月19-20日,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在我校里仁学院实训中心顺利举行。共有599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四级517人,六级82人。
为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考试平稳进行,学校高度重视,制定了详尽的考试工作方案。提早召集各相关部门考务工作人员部署、协调相关工作,积极配合,各司其职,严格管理,扎实做好考试组织管理、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考前教务处组织考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线上参加省教育考试院的专场培训会,线下再次组织考务人员进行考务和技术培训。此外,专门提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测试工作,为正式考试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在里仁学院、学生工作处、后勤服务中心、安全工作处等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下,本次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工作圆满完成。(供稿人:吴伟龙)
我校教师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
获得“设计之星”奖
近日获悉,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任素波、艺术与设计学院王媚雪、理学院张素红三名教师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并获“设计之星”奖。
今年6月我校启动了首届燕山大学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面向所有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和教学团队,致力于挖掘和展示我校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实施成果,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经各学院推荐、学校复审、专家网上评审等环节,最终任素波、王媚雪、张素红等3位教师脱颖而出,获得校赛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这也是我校首次参加该项赛事的全国比赛。
7月19日-8月30日期间,大赛组委会为参赛教师组织了17场公益性复赛培训,培训通过雨课堂平台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开展,来自全国高校共计2000余名教师参与,实现了对819名复赛参赛教师的全覆盖。我校3名参赛教师全程关注并参与了复赛培训,同时教务处、教师培训中心也为参赛教师配备了专业的课程录制及视频制作团队,助力他们积极备赛。历时5个月,11月28日大赛官方公布了最终获奖名单,经初赛、复赛、小组决赛以及总决赛,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决出特等奖5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设计之星”奖267名、优胜奖382名,我校3名参赛教师虽未能晋级总决赛但均获得“设计之星”奖。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从2019年开始创办,大赛以“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为宗旨,目前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以来,我校共662门次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中春季学期328门次、秋季学期334门次。今后我校将持续关注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赛讯并以此项比赛为契机,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组织开展第六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切实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我校于10月5日至11月24日组织开展了燕山大学第六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初赛由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各学院广泛动员、周密组织,教师积极参赛,通过院赛共推选出19位选手参加校级复赛。复赛阶段,教学设计网评环节,学校组织专家对选手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及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思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实现方式、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等材料进行了评审;教学展示评审环节,通过线上形式进行,评委对参赛教师课堂教学节段教学演示,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具体效果进行了观摩和点评。经激烈角逐,最终卢颖、王晓寰、陈晓玲等3位教师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王宏艳、梁永丽、郭保苏等6位教师获得二等奖,雷霆、李哲、赵冰等10位教师获得三等奖。学校将对获奖者发文表彰并择优推荐参加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预选赛。
学校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各项相关工作,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引导教师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发挥积极作用。(供稿人:宋歌)
我校举办秦皇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预选赛
11月17日下午,我校举办秦皇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预选赛。比赛采用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进行,来自各学院的13名教师参加了比赛。
本次预选赛分为学院推荐、校级选拔两个环节,前期,各学院共推荐工科组6名、文科组4名、理科组2名、思政专项组1名教师参赛,校级预选赛分为理工科组、文科组分别进行,各组分别按照市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网评、课堂教学展示和教学阐释现场打分两个环节,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赛前,教务处、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预选赛评委碰头会,讨论评审细则,确保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经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经激烈角逐,最终鲁云鹏、孙瑾等2位教师分别获得文科组和理工科组一等奖,梁明伟等5位教师获得二等奖,张妍等6位教师获得三等奖。
据悉,秦皇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将于12月1日在东北大学召开,届时我校将根据校赛遴选结果,推荐6名选手分别参加文科、理科、工科3个组别比赛,并根据市赛获奖结果择优推荐参加省赛。(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继续开展本科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教学周第12周和第13周,各教学单位根据《关于线上教学期间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开展本科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共听课754门次,其中处级领导听课252门次,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听课257门次,各教学单位督导听课185门次,其他人员听课60门次。同时,为及时掌握和解决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问题,14个教学单位组织了网上接待日活动、处内接待日活动15场次,参与学生近600名。
教学周第12周和第13周本科线上教学听课情况统计
教学单位 |
听课门次总计 |
处级领导听课门次 |
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听课门次 |
学院督导听课门次 |
其他人员听课门次 |
机械工程学院 |
47 |
12 |
24 |
6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 |
4 |
1 |
2 |
0 |
电气与工程学院 |
34 |
6 |
18 |
7 |
3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4 |
18 |
8 |
8 |
0 |
经济管理学院 |
70 |
14 |
29 |
27 |
0 |
外国语学院 |
47 |
8 |
23 |
16 |
0 |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
77 |
20 |
24 |
25 |
8 |
文法学院 |
63 |
24 |
19 |
10 |
1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 |
4 |
4 |
7 |
5 |
理学院 |
56 |
21 |
23 |
12 |
0 |
环化学院 |
33 |
10 |
18 |
4 |
1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90 |
25 |
33 |
32 |
0 |
车辆与能源学院 |
42 |
20 |
12 |
10 |
0 |
体育学院 |
60 |
24 |
12 |
12 |
12 |
工程训练中心 |
28 |
10 |
6 |
6 |
6 |
国际教育学院 |
26 |
16 |
3 |
1 |
6 |
西里西亚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16 |
0 |
0 |
4 |
总计 |
754 |
252 |
257 |
185 |
60 |
期间,各教学单位还开展了二十大“三进”工作落实情况检查、课程答疑、安排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供稿人:王丽慧)
我校组织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课源征集工作
截至11月30日,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征集2023年春季学期公共选修课课源共219门,其中已开课课程192门,新开课课程27门;东、西校区共开设课程314门次,其中东校区开课137门次,西校区开课177门次(详见下表)。
2022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课源信息表(不含网络通识教育课程)
开课学院 |
按新旧课统计课程门数 |
按校区统计开课门次 |
学院开课门次 |
已开课 |
新开课 |
东校区 |
西校区 |
机械学院 |
8 |
5 |
11 |
6 |
17 |
材料学院 |
3 |
0 |
1 |
2 |
3 |
电气学院 |
4 |
2 |
1 |
14 |
15 |
信息学院 |
0 |
1 |
0 |
1 |
1 |
经管学院 |
20 |
3 |
12 |
23 |
35 |
外语学院 |
16 |
2 |
8 |
13 |
21 |
建工学院 |
12 |
0 |
8 |
6 |
14 |
理学院 |
12 |
0 |
8 |
9 |
17 |
文法学院 |
11 |
5 |
13 |
12 |
25 |
环化学院 |
8 |
0 |
5 |
8 |
13 |
艺术学院 |
58 |
0 |
28 |
54 |
82 |
体育学院 |
4 |
3 |
5 |
3 |
8 |
车辆学院 |
10 |
5 |
13 |
3 |
16 |
继续教育学院 |
3 |
0 |
1 |
3 |
4 |
马克思学院 |
17 |
1 |
17 |
15 |
32 |
工程训练中心 |
6 |
0 |
6 |
5 |
11 |
总计 |
192 |
27 |
137 |
177 |
314 |
(供稿人:姜新)
我校开展第二期线上实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实验教师的在线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实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质量,11月25日,教务处、教师培训中心邀请了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单位的6位一线实验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近200名实验教师参加了活动。这是近期我校组织的第二期线上实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赵逢达主持。
首先,赵逢达介绍了目前我校实验课的开课情况,本学期我校共开设线上实验课程213门次。
然后,6位实验教师分别以《装配与调试实验》《测试技术与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大学物理实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等课程为例,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介绍了使用多平台教学的方法,从线上实验课程如何设置、实施,结合自身线上实验教学经验、体会进行了分享。
最后赵逢达做会议总结。他指出,我校实验教师在疫情期间分工协作、多措并举的开展在线实验教学,学习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充分展示了实验教师的责任心、专业性和对教学持续改进的主动性。这两次分享活动为未来大规模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和线上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保障。(供稿人:邵迎杰)
我校受邀参加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加强课程作业
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
11月24日上午,中国知网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燕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华大学等联合举办了“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加强课程作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教务处副处长赵逢达受邀参加了交流会并进行线上经验分享。
赵逢达副处长以《课程作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以燕山大学为例》进行了经验分享。分享内容以我校近几年使用“中国知网”课程作业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加强课程作业质量管理的举措、成效和反思。课程作业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对于课程质量整体提升和教学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作业论文在学生考核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为持续加强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知网课程学习全过程综合培养平台成为高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加强课程作业质量管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本科课程教学质量。(供稿人:邵迎杰)
教务工作简讯
● 近期,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2]9号)文件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截至目前,5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的结题材料已提交至“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与服务系统”。(供稿人:李小特)
● 近期,根据《关于推荐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的通知》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荐高等教育教学专家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相关优秀案例和专家的推荐工作。截至目前,5位高等教育教学专家推荐材料和3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材料已分别报送至河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供稿人:李小特)
● 近期,我校开展了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工作。11月11日,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工作的通知》,对申请人员范围、报送流程、申请教师需准备并提交材料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及材料提交工作。为保证现场确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前期教务处、教师培训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教学任务信息核对、两个认定平台系统材料梳理、教师问题答疑等准备工作,11月27日-28日开展并顺利完成了本年度141人的教师资格认定现场确认工作。(供稿人:宋歌)
● 车辆与能源学院、体育学院被确定为教务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试点学院,为使学院2023届毕业生和指导教师更快熟悉毕业设计系统操作流程,11月20日下午,教务处邀请教务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技术人员为两个学院分别进行了教师端和学生端毕业设计流程操作培训,以保证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供稿人:邵迎杰)
学院采风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状态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研讨会
(文稿来源:机械工程学院网站)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工作,11月16日下午,我院线上开展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研讨会。学院副院长姚建涛、系部主任、持续改进工作组成员、相关青年老师、综合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习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视频报告,相关报告深入解读并剖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明晰了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内涵,阐明了持续改进过程中如何把握以产出评价为重点的底线要求及以毕业要求为重点的主线要求,强调了如何规范年度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制度文件以及线上线下相关课程留档资料。
姚建涛领学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认证机构、认证标准,结合具体的专业认证实例,分别介绍了关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需要改进措施和持续改进点,剖析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如何对标认证标准持续改进,详细说明了专业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的如何持续完善和优化运行。强调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持续改进工作,科学制定好工作计划,抓住持续改进工作的重点,聚焦产出评价机制和制度文件,尤其是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等机制,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实现持续改进常态化。
随后与会人员针对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进行了研讨,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了持续改进专门工作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落实相关具体工作细节,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备案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与报告撰写等工作。
本次专业认证研讨会对学院专业发展、课程建设、认证规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院将进一步细致周到安排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与持续改进工作,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可持续改进”的理念体现在各个培养环节,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电气工程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
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文稿来源:电气工程学院网站)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电气工程学院于2022年11月17日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线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本次联合备课教研活动以学院各个基层教学组织为单位组织开展,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全体教师及实验员全员参加,学院领导深入各基层教学组织参与了此次活动。
会上,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对学科专业和课程基本情况以及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展示了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案例及特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会教师从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深挖思政元素、紧抓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本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度结合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紧密契合国家发展新需求等多方面、多角度给出课程思政设计及实施的专业性建议。专业针对思政教学中遇到的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等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此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的认知,拓展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丰富了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的视角,使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形式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我院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构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更好地发挥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文法学院举办2022秋季学期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燕山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
(文稿来源:文法学院网站)
11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理学院教授杜会静、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徐熳、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亚军、经管学院石蕊、文法学院李丽老师受邀担任大赛评委。学院共有9位教师参加了大赛,其中正高组2人、副高组3人、讲师组4人。大赛由文法学院教学督导李丽老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观摩了本次大赛。
本次大赛采取书面评审与现场评审相结合的形式,书面评审教学创新设计,现场评审包含现场教学展示和教学创新设计答辩两个环节。参赛教师在现场教学环节通过汇报自己的教学创新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和扎实理论功底。
本次大赛采取书面评审与现场评审相结合的形式,书面评审教学创新设计,现场评审包含现场教学展示和教学创新设计答辩两个环节。参赛教师在现场教学环节通过汇报自己的教学创新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和扎实理论功底。
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以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为目的,展现了我院教师在高校本科课程教学创新中的优秀成果,同时以赛促建,将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22年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北赛区)省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文稿来源:艺术与设计学院)
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燕山大学承办的“2022年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评审环节于2022年10月13日-18日圆满结束。
为更好推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创新,培养一流的设计师资,在原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教师组)的基础上,设立“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大赛采取校级赛、省级赛、全国赛三级赛制,致力打造国内艺术设计学科权威公正的教师赛事。本次河北省赛评审工作同时做为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预选赛,推荐优秀获奖教师参加全国决赛。
3月10日,大赛组委会向省内各高校发布大赛通知。竞赛分校级预赛和省级决赛两步进行,首先由各参赛院校自行组织校内预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决赛。为确保优秀作品入围决赛,校级赛由参赛单位自行组织,赛事期间可免费使用未来设计师平台,完成作品上传、打分、筛选工作。筛选出作品后,在平台上统一提交参赛。
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分媒体设计类、产品设计类、环境设计类、艺术与科技类四个专业类别分别竞赛。各院校自愿组队参赛,每队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2名团队教师。每所学校推荐参加省赛的参赛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支。
至9月25日报名结束,共有省内21所高校43组作品成功进入省赛决赛阶段,决赛于10月13日-18日通过线上评审方式举行。根据竞赛规则及评审方案,评审委员会邀请了15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委,对竞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出,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3项。以上奖项经河北省教育厅审核后颁发。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
工作内容 |
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关于推荐全国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人选的通知 |
11月30日 |
|
2 |
关于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结业生重修报名考试的通知 |
12月5日 |
|
3 |
关于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延期举行的通知 |
12月10日 |
|
4 |
关于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进展情况总结工作的通知 |
12月15日 |
|
5 |
关于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课程验收工作的通知 |
12月20日 |
|
6 |
关于做好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
23年7月 |
|
高教视点
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来源:光明网 2022年11月29日)
记者11月28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经典诵读等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强化语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语言。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为毕业生就业从事相关职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提供支持。
根据意见,要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社会供给。建好建强现有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新建一批测试站点,主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和语言志愿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特殊人群语言服务等。
此外,意见要求推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聚焦社会应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提升、推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网络空间语言新现象、社会领域应用新需求、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语言服务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持续推进“教学质量月” 确保教育质量提效增质
(来源:光明网 2022年11月28日 丛芳瑶等)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首要阵地。为更好地推进教学质量提质增效,江西财经大学将每年11月定为“教学质量月”。在这期间,全体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课堂听课评课,对全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班级的教学情况进行现场观摩和多维度指导。
最近一段时间,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卢福财以及其他校领导纷纷走进不同专业一线课堂,从教学保障、教学方式、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听课,全方位、深层次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不仅如此,校领导还定期参加各学院集体备课会,与授课教师一起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达到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浓郁教学氛围,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的目的。“集体备课会是学校以本为本,狠抓教学质量,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学校探索和凝练教学特色、教学质量提升都大有裨益,且富有成效。”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万建香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增效,江西财经大学还召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联审会。以此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逐渐形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联审制度和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逐步形成教学质量建设长效机制,践行四个回归,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卢福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