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2年第9期(总第212期)

2022年07月01日 15:26 宋歌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2年第9期(总第212期)       2022630

     

教学动态

我校3个专业通过2021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校举办第五期燕知行教学技能培训

 

我校完成“2022年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征集和评选工作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六周)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七周)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八周)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机械学院与马克思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作提示

 

 

 

 

组织第一批课程思政规范化项目结题、2022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选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课程验收等

高教视点

北京化工大学“五位一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摘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摘选)

 

郑州大学突出“三个导向”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摘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突出专业特色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摘选)

 

西南大学完善“四个体系” 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摘选)


教学动态

我校3个专业通过2021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625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布了《关于公布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等42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工认协[2022]21号),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了2021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6年。

在学校的积极推动和学院专业的努力推进下,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在学校所有可认证专业中,通过率为72%。今年,我校建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石油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个专业成功完成了认证申请受理工作。

学校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挥通过认证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将基于OBE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辐射推广至学校各专业,进一步在教学各环节中培育教学质量文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把握教学质量主线、坚守教学质量底线,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育人水平。(供稿人:吴伟龙、赵春梅)

 

我校举办第五期燕知行教学技能培训

为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助力新入职教师顺利通过试讲考核,我校于621-23日举办了第五期“燕知行”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来自各学院的35名新入职教师参加了培训并成功结业,开班仪式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晶主持。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燕知行”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破冰之后,学员们首先分组进行了初次迷你教学展示,然后回到大组接受由培训师进行的“Boppps介绍”“微格演练及技巧展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等主题课程;第二天学员们完成了“如何开展教学评价”“PPT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主题课程的学习,并分别在7位培训师的带领下,在一个相互支持、彼此信任的小组环境中呈现个人的微格教学演练,分组活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培训师重点对学员进行Boppps模组训练引导,学员们在培训师的引导下进行反思性回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实际演练中不断回顾教学目标、熟悉教学技巧和反思教学行为,在同组互助、轻松自在的环境下挑战自我,大胆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最终通过三次迷你教学演练,学员们不断切换教学者、反馈者和倾听者的角色,促进教师自我教学反思及教学能力提升。

为期2天半紧张有序而高强度的训练给所有学员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技能的“盛宴”。在整个培训过程中,7位培训师精心设计各个培训环节,包括每日暖身活动,破冰游戏、主题课程等,日程安排张弛有度,学练并用。最后所有学员获得了结业证书,7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大家纷纷表示参加“燕知行”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收获良多,受益匪浅。(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完成“2022年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征集和

评选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改革,提炼、总结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教育教学成果,主动谋划并组织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务处组织开展了燕山大学2022年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征集和评选工作。

本次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共征集到4个单位推荐的6项教学成果,经学校专家组评选,共评选出燕山大学2022年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本次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征集和评选旨在进一步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凝练学校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供稿人:李小特)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六周)

1.课程开设情况

开学第十六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全校应有1095条教学任务开课,其中理论课任务1053条,实验/实践类课程42条,公共体育课已全部结课。理论课学任务全部按照既定课表开展在线教学;实验/实践类课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在线资源或其他在线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第十六周参与在线教学的教师共计544人,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程情况如表1

1 第十六周各学院开课情况

序号

     

承担

任务数

理论课

实验/实践课

开课

教师数

1

机械学院

68

67

1

58

2

材料学院

16

16

0

14

3

电气学院

45

41

4

32

4

信息学院

48

41

7

32

5

经管学院

36

34

2

23

6

外语学院

359

358

1

132

7

建工学院

37

32

5

27

8

93

88

5

51

9

文法学院

53

53

0

26

10

环化学院

7

4

3

7

11

艺术学院

180

175

5

67

12

体育学院

21

20

1

14

13

车辆学院

14

12

2

16

14

马克思学院

94

94

0

33

15

工程训练中心

6

0

6

5

16

国际教育学院

5

5

0

5

17

招生就业处

4

4

0

2

18

其他

9

9

0

0

合计

1095

1053

42

544

2.学生到课情况

第十六周共开课1774门次,开课教师1339人次,其中,外语学院开课门次及教师上课人次均最多。按照开课学院任务统计,学生应到课100414人次,实际到课98676人次,学生的到课率98.27%。除重修课外,学生们的出勤到课情况较好。具体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如表2

2 第十六周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

     

开课

门次

教师开课人次

     

应到课

人次

未出勤

人次

实际到课人次

到课率%

1

机械学院

111

107

6661

13

6648

99.80

2

材料学院

36

36

1870

36

1834

98.07

3

电气学院

49

43

3080

124

2956

95.97

4

信息学院

77

60

7662

198

7464

97.42

5

经管学院

82

63

5067

84

4983

98.34

6

外语学院

498

360

19339

13

19326

99.93

7

建工学院

54

43

3388

101

3287

97.02

8

199

146

18794

550

18244

97.07

9

文法学院

128

81

8880

268

8612

96.98

10

环化学院

5

5

148

1

147

99.32

11

艺术学院

296

230

5921

17

5904

99.71

12

体育学院

36

25

921

7

914

99.24

13

车辆学院

25

25

1497

22

1475

98.53

14

马克思学院

146

85

15683

257

15426

98.36

15

国际教育学院

11

11

104

2

102

98.08

16

工程训练中心

5

5

287

4

283

98.61

17

招生就业处

4

2

367

13

354

96.46

18

其他

12

12

745

28

717

96.24

合计

1774

1339

100414

1738

98676

98.27

3.各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我校教师使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有三个,分别是超星平台(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第十六周我校教师在各平台上建课及授课情况如下:

1)超星平台(学习通)

第十六周,我校共有1351名教师使用超星平台建课或开展线上教学,覆盖课程 831门次,授课班级5757个,在线学生21802人;本周我校教师利用超星平台新建课程44门次。超星平台(学习通)情况见表3

3 第十六周各学院在超星平台的运行数据

序号

 

课程访问量

PV

新建课程(门次)

上线教师(人)

上线学生(人)

师生资料

上传(个)

1

机械学院

4345068

3

138

2565

480

2

材料学院

671019

0

23

705

75

3

电气学院

3899315

8

112

2595

209

4

信息学院

3322537

2

76

2645

44

5

经管学院

2441407

4

97

2087

357

6

外语学院

927187

12

120

951

190

7

建工学院

2083811

1

80

1406

104

8

1344473

3

94

1131

294

9

文法学院

1774736

1

74

1699

170

10

环化学院

2782763

2

85

1675

179

11

艺术学院

1378959

2

91

1172

540

12

体育学院

236151

1

54

191

157

13

车辆学院

2666123

1

58

1182

52

14

马克思学院

45213

0

55

0

81

 

27918762

40

1157

20004

2932

2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

第十六周,我校在学堂在线平台上自建课程10门。共有10名教师参与在线教学,开课总数22门次,课程覆盖6个学院25个班级,累计选课学生1414人次,实际到课学生959人次,学生在线互动535次,习题互动487次,学生投稿0次,发送弹幕27条。具体教学情况统计见表4

4 第十六周各学院教师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数据情况

 

开课

门次

开课

总数

选课

人次

到课

人次

学生在

线互动

习题

互动

学生

投稿

发送

弹幕

学生

到课率

信息学院

4

8

935

436

9

0

0

7

71.2%

建工学院

2

5

192

275

0

0

0

0

79.8%

机械学院

1

1

30

27

0

0

0

0

90%

材料学院

1

3

56

77

2

0

0

0

91.7%

经管学院

1

1

52

21

1

0

0

0

80.8%

艺术学院

1

4

149

123

523

487

0

20

84.2%

10

22

1414

959

535

487

0

27

78.87%

由于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与腾讯会议合并使用,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首先打开雨课堂,然后再点击跳转到腾讯会议进行授课,部分学院教师为避免占用过大空间,开课时没有首先打开雨课堂组织学生签到,而是直接在腾讯会议授课,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在雨课堂及时签到,所存在部分学院学生到课率较低的情况。

3)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

第十六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运行平稳,师生反馈使用平台教学顺利。第十六周,我校共有125名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自建课程136门,累计选课学生人数206人。其中,正在使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SPOC课程及相关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有94门,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次为4833人,学习时长共计3324小时。使用慕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有0门次,参与课程学习学生共计106人次。

前十六周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数据如表5,建课量排名前三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建课量分别为21门、19门和18门。

5 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情况统计

序号

建课数量(门次)

第十六周开课(门次)

1

机械学院

11

8

2

材料学院

6

4

3

电气学院

7

6

4

信息学院

11

8

5

经管学院

21

16

6

外语学院

19

15

7

建工学院

8

5

8

3

2

9

文法学院

11

8

10

环化学院

18

10

11

艺术学院

16

8

12

体育学院

2

2

13

车辆学院

3

2

合计

136

94

4.实验教学情况

本学期共有689门次的课程需要开设实验(上机)内容,第十六周共有58门次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其中独立设课实验11门次,参与教学的学生共4735人次,总人学时数、18074人学时,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情况如表6

6 第十六周各学院实验课开课情况

序号

 

开课门次数

其中独立设课门次数

参与学生人次数

授课人学时数

1

机械学院

12

0

594

2610

2

材料学院

1

0

51

102

3

电气学院

10

2

942

5572

4

信息学院

9

0

831

3896

5

经管学院

1

0

33

132

6

1

0

60

360

7

环化学院

4

4

117

468

8

车辆学院

1

0

123

246

9

工程训练中心

19

5

1984

4688

 合计

58

11

 

18074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七周)

1.课程开设情况

开学第十七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全校应有719条教学任务开课,其中理论课任务650条,实验/实践类课程69条。理论课教学任务全部按照既定课表开展在线教学;实验/实践类课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在线资源或其他在线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第十七周参与在线教学的教师共计427人,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程情况如表1

1 第十七周各学院开课情况

序号

     

承担

任务数

理论课

实验/实践课

开课

教师数

1

机械学院

35

27

8

29

2

材料学院

16

16

0

14

3

电气学院

17

8

9

25

4

信息学院

38

29

9

28

5

经管学院

35

31

4

24

6

外语学院

216

213

3

81

7

建工学院

25

16

9

24

8

89

84

5

49

9

文法学院

54

52

2

27

10

环化学院

8

0

8

16

11

艺术学院

50

47

3

37

12

体育学院

29

29

0

15

13

车辆学院

14

11

3

17

14

马克思学院

77

77

0

32

15

工程训练中心

6

0

6

8

16

国际教育学院

1

1

0

1

18

其他

9

9

0

0

合计

719

650

69

427

2.学生到课情况

第十七周共开课909门次,开课教师721人次,其中,外语学院开课门次及教师上课人次均最多。按照开课学院任务统计,学生应到课57538人次,实际到课56195人次,学生的到课率97.67%。除重修课外,学生们的出勤到课情况较好。具体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如表2

2 第十七周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

     

开课

门次

教师开课人次

     

应到课

人次

未出勤

人次

实际到课人次

到课率%

1

机械学院

44

44

2424

5

2419

99.79

2

材料学院

28

28

1632

26

1606

98.41

3

电气学院

14

14

833

22

811

97.36

4

信息学院

58

43

5733

186

5547

96.76

5

经管学院

54

43

3337

70

3267

97.90

6

外语学院

121

101

3290

7

3283

99.79

7

建工学院

23

21

1995

48

1947

97.59

8

140

112

13167

510

12657

96.13

9

文法学院

121

81

8374

238

8136

97.16

10

环化学院

0

0

0

0

0

0.00

11

艺术学院

118

102

3620

8

3612

99.78

12

体育学院

54

29

621

7

614

98.87

13

车辆学院

11

11

617

3

614

99.51

14

马克思学院

101

71

10723

184

10539

98.28

15

国际教育学院

3

3

24

0

24

100.00

16

工程训练中心

5

5

287

5

282

98.26

17

招生就业处

2

1

116

0

116

100.00

18

其他

12

12

745

24

721

96.78

合计

909

721

57538

1343

56195

97.67

3.各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我校教师使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有三个,分别是超星平台(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第十七周我校教师在各平台上建课及授课情况如下:

1)超星平台(学习通)

第十七周,我校共有1335名教师使用超星平台建课或开展线上教学,覆盖课程 793门次,授课班级5791个,在线学生20794人;本周我校教师利用超星平台新建课程21门次。超星平台(学习通)情况见表3

3 第十七周各学院在超星平台的运行数据

序号

 

课程访问量

PV

新建课程

(门次)

上线教师

(人)

上线学生

(人)

师生资料

上传(个)

1

机械学院

3704307

0

116

2434

201

2

材料学院

526459

1

25

644

52

3

电气学院

2889787

2

116

2438

86

4

信息学院

2642692

3

78

2473

680

5

经管学院

2202026

2

99

2085

485

6

外语学院

723444

3

114

881

134

7

建工学院

1840261

2

111

1419

930

8

1164139

1

119

1077

2274

9

文法学院

1828557

0

81

1606

18

10

环化学院

2835714

0

85

1626

171

11

艺术学院

908008

1

86

1108

62

12

体育学院

251247

0

56

197

24

13

车辆学院

2521913

0

56

1113

24

14

马克思学院

48908

1

61

0

94

 

24087462

16

1203

19101

5235

2)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

第十七周,我校在学堂在线平台上自建课程4门。共有4名教师参与在线教学,开课总数9门次,课程覆盖4个学院11个班级,累计选课学生517人次,实际到课学生331人次,学生在线互动84次,习题互动73次,学生投稿0次,发送弹幕0条。具体教学情况统计见表4

4 第十七周各学院教师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数据情况

 

开课

门次

开课

总数

选课

人次

到课

人次

学生在

线互动

习题

互动

学生

投稿

发送

弹幕

学生

到课率

信息学院

1

3

186

80

0

0

0

0

46.8%

建工学院

1

2

126

119

0

0

0

0

99.2%

材料学院

1

2

56

52

0

0

0

0

92.9%

艺术学院

1

2

149

80

84

73

0

0

95.2%

4

9

517

331

84

73

0

0

76.8%

由于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与腾讯会议合并使用,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首先打开雨课堂,然后再点击跳转到腾讯会议进行授课,部分学院教师为避免占用过大空间,开课时没有首先打开雨课堂组织学生签到,而是直接在腾讯会议授课,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在雨课堂及时签到,所以存在部分学院学生到课率较低的情况。

3)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

第十七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运行平稳,师生反馈使用平台教学顺利。第十七周,我校共有125名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自建课程136门,累计选课学生人数279人。其中,正在使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SPOC课程及相关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有91门,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次为5725人,学习时长共计3609小时。使用慕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有0门次,参与课程学习学生共计88人次。

前十七周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数据如表5,建课量排名前三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建课量分别为21门、19门和18门。

5 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情况统计

序号

建课数量(门次)

第十七周开课(门次)

1

机械学院

11

8

2

材料学院

6

4

3

电气学院

7

6

4

信息学院

11

7

5

经管学院

21

16

6

外语学院

19

14

7

建工学院

8

5

8

3

2

9

文法学院

11

8

10

环化学院

18

10

11

艺术学院

16

7

12

体育学院

2

2

13

车辆学院

3

2

合计

136

91

4.实验教学情况

本学期共有689门次的课程需要开设实验(上机)内容,第十七周共有42门次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其中独立设课实验14门次,参与教学的学生共计3453人次、19360人学时,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情况如表6

 

6 第十七周各学院实验课开课情况

序号

 

开课门次数

其中独立设课门次数

参与学生人次数

授课人学时数

1

机械学院

7

2

250

1412

2

电气学院

9

4

798

9080

3

信息学院

2

0

214

856

4

1

0

60

360

5

环化学院

3

3

89

2848

6

体育学院

1

0

58

116

7

工程训练中心

19

5

1984

4688

 合计

42

14

3453

19360

 

燕山大学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第十八周)

1.课程开设情况

开学第十八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全校应有467条教学任务开课,其中理论课任务382条,实验/实践类课程85条。理论课教学任务全部按照既定课表开展在线教学;实验/实践类课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在线资源或其他在线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第十八周参与在线教学的教师共计326人,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程情况如表1

1 第十八周各学院开课情况

序号

     

承担

任务数

理论课

实验/实践课

开课

教师数

1

机械学院

29

21

8

25

2

材料学院

14

13

1

12

3

电气学院

10

0

10

18

4

信息学院

36

27

9

26

5

经管学院

21

17

4

15

6

外语学院

52

41

11

32

7

建工学院

21

7

14

22

8

36

33

3

22

9

文法学院

37

34

3

23

10

环化学院

8

0

8

14

11

艺术学院

43

38

5

30

12

体育学院

28

28

0

14

13

车辆学院

11

8

3

16

14

马克思学院

67

67

0

28

15

工程训练中心

6

0

6

8

16

国际教育学院

0

0

0

0

17

招生就业处

0

0

0

0

18

其他

48

48

0

21

合计

467

382

85

326

2.学生到课情况

第十八周共开课516门次,开课教师382人次,其中,外语学院开课门次及教师上课人次均最多。按照开课学院任务统计,学生应到课31732人次,实际到课31066人次,学生的到课率97.90%。除重修课外,学生们的出勤到课情况较好。具体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如表2

2 第十八周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

     

开课

门次

教师开课人次

     

应到课

人次

未出勤

人次

实际到课人次

到课率%

1

机械学院

3

3

180

0

180

100.00

2

材料学院

10

10

714

38

676

94.68

3

电气学院

0

0

0

0

0

0.00

4

信息学院

35

28

3474

107

3367

96.92

5

经管学院

20

17

1109

26

1083

97.66

6

外语学院

67

53

1745

4

1741

99.77

7

建工学院

11

11

980

55

925

94.39

8

70

54

6540

252

6288

96.15

9

文法学院

62

44

4458

15

4443

99.66

10

环化学院

0

0

0

0

0

0.00

11

艺术学院

88

69

2678

4

2674

99.85

12

体育学院

54

29

621

0

621

100.00

13

车辆学院

3

3

188

5

183

97.34

14

马克思学院

76

44

8011

143

7868

98.21

15

国际教育学院

0

0

0

0

0

0.00

16

工程训练中心

5

5

287

4

283

98.61

17

招生就业处

0

0

0

0

0

0.00

18

其他

12

12

747

13

734

98.26

合计

516

382

31732

666

31066

97.90

3.各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我校教师使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有三个,分别是超星平台(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第十八周我校教师在各平台上建课及授课情况如下:

1)超星平台(学习通)

第十八周,我校共有1307名教师使用超星平台建课或开展线上教学,覆盖课程 704门次,授课班级5941个,在线学生24872人;本周我校教师利用超星平台新建课程27门次。超星平台(学习通)情况见表3

3 第十八周各学院在超星平台的运行数据

序号

 

课程访问量

PV

新建课程(门次)

上线教师(人)

上线学生

(人)

师生资料

上传(个)

1

机械学院

3274336

0

134

2856

165

2

材料学院

657680

0

29

788

53

3

电气学院

2275277

3

103

2917

188

4

信息学院

2557048

0

57

2959

345

5

经管学院

2133090

2

94

2369

416

6

外语学院

723488

2

101

1021

320

7

建工学院

1886713

5

103

1553

251

8

1339187

5

114

1284

1257

9

文法学院

25956

0

0

99

0

10

环化学院

2604896

5

83

1874

461

11

艺术学院

738176

0

70

1261

123

12

体育学院

231588

0

55

200

35

13

车辆学院

2105809

1

53

1242

106

14

马克思学院

67220

0

59

0

63

 

20620464

23

1055

20423

3783

2)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

第十八周,我校在学堂在线平台上自建课程3门。共有3名教师参与在线教学,开课总数6门次,课程覆盖3个学院9个班级,累计选课学生461人次,实际到课学生216人次。具体教学情况统计见表4

4 第十八周各学院教师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数据情况

 

开课门次

开课总数

选课人次

到课人次

学生到课率

信息学院

1

3

186

64

37.4%

建工学院

1

2

126

112

93.3%

艺术学院

1

1

149

40

95.2%

3

6

461

216

64.86%

由于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与腾讯会议合并使用,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首先打开雨课堂,然后再点击跳转到腾讯会议进行授课,部分学院教师为避免占用过大空间,开课时没有首先打开雨课堂组织学生签到,而是直接在腾讯会议授课,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在雨课堂及时签到,所以存在部分学院学生到课率较低的情况。

3)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

第十八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运行平稳,师生反馈使用平台教学顺利。第十八周,我校共有126名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自建课程138门,累计选课学生人数164人。其中,正在使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SPOC课程及相关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有89门,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次为4070人,学习时长共计3036小时。使用慕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有0门次,参与课程学习学生共计24人次。

前十八周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数据如表5,建课量排名前三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建课量分别为21门、19门和18门。

5 各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上建课情况统计

序号

建课数量(门次)

第十八周开课(门次)

1

机械学院

13

7

2

材料学院

6

4

3

电气学院

7

6

4

信息学院

11

7

5

经管学院

21

16

6

外语学院

19

14

7

建工学院

8

5

8

3

2

9

文法学院

11

8

10

环化学院

18

10

11

艺术学院

16

7

12

体育学院

2

2

13

车辆学院

3

1

合计

138

89

5.实验教学情况

本学期共有689门次的课程需要开设实验(上机)内容,第十八周共有31门次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其中独立设课实验6门次,参与教学的学生共计2900人次、9552人学时,具体各教学单位的开课情况如表6

6 第十八周各学院实验课开课情况

序号

     

开课

门次数

其中独立设课

门次数

参与学生

人次数

授课

人学时数

1

机械学院

4

0

249

1552

2

电气学院

2

1

179

1668

3

信息学院

5

0

428

1284

4

1

0

60

360

5

工程训练中心

19

5

1984

4688

 合计

31

6

2900

9552

 

教务工作简讯

截止620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5645名学生符合主修专业毕业条件、5643名学生符合主修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12名毕业生符合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毕业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件;15名毕业生符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供稿人:马明建)

为保证620-30日集中线下考试的顺利进行,教务处于613-17日集中为全校教师印制试卷。截止目前印制试卷34902种,印制试卷用纸超过16万张。(供稿人:马明建)

近日,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22年省级英语教改项目推荐工作,本次共推荐2022年省级英语教改项目3项。截至628日,教务处已将相关推荐资料提交至省教育厅高教处。(供稿人:李小特)

616日,我校公布了2022年秋季学期接受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人员名单,并于近期组织拟参加评估教师在系统上传了各类教学文件。(供稿人:宋歌)

623-27日,学校组织开展了2022年秋季学期本科生重修报名工作,截止目前5137名学生完成网上报名。(供稿人:马明建)

截止630日,学校为2022届、202179名结业生办理考试。待学生考试通过后,学校将为其换发毕业证书。(供稿人:马明建)

 

学院采风

机械学院与马克思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网站)

为提升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精准性、融合性、有效性,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沟通与交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616日,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活动由学院8个基层教学组织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分别开展,每组邀请一名处级领导主持教研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教务处副处长赵逢达、研究生学院副院长赵延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彭艳、副书记杨东峰、副院长姚静、副处级辅导员刘祥城分别参加线上研讨活动。线下研讨活动在国防重点实验室208举办,副校长任家东、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华、副院长柴勇、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国疆、副院长姚建涛参加,由工学部主持线下备课研讨活动。

任家东提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他指出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育人目标,需做好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加强沟通合作,努力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在各组的研讨备课中,双方教师分别介绍各自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学难点等,就如何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让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发挥“1+12”的整体效用展开深入探讨,探讨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交流思政课程陷入的孤岛困境,迫切寻求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协同育人,实现同频共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

王新华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通过如何让育人变得有意思、如何使得技术教育具有灵魂、如何充分利用机械学院良好的建设基础培养更优秀人才进行剖析。董国疆和彭艳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进行部署。

最后,赵春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围绕育才育人共同备课、议课、说课、评课模式。二是课程的教育不能囿于纯粹知识点的讲授,需针对学科课程特点不同,挖掘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双向融合的示范课程,示范专业。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形成创新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撰写教研论文,合建课程思政案例库。

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协同创新与合作达成一致,期望未来可以增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流活动,优化专业课培养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校内思政大圈层,构建大思政的良性发展局面。

 

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文稿来源:经管学院网站)

日前,根据教育部文件和河北省教育厅通知,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6个本科专业中,4个专业(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工程、经济学两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教育部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电子商务专业精准解析申报政策、细致梳理专业基础、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经过层层评审,最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显现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电子商务专业基于特色发展,求实推进的发展战略,依托燕山大学强势工科背景,立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特色,近年来在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教育、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子商务专业将以此次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契机,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秉持厚德 博学 求是的校训精神,对标一流专业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实现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期间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通知

线上教学周结束后2周内

 

2

关于组织第一批课程思政规范化项目结题的通知

72

 

3

关于参加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优讲座的通知

72

 

4

关于结业生返校参加重修考试的通知

 

 

5

关于2022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选课的通知

74

 

6

关于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学模式课程验收工作的通知

77

 

7

关于举办2022年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通知

823-25

 

 

高教视点

北京化工大学“五位一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2616日)

北京化工大学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制度、培训、内容、方法、保障“五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教师党支部为基础、基层教学组织为实施主体,强化教师党支部对课程思想引领功能的把关作用,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制定《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研制度的实施办法》,发挥思政课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融合。制定实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德考核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教风,引导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强化培训体系。大力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以培训会、教学工作坊、教研小组等形式,帮助专业教师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方法。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北京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论坛、“大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申报”交流会、“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大赛”线上交流会等培训及交流活动。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化工类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并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建设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研的平台,分层次、分主题、分专业开展培训、观摩交流、集体教研等活动。

丰富内容体系。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改课题,引导全校教师深入挖掘总结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开展有组织的教学内容研究,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组织教学团队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推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拓展运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打造一批特色体育、美育类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创新方法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科特色,引导教师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专题嵌入、专业点评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类课程中。注重选树课程思政优秀典型案例,通过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最美课堂”等,宣传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经验做法,以点带面,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健全保障体系。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定期专题研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强化落实主体责任。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项目形式支持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及示范课建设。推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将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情况和育人效果作为课程质量认定和各类精品课程、名师评选的关键指标,作为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校院两级督导和全员评价指标中设置“课程思政”评价模块,全方位评价课程思政建设落实情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2530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围绕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关键课程作用,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组织领导,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落实的思政课建设格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思政课教师作为重点队伍,大力加强支持保障。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推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在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待遇保障方面予以支持。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接续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2018-2020)和繁荣计划(2022-2025),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进行系统谋划和推进。

抓体系构建,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培养培训规划,实施“团队”+“梯队”教师优能计划,建立“一师一档”制度,开展个性化教学诊断,构建教研共同体,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办学特色,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其他本科专业的横向交流通道,以校本资源为“特色”、行业育人基地为“支持”、石油企业为“落脚点”,打造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开展与中小学共建思政课,加强结对培训、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编撰出版系列中小学思政课读物,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抓课程建设,在提升实效上下功夫。实施课程优化计划,出版石油精神相关教材、教辅,将石油精神、石油文化融入思政课案例库,构建凸显石油特色的“必修+选修”思政课程群。实施课堂优先计划,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各环节有机融入石油精神,建成一批品牌课程、学生评教优质课程、精品思政慕课。打造“院士思政课”等品牌课程,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疫情期间,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院系单位负责人,面向全校师生讲授“同心战疫”主题思政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虚拟+现场”多种实践教学方案,建设校内石油特色文化景观、校外石油行业育人基地,促进思政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郑州大学突出“三个导向”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2530日)

郑州大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教学能力、课程质量内涵,深入推进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育人导向,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制定《本科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试行)》,细分7大模块、23项指标,探索打造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更新教学大纲,强调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构,提高课程建设科学性、规划性、系统性。推进实施“一院一竞赛”工程,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加强高水平科研训练,努力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实施班主任制,围绕思想引领、生涯指导、疑难解答、助教培养、经验分享等开展个性化辅导。组建校院两级学生学习团队,基于课程学习、著作研读、项目实践、主题研讨等开展分类指导,注重增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突出改革导向,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教育教学创新生态。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创新”的形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教学挑战+解决方案+课程案例”模式,组织一线教师编写《课程教学锦囊》,推动教学经验共建共享。建立“教师在线学习中心”,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设100余门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厚山学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多样化网络教学平台,面向全校教师提供课程门户,建设线下智慧教室,助力教师改革教育教学手段,鼓励自主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实施课程建设项目,每年设立“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课程教材”等教学实践项目500余项,推动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推进线上“迭代展示课”建设,每学期线上完成教学案例、学生作品、前沿进展等教学经验的总结展示,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

突出质量导向,构建考核与诊断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制定《课程建设通用标准》,着力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构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导向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建立学校、教学单位和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完善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改进工作。实施教师上岗考核制度,所有新任教师须经过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1年以上指导,系统观摩课程教学,全面参与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学校组织的教育理论、教育法规与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后方可获得任课资格。实行课程开设校、院两级评审制度,由学校定期组织专家答辩会评审;通过督导和同行评议、设立学生信息员、引入第三方机构等方式,实现常态化的课程质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从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课程辅导等多维度开展诊断性评价;通过网站发布、访谈交流、信息简报等多种途径反馈课程改进建议,不断促进课程质量提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突出专业特色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2624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需求,建设智慧环境,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固本强基铸魂,坚持正确育人方向。深挖校史、院史、学科史、专业史以及杰出校友成长历程中的育人元素,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建思政、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实践育人、文化建设等育人各环节,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探索创新“信息强国+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模式。丰富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内涵与形式,开设线上理论学习课,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品牌。选树以本科生毕德显班、钱学森实验班和研究生“三好三有”导学团队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团队,强化朋辈示范带动。

发挥学科特色,服务国家需求,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鼓励学科交叉,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针对不同学生构建分层分类的基础能力培养体系。深化科教融合,促进学校科研教学平台融通、资源共享,推进实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支持本科生进重大课题组、优秀研究生担任首席研究员,学校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60%成员来自学生,80%高水平论文有学生参与。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宽度、深度和广度,围绕教育、实践、孵化三个层次,创新“平台—体系—项目—师资”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构建需求导向的育人共同体。探索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特色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导师制、小班化、探究式、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用好信息技术,建设智慧环境,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切实为师生提供方便好用的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与环境。围绕开放式、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模式建设“西电智课”平台,累计建设教学视频、案例课件、学习材料等180余万件学习资源,逐步完善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在线问答、远程在线实验、论文智能检测、学习行为分析、多语言翻译等功能。联合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校建立eMOOC联盟,实现联盟单位间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与学分互认。建设“学生电子能力证书”,以大数据感知、分析等技术为基础,建立涵盖12项本科生核心指标、10项研究生核心指标的学生综合成长电子档案与能力证书,为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帮助。

 

西南大学完善“四个体系” 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摘选)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2627日)

西南大学推动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和教材,深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目标体系,落实劳动育人。出台《关于修订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对劳动教育进行强化。将“以劳塑人”贯穿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在毕业要求上明确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要求,进一步推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必修课,在专业必修课中明确劳动教育依托的课程,原则上不少于8学时,确保本科阶段劳动教育总学时不少于32学时。

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内容供给。系统优化课程设置,建立“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实践必修课+综合实践必修课+劳动教育特色选修课”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群。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重点依托课程。在专业实践必修课程上,由每个专业自选1-2门包含实践教学的课程作为专业性劳动技能培养的重点依托课程。在综合实践必修课程上,将学生毕业前集中性专业综合实习作为劳动实践的重点依托课程,提升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能力。在劳动教育特色选修课上,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新建15门劳动教育选修课程,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教学体系,优化综合评价。以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为抓手,将劳动教育融入相关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综合评价等教学环节,健全涵盖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训练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修订综合性专业实习手册,将劳动实践、劳动观念等融入学生实习实践内容。印发《全日制本科生劳动素养评价办法》,将综合评定的学生劳动素养成绩纳入“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课程成绩,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内容和评价要求,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完善指导体系,提升课程质量。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研究院作用,凝练总结劳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积极推广。组织相关专家编制《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包括劳动教育行动计划、学生公约、指导教师职责、综合评价办法等内容,对劳动教育的重点任务提出具体要求。组织修订实践类课程实习、实验指导书,更新劳动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总结劳动教育工作经验和教学研究基础上,编写并出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指导手册》,为新时代高校实施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编辑:

宋歌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2年第10期(总第213期) 下一条:2022年第8期(总第211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