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0年第13期(总第184期)

2020年11月19日 09:37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0年第13期(总第184期)       20201115

     

教学动态

我校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教务处组织教师代表收看新文科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近期实验课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

 

 

艺术学院赵琳教授教学研究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理学院举办教师教学技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

 

外语学院举办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工程训练中心举办微课大赛

工作提示

 

开展2020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举办燕山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

专题聚焦

体验、互动、探究,解锁最受学生欢迎的生物学通识课程(摘选)

 

艺术“云体验”——来看看我们的艺术通识云课堂吧!(摘编)

 

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通识课

 

 

浸润式人文教育,体验式博雅课堂  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通识教育的创新实践

高教视点

一流本科教育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工科课程这样上——天津大学宣怀学院专业课程项目路演管窥

 

“新文科”建设: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摘选)


教学动态

我校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115日,我校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赵永生,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和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负责人,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处长及相关工作人员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主持。

会上,赵永生围绕学校本科教学作了题为“主动求变 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报告。同与会人员学习20198月份以来教育部出台的本科教育部分文件后,他从体现学院专业办学主体地位、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推进专业认证(评估)、深化教学改革、做好后疫情时代本科线上教学准备工作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本科教学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他指出,“十三五”以来,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决心坚决,一系列上下贯通、关涉教育改革全局的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我国高等教育努力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本,“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一系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密集出台;各高校纷纷制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举措频出。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背景下,所有教师,尤其是系室主任及以上干部要深入学习教育部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跟紧步伐,主动识变、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院、专业办学水平。(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组织教师代表收看新文科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11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我校组织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近80人同步收看了视频会议。

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抓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四大关键突破”,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此外,“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在会上正式揭牌成立。(供稿人:黄丽)

 

近期实验课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近日,教务处对全校正在进行的实验课进行了随机抽查,共涉及11个学院的40门次课程。

本次检查中,我校实验教学进展基本正常,绝大多数指导老师能认真按照实验大纲内容组织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动手操作,课堂氛围较好,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在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个别指导老师不在现场或者临时调换指导老师;部分大四年级的实验课、超级金课以及课程设计等课程,学生出勤率不高;个别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够饱满,分组后存在部分学生操作而部分学生写报告或自由聊天的现象。

针对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已及时通报给相关学院。今后,教务处还将对实验教学进行常态化检查,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不断充实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持续改进实验教学环境与秩序,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供稿人:霍文刚)

 

教务工作简讯

近日,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完成了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申报工作,我校共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截至116日,已完成相关申报材料的报送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完成了2019-2020年度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填报工作。(供稿人:王晶)

119日至10日、1113日,我校进行了2020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的退报、补报工作,最终四级笔试报名人数为9162人,六级笔试报名人数为10558人。(供稿人:马明建)

117日至10日,教务处组织教师代表参加了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供稿人:黄丽)

近日,学校正式启动了2020年“三项制度”工作,即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工作。(供稿人:黄丽)

2020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将于1121日至22日举行,目前我校已完成前期考试系统测试和考务材料准备工作。(供稿人:马明建)

教务处完成了11月份校领导听课安排工作,共为校领导提供了近600门次理论课程。(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拨付了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2021学年第一批建设经费,共计40万元。(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完成了2020年全英文微课建设项目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合同签订工作。(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

(文稿来源:燕山大学网站 文法学院 丛鑫)

1026日至27日,全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考察组进驻我校,对我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1026日上午举行了座谈交流会,考察组专家,我校副校长赵永生、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出席,交流会由学院院长郭金平主持。会上,赵永生代表学校向考察组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2019年以来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基本情况。他在讲话中指出,学校根据自身特色,不断推进“四新”建设,健全育人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弘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学院副院长丛鑫立足学院基本情况,多方位介绍了行政管理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的建设情况。随后,考察组专家与专业师生代表就学校、学院、专业在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与毕业生代表座谈环节中,考察组专家采用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行业认可度、社会评价等问题与毕业生代表进行了交流。

1026日下午,考察组专家在学院工作组成员的陪同下,调阅了行政管理专业试卷、毕业论文、实习报告等教学资料;实地考察了学院学术报告厅、院史长廊、电子决策模拟剧场、电子政务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场地。

1027日上午的意见反馈会上,考察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学院和专业在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很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标准。同时,针对专业一流本科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业需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国际化合作,争取更充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总结改革经验以便于推广应用。学院院长郭金平、党委书记甄红军代表学院向考察组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表示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补足短板,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

 

艺术学院赵琳教授教学研究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文稿来源:燕山大学网站 艺术学院 王萍)

1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落下帷幕,我校艺术学院赵琳教授带队的《古建筑构造中光环境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了数字化虚拟仿真赛项国家级二等奖。

赵琳教授带领的教学研究团队成员包括环境设计专业的桑懿、栗功、苏波、王泽烨4位教师,该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教学内容探讨。本次参赛历经省赛选拔、国赛答辩层层考核,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既是团队成员精心筹备的结果,也是该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体现。

 

理学院举办教师教学技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

(文稿来源:理学院 林万杰)

为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使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实现现有课程全覆盖,理学院于1112日举办了教师教学技能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此次竞赛邀请了柴勇、赵春梅、刘爽、靖鲲鹏、井西利、于春肖、王明利7名教师担任评委。王艳宁、李心、马旭等10名教师参赛,全院青年教师到场观摩。

王明利副院长首先宣布了竞赛的规则和评审要求。比赛过程中,10位选手结合理学院学科特色,依托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他们逻辑缜密、语言流畅,教学内容新颖,通过运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等技术手段将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彩展示,完美呈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评委们还对每门竞赛课程进行了精准点评,并就思政内容怎样融入课堂,知识点怎样与生活事件和现实问题有机融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经现场评分,最终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其中,王艳宁老师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并被学院推荐参加校级思政课程竞赛。

比赛结束后,王明利副院长对比赛进行了总结,对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现表示肯定,对评委的精彩点评表示感谢。希望每位老师通过学院一系列“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共同培育勇担时代使命,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

 

外语学院举办第二课程思政学竞赛

(文稿来源:外语学院 付继林)

1112日,外语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拉开帷幕。竞赛由教学秘书杨雯雯老师主持,来自学院全部9个教学单位的15支教学团队参与了竞赛,外语学院80余位教师进行了现场观摩。

参赛教师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说课,并进行现场教学展示。由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0位教授组成的评审团根据选手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与创新特色等方面进行评审打分。经过近5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英语系张宇老师团队、大英二系王珍珍老师团队获得一等奖;王珺辉老师等5个团队获得二等奖、王大宝老师等8个团队获得三等奖。赛后于建平教授、张秀芹教授代表评审团作了点评。她们肯定了参赛团队的努力和成果,并就参赛作品在教学内容、课件制作、思政要素挖掘、融入时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此次竞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团队将代表学院参加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付继林副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全体教师要提高育人意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学院秉承着确保课程思政建设三年规划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的宗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各项举措实施,促进教师思政交流,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组要积极研讨,充分实践,营造课程思政氛围、树立教师榜样、学习课程典范、固化教学成果,推动建立系、院、校三级课程思政名师名课教学体系。

最后,外语学院胡铁巍书记给获得一等奖的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并致辞。她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指出全院教师要根据课程特色挖掘育人要素,将课程专业性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深化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她鼓励和期待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此次竞赛是对本学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次总结和成果汇报,为学院树立了“课程思政”教学典型,营造了课程思政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育人主体意识,激发了教师对育人手段、方法与实现途径的思考,确保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工程训练中心举办微课大赛

(文稿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蔡大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快工程实践教育改革和创新,加强线上、线下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工程训练中心举办了教师工程实训微课大赛。此次大赛邀请了机械学院史艳国教授、电气学院郑龙江教授和信息学院窦燕教授担当评委,经中心三个部门内部选拔推荐,最终有9支微课团队参加了大赛,最后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本次微课大赛历时一个多月。参赛教师队伍积极准备比赛相关的内容,每位参赛教师根据承担课程的授课内容、特点、培养目标、学生的专业基础等,结合微课的特征,运用PPT讲解展示、视频制作、教具、网络工具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评委从内容选题、方案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对参赛微课作品进行了评审,肯定了参赛微课作品的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了不足,从课程设计、授课技巧、如何协调实验实习与理论课关系等角度提出了改进意见。

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刘利刚在大赛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大家为准备比赛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勉励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实训教学和课程改革中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本次比赛既展示了工程训练中心教师的风采,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研讨的机会,增进了中心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中心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意义。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开展2020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的通知

1119

网上报、现场确认

2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通知

1120

提交校赛报名材料

3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

1120

项目申报及合同签订

4

关于2020年下半年河北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疫情防控的通知

1122

遵守防疫要求

5

关于举办创新方法MATRIZ一级认证师资培训的通知

1129

参加培训

6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12月初

组织院赛、参加校赛

7

关于推荐教师参加“高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在线)”的通知

1230

参加培训

 

专题聚焦

体验、互动、探究,解锁最受学生欢迎的生物学通识课程(摘选)

(来源:山大视点,202077日,杨晓玲等)

日前,由郭卫华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了《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高校创新生物学通识课程建设与示范》教学成果。该成果以“生活科学化、科学趣味化”的课程设计理念,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将“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融入到通识教育中,探索出了高校创新生物学通识课程建设新模式,荣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数字教材支撑,创建线上线下课程

生命科学代表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已经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通识教育中兼具科学性、趣味性的课程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基于此,郭卫华教授项目团队创新课程设计理念,精心筛选16个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并紧密联系生活的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涉及从宏观到微观、从人体到环境等不同层面,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人体生理、生化、遗传、分子、生态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八个基础学科。采用专题的形式,项目以实验带动学生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体现高校通识课程的教育优势,获评“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并入选学校“示范课堂”。

项目团队着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趣味生物学实验》MOOC课程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第一门生物学通识教育实验课程,课程以学生熟悉或关注的生活场景导入,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把学生没有条件进行的实验通过演示变得可视化,突出每一个实验的知识点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眼见为实”,综合运用“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学教学方法,实现知识的逐步深入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逐步提升。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趣味生物学实验数字课程》,已于201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扩大了项目的示范效应和共享范围。

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创新学习模式

针对高校通识课程以大班教学、理论教学、记忆性教学为主、难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项目团队改革传统的传授式学习模式,转变为“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由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融入课堂。

“大肠杆菌绘图与诱导发光”让学生认识微生物转基因技术,理解并思考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农药残留的检测”让学生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去除农残,并在课堂上吃上亲手检测过的、放心的时令水果;“人体电生理信号的采集分析”以心电图的采集分析为例,让学生了解和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植物组培与试管苗诱导”不仅让学生自制个性的试管苗挂坠,更让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人工琥珀动植物标本的制备”则让学生模拟神奇的大自然过程,自制千姿百态的琥珀吊坠。

在生动、鲜明、奇妙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冲击下,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更好体验和探究更加全面、新颖、前沿、准确的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治学理念,让高深的生命科学知识充满趣味。学生在兴趣驱动下激发创新热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虚拟仿真“智能+教育”复合培养模式,拓展实验广度与深度

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往往存在科学定位较低、实验开课难、挑战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课程团队打造了“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团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项目深度融合,充分利用3D仿真、全景技术、动画技术等信息技术,采用ZBrush进行基础模型,通过C#语言实现3D交互,建立常见动植物精细3D模型,构建虚拟仿真模块,还原真实场景,让学生完成群落演替、生态修复等野外综合实验内容,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

项目团队打造的通识教育实验教学内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与修复实验》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辅助功能,打破课堂、实践壁垒,缓解了科研、教学冲突,为理论教学提供了虚拟素材。该项目虚实结合、以虚补实,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自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研究课题,获批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群落演替与生态修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智能+教育”复合培养模式拓展了通识教育实验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高阶性与挑战度。

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代表山东大学主办了第五届全国生物和食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并在会上成立了全国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进一步扩大了山东大学教学成果的影响力。

项目团队共有13名教师,均为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项目成员中既有具备深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资深学者,又有精力充沛、善于钻研的年轻教师。他们共同打造的高校创新生物学通识课程“生活科学化,科学趣味化”建设成效显著,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如《教授和学生一起玩转科学》《边玩边学,趣味实验课成“抢手货”》《速来围观!教授和学生在实验室玩high了!》《令人着迷的生物课》等,引发广泛关注好评。

 

艺术“云体验”——来看看我们的艺术通识云课堂吧!(摘编)

(来源:澎湃新闻,2020414日,王琛)

线上教学实施以来,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精心准备、全情投入,期间测评课程平台、修改课程教案、配置教学设备、创新课后实践,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湖大艺术通识云课堂吧。

主业老师,副业“主播”

艺术教育中心本学期共开设11门课程,从合唱到古筝,从舞蹈到戏剧,线上上课把各位老师打造成为了真“主播”。开设了《普通话》的陈功老师为了发音不受影响,购置了专业的话筒、音响与摄像头;何昆达老师专门选择带有补光灯的摄像头便于教学;上《古筝演奏基础》的郭波老师也是愁坏了,学生家里没有古筝怎么办?那就电子古筝先练习。

说唱就唱,说弹就弹

为了上好《合唱艺术》这门课,唐德老师借用家里小朋友的黑板,一边画谱一边唱一边教。王美虹老师的课程需要做歌曲示范,预期是伴奏录好,上课一边放伴奏一边示范,但是发现效果不佳,调整之后采取一边弹钢琴一边唱。

见招拆招,各显神通

零基础古筝基础课程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手里没有乐器和教材,面对这样一门“没有古筝的古筝课”,郭波老师除了教学生使用可替代的学习工具“手机古筝”,还根据模拟乐器改编乐曲,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古筝,每次课都要录制十几个视频教学资料,做不同乐器的作业示范,录制一次课的视频往往要花几倍的课程时间来完成。

线上教学还有一难便是没有教材,教授《声乐演唱与舞台实践》的贾卫东老师只能自制“教材”,拍摄乐谱裁剪、编好后分享给同学们。

贴心关怀,别样互动

作为全校的通识选修课,每个课堂的学生都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还吸引了许多蹭课的同学,老师们一遍遍核对名单,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袁慧敏老师对家在湖北的学生都一一送去了关怀。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同学会问,艺术通识课到底学什么?戏剧台词鉴赏学什么?在陈功老师的课上同学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艺术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以说是零门槛,“欢迎各位同学都加入到艺术云课堂”。

艺术教育中心不仅承担通识课教学任务,还包括各个艺术团的业务训练,由王一鸣老师负责的戏剧团每周进行两次微信打卡练习。王老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及时互动的课堂效果。

视听结合,如临其境

上网课最大的不足是缺乏现场感,老师不能观察学生听课的反应,讲课的情绪难以调动起来。为了克服这一不足,王奕奕老师在备课时特意找来一些视频,穿插在讲授中,让学生能既听又看,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王奕奕老师做了充分准备,最后选择采用慕课与线上上课相结合,课后小组讨论弥补交流不足的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地观看到更多经典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并引导他们分析、理解、探讨。难怪上过王老师课的学生都反馈:“而且例子特别生动,感觉《舞蹈风暴》很贴近同学们的审美需求,对这堂课更加有学习兴趣了!”“直播画面感很强,舞蹈也十分震撼”。

 

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通识课

(来源:光明网,20201019日,苏雁)

2020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正式启动“科学之光”项目,《“科学之光”——物理改变世界》《“科学之光”——微结构光子技术》《“科学之光”——认识宇宙》《“科学之光”——地球科学探索与实践创新之路》《“科学之光”——电子信息新时代》5门通识课率先上线。每门课程由一名院士领衔,帮助大一新生在高水平教师的引领下,感受科学价值,发掘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课程还将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班研讨,以及实验室参观等实践活动。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大师领航全新科学之旅

“同学们,‘科学之光’通识课是今年南大的首创,你们要敢于突破知识界限,勇于追求真理。”课程正式开始前举行了开课仪式,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为当晚授课的中科院院士邢定钰、祝世宁,教育部特聘教授陈鹏飞,颁发南京大学“科学之光”首席教授聘书,并对同学们提出期望。

在初入大学的新生眼中,科研仍然是“远在天边”的存在,充满未知和挑战。行知学院经济管理试验班的何贤同学选修了《“科学之光”——认识宇宙》,尽管对天文很感兴趣,但也有些担心自己跟不上课程。不过,第一堂课便让他打消了疑虑:“老师讲了很多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人文底蕴深厚,为我们文科生迈向天文世界铺好了台阶,拉近了我们和宇宙的距离。”

然而,随着课程推进,专业性不断提高,复杂的公式让同学们逐渐感受到了难度和“不友好”,并对最终考试成绩产生了担忧。但是,在陈鹏飞看来,这种“不友好”未必是坏事。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遇见未知将成为常态,大家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换,把心中的问号转化为鞭策自己探索真理的内在动力。

“科学家面对问题是如何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知识在指导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科学发展背后的故事也值得大家学习,懂得其中的道理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后的反馈和提问中,一封学生来信令祝世宁印象深刻。“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学科,接受程度有差异,我在讲解数码成像技术的时候只做了简略概述,暂时没有进行更细致的区分,有一位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了CCDCMOS芯片的不同,并在课后查阅了资料向我提出疑问。”祝世宁认为,经过通识课的学习,学生开始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调研探索,萌发于兴趣、养成于求索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强化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精神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科学之光”通识课首先聚焦未来前沿科技,学生不仅可以聆听光电信息、天文宇宙、地球资源、智能与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动态讲座,还能了解老师们近期主持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近期发表在顶级期刊的科研成果等内容。

为了有效助推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科学之光”通识课汇聚了星光璀璨的教师团队,本学期有6位院士、国家杰青等高水平教师参与授课,10多位青年教师或博士担任助教。高水平教师团队深入浅出地将科学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的科学研究规律娓娓道来,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的启发,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跨越专业壁垒,科学精神补齐人才培养“拼图”

据介绍,“科学之光”项目是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的一个重要育人项目,也是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质量看学生是高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南京大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生态、更优的教育资源、更强的支撑服务。

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一直都是南京大学人才培养计划关注的重点,学校此前推行了“悦读经典计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2019年邀请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名师大家开设“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讲座,第一场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与南京大学材料物理领域的青年教师就“好奇心”这一主题进行对话,主持人则是本科生同学。这样的对话共进行8场,场场爆满。今年开设的“科学之光”补上了科学精神这一块内容,希望科学这道光照进学生心中,引领他们体悟科学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毅力,了解科学进步对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未来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将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让大一新生在与名家名师近距离交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师长的科学精神、科学风范。

邢定钰在课上打趣自己:“别人说,我的兴趣爱好就是坐在电脑前看各种各样的曲线。”笑声过后,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从事基础研究工作一定要能“坐得住”,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科研工作需要做好的思想准备。“科研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做什么工作不是如此呢?我希望给大家一个信念,你们是可以的”。

“邢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物理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使我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第一堂课结束后,毓琇书院的施金言同学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工科试验班的学生,他立志在南大学出本领,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选修课程的文科生同样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力量。秉文书院人文社科试验班的李明蔚同学说:“每当讲起那些仍未被解答的疑问,老师们的眼睛就一直闪着光芒。我忽然觉得,真正令人感动的,其实是那些满含期待仰望星空的人。”

邢定钰认为,大学老师要在通识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同学们自由、轻松地学习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只有蕴含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才更具准确性、清晰性;只有在人文精神引领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方向前进。增进两者充分融合,才能促进学生更全面地成长,未来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祝世宁以文学为例阐述了科学精神对文科生成长的作用:“文学作品刻画现实世界,要能准确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必然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支撑。”一名来自外国语专业的同学通过课程对光子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祝世宁希望这位学生借此机会加强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为今后成长助力。

据了解,《“科学之光”——认识宇宙》第一讲还设置了线上直播,吸引了全国数千名中学生同步收看。这是南京大学推进“零年级计划”举措之一,也是持续探索中学和大学拔尖创新人才衔接培养的育人路径,推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学延伸、共享的重要通道。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是不断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基础。此后的“科学之光”通识课也将陆续通过线上形式向更广大的中学生开放,推动科普深度有机融入基础教育,让科学更有吸引力,让学习更加生动高效。

 

浸润式人文教育,体验式博雅课堂

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通识教育的创新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65日,魏海政等)

文学生活馆是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品牌课堂,依托山大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秉持“文学生活化、生活文学化”学术理念,践行“浸润式人文教育”,创新“体验式博雅课堂”,打造了以“领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群,将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文化育人目标,落实到每一门“新文科”创新课程中,让大学生“在优质教学平台上学习人文经典,在多元生活情境中涵咏人文素养,在创新实践语境中创造知识应用,在跨学科背景下实现能力融通。”

文学生活馆溯源于2012年温儒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为了给项目搭建调研平台,课题组成员谢锡文创新科研思路,通过举办文学经典讲座,将“文学生活”的调研对象吸引到山东大学,一面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一面依托山东大学丰厚的文史资源,满足不同阶层“文学人口”的“文学生活”需求。这种变“走出去”为“请进来”、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研究思路,被赞为“接地气”的学术研究。2016年,《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顺利结项,一个与之伴生的研究成果在山东大学落地生根——文学生活馆从知新楼的一间报告厅成长为集经典讲座、学术沙龙、直播课堂、体验式课堂和咖啡书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育人空间。

依托这一特色育人空间,文学生活馆将“文学生活化、生活文学化”的学术理念践行于通识教育,打造了三个“经典”课程体系,一个“体验式”阅读空间和一种立体化知识传播模式。

三个“经典”课程体系,围绕“经典”核心,打造《领读经典》课程体系。文学生活馆以“让经典莅临成长”为核心,依托山大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推出“领读经典-文学史”系列课程,按照“一个朝代一部经典、一个作家一部经典和一个国家一部经典”的脉络,层级渐进、循环深入,打造了一部以文学经典为核心、涵盖中外古今的“微型文学史”。《领读经典》系列课程以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为指向,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打开通往文学经典的门径。2019年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课人数超过3万人。

把握“新文科”契机,构建“创意写作”课程群。文学生活馆秉持“读写一体、学用融通”的教学理念,开展“新文科”背景下“创意写作”课程群建设。坚持“只有写,才会写”的实践教学思路,通过任务驱动、工坊教学、课赛结合、成果导向,形成了独具山东大学人文特色的《创意写作》课程群,吸引了耶鲁大学创意写作教学团队的关注和支持。

用好自然和人文情境,推出“我们的节日”和“经典十课”。利用自然情境,让时时皆育人之时。文学生活馆以校园中的自然时序为情境开展系列课程,创新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课堂新样态,形成了《我们的节日》系列课程。

利用人文情境,让处处皆育人之处。每年1015日,文学生活馆以山东大学校庆“经典时刻”为人文情境,将“同一个山大,同一个精神家园”的历史回眸转化为通识教育的文化场景,从全校数千门课程中精选深受学生喜爱的10门课程进行专题呈现,《经典十课》涵盖文史哲理工医经管艺等不同门类,吸引了校园内外及网络平台数百万人参与,也赢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许。

一个“体验式”育人新空间。文学生活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者侯滢把多年的广告策划经验融入文学生活馆实体空间的视觉打造,让文学生活的抽象概念融入了可触可感的温润体验。在这个有温度的空间里,文学生活馆通过“研、学、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将餐厅、校史馆、博物馆与文学生活馆空间叠加,探索“理论+实践”“动脑+动手”“书房+厨房”“教室+影棚”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一种立体化知识传播模式。文学生活馆创新多维立体的知识传播模式,通过系列图书出版、有声阅读、微信阅读、视频微课等方式,完成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资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系列化输出,“领读经典”“经典十课”等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系列音频课程同步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

文学生活馆通过搭建通识教育创新平台打通一二课堂,通过“体验式博雅课堂”践行“浸润式人文教育”,创造性地实现了以文育人有抓手(领读经典),以文化人有方法(文学生活),大学校园“有文气”,大学文化“有底气”,让大学生在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经典濡染中,从了解文化、亲近经典开始,实现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提升和跨越。

文学生活馆先后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山东大学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受到社会各界赞许。

 

高教视点

一流本科教育于变局中开新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622日,俞洪亮)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等全方位的变革,不但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产生深刻影响,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范式创新也带来重大命题。对中国高校而言,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既是回归立德树人初心的应有之义,也是应对大变局、担当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厘清大变局中一流本科教育的变与不变,深刻剖析变与不变背后所蕴含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担当作为,坚定不移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往深处走、往实处做。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保持定力、瞄定目标、扎实推进。

一是大变局并没有改变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客观要求。世界现代大学发展史表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行动纲领。这一回归并没有因为世界之大变局的出现而有所动摇,相反其地位更加稳固。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培养一流本科人才。这是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遵循,也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遵循。无论在何时,无论面对何种变局挑战,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思想绝不能动摇。

二是大变局并没有弱化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到底就是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高素质人才之间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一流本科教育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是应对大变局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高校都必须埋头干好自己的事。

三是大变局并没有影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坚定步伐。近三年来,党和国家加快推动本科教育振兴,持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 “四新建设”到“双万计划”,从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步伐行稳致远、张弛有度。只要我们保持从容不迫的定力和抓铁有痕的执行力,那再大的变局、再严峻的挑战都无法阻挡推动一流本科教育的进程。

化解“变”的危机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轮剧烈的变革、动荡和调整,世界经济衰退、欧美社会骚乱、中美多重争端,再叠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也对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要着力破解新时代社会人才需求与当前本科人才供给不匹配之间的矛盾。

如今,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衍进,对高校的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大战略布局,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命题。我们要把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脉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本科专业布局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让一流本科教育真正服务好新时代对一流本科人才的需求。我们要着力破解世界合作秩序坍塌后我国高等教育被围追堵截的危局。

2020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降临中国并正在肆虐全球,这给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给高校的人才培养下达了一道道限时题、必答题。危难面前,中国高校毅然决定改革教育教学模式,1454所高校开通了1226万门次的在线课程,在全球上线了505门在线英文版课程,稳住了教学基本面,打造了中国金课程。经历此变革,我们认识到,虽然只是突发疫情的应急之举,但教与学的状态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过去,“互联网+”“智能+”等在线教学新范式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前瞻性的视野、突破性的改革推动一流本科教育,既要有底气应对好不可预测的未来之变,更要有信心形成稳定、常态化、可优化调整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本科教育之框架

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既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时之举,是高校管长远、管永远的必然选择。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高校自身的谋划推进。

笔者所在的扬州大学,正结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卓越框架。在本科教学卓越框架下,将科学研判世界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和一流本科教育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把握学校在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认真处理好一流本科教育的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在大变局中保持定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无旁骛地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一方面在大变局中洞察局势,应势而动、应时而变、变中图强,真正打造能适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流本科人才。

对此,学校将聚力打造专业优化升级工程、课程改革创新工程、课堂革命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双创教育振兴工程、学生素养拓展工程、教师(教学)发展工程、教师教学荣誉工程等八大工程,扎实推进有中国底色、江苏亮色和扬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俞洪亮,扬州大学副校长)

 

新工科课程这样上

——天津大学宣怀学院专业课程项目路演管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928日,陈欣然)

“你是否能想象,在粉红色的海洋里畅游,在儿时的秋千上撷取一缕记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在Mr.right的帮助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AI心理医生……”

近日,天津大学宣怀学院专业核心课程《IDBE项目1基础与技巧》进行结课项目路演,2018级学生王柳茜正在为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与传统的理论授课和作业汇报不同,这门别开生面的课程“新”在一套全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它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选定的作业题目,而是由学生自行结成5人一组,选取面向人工智能、大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的产品、服务和社会创新应用,预测并设计未来5-20年可能会出现的产品。

学生需要在项目过程中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比如3D打印技术、视频采集与编辑、传感器原件应用、产品全案设计等,在任课教师和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需求调研和产品原型机模型制作,撰写包含项目工作报告、行业分析报告、英文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设计说明在内的《项目报告书》,最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接受老师和企业家评审,完成路演。

“互联网+时代”,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已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天津大学新工科试点学院,宣怀学院大胆迈出了跨学科项目课程的第一步,通过设计、工程和商业的跨学科融合,实施“项目制”教学,这也是天大新工科建设方案的特色之一。

在手动学习实验室中进行“乐高认真玩”创新体验教学,在原型机实验室中进行3D打印模型制作,实地进入中小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这些全新而生动的教学模式,都是宣怀学院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的努力和探索。

“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更是一些思路和能力。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了解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什么样的,优秀的同龄人是什么样的,创新从此成为我们的追求。”宣怀学院2018级学生庄雯茜说。

据了解,本学期,天津大学宣怀学院还将启动“新工科创业计划”,搭建跨学院、跨学科的项目团队平台,整合各学院优质的科研人员和师资力量,邀请全校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同加入团队,打造科技前沿创新产品,在项目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新文科”建设: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摘选)

(来源:人民日报,20201010日,方延明)

当下我国的新文科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最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转向,是融媒体环境下的育人模式脱变。而这种价值转向,是以资政育人,人文育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等,为主要价值取向与实践归宿,他集中体现在新文科建设的学科使命,概念体系,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面。

“新文科”建设提出的学科背景

所谓新文科,是我们国家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来的,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而言,目标要求包括:“新工科建设将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加强战略急需人才培养;新医科作为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提升全民健康力;新农科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而对新文科来说,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为了加快建设我国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是新文科建设的使命所在,对高等学校尤其是著名高校来说,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如何理解“新文科”

“新文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的,其初衷主要是针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最近几年,美、英、澳等国将创意、创新战略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转型理念,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尝试和借鉴。一年多来,我国高校对“新文科”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提出建设“新文科”的必要性;建构“新文科”的理念与思路;建设“新文科”的最终价值诉求等方面。

在提出“新文科”的必要性方面,有许多专家指出,提出建设“新文科”较之教育主管部门的倡议,更多应该是大学文科教育内在发展的一种呼唤,内需使然。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说,“新文科”是对一直以来文科知识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的一次反拨。不少专家强调,当下的文科教育最缺乏的是“人文教育”。上海财大刘小兵教授指出,传统文科越分越细,功利性太强,对文科的实质理解和关注度不够。吉林大学孙正聿提出,新文科的“新”,首先应当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培养“人”与培养“某种人”的统一;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教育观念上,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人才评价上,努力实现“上得去”与“下得来”的统一。

理解“新文科”,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直观的、显性的、脱离于人的思想意识的自然界形态和规律。人文科学则不然,诚如马克思讲的,“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资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伴随社会发展,我以为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化趋势,模型化趋势,尤其是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对数学的依赖,包括目前的大数据统计等。反之,理工科类学科的“文”化趋势。比如说,信息论和控制论,都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控制论就为人文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对整个生物学的反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指社会历史领域。——编者注)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这样一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为异化的态势,方兴未艾,不管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改革,目前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是关于数学与哲学在人文社科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故列出来专门论述。

罗素说:“为了创造一种健康的哲学,你应该抛弃形而上学,且要成为一个好数学家。”他把数学素养作为创造健康哲学的基本条件。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一般都是大数学家。数学和哲学这两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从对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给与足够重视和关切。BDemollins说,“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甚至有人说,哲学从一门学科中退出,那就意味着这门学科的建立;而数学进入一门学科,就意味着这门学科的成熟。所以,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17A. N. Rao指出,“一个国家的科学的进步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数学的统计方法、概率方法、方差分析、归纳法和抽象模型等,这充分说明数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人们把数学方法引入到史学研究中,据此产生了一门新学科——史衡学。通常,历史研究分考证和规律探讨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对历史事件、人物、历史作品、文献等进行考证,后者主要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进行研究、分析。由于数学方法的引进,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使加工、整理更科学化、准确化。

其他诸如数学与语言学,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艺术,都有许多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和经典案例。

三是关于新文科建设的区块分割问题,包括学派建设。区块分割是一个大问题,如何建构起一个不求所有,但求共享的新文科学科区块,绝非一件易事。考虑到“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专门有一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问题,自己又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实务的教学科研工作,仅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提出一点看法。

关于新闻学的学科体系架构和主要内容,我以为应包括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市场营销,技术支撑,效果评价体系等。

关于方法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上的是大方法、指导性的。比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主客观统一以及像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中观层面上是我们通常讲的针对一门学科的那些内容。而微观层面主要是从实践意义上指导媒体和媒体人如何去工作。

除一、二、三之外,对新文科来说,还有跨学科交叉和问题导向需要引起重视。恩格斯早就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如何找到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包括以往理科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工交叉、文医交叉、文农交叉,以致文文交叉等,显得尤为迫切。而新文科建设的问题导向,说到底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很重要,问题意识是一种世界观,问题意识是一种历史观,问题意识是一种认识论,问题意识是一种价值观,问题意识是一种方法论,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经世致用。

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和评价机制

面对新文科建设,高校肩负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关于建设“新文科”的理念与思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提出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世界观和价值观维度、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去建构。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教授则提出要坚持价值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等三个统一。他认为,新文科的“新”主要是新定位、新任务、新方法。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认为,建设新文科就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提升时代性,加快中国化、国际化进程,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她从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等方面切入,提出要培养一大批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专业人才,如外交人才、国际经贸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新闻人才、国际专利人才。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特别提出人文学科的“感召力”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评价机制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给以足够重视。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与新文科的关系。依据教育部长陈宝生的意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目的就是将原先的单个计划变成系列计划的组合,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要真正担当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时代责任,面向新变革,强化战略思维。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更多样化、更综合化、更集群化、更智能化、更国际化,推动并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中站稳脚跟。做到标准先行、评价护航、文化为魂。我以为,这不是要解决一个在原来人文社会学科18个一级学科,包括3个综合学科,共计21个学科之外再加一个一级学科的问题,是在原来人文社会学科基础上的升级版。

二是把握好“五个统一”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切要源于事实,源于实践,与时俱进。诚如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说的,“凡是实在的东西都有一种必然有的、我们必须重视的本性,甚至在人们能够排除他们的作用时,也决不能把他们完全消灭。”

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新文科建设,必须在借鉴以往传统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上,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守正创新,千万不能一破了之,遥遥无期。

坚持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列宁指出:“其所以有各种矛盾的意向,是因为每个社会所分成的各阶级的生产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反映的是社会关系的对立面。而“社会性”则是反映社会关系的一致性方面。从阶级性方面讲,人文社会科学的阶级性,具体表现在支配权上,即哪个阶级支配文化,文化就必然为哪个阶级服务。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除此,文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即共享性。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非阶级倾向的内容,文化中大量存在着的“非轴心即非主要”内容,是人类共有的文化文明。社会主义人文社会科学一定要吸取资本主义人文社会科学中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剔除它局限性的糟粕,保留和发展其科学性的精华。其次,社会性不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它应当是指“全球意识中的国际社会”,这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性所在,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三,人文社会科学不能只着眼于小圈子,而要有大学科观的宏观意识。

坚持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人文社会学科要永远以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完美统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代性”反映“横切面”,“历史性”反映“纵切面”。

坚持问题导向和经世致用的统一,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永恒话题。新文科之“新”,一定要立足新时代,追求新境界,要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一定要着眼于建立新的学科体系,特别要突出新技术革命下的融媒体环境,要有开阔的政治胸襟和国际视野。要突出中国特色与世界视野,彰显人文社会学科的共享性价值意义。

三是关于新文科的评价机制问题。评价机制是直接关系新文科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不能简单套用传统人文社会学科的评价体系,要有与时俱进的学科规划、学科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以往评价体系中,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存在“过度西化”和“过度量化”等问题,重西方理念价值轻本土传统特色;重经院式研究轻田园式应用;重论文发表轻社会效果;重杂志出身轻学术质量;主要采用的论文指标过多偏向理工借鉴。

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高校新文科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以期带动全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蓬勃发展。习近平同志20165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语重心长,任重道远。他同时寄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贡献。”(方延明,现任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奖、长江奖、韬奋奖评委,全国记协特邀理事。曾获江苏新闻最高奖——戈公振新闻奖、教育部教育新闻论文一等奖。)

 

 

编辑:

徐鹤  宋歌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0年第14期(总第185期) 下一条:2020年第12期(总第183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