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长春理工大学付跃刚副校长一行到燕山大学调研
5月14日,长春理工大学付跃刚副校长带领教务处、相关学院代表一行9人到我校调研本科教学工作。我校赵永生副校长、教务处、理学院、文法学院领导及相关专业负责人与来访客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赵永生代表学校对长春理工大学代表来校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长春理工大学与燕山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此前办学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交流合作,希望两校间的合作领域继续扩大,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付跃刚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随后,教务处赵春梅副处长着重就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情况与改革实践,“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工作及举措,“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举措以及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进行了介绍,并与来访客人进行了交流。
会后,长春理工大学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史纪念馆。(供稿人:吴伟龙)
我校举办本学期第一期名师工作坊
5月6日,我校在第四教学楼108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期名师工作坊。本期活动邀请了省级教学名师、信息学院齐跃峰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爱岗敬业,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为主题。来自各学院的76名中青年教师参加,本期名师工作坊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晶主持。
齐跃峰教授从对高校教师职业的思考谈起,围绕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他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引导与会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和热爱教学、爱岗敬业。他在报告中重点分析了常用的三种不同类型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他提到,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不断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课堂采用的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他还提出做好教学改革不应仅关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应在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趣味性,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杜绝“换汤不换药”。
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他认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中国大学独有的。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本职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用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让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若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他说:大学青年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于”科研而抛弃教学,更不能在面临双重压力时一味的抱怨迷茫,强迫自己教学、科研都优秀,要树立信心,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并将这种联系真正落实于日常教学研究工作中,根据自身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自今年5月以来,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辐射效应,让名师精神和思想落地生根,引领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和专业发展骨干,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开办系列名师工作坊活动。继本期第一场活动之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将陆续推出后续活动。(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完成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修订工作
近期,我校完成了教学(科研)单位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与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指标修订”)工作,本年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将依照该文件开展。
此次指标修订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与要求,结合2020年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应指标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方面,仍包括4项一级指标,分别为人才培养效度、专业建设显示度、教学质量保障度、教学运行支撑度,但增加了教学质量保障度所占权重比例。二级指标方面,修订主要涉及评价权重的调整,增加了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指标的权重系数;观察指标及观测点方面,增加了质量管理和改进、教师参加培训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情况等内容,同时突出了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通识选修课、劳育美育教学等观测内容。
修订后的指标更加全面地覆盖了二级学院各项教学工作,同时突出了对教学质量保障、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课程思政等重点工作的考核与评价。这有利于引导二级学院加大力度推进有关重点工作及对各项学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供稿人:宋歌)
我校举办首期教学创新案例分享会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创新,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更多一流课程,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本年度在河北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的5名优秀教师进行了教学创新案例分享活动,分享会分理工科、文科两场次进行。
5月7日下午,理工科专场在第四教学楼108举办。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晶主持。理科专场由理学院教授杜会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闫盛楠和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讲师李文涛分别结合自己参加本次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的比赛感悟向与会教师做了交流分享。杜会静老师从比赛分析、课程分析、创新设计和比赛反思四个层面,结合她自己的创新案例“灵动课堂设计”进行了分享;闫盛楠老师以《教学创新大赛那些事儿》为题,结合她备战本次创新大赛和第六届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心路历程和备赛过程进行了分享。获得本次省赛一等奖的李文涛老师在分享中坦言:“参加竞赛是‘痛并快乐着’的经历”。前不久他在备战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几乎天天熬夜甚至通宵不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市赛和省赛的层层选拔后,他代表河北省站到了国赛的赛场上,最终不负众望,抱得奖杯归。近日他又获得了河北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辛勤的汗水,作为青年教师的他,正是凭借着从教以来的不断积累和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才能最终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今年7月初他将代表学校参加国赛。
5月17日文科专场由参加本次大赛正高组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徐熳老师和副高组的里仁学院王鹏老师主讲。首先,徐熳老师向与会教师详细解读了河北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相关赛事并结合她自己从院级选拔赛到校级初赛获得正高组一等奖,然后又备战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这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但又收获颇丰的历程进行了分享。她提到:参赛的意义并不仅仅为了拿奖,参赛过程也是以赛促教、团队协作的过程和收获的过程。备赛过程中她和团队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对教学成果进行不断凝练总结并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如何创新,将成果以PPT和教学视频的形式完美呈现出来,努力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参加完比赛她拿到了校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同时参赛课程《中国舞蹈史》也获批了校级一流课程并推荐参加了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里仁学院的王鹏老师以《大学外语教学创新挑战与机遇》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据了解,本次大学英语类课程仅有三个团队进入省决赛,王鹏老师为主讲教师的《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团队获得副高组三等奖,她以“产出导向法与智慧课程结合”作为创新方案,直击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痛点,以描述数据折线图一课具体阐释,进行了教学创新成果汇报。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下,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起的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大赛的备赛过程持续时间长、准备材料多,参赛老师、尤其是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老师们为此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打磨自己的材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的责任心和对教学的无限热爱。此次分享会旨在助力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聚焦教学创新核心问题,理清教学创新方向。(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题培训班
4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教务处组织来自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艺术学院相关教师及工作人员共6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4天,主办方汇聚了上海教育系统和各高校专家学者。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梁教授、陈华栋教授,复旦大学徐珂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国娟教授分别在培训班上作了报告。本次培训涵盖了“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指导性。
我校老师认真参与了培训各个环节,积极与专家进行交流。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一致认为通过本次培训,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对于课程思政的源起、课程思政的意义、如何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收获颇丰。(供稿人:李芹)
我校完成2021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课源征集工作
截至4月30日,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我校完成了2021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的课源征集工作。
在本次征集的课源中,我校教师共申报课程189门,东、西校区共开设227门次(详见下表),选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505门。在本次征集的课源中,各学院申请新增课程37门(含新开设体验式美育通识课程18门,学校指导建设的创新方法课程2门)。由学校组织建设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理论课程,经过学校、学院动员,共有23名教师积极申报了此课程,其中,经管学院8名,建工学院4名,理学院3名,机械学院3名,车辆学院2名,环化学院2名,电气学院1名。同时,由学校组织建设的《TRIZ技术创新方法实践》实践课程,共有2名经管学院实验教师申报。在新开课课程准入审查中,2门课程因教师授课资格、课程内容等原因未通过审查。(撰稿人:刘海超)
2021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课源信息表(不含网络通识教育课程)
开课学院 |
按新旧课统计课程门数 |
按校区统计开课门次 |
学院开课门次 |
已开课 |
新开课 |
东校区 |
西校区 |
机械学院 |
8 |
1 |
10 |
5 |
15 |
材料学院 |
4 |
1 |
1 |
4 |
5 |
电气学院 |
8 |
2 |
4 |
10 |
14 |
信息学院 |
1 |
0 |
1 |
0 |
1 |
经管学院 |
16 |
0 |
5 |
25 |
30 |
外语学院 |
23 |
2 |
11 |
14 |
25 |
建工学院 |
6 |
0 |
8 |
3 |
11 |
理学院 |
13 |
0 |
7 |
14 |
21 |
文法学院 |
16 |
3 |
13 |
11 |
24 |
环化学院 |
6 |
1 |
5 |
8 |
13 |
艺术学院 |
22 |
22 |
5 |
20 |
25 |
体育学院 |
4 |
0 |
2 |
3 |
5 |
车辆学院 |
4 |
1 |
4 |
4 |
8 |
继续教育学院 |
1 |
0 |
1 |
0 |
1 |
马克思学院 |
14 |
1 |
9 |
7 |
16 |
工程训练中心 |
6 |
1 |
6 |
7 |
13 |
总计 |
152 |
35 |
92 |
135 |
227 |
教务工作简讯
● 近期,按照2021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组织抽查了本科生课程教学情况,共计抽查32门次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抽查结果显示,整体上抽查的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教师教学规范、学生出勤率和抬头率较高。(供稿人:黄丽)
● 近日,根据学期工作安排,教务处完成了2021年春季学期第三次(5月份)校领导听课安排工作,共为校领导提供第11-14周开课的56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信息。(供稿人:黄丽)
● 近日,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验收工作的通知》(冀教高函〔2021〕15号)文件精神,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了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结题验收工作。经学校自查验收,2019年立项建设的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上线国内主要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截至5月15日,教务处已将相关结题材料报送至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处。(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机械学院举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进研讨会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网站)
为切实推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提高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质量及立项数量。5月8日,机械学院组织召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进研讨会。会议邀请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孔祥东教授、艺术与设计学院张芳兰教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刘玉文教授、教务处正科级秘书黄丽,围绕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申报做专题指导。院长彭艳、副院长姚建涛、相关课程负责人、部分团队教师、综合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姚建涛主持。
研讨会上,彭艳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培育与申报的整体情况,恳请各位评审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指出学院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一流课程建设为载体,深刻理解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的时代意义和使命要求,准确把握一流课程的建设内涵与目标要求,不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随后,各相关课程负责人结合一流课程申报材料准备情况进行了具体汇报。与会专家,对标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课程建设及申报要求,聚焦课程思政、多学科思维、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革、多元考核等方面,对申报材料准备、提炼与设计作了全面指导,逐一分析讨论学院6门一流本科培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会上,孔祥东肯定了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工作,他强调一流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流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机械学院专业特色,实现课程理念、授课内容、教学手段、教育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建设带动学院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整体提升。
学院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为契机,突出优势、挖掘特色,以期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金课”,推动人才培养理念新起来、课程优起来、效果实起来,为构建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理学院实验中心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
(文稿来源:理学院网站)
为响应学院号召,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理学院实验中心于近期召开春季学期课程思政经验交流讨论会,并进行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工作。理学院副院长王明利以及实验中心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王明利副院长对实验中心长期以来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课程思政的紧迫性。同时,还向大家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之后,实验中心全体教师在高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高老师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课堂形式,课程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战分享,展示了课程思政建设流程及策略。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物理课的核心要义是“明天理、悟人道、促进步”,从这个角度看,物理课和思政工作看似相隔万里,实则“心意相通”。
分享结束后,各位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学物理实验课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必修基础课,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大学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本学期涉及的16个实验项目,老师们集思广益,从各个实验的研究背景,重要人物,实验原理,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剖析,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与实验课程相融合,讨论设计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最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艺术学院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题培训交流分享活动
(文稿来源:艺术学院 宋立巍)
5月10日下午,艺术学院在音乐馆B105举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题培训交流分享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文超,副院长张竹岩、赵琳以及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环境设计系主任温瑀老师做专题分享和交流。温瑀老师代表学院参加教务处组织的上海交通大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题培训。基于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与学院全体教师分享、交流。温瑀老师围绕怎样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课程设计、落实“所有课程都贯彻育人理念,所有教师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等内容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温老师还介绍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在沪高校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大家表示要学习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立足学校、学院特色,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总要求。
体育学院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第三场课程思政交流培训会
(文稿来源:体育学院网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新发展阶段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基础性育人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月26日,体育学院组织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第三场课程思政交流培训会。副院长赵猛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学院邀请体育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二等奖获得者赵文楠老师进行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汇报,会议由社会体育教研室主任林琴琴主持。
会上,林琴琴主任首先介绍了体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安排,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理念,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主旋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康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体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积极发挥体育课程育体、育心、育人功能。
赵文楠老师以武术运动课程为例做课程思政案例分享,她分别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体育教学特点、武术课程思政如何实现立德树人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提出武术课程要注重武德教育,以礼始以礼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体现出价值观引导,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从武术理论知识、武术技术动作、武术谚语、动作攻防含义、学武、练武、用武过程充分挖掘武术运动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到武术课堂教学中。随后教师们就各自教学实践分享交流经验和做法,提出体育课应有一定强度刺激来达到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急救知识和应变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任海指出,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成立课程思政教学领导小组,夯实课程思政的制度建设。学院将继续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党建工作来引领学院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强教师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合力效应;抓好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还将定期开展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等示范培训,并确定考核标准,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落实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基础保障。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
通知名称 |
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关于举办本年度第三期名师工作坊的通知 |
|
|
2 |
关于开展2021年上半年普通话测试的通知 |
5月19日 |
|
3 |
关于在燕山大学科研管理系统录入立项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通知 |
5月31日 |
在科研系统中完成项目信息录入 |
4 |
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5月31日 |
教学检查材料 |
5 |
关于开展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答辩及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
6月 |
|
6 |
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听课周活动的通知 |
6月16日 |
听课周活动总结 |
7 |
关于我校启用微信二维码报修多媒体故障的通知 |
|
二维码报修 |
专题聚焦
新文科建设的四个“新”维度(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1年1月26日 龚旗煌)
目标之维:励志维新,在使命引领中坚定方向
新文科建设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和完善符合文科教育规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首要课题,培养更多有情怀、有眼光、有器局、有专长的人才,推动“人的现代化”。
新文科必须及时准确回应时代之变,聚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打造能够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型智库。思想文化领域也需要“从0到1”的突破,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冲破了思想认识的屏障。新文科和新型智库建设要以深厚的学术积累为支撑,既要孕育更多新思想、新理论,做好源头创新,为分析现实问题建好基础理论框架。同时,要走出校园、扎根一线、深入调研,围绕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等重大课题,提出更多接地气、真管用、见实效的对策,做有思想、有格局、有担当、有成效的大学问。
原则之维:温故知新,在文明传承中自主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承载着民族文化、根植于本国土壤,新文科建设必须有文化自信,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传承已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我国近现代学科是在学习国际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存在传统文科“西化”色彩较浓、自主创新不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文科更应秉承“常为新”的先锋精神,担当“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角色,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思潮、回应人民期盼,一方面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术和文化支撑,产生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具备世界意识、国际眼光和人类关怀,致力于思考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要系统梳理和阐释中华文明谱系,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构型,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挖掘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创立中华民族自己的学术体系。要挖掘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以更开放的胸怀和更宏大的气魄,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上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要分析和提炼中国和世界的丰厚经验,运用专业性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中国理论,研究、阐释和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要了解世界文明的构造与变迁,探究文明之间的传播与互动,关注时代的、民族的和人类的问题,对世界多元文化有充分、深刻和包容性的理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文明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做出有价值的解答。
方法之维:融通致新,在学科交融中激活思想
要由学科导向转为问题导向。以问题为牵引,打破学科界限,把各学科力量凝聚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目标下,搭建能凝聚、有厚度、可辐射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构建更广泛的隐性平台和交流机制,盘活各类学术资源,汲取多种学术给养,形成优势学术集群。
要破除文科内部壁垒。长期以来,传统文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甚至学科内部产生隔阂。新文科建设要加强学科内部不同流派的互学互鉴,建强专业学科,要鼓励现有学科立足时代需求,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要增进人文与社科的互通互促,让人文更贴近现实,让社科更具有情怀,才能增强与其他学科交叉合作的厚重底气。比如,近年来,北京大学以“区域和国别研究”为纽带,推动文科内各方面力量的凝聚整合。
要推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对话。推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关注前沿科技问题及其对文科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的塑造,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伦理、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等带来的挑战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路径,同时运用先进科研方法,推动文科研究领域的纵深拓展。目前,北京大学已集结法学、哲学等领域的一批学者,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此外,文科的各个学科都可与医学进行交融,以形成更多新的学科增长点。
保障之维:优评促新,在良好生态中持续发展
要推进评价改革,实施同行评议制度和学术成果代表作制度,强调质量第一,摒弃简单以刊物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独立评审,对能够向学术界和社会上各种不当思潮主动亮剑的教师和成果予以倾斜,根据实际情况纳入科研或社会工作成果的计算。协同政府和兄弟高校的力量探索建设高水平国内学术期刊,努力破除“洋论文”迷信。
要坚持分类评价,摒弃“一刀切”,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成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基础类研究,强化“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侧重评价其在推动理论创新、思想进步和文明传承等方面的贡献。对于应用类研究,应突出质量和效用导向,处理好学术性成果和智库性成果的关系,处理好独立研究成果与团队合作成果的关系,将咨政研究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侧重评价其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能力。
要强化口碑评价,增加“学术声誉”权重,综合考察教师的学术道德、治学态度、个人作风等多个维度。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重视小同行评价,赋予学术共同体更大的评价权力。建立健全国内外各专业领域的学者数据库,扩充同行评审专家资源池。加强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建设,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 行稳致远(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1年5月10日 樊丽明)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国新文科建设扬帆起航的关键之年。新文科建设的走向应当聚焦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新文科建设原则再实化
经过两年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基本遵循已经形成,即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新文科建设要进一步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只有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才能支撑富有成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无论是认识新科技革命对文科知识体系发展的作用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认识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对国际经济政治及文化教育的新影响,还是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科研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可替代,不仅不能缺席,而且最好先行。因此,新文科建设必须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人才培养孤军作战,新文科建设就深不下去、实不起来,成效会大打折扣。
二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紧密联系。新文科建设应遵循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规律,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宜接则接,宜分则分。对于文、史、哲、理论经济学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适宜专门选材,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贯通培养,尤其是实行滚动式可淘汰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于应用性强、学思践悟的学科专业,大部分适宜“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发展路径。但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要求统筹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引导研究、授课方式上进行针对性系统设计,而不是各学段教育教学彼此割裂、相互分离。因此,新文科建设一定要统筹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一体谋划,共同参与,协同实践。
三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方向。因此,注重加强理论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是符合认识论一般规律的要求,对于起步不久的新文科建设而言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以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带动改革实践发展,打造一批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中国案例,助推新文科研究走深走实。
新文科建设路径再细化
新专业(方向)。要加快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以新的思路和跨界模式,探索建设适应引领时代发展的新专业(新方向),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
加强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按照交叉融合范围和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人文科学内部融合。比如说国学人才培养,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的研究实践表明,文史哲专业不打通,优秀国学人才就很难培养出来。要培养未来的国学大家大师,深度融合文史哲专业值得探索。二是人文与社科融合。譬如,以外语+国际政治、外语+国际经济、外语+法学等模式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以及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于一体的PPE项目以培养理论人才,都是有价值的改革探索。三是文理融合。譬如金融科技、科技考古、计算社会学等,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传统文科相结合,旨在培养业界学界创新发展急需的新型人才。四是文工、文医融合。譬如,适应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新需求,可探索文工交叉、本硕贯通的复合型甚至国际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艺术设计与新媒体结合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结合的护理康复人才培养,等等。
积极培育文科战略新兴专业。新文科建设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在专业建设上也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改革调整,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未来发展潜力提升。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有37个新专业列入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各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新增专业跨学科特征明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重要方向。譬如,山西财经大学新增的应急管理专业,就是致力于培养全媒体时代擅长应急管理、舆情分析、风险评估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再如,在新的社会需求和教育背景下,文科专业如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交叉融合,把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应用于新文科,为文科提供新命题、新方法、新范式,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探索微专业建设。高校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重视探索微专业建设,以新的思路和跨界模式,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打造轻量型专业结构,辅助于学生主修专业学习或者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要。2020年山东大学推出首批18个微专业,作为轻量型、创新型学科融合培养,备受社会关注。
新模式。不同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不同,要积极探索文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致力于培养学术型文科人才的学校,本硕博纵向贯通式培养的统筹至关重要。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滚动式可淘汰的培养机制,是培养精英国学人才、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人才的重要渠道。对于应用型人才,要加强横向合作式培养,整合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通过国内外机构的学习和实习,开拓视野,增强能力。譬如,高校与境内外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采取国内外高校、境内外机构学习实习的有机集成模式,培养效果良好。通过校政校企联合培养,提高文科学生培养质量。通过跨校跨院联合培养,探索双学位或主辅修、微专业的建设方法与实施策略。
新课程。一是要抓好新文科课程建设,开发新课程,改造老课程,编写新教材,补充新内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引领性,充分体现新文科融合化时代性国际化特征。四川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中华文化”必修课,推出的文科大师领衔的系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彰显了文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是要高度重视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文科课程建设的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让学生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譬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以强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实力为依托,在整合各学科科研力量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多项大型长期追踪调查项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等,逐年编制发布中国发展指数(RCDI),并与日本、韩国等国家联合发起了东亚社会调查(EASS)计划。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坚持以数据为驱动、实证为引领、应用为导向,服务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咨政和智库建设,是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性科研教学基地。
三是要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和质量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群。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在线开放的国际化课程,推动国际化慕课上线。譬如,今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武汉抗疫主题的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了中国人民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所展现的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再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开设的国学系列、艺术系列、人文系列大师级慕课,可以经过精研细磨后推向世界,通过国际化课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新理论。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重要的问题。其中,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四大体系,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对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来讲,回答这个时代命题至关重要,需要执着探索和长期积累。目前,国内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多年致力于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创立了“新结构经济学”;外交学院教授秦亚青将“过程和关系”两个中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山东大学资深教授曾繁仁一直致力于研究生态美学,深耕于基础理论领域,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生态美学理论体系。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案例。另外,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明、东西方跨文明对话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新时代提出的需要新文科去探索解决的新课题,有待于有识之士去进一步完善而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
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摘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年3月21日 王铭玉等)
新文科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新文科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其一,战略性。这是新文科的价值所在。新文科建设要服务国家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二,创新性。这是新文科的属性特征。新文科建设要通过新的学科增长点,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寻求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突破,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其三,融合性。这是新文科的学科特征。新文科建设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其四,发展性。这是新文科的动态特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许多新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层出不穷,且问题解决并无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日臻完善。
把握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方向
推进新文科建设,应该深刻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凝聚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的新文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出现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等大量新兴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与科技强国战略相匹配,与理学、工学新兴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将是新文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与无人驾驶技术配套的相关法律、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研究等。
二是传统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新文科。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人文社会科学通过对全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变革方面带来了新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文科领域。基于编程、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的社会科学学科,运用机器学习或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社会问题研究,都将成为新文科研究的重点。
三是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带来的新文科。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给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带来新的诉求,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法学、智能政治学、智能社会学、智能伦理学、智能新闻学、智能教育学等智能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也将是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是观念重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以生为本”,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突出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坚持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和发展主体,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总结高校有益探索经验并适时予以推广。
二是结构改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做好增量规划,构建新兴文科专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探索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和冷门学科。比如,把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融入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加快我国的跨学科建设。做好存量调整,加快传统学科或专业的升级改造。比如,整合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学科,关注能源、生态、气候等重大问题,解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之需求。做好学科整合,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研究方向。比如,对于区域问题研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部署,设置区域(国别)研究学,从语言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开展综合研究。
三是模式再造。在传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创造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把握文科教学质量标准。根据最近新颁布的各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对比分析国外相关专业认证标准,修订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其次,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以知识主体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塑造既有广博知识面又有知识深度的T型创新型人才。最后,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梳理课程知识点,利用新科技成果、新技术手段,开展学习成果导向、问题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科教结合、校企合作、中外交流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是平台垒筑。做好新文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在组织上,由隔离走向协同,按照研究方向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计划和教学课程,建立没有“围墙”的、有助于学科整合的学术组织结构;在管理上,变刚性为柔性,打破高校教育原有的院系、专业壁垒,改革现有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将传统专业教育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更加灵活的菜单式、可定制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制度上,变约束为激励,深化制约学科建设、科研评价、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经费管理和运行制度,形成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文科建设与保障机制。
五是类型分布。对于新文科建设,传统文科高校要发挥自身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推动文科内部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战略急需的冷门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突出文科“大而强”的集聚优势。综合性高校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实现文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借力助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学科发展路径上突出中国特色,形成文科的“强而精”。理工科高校应集中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新工科”与“新文科”的紧密结合,关注各行业领域的人文问题,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而特”。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区位优势,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求,以满足地方要求为建设标准,做到“好而实”,推动传统文科转型提升。
新文科如何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摘选)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0年6月30日 陈洪捷) |
|
面对“新文科”战略,首先需要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教师是否愿意按照“新文科”的政策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第二,即使他们愿意配合新政策,但他们是否有能力按照“新文科”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工作?
高校教师都是受过长期学术训练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学术领域、兴趣、能力和学术信念,也都是在长期的学术训练和学术实践中形成的,不太可能说改就改、说变就变。我们也不能奢望“新文科”政策提出后,教师们摇身一变,就能从“旧文科”人变为“新文科”人。
“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打破学科间的藩篱,促进学科融合。本文即以学科融合为例,探讨如何让政策目标落实到大学日常的工作层面。
要让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实到实践层面,需要有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激励、引导和支持教师自主自愿地走上学科融合的道路。其实,在现有的管理制度框架下,完全可以铺些路、架些桥,为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这些措施包括——
一、在校内(甚至跨校)建立跨学科的高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为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申请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方式入院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辅以学术休假的方式,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其实,不少大学目前已经建立了高等研究院之类的机构,依托此类机构即可为学科融合提供制度支持。
二、鼓励教师们建立跨专业、跨学院的虚体研究中心。这些虚体中心以特定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为核心,以3年或5年为期,随项目结束而终止。这种灵活的组织方式有利于教师们组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完成有关的研究。
三、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新文科”管理委员会,为“新文科”科研项目提供基金支持。所有教师均可直接申请跨学科研究基金,申请条件是跨学科、跨院系的团队,课题必须是跨学科题目。
四、高校中可以设立双聘教授职位,允许一名教授在两个不同院系授课和指导研究生。
五、建立一定的申请制度,允许一名教授在两个不同学科点指导研究生。
以上措施并非一个系统,能落实一项算一项,不必求全。但每一条都会对“新文科”建设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直接面向教师的激励措施,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而一旦教师有了跨学科研究的愿望和动力,新的研究主题和领域就会不断涌现,跨学科的学术网络也会逐渐形成。有了这样的激励机制,越来越多的教师才可能突破各自学科的界限,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跨学科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需要培养,而这种机制就是最好的培养方式,也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这里所说的机制,看似只谈科研,没有涉及人才培养,但科研是学术氛围的基础,也是教学和培养的基础,科研制度的改变一定会影响到人才培养方式。正因如此,“新文科”战略虽然目标是人才培养,但必须首先从科研入手。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推行“新文科”,但不能简单地用“新文科”替代“旧文科”。所谓“旧文科”是长期积累发展的产物,在知识生产和人才方面具有深厚的传统和优势。“新文科”不应当否定“旧文科”,而是应当开辟新增长点。这里的“新”是锦上添花之新,而不是破旧立新之新。因此,以上所提出的机制重在引领、激励,而不是以“新”换“旧”。这种机制的好处还在于,其会激励有意愿从事跨学科的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但不影响那些一时还没有跨学科研究意愿教师的工作,也不影响原有的学术秩序。学术生产从来都是复杂的过程,学术旨趣和方法的多样性永远是学术创新的最佳环境。
总之,推进“新文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指望出台几个改革文件就立竿见影。出文件,设定目标、调整结构、改变模式固然需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让机制引导教师,让机制推动教师,让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新文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