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0年第11期(总第182期)

2020年10月21日 11:52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0年第11期(总第182期)       20201015

     

教学动态

我校教师在河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教务处组织完成2020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

 

我校组织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学业预警工作

 

我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本科教学创新研讨会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河北分区预赛在我校举办

 

 

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举办“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和交流会

 

理学院召开2020级新生学分(双创学分)制度讲解会

工作提示

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举办第四届数学竞赛暨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选拔赛等

专题聚焦

我国将建立更加科学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摘选)

 

如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教育部11问答详解(摘选)

 

五“破”五“立” 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摘选)

高教视点

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导引”课开讲 企业家校友为母校捐课

 

辽宁15条措施发力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教学动态

我校教师在河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获悉,我校两名青年教师在9月份举办的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其中建工学院李文涛老师获得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包巍老师获得思政专项组一等奖(第四名)。李文涛老师还将作为河北省工科组代表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今年8月以来,我校先后承办了秦皇岛市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秦皇岛赛区的比赛。因在疫情防控期间筹备和组织比赛,校工会与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通力协作,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做好赛事保障工作的同时,严格按照防控程序,积极与各参赛高校沟通协调,保证了两次比赛的顺利进行。省、市总工会对比赛的组织筹备均给予了高度肯定。我校4名参赛选手也在两次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2名;市一等奖2名,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的可喜成绩。目前李文涛老师正在紧张备战国赛,希望我校选手在国赛中再接再厉,取得优异成绩。(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组织完成2020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

109日,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我校2020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教务处审查量化考核、学校专家组评审和公示,共有2名教师通过评审。

至此,我校已有11名教师通过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其中正高级10名,副高级1名。(供稿人:黄丽)

 

我校组织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学业预警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推进本科学生学习过程动态管理,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方联动沟通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燕山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2020年秋季学期学业预警工作。

学期初,教务处组织对学生欠学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截至97日,必选(修)课程欠学分数超过5学分的2016-2019级在校生共计2932人,具体情况如下。

学院

学院总人数

预警级别

欠学分学生数合计

欠学分学生比例

四级

5<欠学分数≤10

三级

10<欠学分数≤15

二级

15<欠学分数≤25

一级

(欠学分数>25

机械学院

3126

223

119

97

75

514

16.44%

材料学院

834

61

25

21

11

118

14.15%

电气学院

3483

202

126

107

93

528

15.16%

信息学院

3584

188

102

96

81

467

13.03%

经管学院

2682

162

61

50

27

300

11.19%

外语学院

1171

8

3

13

17

41

3.50%

建工学院

1623

116

40

50

41

247

15.22%

理学院

1402

85

40

43

32

200

14.27%

文法学院

1990

28

6

5

2

41

2.06%

环化学院

2024

127

61

43

23

254

12.55%

艺术学院

1573

11

4

0

1

16

1.02%

体育学院

242

2

1

0

0

3

1.24%

车辆学院

1333

94

40

36

33

203

15.23%

合计

25067

1307

628

561

436

2932

11.70%

根据相关规定,2018级及以后,对于必选(修)课累计欠学分数大于35分的学生,禁止其修读2020年秋季学期的必选(修)课,学生只能修读之前未通过的必选(修)课。经统计,本学期因欠学分超过35学分而删除课表学生共计49人。此外,本学期共计73名学生自愿申请留级。

为推进学籍预警工作得以落实,学校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各学院成立专门的学业预警领导和帮扶小组,根据《燕山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工作实施细则》,针对学生欠学分情况进行分级预警与分类指导。

第二,要求学院安排专人向一、二级学业预警学生家长寄发或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燕山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家长通知单》,并通过电话或者面谈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提醒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努力完成学业,同时填写《学业预警记录表》。

第三,要求学院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学业导师、学院任课教师或系主任对被预警学生进行指导帮助,详细记录帮扶的全过程,填写《学业预警记录表》。要针对每名学生制定帮扶举措,每学期开展帮扶交流不少于5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活动,督促其提高学习质量。

第四,学院要给每个被预警学生建立预警管理档案,规范保管预警管理过程的各类档案资料,包括学生成绩单、《燕山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通知单》(存根)、《燕山大学学业预警谈话和帮扶记录表》、《燕山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家长通知单》等相关材料,关注学生的学业修读过程。

第五,要求各学院将学业预警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将帮扶工作切实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就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调查。(供稿人:马明建)

 

我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本科教学创新研讨会

1011日,新时代本科教学创新研讨会暨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育创新者大赛华北区海选在河北工业大学举办。我校选派15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同来自全国35所高校的300余名教学创新实践者齐聚工大,共谋本科教育创新之路。

上午的会议,河北工业大学李铁军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117年的办学历程及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并提到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育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迎来了诸多新挑战,希望本次会议为高校教师发展及教学创新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张晓军院长做了题为“什么是好的教学创新”的报告。他表示,新时代每一位大学老师都需要投入到教学创新中去。教学创新将带动和支持所有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面向未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创新需要能量场,希望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可以为教师们提供能量,注入热情,持续进行教学创新。

河北工业大学新教师教学启航工作坊培训团长张尚莲以“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助力新教师教学启航”为题做了报告。她详细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近三年在新教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创新实践。她指出,河北工业大学教学启航培训团队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精心设计13个环节,真正做到“线上教学”有示范、“线下教学”有指导、“示范教学”有设计、“集中展示”有点评,从而让学员在做中学、活动中学、同伴互助中学,扎实提升新教师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技能,使其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下午的会议,张晓军院长首先详细介绍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组织流程,并对第五届大赛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了解读。随后大赛奖项获得者分享了优秀案例。吉林大学于桂兰老师介绍了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活性知识和涌现知识共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为教学理念,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融为一体,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大连理工大学王飞龙老师分享了围绕“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参赛过程和背后的故事,结合案例讲述了“赛教资源、赛教过程、赛教评价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内容以及学生的受益情况。南京工业大学张淑娟老师分享了关于学业测评的探索与实践,详细地阐述了基于五问反思报告的学业测评方法。她致力于推动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介绍了相关的课程设计和三个有趣实验,还分享了自己的创新故事和参赛体验:一个“假学霸”的后知后觉;一个副研究员的自虐与自救;一个人的孤单与一群人的狂欢。三个优秀教学案例分享让参会老师们受益匪浅。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三个场次的多小组讨论。教师们自由组合,通过自我介绍、共取组名迅速“破冰”,围绕“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等培养的高阶目标”“是否针对学生需求设置具体的学习计划”“如何设计测度能力和素养等培养目标的可量化考核方式”等选题,绘制思维导图,轮流上台展示,并由其他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

据悉,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举措。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目前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已开启报名,诚邀国内高校教师参与大赛,在大赛平台上与其他几百位热爱教学的高校教师一起交流、学习、成长。

我校选派15名骨干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旨在鼓励我校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活动,积极报名参赛,为我校人才培养及教学创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工作简讯

10月初,教务处完成了2020年秋季学期10月份校领导听课安排工作。(供稿人:黄丽)

根据河北省学位办工作安排,我校已完成2020届学士学位论文上传工作,此次共上传论文5254篇,其中设计类3619篇、论文类1317篇、作品阐述/创作报告类318篇。下一步将根据省学位办的信息反馈与要求继续加强学校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位论文管理水平。(供稿人:霍文刚)

近日,教务处在前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核对及报送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评教结果(学院部分)的通知》,开始组织各学院进行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评教数据核对及评优等工作。(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河北分区预赛在我校举办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 郭刚军)

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燕山大学承办的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河北分区预赛于927日圆满落幕。经过大赛评委专家严格评判、认真讨论、综合评审以及公示,本次大赛共有17组作品获特等奖、26组作品获一等奖、33组作品获二等奖、58组作品获三等奖、33组作品获优秀奖,获特等奖的作品中将有15组作品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大赛。我校学生参赛作品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2项;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四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

开幕式由我校机械学院党委书记董国疆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处正处级调研员高明、大赛组委会委员及大赛全体评委会委员、我校副校长王德松、教务处处长金海龙等出席开幕式。王德松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在“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的战略驱动下,大赛已经成为我省一项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并表示我校将以饱满的热情,全力做好赛会的组织、接待、服务和保障工作。高明代表省教育厅感谢燕山大学承办此次大赛,表示办好大赛不仅仅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助力河北长效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的需要;他勉励青年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坚韧的道德品质、科学的发展理念、踏实的实干精神去努力探索、创新。我校机械学院院长彭艳代表大赛组委会对大赛的筹备情况以及赛事有关内容作了介绍。

本次大赛以“智慧家居 幸福家庭”为主题,紧跟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社会发展主旋律,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健康养老问题,设置了智能家居机械类和助老机械类两类参赛主题。大赛分为直选赛、预选赛、小组赛和决赛四个环节两天的评审中,参赛学生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就作品设计的初步构想、产品结构、制作成本、运作原理、创新之处等以PPT展示、答辩的方式向评委们作了汇报。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范围内四大竞赛之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此次大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此外,大赛不设任何门槛和限制,给青年大学生创造了学习交流、切磋技能、聆听专家点评与指导、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推动大学生科创实践的发展。

 

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举办“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和交流会

(文稿来源:文法学院网站)

108日,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举办了“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和交流会,行政管理专业2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行政管理系副主任佟林杰主持。

会上,与会老师集体学习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燕山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佟林杰按照《文法学院2020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安排》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安排进行了介绍。在课程思政建设交流环节,行政管理系主任杨文彬老师指出,当前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大势所趋,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始终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相契合,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在专业课教学领域生根发芽。各参会教师踊跃发言,纷纷表达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学习感悟。

通过开展此次课程思政学习和交流活动,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如下共识:

第一,为课程思政建设“扎根铸魂”。作为教师,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将政策理论内化,实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发展,增强专业学科的思想引领性和时代性。

第二,为课程思政建设“强基固本”。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阐释专业理论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通过专业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为课程思政建设“锦上添花”。鼓励教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共同体,并提高专业教师的“资源共享”能力,例如分享典型案例及典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可实现经验共享,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理学院召开2020级新生学分(双创学分)制度讲解会

(文稿来源:理学院网站)

为了让2020级新生更加深入了解学分(双创学分)制度并能尽早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理学院以学生代表现场参会、其他学生线上收看的方式举行了学分(双创学分)制度讲解会。本场讲解会邀请了理学院综合办公室王芳老师和环化学院综合办公室刘赫老师为主讲人。

王芳讲解了学校的学分制度,从学制与学习年限、成绩考核与记载、补考与重修、学位课成绩要求、体育课和体测要求、修读选修课要求、转专业条件和相关规定、修读双学位等10余个同学们关心较多的问题做了详尽解读,并通过往年毕业生因学分不达标而无法正常毕业的例子,强调了学分的重要性。刘赫从“双创学分是什么?为什么?谁认定?认什么?怎么认?”五个方面对我校双创学分制度做了讲解,并希望同学们在获取双创学分的过程中从寝室走向课堂、从电脑走向实验仪器,从游戏走向竞赛场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以积极的心态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在教务处网站里录入双创学分的认定信息。两位老师精彩的讲解,获得了在场同学阵阵掌声,同学们不时地和老师交流,并认真做好笔记。

通过本次讲解会,新生们充分了解了学校的学分制度和毕业要求,便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同学们更加认真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未来四年的规划,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落实《燕山大学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办法》有关要求的通知

1018

完成教学质量评价准备工作

2

关于举办创新方法MATRIZ一级认证师资培训的通知

1020

报名并提交申请

材料

3

关于组织参加第四届河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通知

1020

报名参赛

4

关于举办第四届燕山大学数学竞赛暨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选拔赛的通知

1022

报名参赛

5

关于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通知

1023

提交建设方案

6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一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竞赛的通知

1030

报名参赛

7

关于推荐教师参加“高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在线)”的通知

1230

报名并参加培训

8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

1231

提交总结报告

 

专题聚焦

我国将建立更加科学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摘选)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1013日,叶雨婷)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目标是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方面,《方案》指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在改革教师评价方面,《方案》指出,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方案》指出,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落实教授上课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方案》要求,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探索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教师科研专门评价办法。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评价“指挥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扭转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方案》指出,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中高考方面,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在研究生考试招生方面,提出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在招生秩序方面,提出各级各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在促进终身学习方面,提出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

在改革用人评价方面,《方案》指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如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教育部11问答详解(摘选)

(来源:闪电新闻,20201014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问题?教育部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1.《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20189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进行了集中论述,明确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强调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学历是举的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给全社会带个好头,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20209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重点攻坚任务,作为“龙头之战”“最硬的一仗”,成立专门工作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研究和统筹协调。

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是开展全面系统调研。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分类开展专题研究,深度访谈专家学者,扎实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师生代表、有关专家和用人单位意见建议。

三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文稿形成后,通过书面和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求有关部委、地方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意见建议。

四是认真研究论证完善。文件起草过程中,同步就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政策点开展论证,对各方意见建议逐一研究分析,不断修改完善文本,形成《总体方案》。

20206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总体方案》,近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利于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考虑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到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进行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

《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考虑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以破“五唯”为导向,就是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紧扣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积极、稳慎、务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既大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做法和导向,又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以五类主体为抓手,就是立足全局,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针对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不同主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领域和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特点,分类分层研究教育评价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措施、明确实施路径,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总体方案》充分考虑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着眼于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进程相适应,分两个阶段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

第一阶段: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

第二阶段: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重点设计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

一是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相应提出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3项任务。

二是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5项任务。

三是改革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相应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5项任务。

四是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相应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7项任务。

五是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相应提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2项任务。

4.如何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职尽责、办好新时代教育?

答: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推动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的工作机制,《总体方案》提出:“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主要设计了三项改革任务。

第一,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在健全领导体制方面,提出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第二,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提出对省级政府主要考核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情况。在评价方式上,既评估最终结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各地根据国家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结合实际进行细化,作为对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依据。

第三,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总体方案》在改革用人评价部分,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提出了相关改革要求。同时,《总体方案》还从抓好组织实施的角度,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

5.如何改进评价标准和内容,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答: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动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具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6.如何通过改革教师评价,引导教师更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答: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

第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提出:一是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四是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

第二,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提出:强调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在高校教师评价方面,提出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在教师工作量核定方面,提出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在平台建设和激励机制方面,提出支持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等措施。

第三,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提出: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三是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四是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五是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7.如何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克服“唯论文”等问题?

答:为引导树立科研评价的质量和贡献导向,加快破除“唯论文”等突出问题,《总体方案》在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和高等学校评价中分别进行了政策设计。

8.如何克服“唯帽子”倾向,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答:为克服人才评价中的“唯帽子”问题,树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总体方案》提出了5条具体举措。

9.如何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答: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评价“指挥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扭转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总体方案》着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要设计了7项改革任务。

第一,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在理念导向上,提出“两个坚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在实施路径上,提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第二,完善德育评价。在目标引领上,提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评价方式上,提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强化体育评价。在总体要求上,提出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分学段提出具体要求,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第四,改进美育评价。对高校,提出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

第五,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提出3条举措:一是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二是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三是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第六,严格学业标准。在学业要求方面,提出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要求,严把出口关。在学业考评方面,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在学位论文方面,提出探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在实习(实训)方面,提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10.如何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破除“唯文凭”弊端?

答:为破除“唯文凭”的弊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正向牵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总体方案》提出5条具体改革举措。

11.对下一步贯彻落实《总体方案》有何考虑?

答: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为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总体方案》对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要落实改革责任。重点提出了6条举措: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二是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三是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及时制定配套制度。四是各级各类学校要狠抓落实,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五是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和单位进行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是教育督导要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督促纠正,依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第二,要加强专业化建设。重点提出了8条举措:一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二是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三是各地要创新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指导方式,严格控制以考试方式抽检评测学校和学生。四是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五是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六是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教育评价、教育测量等相关学科专业,培养教育评价专门人才。七是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八是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实施监测评估,彰显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方案。

第三,要营造良好氛围。主要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履职尽责,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二是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三是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四是各地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扩大改革受益面。

 

五“破”五“立” 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摘选)

(来源:光明日报,20201014日,邓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破”什么“立”什么?如何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党委和政府办好新时代教育?不再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教育评价看什么?一连串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总体方案》中得以解答。

改革学校评价

破什么: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立什么: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但实践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却使得教育根本任务难以落实。针对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总体方案》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明晰的评价标准。

“要切实推动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教师评价

破什么: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

立什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针对长久以来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在《总体方案》中,师德师风再次作为教师第一标准被着重强调,提出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等具体举措。

而对于如何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这个操作难题,方案对不同学段教师提出不同要求,在高校教师工作量核定方面则提出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等有针对性的做法。

改革学生评价

破什么: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

立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考,老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传唱已久的歌谣折射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记者注意到,为扭转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总体方案》着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德育评价方式上,提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在体育评价上,提出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分学段提出具体要求。在美育评价上,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等。

完善其他方面的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放松学业要求。

记者注意到,“严格学业标准”成为《总体方案》着重强调的一点,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把出口关”:在学业考评方面,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在学位论文方面,提出探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在实习(实训)方面,提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高教视点

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导引”课开讲 企业家校友为母校捐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109日,陈欣然等)

“在南开大学,我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受陈省身、陈炳富、侯自新、谷书堂等南开先辈大家的熏陶与指导;后来在硅谷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也让我确定了与企业打交道的目标……”108日下午,由南开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捐课,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导引”课正式开讲。南开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主席、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平台董事长张文中受邀带来课程先导课。

从南开至硅谷的激情燃烧青春,到创新创业时人生遭遇“滑铁卢”,再到浴火重生后拥抱数字化的新时代,最后到疫情期间企业主动肩负社会责任……历经人生起伏的张文中,选择将“创业、坎坷、再出发”作为这门先导课的主题,向南开学子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故事、创业故事、人生故事。

“我一直觉得,在自己的人生遭遇挑战时,与其唉声叹气,不如重新出发。”遭遇重大挫折后,张文中毅然选择二次创业,他紧紧拥抱数字化时代变革,创办了生鲜快消数字零售平台多点(Dmall),以全面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动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物美实现全国性发展,在疫情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出重要贡献。“希望我的这些创业体会,对同学们今后人生中自己的创新、创业、创造梦想,可以有所帮助、有所借鉴。”张文中的精彩演讲数次获得热烈掌声。

作为一门大型精品通识选修课,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导引”课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不限年级,不限专业,只要学生对创业创新感兴趣,都可以参与选课。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学生报名热情高涨,最终上课人数达400人。

“在这门课里,我们致力于邀请一些有创业实战经验的南开企业家校友分享创业经历,为学生们教授创业创新相关知识。”南开大学团委负责人介绍,“学生们可以与顶级企业家近距离接触,深度讨论、共同学习,有助于他们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于一般的课堂,这里的讲台上“星光熠熠”,每堂课将邀请一位南开顶级企业家校友为青年学子讲述“精彩一课”。他们是全国各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行业翘楚,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实干创业的榜样人物。他们将化身“创新创业讲师”,为广大青年讲授创业趋势、创业思维、创业方法和创业案例,种下一颗颗创新创业的种子。

这门课也是南开“我为母校捐课程”之一。“我为母校捐课程”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品牌项目,旨在鼓励校友结合所在行业、职业与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南开教学活动,以“捐课”的形式回馈学校,引领在校生全面发展。

据悉,本学期,“创新创业导引”课程还将陆续迎来涌现科技总裁周海冰、蓝盾集团董事长吕滋立、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等7位企业家校友的精彩开讲。

 

辽宁15条措施发力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925日,刘玉)

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转出教师系列、停撤不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强力推进高校课程教考分离、坚决取消毕业前“清考”……辽宁省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拉开了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新的序幕。副省长王明玉在925日召开的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这场覆盖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的改革,关系辽宁未来高校发展,要“玩真的,干实的。”

作为推动辽宁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增强服务振兴发展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通过加强思政教育、强化育人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做好组织实施、强化绩效考核等15条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全省本科教育教学,全力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2个方面工作要求。一是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将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纳入省委党校年度培训计划。省教育厅每年选树一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

《实施意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从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分制改革、严把毕业出口关等7项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同时,提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师考核与评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3项教学质量评价要求,以及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实施、考核管理等3项保障措施。

在优化专业结构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三次产业需求,加快“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步伐,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强力推进高校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实“调、停、转、增”。各高校每学年调整比例控制在专业总数10%左右,并做好调减专业的师资培训交流工作。

在加强课程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更多的专业和课程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要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做好教材编写、审核和选用工作,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级教材编写。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强力推进高校课程教考分离,实施题库制度。各高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专项评比,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教学大赛。

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导师制,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合作,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

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大赛。

在推动学分制改革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完全学分制建设,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

在严把毕业出口关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严格毕业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坚决取消毕业前“清考”。同时,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立题、选题、指导、答辩等全过程监控。

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系)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聚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10次集体教研活动。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在加强教师考核与评价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突出教学业绩、教学成果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分配中的比重,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授每年至少独立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不少于32学时),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转出教师系列。

在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本科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报告制度,形成以高校内部教学质量建设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

 

 

编辑:

徐鹤  宋歌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0年第12期(总第183期) 下一条:2020年第10期(总第181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