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0年第8期(总第179期)增刊

2020年09月04日 16:13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0年第8期(总第179期)     2020630

机械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语”你一起,抗疫同行——外国语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文法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车辆与能源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编者按】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使高校不得不延迟开学,给教学工作开展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切实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在线教学各项工作,我校各单位各学院攻坚克难、齐心协力,通过错峰上课、帮扶建课、开展培训、督导听课等方式为教师教学保驾护航;老师们精心准备、全力投入,认真上好每一堂课。2020年春季学期已接近尾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也交上了一份满意且温暖的答卷,各学院针对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总如下。

 

机械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相关工作要求,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在线教学工作质量,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学院对在线教学组织、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保障、师生培训指导、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精心准备、认真部署,目前学院整体在线教学工作运行平稳,任课教师课程准备充分,讲课投入,使用教学平台技术日益熟练,师生互动良好,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1. 全院开课总体情况

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理论课的开课计划,全院需开理论课程数为288门,其中必修课176门,选修课52门,全部如期开出,全院线上课程开课率达到100%。线上开课以来,共有138名教师17652人次学生参与了在线教学和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在线上课情况汇总见表1

1 机械工程学院在线上课情况统计表

项目

开课

门次

教师

人数

学生

人次

必修课

门次

必修课学生人次

选修课

总门数

选修课学生人次

课表计划

228

138

17652

176

11378

52

6274

网上教学

228

138

17432

176

11218

52

6186

网课占比

100%

100%

98.7%

100%

98.6%

100%

98.6%

2. 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学院教师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开课平台以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为主,辅助以腾讯课堂、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等平台工具。学院目前有线上课程228门,其中借助超星学习通授课201门,占比89%;使用慕课堂授课27门,占比11%;理论课授课中,超过80%的老师借助QQ等平台采用直播等形式授课,理论课授课情况见表2,部分选用的国内资源情况见表3,学习通建课总数1100,资源总数245621,学生学习活跃度高。

2 理论课授课情况分析表

授课方式

课程门数

占比

授课模式

问题及不足

超星学习通

201

89%

直播+辅导答疑

偶有卡顿,需借助QQ、钉钉等平台直播教学

慕课堂

27

11%

录播+辅导答疑

偶有卡顿,需借助QQ等平台互动答疑

3 选用国内资源情况

序号

选用在线

课程名称

选用课程

所属平台

选用课程

开课学校

选用课程

教师姓名

拟采取授课

模式

1

液压与气压传动

MOOC

燕山大学

姚静

慕课,自学+辅导

2

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方法

MOOC

大连理工大学

冯林等

慕课,自学+辅导

3

弹性力学

MOOC

河南理工大学

王欣亭,潘夏辉,陈亚娟

慕课,自学+辅导

4

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

MOOC

北京理工大学

杨薇

慕课,自学+辅导

5

计算机绘图与CAD

MOOC

大连工业大学

张鹏

慕课,自学+辅导

6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

MOOC

常州大学

邹国享

慕课,自学+辅导

7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MOOC

北京交通大学

赵翔

慕课,自学+辅导

3. 在线实验教学实施情况

疫情期间,学院针对工科实践环节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调整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方法,组织团队制作新的微课视频、丰富在线课件资源,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充分挖掘“虚拟实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验设备的特点,开展了以理论讲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设备用途分析-实验设备参数讲解(实物)-数据合理性评价-数据分析处理-合理性结论得出的一体化实验教学实践。本学期开设220门次实验课,指导学生共计2869人次,全部实验课程均如期按照在线教学进行实施与探索。

4. 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情况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实践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关键。受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虽然临近毕业的学生无法及时返校,学院教师对此次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和要求并未松懈,本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为稳步推进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以确保学生按期毕业、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目标,学院开学初就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通过采取远程指导、远程考核等组织形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考核节点的任务,实现指导形式有变化,论文质量不下降,工作进度不延误。所有教师采用腾讯会议等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及时答疑解惑,并严格对每位学生的设计过程、图纸进行逐一排查,确保不让学生掉队。

毕业设计答辩共分成32个答辩小组,114名指导教师和724位同学共同参与,分开题、中期、审图、答辩等环节。同学们通过录制视频或在线PPT讲解的方式,向评委老师介绍课题背景、研究意义、设计内容、创新点。评委老师在认真听取学生汇报后,对学生的方案设计和研究内容提出完善意见。答辩过程在严肃而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线上答辩效果与线下答辩水平实质等效。

5. 线上考试情况分析

结课考试是一门课程最后教学环节,对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完善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为维护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线上教学考核新模式,确保线上教学阶段的考试工作公平、公正,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学院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疫情期间结课考试工作方案》。目前部分课程已完成了线上考试,取得了较好实施效果。

在线考试依据课程大纲采取闭卷或开卷方式进行,考查可采用口试、大型作业(设计)、调研报告或论文等方式,也可以多种形式结合使用,所有考试方式都需填写结课考试方式备案表。所有课程在结课考试前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至少2次系统性的复习、总结或答疑,保证知识的传授效果。线上考试采用超星云平台或腾讯会议等平台,学生手写试卷,考试结束后学生将主观题部分答卷以拍照方式上传。在线监考按15-20人一个考场进行考场编排,每两名教师进行两个考场的监考,监考老师在考前预约实时会议系统。考生实名登录腾讯会议等实时会议系统,考试开启摄像头,考生面部及有效证件置入摄像头范围,监考老师两人一起在监考教师工作办公室接入考试系统及会议系统。闭卷考试不得采用任何网络工具查询,考试后采用知网查重的方式进行鉴别,严格把关学生考试的重复率。所有试卷按学校要求的内容(含能力达成度分析材料)进行归档,完整保留能证明学生成绩的所有电子文档。严格把控在线考试过程,保证在线考试公平、公正,保障线上线下考试质量实质等效。

二、在线教学工作举措

1. 精心谋划,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总体实施方案

为确保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正常教学秩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安排、在线混合课程、录播直播课程、网络实验课程、毕业设计在线辅导、课后网上答疑、在线督导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整体设计。组织学院教师制定了学习通网络授课操作培训PPT教程及视频教程,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修改与任务书重新下发操作流程方案。为教师通过直播、录播、MOOCSPOC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使用学习通、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提供了方案指导和路径参考,保障了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2. 广开渠道,开展线上教学反馈与分享

学院成立了机械战“疫”2020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教学工作群、授课教师群和在线授课指导组,积极开展在线教学问题反馈与经验分享,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和改革创新,进行在线教学经验分享,对线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核实、及时整改,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建立了疫情防控本科线上教学网络专区,加大对先进经验、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线上教学运行期间,学院及时统计学生上课情况,征集学生意见建议,针对集中反映的问题分门别类,反馈给授课教师。学院成立疫情期间学院本科在线教学质量督导组,学院领导、教师、督导老师,采用线上听课方式,实现了督导听课课程全覆盖。学院召开各系授课教师在线总结交流会,积极推进在线教学质量改进工作,广泛推广宣传在线优秀教学案例,鼓励教师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线上课程。

3. 主动服务,推动学院机械类专业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共享

学院建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基础》大学MOOC视频资源,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液比例及伺服控制系统》40学时网上课程,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48学时网上课程,涵盖视频/课后习题/试卷/线上辅导/电子授课资源/教学计划等。提出“预习线上学习,跟踪测试,线上答疑,课外补充,小班辅导”教学模式,教师利用SPOC端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推动所建课程在大学MOOC上共享。

4. 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类线上创新创业竞赛

受疫情影响,学生不能正常返校,部分国家级、省级竞赛不能如期举办,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机会大为减少。为丰富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提供条件,学院组织开展了互联网+、挑战杯等系列培训活动。学院与上海灵钥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了“灵钥杯”第一届燕山大学未来技术创新大赛,组织开展了“机器人微创意大赛”、“宅家创意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院级科技竞赛活动。

5. 奋力担当,积极参与机械类专业教指委活动

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指导意见举措填报,完成在线教学研究报告1份。为保证“停课不停学”,学院组织教师联系河北省各高校,统筹调研河北省机械原理课程网络教学,商讨本学期即将开展的机械原理课程理论部分教学方式,推动河北省机械原理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教学方式确定。

6. 精心设计,完成2018级机自专业本科生专业分流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本学期完成专业方向分流工作,鉴于疫情期间学生尚未返校,为保证专业分流工作有序开展,学院精心设计,制定了“专业分流整体方案”和“专业分流在线实施细则”,采用WeLink视频会议线上分流方式,完成322名学生的专业方向分流工作。

三、机械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经验总结

1. 机械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机械类专业在线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有:①录播课程模式。其优势在于录播课程经过后期加工,使课程呈现出更好更直观的效果,但是录播课程一定要更讲究质量和创意,才能抓住学生。在这方面,精品课程是唯一出路,但是目前机械类精品课程数量较少,建课成本高。②直播课程模式。其优势在于有很强的交互性。在直播的课堂上,老师、同学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模拟线下真实的课堂环境,这种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直播课程形式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的课堂,互动效果更好,学生在短时间内也更适应直播的教学模式。而直播课程的弊端在于直播课程的体验不及线下授课。

2. 机械类专业在线教学组织实施的适应性分析。

①教师适应性:讲台是教师的“阵地”,“停课不停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机械类专业教师而言,本身从事非计算机专业领域,授课模式的改变,使其相应的教学设计也要改变。这对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②学生适应性:目前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停课不停学”要求下,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律性、远程听课、网络获取资源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不过这也正符合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③教学平台适应性:在同时段开展网络教学的情况下,大部分专业教育平台教学软件出现了卡顿等现象,而社会化网络直播软件表现优异,如腾讯会议、钉钉、QQ直播。这从侧面上反映出专业教育平台投入的不足,平台部署、抗压能力偏弱。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专业教育平台应用少,自然开发投入也较少,因此平台研发进入恶性循环。而社会化网络直播软件以商业应用为核心,不断地投入完善。基于此,建议研究探索按照专业建设专业网络教学平台。

四、在线教学质量分析

1. 在线教学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在线教学覆盖学院所有系部本学期的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熟练程度,选择多种教学平台,课程资源丰富,授课方式灵活。

2. 教师每节课前平均投入时间增加,大部分教师在2-4小时。教师在时间、精力、情感上的投入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上课很认真,很投入,对老师所选择的在线授课方式表示满意,对线上教学的效果满意。

3. 线上课堂有组织,讨论互动良好,线上课堂教师组织有序,管理到位。学生认为教师会组织讨论互动,提问点名等;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反馈和答疑指导很及时。

五、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在线教育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高,由于学生所处环境差异很大,造成个别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2. 实践课由于其实践性质,很难实现实践类课程在线教学与动手实践的有机统一。

3.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丰富,但是代表学校特点的专业类网络课程亟待建设。

六、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保障情况

为达到“教学体系不松、标准不降、质量不软”的目标,机械工程学院针对在线教学进行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精心部署了一系列工作。

1. 避免网络高峰拥塞,错峰上课。将课程安排较满的周一、周二课表与周六、日对调,相对减少网络卡顿的影响。

2. 开展在线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本领。为保证授课教师熟练应用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学院依托各大线上教学平台,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培训课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老师们答疑,精细化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能。

3. 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监控。运用平台上的大数据实时监测教学运行,充分利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通过学生出勤率和师生互动等指标,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

4. 安排教学督导随机听课。针对不同性质课程帮助任课教师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提问互动、过程监督、随堂测试、作业布置、出勤保障,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化运行。通过多措并举,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七、在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的经验、特色

在线教学期间,由于师生/生生之间时空分离,相比线下面授教学,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学互动不足,且教师难以充分感知学生的反应、精神面貌,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师生/生生互动是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为此,机械工程学院线上教学除采用传统的教师直播讲授之外,还引入学生线上自学+线上学生提问-教师答疑互动+学生线上自主讨论互动的教学环节,形成了四环节穿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切削原理》在学习通平台中将适合学生自学的章节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各单元配置丰富的自学资料(如MOOC资源、重难点讲解视频、PPT讲义等),学生自学这些单元后完成线上答题测验以检验自学效果,随后带着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腾讯会议中提问,获得教师答疑,教师也可针对高频次提及的知识点加强讲授,师生互动可获显著增强;教师适时在课中设置1-2个讨论主题,每3-4位学生组成讨论组,组员通过微信/QQ视频实时群聊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获得讨论结论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供他组同学查阅点评,由此生生互动得以实现。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下教学恢复后仍可发挥效力,如继续构建线上自学资源,学生完成部分教学内容的线上自学,减少教师讲授时长,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互动以提升学生自主性,真正实现让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

另外,《液压传动系统》课程利用学习通APP串联线上课程与线下授课,以达到模块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利用学习通对学生线上学习进行实时反馈,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并参与线上答疑、线上讨论,真真正正让学生把知识装在自己口袋里;利用学习通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反馈,规整学习目标,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改进,使教师学生逃离“舒适区”,创建“沉浸式、快乐型、开放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制图类课程是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本学期全校选修制图课程达到86个自然班,近2500余名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制图课程在线教学受到极大挑战。在接到学校和学院“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全体图学部老师立即行动,针对图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展开了系统的研讨,最终确定了网络平台并选取了数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远程上课、作业提交与反馈、提问答疑的教学模式,为制图类课程的在线学习奠定了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老师,对项目中的32个近350分钟的《工程制图基础》在线课程教学视频进行了梳理,设计在线课程知识点PPT课件32个,制作习题集电子答案近80页,并结合教学内容给出了选择题标准答案以及改错题、补图题的评价依据及实施规范,为制图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提供了网络资源。

八、对疫情结束后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建议研究探索按照专业建设专业网络教学平台。根据专业的招生人数合理规划平台使用流量,避免卡顿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2.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丰富,建议进一步建设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

3.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通过虚拟仿真与线下实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以“做”为主,以应用为本,让学生寓学于做,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以项目为驱动,涵盖认知型、设计型和综合型的项目内容。同时能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各个基本模块的学习,能够充分体验整个团队完成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九、下一步工作措施

1. 加强在线教学监控

学院将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进一步搜集在线教学质量数据,形成“学院、系部、教师、学生”四维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发现问题—反馈意见—落实整改—持续提升”的良性改进机制,促进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2. 畅通渠道、加强沟通

课前充分沟通、课中加强互动、课后反馈提升,在线教学与学生自学高度融合。不断优化授课方式,有效提升授课质量,灵活改变上课手段,教师直播与师生互动同步推进,畅通复播通道。

3. 加强网络思政建设

把疫情防控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任课教师要遵守师德规范与教学要求,教学规范、环节严密、因材施教,自觉接受学院、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并不断改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按照学校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总体要求,围绕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工作总体目标,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工作组,开展在线教学促进工作,全面摸排开课任务、统计教学方式,开课前积极动员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总结了很多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本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线上教学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本学期,我院共开设本科课程89门次,涉及任课教师50人。其中专业基础课18门次,公共选修课4门次,专业选修课3门次,专业方向限选课22门次。所有理论课程均采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和直播、录播平台进行在线交互授课,采用的上课形式多种多样。

1. 通过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直播,采取共享屏幕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课件,同时伴随着老师的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可以看作是传统线下教学在网上的延续,相对容易操作,且教师与学生的接受度比较高。通过这种授课方式,老师可以在课堂时间随时与学生展开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 采取录播+互动形式,使用EV录屏等软件提前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通等教学app上。根据教学日历定时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供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同时,采用教学app平台上的签到、讨论、作业等功能与学生开展互动,及时获取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学习时间之外,学生也可以在app平台上对课程视频进行反复的观看;老师们还通过微信群、QQ群等平台和学生沟通课内外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际沟通探讨时间反而远多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此外,由于老师与学生的讨论大部分在微信区、QQ群、学习app等半公开平台进行,除提问学生外,平台上其他观看的学生也可及时了解讨论内容,使得讨论式教学的受众更广泛,更容易启迪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3. 采取参考网上已有经典授课资源+录播结合的形式。对于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网上已经有大量的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这类课程,老师们将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分享给同学们,让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此外,授课教师还对课程资源以外的内容做适量补充,补充内容往往结合科研与工程实际,将学生在网上精品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工程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以上所介绍的授课方式为较基本的三种授课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院教师往往将上述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发扬每种授课方式的优点,尽力让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在线教学的主要经验或亮点

1. 全员在线教学,课程能开尽开

本学期除了实践性较强的实验课程,无法开设网络在线教学,其他课程均实现线上教学直播或录播,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到了。部分实验课也想尽办法,进行力所能及的线上辅导或模拟。师生通过学习通、雨课堂、慕课堂等多个平台或方式完成了在线教学、互动交流、答疑及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

2. 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网络教学前几周,师生对这种新式教学方法热情比较高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出现懈怠现象。全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方法,无论制作的网页还是课件的内容,都力求每次均有改变,检查和考核学习效果的方法也不断刷新。同学们通过网络反馈的学习情况也不断出现新创意,教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及时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院师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丰富线上学习内容,自我拓展学习空间。

三、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处理办法

1. 疫情之前,大部分老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师们很少接触直播软件,对于直播软件的操作和流程并不熟悉。而且专业大部分老师上课习惯和学生面对面互动,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线上直播上课难免会不习惯。对于此问题,专业组织年轻教师一对一对较年长的老师进行直播软件的使用培训,使大家都掌握直播授课的操作流程。

2. 由于疫情原因,开学初期学生们手头没有教材,这对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和复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此,老师们在网上搜索相应的电子教材,或者对自己授课的演示文稿进行大幅度的修稿,增加大量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内容,弥补学生手中没有教材的弊端。

3. 开学初期,由于直播平台以及学习软件app运行不稳定的原因,线上授课曾多次遇到系统崩溃或网络卡顿。对此问题,老师们及时在微信群、QQ群等其他备用平台与学生交流,进行课程讨论和问题研讨以等待网络或平台恢复。此外,还把自己的录课视频留在学习软件app平台进行开放,留待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复习。

四、在线教学采取的主要监控手段

为加强对在线教学的督导和质量监控,学院多次组织召开在线会议,及时传达学校的工作部署,讨论学院的工作落实。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是否有效、达成评价是否合理等方面提出了在线教学督导原则,学院领导和院督导实时在线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控,对学院各类课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实现了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的课程全覆盖、授课教师全覆盖和上课班级全覆盖。

本学期,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在逐渐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同时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了网络教学以及讨论式教学,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获取知识,开拓了眼界;也与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途径,老师也能更清晰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总结经验,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保驾护航。

 

电气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日常的教学秩序,为落实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电气工程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的156门次理论课程、57门次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全院教师积极应对,群策群力,力保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

一、制度保障

应国家及学校线上教学的精神要求,我院相继出台了《电气工程学院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电气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的补充通知》、《关于电气工程学院线上考试(含重修)的通知》等教学文件。在教学制度上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生网课建议征求全覆盖,教师网课自查全覆盖以及教学督导全覆盖,保障线上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理论授课

1. 理论授课

线上理论授课实现了直播讲解环节的百分百全员参与,所有任课教师每次课均有不同形式直播讲解环节。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和学堂等线上教学资源,借助学习通、幕课堂等在线教学工具按教学计划定时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包括在线课程、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等,采用课堂讨论、选人提问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保持互动。

2. 线上考试

应学校“能考尽考”的原则,部分课程进行了线上考试,全院线上考试均采用“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网络视频监考,同时每门考试均配有流动监考,考试过程监考教师使用录屏软件进行全程录屏,开考前采用网络视频方式核实考生身份,检查考生考试环境,考试用品等,保证答题过程中双手保持在监控视频中,收卷时视频截图确保人卷统一。对于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预案,保证参考学生顺利完成线上考试。

三、实践教学

面对疫情,如何能保证实践类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三级项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是电气工程学院的各级领导与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综合分析疫情情况和学生返校进程,电气工程学院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决定将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三级项目等课程所需的适合邮寄的设备直接邮寄到学生手上,确保实践类线上教学质量。

收到器件的同学们,将卧室变成图书馆,将餐桌变成实验台,将自己的家变成了学习的课堂,加速完成实践类教学任务。面对邮寄来的设备,同学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收到元器件的安立剑同学激动地说:“我看着这一个个的工具、器件,仿佛又是在学校的那种熟悉的感觉,申请、邮寄、收货,用了不到4天的时间,足可见老师们在背后的辛勤付出,这让我感觉到了燕大的真心、老师们的真心!此生无悔入燕大!”刘慧军同学说:“初闻疫情严峻,迟迟无法开学,毕设所需器件的匮乏引起了我毕设进度将受拖累的担心。但随即就有学院委托人员就此展开详细统计列表清单,上报学院,不出三日就送达手中,高效解决了硬件缺乏问题,打消了顾虑。患难见真情,经历此疫,我对学院的周密部署有了更切身体会。”

四、实验教学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实验中心积极组织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立足实验教学任务、考虑实验项目特点、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和收集整合多元信息的基本原则,创建多元化及交叉融合教学资源,形成多样化且相互补充的教学形式。有效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工程应用软件、讲解视频创建多元化教学资源。

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机器人控制基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工程光学实验课程应用实验空间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资源。

2. 工程应用软件

针对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验课程(如:电气控制及PLC,微型计算机原理,嵌入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充分利用可供仿真的工程应用软件创建教学资源。

3. 讲解视频

对于背景特定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实验课程,基于没有较合适仿真实验平台和仿真工具资源的现状,实验教师搜集慕课课程、自行录制讲解视频(理论讲解、操作演示等),创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4. 多样化教学

利用主流教学平台,形成虚拟仿真平台在线教学、直播教学、录播教学及全程线上答疑的多样化交叉融合式教学形式,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线教学、直播教学、录播教学。

实验中心自行制定《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周报》制度,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进度每周上交周报。周报信息汇总形成数据归档、监控管理、总结归纳、信息反馈的线上实验教学反馈机制,可用于持续改进。本学期,校本部38门实验课程,计划线上实验开出率92%,现已完成76%。里仁19门实验课程,计划线上实验开出率95%,现已完成68%。线上实验教学有条不紊推进。

五、特色线上教学活动

1. 线上课程思政学习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集中观看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直播课程《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效果评价》,从为什么进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怎么干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围绕专业教师如何掌握课程思政的方法,重点讲解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等理念,并进行了讨论。通过组织在线教学培训,提高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加深了对课程思政内涵和方法的理解。

2. 名校名师系列公益直播活动

疫情期间,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不忘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收看“名校名师系列直播”活动,通过《一线教师所面临在线教育窘境》、《在家教书的“苦与乐”》和《实践出“新”知在线课程建设经验谈》三个主题的认真学习,教师们表示受益匪浅,对线上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未来将更加努力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学院教师在学习了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关于《一线教师所面临在线教育窘境》的课程后,表示对线上教学所面临的“师生不见面的教学场景,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暂别面授技艺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问题深受启发,今后的线上教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和方向。

在聆听了清华大学杨芳博士的《在家教书的“苦与乐”》后,广大教师表示要“回归教育初心”,克服网课中面临的各项困难,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学习了北京理工大学嵩天博士关于《实践出“新”知在线课程建设经验谈》的讲座后,学院教师非常认同“在线课程代表了先进的教育生产力”的观点,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六、授课质量分析

电气工程学院开展了学生全员参与的网课问卷调查,任课教师也开展了线上教学自查活动,针对网课的授课情况向全体学生征求意见,并根据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对网课进行改进,同时组织学生对网课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线上投票,投票结果显示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均得到四分之三以上学生的认可,其中有93%的课程学生认可度在90%以上。以上数据显示我院的线上教学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

七、经验与总结

1)在线授课和在线答疑相配合,可以保证教学质量,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腾讯课堂等在线教学工具的回放功能,可以方便学生对课上没有消化理解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

2)可以混合使用多种手段来实现课堂信息的上行下行,如同时利用腾讯课堂APP进行授课,保证内容信息下行顺畅,使学生获得接近课堂学习的听课效果;利用QQ群接受学生实时反馈问题、提交作业,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消息发布和答疑解惑的师生互动。

3)整个课程开始前应与学生进行充分预演,对教学的主要工具、备用工具、信息反馈渠道进行充分的测试,在课堂进行中要与学生进行经常性互动,以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4)由于网课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全方位的去考虑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应对措施。应该充分准备备用的电子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八、主要问题和建议

1)慕课堂操作繁琐、雨课堂不易实现教师与资源衔接、学习通平台不稳定、腾讯课堂信息上行不便、QQ课堂音视频效果差、钉钉不适应高校教学场景等。

2)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家庭条件是事实上制约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经过调研,学生认为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影响在线学习的首要外在因素。

3)因为授课工具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对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快速实时掌握,靠提问或问卷进行反馈的方式往往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交流和提问很容易耗费课堂时间导致无法完成教学进度,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也往往会出现效率问题。

4)教师普遍反映线上教学相比于线下教学精力、体力消耗更多,特别是面对屏幕无法得到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常会产生焦虑情绪。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于210日发布了《燕山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调整的通知》,学院接到通知后,全院上下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时期在线教学准备工作中。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共有理论教学任务166条,实验实践教学任务53条,涉及学院教师及实验教师111人。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全体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加班加点,对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及网络上的相关教学平台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学习和反复测试对比,根据每门课的要求和特点选择线上教学平台,建设线上课程,制作线上教学视频,制定考核方案。通过短期培训,教师们迅速掌握了“学习通”、“慕课堂”、“爱课程”等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保障了学院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除2门课程的课内实验因专业特点限制无法在线教学外,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理论、实验、实践课程的总体在线教学开课率达到99%

二、工作举措

1. 前期准备

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学院组织各系针对本学期即将开展的理论课、实验实践课进行了梳理,并对任课老师进行了动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线上教学培训活动。鼓励任课老师开展课程内部的研讨,针对课程线上教学细节进行研究和设计。组织任课教师以课题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提高线上教学水平。为便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每位任课教师均建立了课程群,并提前排查学生是否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出现困难学生第一时间与教务科和辅导员老师取得联系,确认情况、研讨解决方案。为避免因网络拥堵而造成在线教学无法顺利进行,除选定1个学校推荐的教学平台之外,全体教师均制定了在线教学预案,开通并公布了第2个教学平台作为后备平台,全体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组织所有教学班学生进行了提前预演,为保障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理论教学

面对突发的疫情,部分教师利用现有MOOC平台上成熟的资源快速搭建线上教学课程。通过选取“学堂在线”上现有优质资源作为课程的线上资源,在此基础上搭建SPOC。一方面,可以保证课程中通用部分内容的视频资源和相关习题资源的质量,节省相关资源自行制作的成本,让老师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特色资源的创建和制作上,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如何消化线上资源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成熟平台的习题资源,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动态地改进教学。利用教学平台,教师提前发布预习要求,预设预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平台上的资源提前进行预习,从而提高了课堂直播的教学质量。在线授课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尽量做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学院本学期全部课程(含毕业设计开题、中期、答辩)均配合使用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直播授课和直播答疑。在线教学中,随时穿插多次知识点的检测,增加过程考核比重,强化学生实质性参与到线上授课过程中,既打破了线上教学缺乏交互的僵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保证了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参与率,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利用线上的优势,在开课前、期间、结课等关键节点,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便于改进教学。

3. 实践教学

在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疫情期间,如何及时、有效地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是学院领导和每位老师关注的重点。为了在疫情期间做好线上实践教学工作,院领导和各系相关教师在开学前根据学校相关部署做了充分的调研和线上教学讨论,包括实验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克服种种困难、齐心协力,根据每门课的要求和实践特点选择线上实验平台、建设线上实验课程,制作线上教学视频,制定实验考核方案。每门实验课程均建立了课程QQ群,在开课前设计并提交了在线实验方案,经院、校两级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线上实验教学指导工作,并严格按照前期任务要求安排实验课表,提前做好备案工作,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院开学第一周便安排了一门实践课程,即软件工程系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连续三周每天8小时的课程,对老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探索,经过反复的考量,课程负责人窦燕老师在开学前及时更改了原定的教学方案,最终采用“腾讯课堂+PTA实践平台+QQ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实践教学。借助腾讯课堂,老师们对每个实践环节进行任务讲解与任务总结,在线交流与视频回放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远程听课的难题;借助PTA实践平台丰富的线上资源,学生们能够实现线上动手实践,线上成绩评测,实时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借助学生QQ群,进行课程资源的共享与课堂交流互动,使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通过“腾讯会议”教师群进行实时交流与反馈。并且,每位老师平均分配20位学生进行对接辅导,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3周时间不同的学习任务由点到面、层层递进,教学环环相扣,有序开展,最终完美收官。

4. 结课考试

线上学习接近尾声,结课考试提上日程,如何公平公正的进行在线考试,是摆在学院全体任课教师面前的又一个难题。涉及到进行在线结课考试的每位任课教师均精心策划了考核方式,丰富监控手段。首先,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视频监考,提前15分钟点名并检查考生证件;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发布考试试题,并在对应平台上提交答案;为降低学生间互传答案进行作弊的可能性,老师将考试分为三段进行,时长分别为30分钟、35分钟、30分钟,每个阶段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下一阶段考试。客观题在教学平台上直接作答,主观题用答题纸作答,结束后手机拍照上传到相应的教学平台中。整个考试过程全程录屏,为后续数据核对提供依据。部分老师还在正式考试前组织一次模拟考,带领学生将以上步骤提前预演一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最终的结课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尽最大可能保证在线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5. 本科毕设

学院2020届毕业生共860人,开题、中期、答辩各环节都经过前期精心设计,并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体毕设导师通过qq群、微信群、定期腾讯会议汇报交流等方式,对所带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监督指导,效果良好。

6. 交流宣传

新冠疫情使在线授课这一形式在全校迅速全面推广开来,对于教师来说,这一新的授课模式既熟悉又陌生,早在多年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就开始使用Moodle平台参与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个别专业的部分教师也在其他教学平台中参与使用过在线教学模式。为使全体老师尽快熟悉在线平台的使用方法,开学伊始,学院请软件工程系的穆运峰老师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整理了如何高效使用教学平台的指导性材料,分享给了学院的全体老师,满是干货的“技术贴”,为其他老师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使老师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作为第一个组织在线考试的光电子系,同样第一时间将本系的在线考试经验分享给了全院教师,为后续组织在线考试的老师们提供了参考。此外,为了更好的宣传学院的在线教学工作,我院先后6次向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供稿,宣传我院在线教学方面的经典案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们分别是:冯建周老师的《停课不停学-我的第一节网络授课经历》、余扬老师的《停课不停学-软件工程系线上实践教学进行时》、软件工程系的《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在线开题工作》、边飞老师的《风骨-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内容》、李江昊老师的《结课半日闲》以及电子通信系陈颖隽老师和于莉娜老师的《测试技术与仪器综合实验网课总结》。

7. 在线竞赛

疫情期间,学生无法返校,为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拿到双创学分,学院领导组织各系进行了交流研讨,与学院团委共同配合,结合各系的实际情况布置了竞赛组织任务,截至目前,学院已经举办了“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燕山大学程序设计拉力赛”,“大数据&人工智能竞赛”等在线竞赛活动,参赛学生近两千人次,为学生创新学分的获得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经验总结

线上教学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对老师们来说是一次考验。随着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师们由学期初的各种担忧变为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手段的欣喜。借助腾讯课堂,老师们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线交流与视频回放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远程听课的难题。专业课老师们建立了班级QQ群,在群里面咨询学生们在线上课的感受,从而实时调整教学方式。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群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咨询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作业、打卡等,使老师在线上教学效率更高。借助班级QQ群,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通过“腾讯会议”教师群进行实时交流与反馈。

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实验课程指导,在线教学经验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利用成熟MOOC资源,快速搭建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和资源。

2)多渠道多频次督促学生,包括利用QQ、教学工具、直播平台的测试工具等,在预习、上课前、课间小测、课后作业提交等方面对学生监督指导。

3)利用匿名调查问卷、随机抽样QQ私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的反馈。

4)前期针对网络的不稳定,做好备选平台的选取,并提前和学生共同演练,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5)通过一些教学实践平台如AI studio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远程实验;腾讯课堂回放功能,促使教师上完课后看回放,不断改进自身;不定时的腾讯会议,增加了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四、意见建议

1. 在线教学方式新颖,但是对偏远地区、农村等区域学生而言,由于可能不存在网络,他们不能实时的进行上课,其次,有的家长不负责也不管学生,通过作业发现效果不尽人意,网络课程需要家长的监督。

2. 在线教学是网络隔空教学,对于不能自律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授课教师如何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多模式、互动教学等急需老师们发掘。

3. 建议原线下教学多个教学班的组织形式,在线上教学能够采取统一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来线上授课;原教学班教师则投入更多精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解答和辅导。施行线上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

4. 线上的实践环节效果与线下动手实操形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践环节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效果存在一定差距。若能够引入完善的虚拟实验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保障教学质量举措

为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学期初,学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系主任、系支部书记和院督导组为成员的临时督导组,对全院课程进行了在线听课,截至目前,共听课150余次,听课人数近140人次,听课对象做到了中青年教师全覆盖。每次听课形成相应课程的听课意见表,以备后续课程评估和改进。各系领导在听课之余,注意与本系教师交流线上教学相关经验,及时引导任课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为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学院各系共组织网络集体备课43次;为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在线教学技能,各系共组织在线教学观摩9次;为不断优化在线教学各个环节,全院共组织网络经验交流52次;为保证教学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共组织网络专项教学工作会议40余场。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在线教学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院团委设计发放了《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状况调查》,了解学生居家学习条件及学习状况。学院为全体湖北籍学生每位同学配了一名党员教师作为疫情期间网络在线学习导师,随时解决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任课教师在课前、授课过程中以及结课后,通过匿名调查问卷,随机抽样QQ私聊,接收学生邮件等方式,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意见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测评、项目式教学评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反馈教学质量的好坏。

 

经济管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2020春季学期,我院162门理论课均以网络授课形式展开。同时,实践课程的网络教学工作正有序进行。本学期共安排2020届重修考试50门次,均以线上笔试、论文及大作业形式完成;安排各年级补考51门次及16级单独出题课程5门次。完成全校公共实践课创业与经营实训的授课工作。

二、工作举措

本学期我院积极布置本科教学工作,以系主任视频会议,各专业研讨会,网络连线答疑,录制平台使用说明等形式开展本科教学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本科理论课在线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各专业积极总结授课过程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学观摩、分享交流、学生课堂问卷调查等形式探讨更适合在线教学的授课方式,选用更适合在线教学的平台及软件。安排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及党支部书记20余人次,定期对学院开展线上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教学平稳运行。

三、经验总结及典型案例

1. 做好线上开课的前期准备。学院积极组织理论课线上授课的前期研讨工作,对不同平台录制了讲解说明,并分专业展开线上研讨。

2.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公共课程线上教学。本学期初创业与企业管理正常线上开课,经教研室反复研讨,最终确认了线上考核方式,作为首批开展线上考核的课程,顺利地组织了学生线上答辩考核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创业与经营实训课程,我院创新教研室与实验中心积极探索网上授课模式,结合现有资源,顺利完成了本学期实训课的网上授课工作。

3. 完成了合作办学外教课程的线上授课工作。积极与科廷大学沟通,制定外教课程线上教学及考试方案,完成了本学期外授课工作。

4. 完成了实习实践环节的在线教学工作,制定适合网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聘请企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线上实践教学环节工作。

四、意见建议及存在问题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通慕课堂授课平台与学生互动效果不好,部分教师更改为qq课堂直播课形式,学生较为认可。实习实践环节开展受限,效果不如线下形式。部分实验课程受软件限制,无法完成教学工作。

五、质量分析报告

1. 完成了1-17周全部理论课及实验课的在线日报信息,统计了学生网络授课出勤情况,从每日数据可知,学生网络课程出勤情况较好。

2. 通过任课教师问卷调查,以及全院学生直接反馈等形式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并采用互动效果更好的腾讯课堂直播课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实验教学方面积极利用远程软件、自建资源等形式开展授课。

3. 成立了以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系党支部书记组成的线上督导团队,保证每周一节课的后台听课监控体系,基本完成学院全部开课理论课的听课工作。

 

“语”你一起,抗疫同行

——外国语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出了一个大难题,一张大考卷。面对疫情,中国的教育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直面危机,果断出击,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在这场综合大考中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交上了一份有温度、有技术的答卷!在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高校在线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等一系列文件的号召下,中国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创造了历史,惊艳了世界。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它对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范式改革提供了中国范例,贡献了中国智慧。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关于开展线上教学的号召,落实工作部署,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落地实施,外国语学院全员动员、上下一盘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保障有力、积极落实,保证了学院本硕专业课程和全校公共英语课程线上教学顺利展开和平稳推进,为燕山大学的线上教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改变了我们对教与学的认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启发我们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速了我们对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转变。我们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收获和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缺点和不足。学期将末,对学院线上教学做一总结,以推动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一、学院线上教学总体情况

2020年春季学期,外国语学院共开理论课172门,实现100%线上教学。各位教师采用涵盖学习通、雨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ZOOMQQ课堂、钉钉、腾讯会议、微信、U课堂、ismart等十余种教学工具和平台、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全院各专业共组织网络集体备课50余次,教师主动网络观摩教学29次,网络经验交流153次,召开网络专项教学会议24次,编撰教学案例16个,进行课程思政研讨5次。

二、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

1. 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保障有力,积极备战。按教务处线上教学工作安排,学院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精心谋划,积极部署,加强引领和协调,集全院之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学院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学院发布了“外国语学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线上教学工作通知及安排”,针对线上教学的课前准备和各项细节工作做了分工和详细周密的部署。全院所有科室各负其责,通力合作,摸底排查落实教学任务,组织教师选择平台和课程资源,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培训。为保证正式上课时课程顺利进行,还组织教师提前测试,完善预案。学院还专门制作了系列视频,教授大家如何获取网络视频资源并加入自建课程,以及如何录屏,解决了很多老师的技术困惑。专门成立线上教学技术保障组,为解答老师的技术疑问,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各系老师在工作群里充分研讨,试用比较各种工具和平台,集思广益挖掘资源,学院教务人员耐心解答,为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做好心理、身体、资源、工具、平台等方方面面的准备。

2. 强化质量监控,加强辅导改进;课堂形式多样,课后活动多彩;挖掘思政元素,厚植课堂教学;开展互听互助,开放包容发展。主动转变观念,反思课堂教学。改变评价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为了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目标,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督导,线上听课。成立了由院领导、教务人员、各系室主任、各党支部书记等25位教师组成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督导组,并建立了QQ督导工作群。制定了《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论课程听课表(线上版)》,根据线上教学特点,督导以学生身份进入线上课堂,从教师行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监督并及时将《听课表》反馈给教学秘书备案。截至目前,督导已听课326次,做到了课程全覆盖。

2)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学院根据教务处发起的“燕山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线上教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和督导听课反馈意见,以及教务处反馈给教学院长的学生意见,及时通知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以及教学组织等做出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回应学生关切。尤其针对学生“作业量大”的问题,多次协同学生、教师、系主任、辅导员等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

3)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避免由于不能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乏味和枯燥,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尽量丰富有趣,让同学们有激情有动力。比如德语老师潘地,利用绘图游戏等形式不仅让学生参与课堂,还让家长走进课堂,进行德语会话和跨文化交际等等。

4)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开展课程思政研讨。结合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和教学单元主题,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材料,并在课堂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战“疫”精神融入其中,向学生润物无声地传递战“疫”时代精神与正能量,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研讨,发挥线上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健全品格的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5)开展教师互听在线课程,加强教学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交流经验和心得,举行教师在线教学专题会,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教学过程中好的做法,以及开展教师“互听在线课程”活动。老师们响应号召,发扬无私、开放的精神,积极参与。任课教师将主授课程的链接和会议号发送给全体教师,邀请大家走进自己课程的在线课堂,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这一措施有效促进了在线授课教学经验的交流,不仅使教师快速建立起在线教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助推大家自发形成对于在线教学的统一认识,建立起教学能力中提高信息化素养的意识,形成具有外语专业教学特色的在线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建立起为特殊时期的在线教育献言献策的良好氛围。

6)听取学生意见,主动调整,随“意”而为。举行网课师生交流会,倾听学生代表对上网课的感想和感受。变“重评教”为“重课后反馈”。鼓励任课教师将“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区别看待。鼓励教师主动加强与学生沟通。鼓励教师在课后立即发起在线问卷或访谈,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和意见,并以此为依据,一面开展在线课程主干内容建设,一面增加、调整合乎专业教学和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内容。学院着力促进专业教师反思所讲授课程的内容,将主干内容精心加工提炼,将其体现在录播教案和微课素材中,以此对专业课程删减枝干,积压水分,“做减法”。所制作在线课程应体现专业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之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达成一致共识,即“在线课程不是线下传统课程的原版照搬”,而应当借助在线课程建设之机建设、健全已有课程体系和内容。

这一面向授课对象的即时反馈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有效性的把握更加及时和直观。现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一代,通过网络对教学信息更能做出准确和开放性的反馈。这些反馈的真实性和参考意义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反馈所不能比拟的价值,更有利于推进专业课程“内涵式、扁平化、众筹型”建设。

7)转变考核方式,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线上教学的实行,进一步推进了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在线教学并非简单地将线下课堂资源搬到线上。同样,线上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也清醒意识到,考试和考核也绝非简单地将线下考场搬上在线视频这么简单。对于专业教师对结课考试的顾虑,学院鼓励任课教师解放思想,使用多元化、形成性的学习评价体系,敢于用“面对面评价”逐步代替传统的“一张纸评价”。这既是当代大学教育学习评价的大势所趋,又是对学生学业能力考核的正确方向。

对此,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了尝试。首先,对于考查科研能力的专业课,鼓励采用基于研讨的形成性评价,辅以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依托中国知网结课论文系统,积极展开新的评价形式的尝试;以日语会话课为代表的语言能力课程,鼓励以输出的成长性为评价依据的同时,结课采用视频外语面试的形式。周密设计对应外语能力各个构成部分的考核点,将考试流程标准化,方案精细化。将考核目标从“记句型、背单词”,转变为“说得准、用得对”,重视真实专业技能体现。

8)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学院组织开展涵盖了英、日、俄、德、法以及翻译在内的五个语种、六个专业的各种竞赛,诗歌朗诵、口译、书画、短诗创作、疫情词汇双语翻译等等,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这种方式推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510日,举办了2020年“外教社·词达人杯”线上英语词汇大赛,全院共有非英语专业520名学生参加,获得一等奖复赛资格的20位选手代表我校参加了河北省“外教社·词达人杯”决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大学生提供了检验和提升外语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各专业系室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举行了各种词汇、短诗、翻译等线上竞赛,为学生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学习创造了条件。

9)开展微课制作竞赛,提高信息化素养,“以赛促教”。63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了2020年外语微课大赛暨河北省第六届微课大赛选拔赛,来自学院英、日、德、法、翻译四个语种、五个专业及公共英语的14支微课团队参加了竞赛。微课竞赛加强了现代信息化与教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深化了教学创新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法的有益尝试。

10)线上课程全覆盖,中外教师全参与。疫情期间,学院鼓励国内老师克服来自技术、心理、压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困难,鼓励老师线上开课,实现课程100%开展线上教学。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外教不能返回中国进行教学。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学院积极动员、协调和组织外教开展线上教学,为外教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执行本学期教学计划。学院督促各系室主任线上听取外教课程,掌握外教授课内容和质量。本学期外籍教师共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的22门课程,目前各门课程线上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外教们克服了时差、技术、语言、网速等困难,通过录制课程视频和QQ群、微信群在线授课、答疑等方式,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互动,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学生好评。外教积极参与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与实践,万里“传情”,“语”我同行,成为我院教学战线上的重要一部分,是外语教学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11)推动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实战能力,提升燕山大学的社会影响力。疫情期间,为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渠道,外国语学院与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中心建立实训合作。实训指导成员包括英语系党支部、综合英语教学团队等多名教师,以及日报社全媒体中心的编辑老师。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创立团队,参与“秦皇岛plusAPP英文翻译工作。在合作双方以及参与实训的师生共同努力下,“秦皇岛plus”英文内容组织积极有序,得到了秦皇岛日报社上下的一致好评。“秦皇岛plusAPP现在已可以在手机(安卓和苹果)的应用市场里下载,实践项目组的图文在首页就能看到。学生实践活动不仅更为丰富多样,在英语学习的质量上也得到了进一步锤炼,提升了燕山大学学生的知名度,也助推我校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3. 探讨结课评估手段,形式多样,渠道多元,模拟演练,确保顺利。自教务处发布《关于疫情期间结课考试及后续在线教学安排的通知》之后,学院高度重视,要求各专业、各课程团队、任课教师应结合网络学习特点认真研讨,按照“能考尽考”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线结课考试的新模式。经摸底统计,我院本学期考试连同重修考试在内共181门,最后选择线上考核102门,待学生返校后的线下考试79门。

对于专业教师对结课考试的顾虑,学院积极探索在线结课考试的多元化组织模式,严格要求,倡导诚信考试,加强思想教育。同时,研讨监考模式和试题容量等手段尽量避免学生抄袭作弊。学院要求教师考试课程必须安排监考,提倡任课教师进行期末考前模拟测试,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和顺畅。鼓励教师利用在线平台进行组卷考试,题目尽量开放,综合。考试方式多样,可以在线笔试,可以面试,口试,也可布置论文大作业。结课课程教师填写在线考试方案,专业审核后报院长审批,并由教学秘书备案。

三、经验和启示

1. 线上教学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创造性,探究适合本专业的教育教学的课程模式。在线教学初期,专业教师以适应和借鉴为主。在上述互听课程的基础上,积累了适合外语专业教学的授课经验。重新认识教育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促进“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外语专业教学具有其自身特点。日语专业教师将在线教学带来的挑战归纳为“教学互动信息的缺失、教学情境创设的障碍、教学方法的非有效运用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盲区”等。建立符合外语专业教学的“在线教学情境”成为了首要攻关的任务。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任课教师尝试改变以往以课本为纲的办法,代之以建立专业实务情境的办法。如在日语会话课程中,强调以特定场景下的语言输出为主要内容,真正做到了“精讲,精练”。通过贯穿课堂的会话练习,以用带学。

2. 坚持成果导向、输出型导向的评价方式,重新认识线上教学的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推进“课堂+研讨”型外语教学模式。鼓励线上课堂和研讨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文科任务式教学和课题型教学。外语专业本学期部分课程,自发尝试“大班线上授课,小班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未来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后疫情时代,小班化的研讨可以在线下再现,并进行进一步深入发掘,大有潜力可挖。长期来看,以研讨型教学和任务式、课题式教学带动“金课”课程群的建设,是必由之路。

3. 从“挤水分、做减法”到常态化“做乘法”。本学期线上教学所带来的并非是给传统课程“做加法”的过程,而是专业课程“挤水分、夯基干”的“做减法”的好机会。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好疫情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持久战的准备,又要积极思考“后疫情时代”教学变革的教学逻辑和实施举措。线上教学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良机。线上教学条件的成熟,会使教师教学能力评估、课程质量评价不再停留在纸面提纲上和教学比武竞赛里。评教专家可利用线上教学之机遇,走进日常教学的课堂,真正了解教学动态和授课质量,并对教学效果做出即时反馈和客观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后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为驱动力。借此大力推进近来教育部提出的完全学分制改革。此次疫情期间的教学组织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一定要落实到常态化教学中,要催化它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相乘效果”。

4. 从“危机”中探索“先机”。此次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适逢我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这期间线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必将成为我们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下积累的财富。这一阶段教学任务胜利完成后,我们有必要从“调整思维”、“发挥优势”、“优化形式”、“强化质量”、“严守底线”等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对线上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分析。

在今后的教学组织工作过程中,进一步让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尝试,趟出一条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由此,既可以避免教学成果和国内其它院校的同质化,又利于推陈出新,树立属于我校的教学优秀典型。

5. 从重“个性化”到重“多元化”的转变。服务于国家高等教育的大目标,我们的教学质量标准不能变,但是教学行为监测和教学有效性评价层面可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教学组织上,变“指导性办法”为“原则性意见”,以章程和规则建设,代替实施建议和指导办法,因为教学的有效性无法通过确定性的线索获得。强调深度发展“产教融合”的方向,就要承认产业未来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及其对人才要求的滞后性。只要给予实际教学更多的摸索和探求的空间,鼓励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开辟出更多国内同行未曾关注的教学成果空白地。对于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建立更多元的、开放的评价体系,让教学服务于情境、服务于实务、服务于真实的工作场景。

四、建议和意见

本学期线上教学秩序总体平稳,学生到课率高、互动性强,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经过试点课程的调研,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总体满意率达92%

在本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施以前,外语专业的教学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育手段被动化;非英语语种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不足等现实性问题。本次在线教学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专业师生加速转变教与学的传统观念。

在线教学初期,虽然也存在教师对在线教学规律的把握不足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高的问题。但是随着工作的稳步推进,此次在线教学实施的受益一面开始显现,它对于外语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对调整外语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关系、调整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起到了客观上的方向性引导。

在线上教学中遇到问题,大家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线上教学,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为最大化实现线上教学有效性,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研究教什么:多方涉猎,精心准备和构建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设计要具体清晰明确。

2. 研究怎么教:教学方式和过程要避免单一乏味,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做到录播、直播和线上答疑相结合,避免方法单一。要设计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相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拘泥于形式,力争勇于创新,要勇于采纳新方法,尝试新模式。要跟上时代步伐,潜心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手段,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尝试,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3. 研究教学材料。有时教学资源和资料相对丰富,但要求就是充分挖掘,取其精华,使其有机融入自己的教学内容。

4. 研究教学中心,如何使学习真正发生。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避免主观灌输一言堂现象。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可以采用“课前微课/慕课——课上重难点强化——学生互动提问、答疑——课上重难点简短练习——课后微量作业——课上点评”的教学流程,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适当互动,全程专注。

5. 研究吸收效果和反馈。线上授课有一个无可取代的好处,那就是课程回顾,学生可以反复多次的观看回放。作业中不懂的内容可以回顾课程后再完成。作业量要短小精悍,量小,但是有针对性。作业要尽可能多的批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把握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同时增强师生感情。下次上课时作业要点评,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增强学生信心,减少师生之间的生疏感。

6. 研究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发生的主体,要研究他们的心理,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终身学生的习惯和意识。潜移默化的传授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

7. 研究教学手段和模式。开展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和交流,扩大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充分研讨,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8. 研究开发教学资源。小语种的慕课资源比较少,要以此次线上教学为契机,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慕课和微课,为未来线上教学常态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本学期录课的过程当中,时间紧,任务重,准备时间不充足,老师们的语言表达可能还不够流畅,有时甚至穿插一些口头语。如果能创建自己的慕课或微课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临时录制课程的弊端,同时更能突出自己课程特色和重点。

9. 研究课堂监控和互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加强课堂监管以保证教学有效性。网络课堂中教师于学生处于不同空间,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学生容易走神,更容易“脱”堂。老师要增强与学生互动,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10. 研究教学工具和平台。教师一定要研究和熟悉自己的授课平台,尽可能开发和运用有利于课堂组织的模块和功能,极可能多的掌握网络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外语教学融合的能力。

五、多层面并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

外国语学院贯彻教务处本学期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赵永生副校长关于结课考试的指示和工作安排,开展了多层面的教学监控,以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目标。

1. 教务管理层面。教务管理人员每天组织开展学院教师在线教学情况统计、学生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根据学生以及教务处反馈的意见,及时联系任课教师,调整在线教学方案。

2. 学院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督导。成立外国语学院疫情期间线上听课督导小组,由院领导、教务人员、各系室主任、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学术带头人等25名教师组成,每位督导每周选取一门课程进行听课,及时填写《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论课程听课表》,反馈给教学秘书,截至目前,督导已听课326次,做到了课程全覆盖。积极组织各专业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网络教学观摩、网络经验交流等活动,切实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3. 专业层面。各系室主任在线听取本系教师课程,撰写线上教学实录,记录线上教学开展以来任课教师的授课状态、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产生的经验,及时总结,纠错改正。

4. 教师层面。鼓励教师采用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直播、录播和引用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以线下自学和线上教学结合的模式,举一反三,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各专业教师互听互学,开展网络集体备课,交流线上教学经验,编撰优秀教学案例,记录线上教学日记。

5. 结课考试。研究探讨多元化考试模式和手段,研讨监考模式和试题容量等手段尽量避免学生抄袭作弊,确保考试公平。鼓励教师加大主观题比重,题目尽量开放,综合,以考查学生能力为核心。考试形式多样,包括在线笔试、面试、口试、或论文、大作业等。

结语: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打破了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但却客观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身的机会。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研究线上教学的开展方式、评估模式、主体选择适应度等问题,以及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能为燕山大学的线上教学贡献一点力量。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疫情之下的教育与教学也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部署,秉承“停课不停学,一样有收获”的教学目标,学院领导科学谋划、运筹帷幄,各系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教务科统筹协调,学生科当好师生联系的纽带,院属各单位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多措并举,全力开展好线上教学工作,确保了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本学期我院114门次理论课、30门次集中实践环节、6门课内实验、321人次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并根据该方案按照既定的课表,充分利用学习通、雨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通过直播、录播、MOOCSPOC等形式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在线教学。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不降低,我院出台了线上教学管理办法,成立了在线教学临时督导组,对本学期所有课程进行了全覆盖式地督导,有效保证了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大多数课程都已结课,各专业、各课程团队及任课教师结合网络学习特点认真研讨,按照“能考尽考”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结课考核方案,并顺利完成了课程的考核。

二、工作举措

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学院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我院上下高度重视,全院动员,协调联动,多措并举,有效保证了学院在线教学的质量。

1. 建章立制,加强线上教学的管理、督查和激励。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线上教学工作,制定了《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线上教学管理办法》和《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线上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指标》,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展线上教学考核评价,对考核优秀的课程进行奖励。学院动员各系充分利用微信和QQ等网络平台组织教师集体研讨线上教学相关工作,集体在线备课,制定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形成了教师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系(室)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学院在线教学实施方案三位一体的多层级、全方位的在线教学保障体系。学院成立了由院领导、教学督导、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组成的线上教学临时督导组,对全院所有线上教学课程实现全覆盖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在线教学的质量。

2. 量体裁衣,精心设计线上教学课程。学院任课教师精选教学平台,精心设计课程安排。课堂教学以在线直播授课为主,中国大学MOOC中的优秀教学资源为辅,保证了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和课堂设计的科学性;辅以学习通、QQ群和微信群等手段进行课后答疑,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初步形成了包含老师线上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三位一体的网络教学模式。土木工程系主动对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帮助学生申请了电子版教材和PKPM等专业软件,为学生在线学习和毕业设计在线指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程力学系针对力学课程特点,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管理和节点考核,每周在线考试1次,做到线上教学保质保量。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充分利用通过专业评估(认证)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网络调研,借鉴兄弟院系的优秀经验,共享专业线上教学的优质资源。建筑系根据设计课程特点,细化设计阶段划分,明确各阶段的深度要求,开展线上评图和优秀作业展示,师生点对点沟通设计成果,确保线上线下同样的教学效果。实验中心充分借鉴各种线上虚拟仿真资源,通过录制实验过程和仪器操作视频,直播讲解,QQ课堂讨论,并辅以学习通考勤的方式,做好了实验课程在线教学工作。

为了做好课程结课后的在线考试工作,各系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完善的课程在线考试方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监考,任课教师根据考试特点制定监考注意事项,每名监考教师分配10-15人,通过摄像头进行在线监考,并全程录像,保证了在线考试的公平性。

3. 全员动员,共同做好线上教学服务保障。在主管院领导带领下,教务科负责学院整个线上教学工作的布置、指导和检查。一是及时做好学校教务处和学院各项工作部署的具体通知;二是积极对接相关出版社和教指委,申请专业软件开放和在线教学资源;三是指导各系组织教师选用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并在相关教学平台完成建课;四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行在线授课测试,为课程的正常开展做好准备;五是统筹安排线上教学督导检查工作;六是及时填报线上教学情况周报和日报表。学生科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师生联系的纽带作用,一是提前准备了各班级学生干部通讯录,方便任课老师联系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二是为每门课程建立了相应的QQ群或微信群,为线下教学提供辅助服务;三是所有辅导员加入课程教学群,协助任课教师加强学生的组织和监督;四是辅导员与学业困难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对一沟通联系,邀请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

4. 开展教学研讨,研究解决在线教学难题。为了部署在线教学工作,研讨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院及各系多次召开网络专项教学工作会议、网络经验交流会及集体备课小组会,助推在线教学高质量运行。

5. 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在线教学状况。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状况,找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院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从教和学两个方面,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进行了第一轮线上教学问卷调查。问卷包含教师线上授课情况、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学生线下学习情况三个方面;活动中共发放问卷15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99份,学生参与率83.8%。对于收回的问卷,学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理,形成了完备详实的在线教学分析报告,并反馈给了有关单位和个人。6月下旬,我院还将对后半学期开课的课程进行第二轮的线上教学问卷调查。

三、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我院第一轮线上教学问卷调查结果,95.6%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准备工作感到满意。82.5%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及时推送课程PPT、辅导视频、参考教材或文献、习题等教学资料,且教学资料质量很好,充分满足学习需求。91.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布置线下学习任务,线下学习进度和内容要求与课堂授课同步。88.7%学生认为教师课后辅导很及时认真,能够很快帮助自己解决问题。63.4%的学生认为经过教师的线上教学,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均有所提高,收获较大。66.9%2020届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线上毕业设计(论文)的状态感到满意。84.4%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整体感到满意。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还发现,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教学氛围轻松,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分心;影响居家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自制力差,缺乏学习氛围;对于线上学习的授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喜好不同,总的来说大家更倾向于直播、录播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授课模式。

四、经验总结

1. 完备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在线教学高质量平稳开展的基石。我院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在线教学开始之前即研究制定了《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线上教学管理办法》,界定了职责权限,明确了奖惩机制,为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2. 领导重视,全体动员,协调联动,是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推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和”是关键要素。在线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和在线教学过程中,我院上下都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左右协调,全院形成了一个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整体,使得在线教学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推进。

3. 做好全过程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闭环控制,是确保在线教学标准不降低、质量不下滑的重要法宝。我院一直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并逐步建立了基于闭环控制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疫情期间,我院充分发挥这一体系的作用,并加入了符合疫情期间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控制做法,有效保证了在线教学的质量。

4. 教师要注重平时积累,建立课程资源库,并不断更新。自学校推广移动端教学以来,我院全体任课老师积极投入教学资源和题库资源的电子化建设,一批优秀课件和题库被逐渐开发出来,部分老师还获得了燕山大学移动教学大赛的奖项,老师们多年的积累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意见建议

1. 以此次在线教学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本次教学,老师们普遍感受到了在线教学所具有的优势,也有意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希望学校继续加大教学信息化投入,出台更多鼓励政策,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2. 希望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软、硬件齐全的网络教室,建设一批优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慕课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应对在线教学资源短缺带来的问题。本次在线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我校在线教学资源不足,尤其欠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许多课程实验所需要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无法满足,大多数课程实验不得不通过实验老师自己录制教学视频。

3. 成立在线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在线教学问题,专门负责协调处理教学资源整合、网络资源调配等事宜。这对于健全学校的教学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会大有助益。

4. 对任课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系统培训,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挑战。这个培训可以作为年底全校教师轮训的内容之一嵌入。

 

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春季学期学校延期开学,为落实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贯彻执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和《燕山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调整的通知》,理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并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在线课程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和学校自建在线课程资源,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和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自224日起按照既定的课表,通过直播、录播、MOOCSPOC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现就理学院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学院除自身专业课外,还承担了全校数学类基础课、大学物理基础课及大学物理实验课,课程门数多、任务繁重。自224日开始线上教学以来,学院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和自建资源,先后开展了约363门次理论课、18门次实践课、157门次实验课的在线教学。同时,各位任课教师还积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课下在线答疑以及课程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在线教学的教学质量。经过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大部分课程已完成授课,总体效果良好。

二、主要措施

面对从未开展过的大范围在线教学,学院全体教师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为顺利完成在线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在线教学工作准备阶段采取了统筹安排、凝聚团队力量开展工作,保证各项准备工作推进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在线教学准备初期,公共课系室集中安排骨干教师完成相应课程在学习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引入,专门录制视频供老师内部学习,同时利用自建在线资源,对相应课程进行统一的学习安排;各专业系室教师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利用学习通平台、腾讯平台等,在平台中上传学习所需的电子书、ppt、录频、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资料,认真完成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学院实验中心为了保证能够在春季学期如期完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任务,积极联络到“科大奥瑞”公司提供的抗击疫情免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对开课教师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以及教学模式的培训工作,为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发放安装说明、统计不能上课的名单、帮助学生安装好实验环境。

(二)在教学进行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 在管理上做到张弛有度,做好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确保教学秩序安全平稳落地,学院要求全体教师除去首选智慧教学平台外,都要有备用方案,保证特殊时期不因网络原因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作业布置、答疑和辅导工作。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各系专门安排熟悉网络教学工具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以便老教师能尽快熟悉和掌握网络教学工具,保障网络教学顺利开展。

2. 在具体教学业务上充分鼓励教师各展其能,采用适合自己和学生认可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如何开展网络授课?怎么教更好?从哪里找资源?直播好还是录播好?网络崩溃了怎么办?许多教师对网络教学有一些担心、迷茫与不安!为此,各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校教务处和学院关于网上教学的各项要求和文件,积极推进网络授课的展开。通过交流和学习,教师们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利用学习通平台、腾讯平台,在平台中上传学习所需的电子书、ppt、录频、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资料,通过直播、录制教学视频、定制腾讯会议、建立在线文档、优选网络资源、在线答疑等手段进行线上教学,同时给学生建立QQ群、微信群等辅助教学,主要用于群组讨论和教学的备用平台。

3. 加强对全院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工具和技能方面的业务培训,保证每位教师都掌握足够支撑网上教学的工具、技能和方法:首先,学院要求各系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个网络平台使用、各项教学技能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新形态下的网络工具、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升了大家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网上教学业务研讨,除了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网上教学技能培训外,各系内部定期开展交流沟通,梳理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群策群力,努力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三)教学收尾阶段不放松,考核工作做到有序梯次安排:本学期网上教学已近尾声,在这期间学院承担的理论课教学大部分已结课,大四毕业生的部分课程考试已经按照线上考试的方式予以收官,19年秋季学期(17/18/19级)理论必修课的补考课程也正在筹划进行线上考试。按照学校教学考试总体安排,各类选修课及部分必修课本学期进行线上考试,其余必修课等待返校后考试。

三、经验总结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教师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网上教学经验,不知不觉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往前迈出了一大步,极大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值得总结的地方有很多,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此处我们简要总结几点:

1. 在线教学使教师们各显其能,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开拓并实践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2. 在线教学可以使得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各种资源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知识的理解;

3. 在线教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错误率,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去辅导学生;

4. 在线教学因受网络或平台系统影响,随时可能会有突发状况,需提前做好备案;

5. 在线教学方式多样,可以回放,收看时间会相对灵活,便于学生课后学习,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易把控,需要通过作业、讨论等方式加以沟通交流;

6. 在线教学缺点是无法实现面对面教学,学生上课没有学习氛围,教师无法及时监控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无法起到督促作用。

四、意见建议

在线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各有不同,根据这一学期教师们在线教学的经验总结,提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1. 线上教学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存在相当一部分同学敷衍、应付甚至根本不听课的情况,需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做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从而改进教学效果;

2. 建议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妥善解决线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网络问题与教学设备问题等,同时建议学校在教学楼里建一些直播间,或者为教师配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设备,鼓励一下教师们的线上授课积极性;

3. 尽量放宽对线上教学的限制,丰富、完善在线教学平台中的考核功能;

4. 建议以后采用线下和线上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能突破线下教学时间较短的限制,有利于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质量监控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学院在线教学工作平稳运行,保证在线教学质量,学院对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进行督导。

1. 组成临时督导组

学院组成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临时督导组,包括院级领导、学院督导团成员、系室正、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2. 督导任务

每位督导组成员每周跟踪听课1门次,至少一节课(45分钟);每周更换1门课程;督导组成员听课尽量不交叉。

3. 督导形式

督导组成员以学生身份加入被督导课程班级,参与该门课程的在线教学。

4. 督导内容

1)教师行为:精神面貌,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和工具使用;

2)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程信息清晰度,教学资源有效性;

3)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合理性,教学方法评价,师生互动;

4)课程考核:平时考核方式有效性。

 

文法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文法学院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目前已进入第17个教学周,大部分课程已经结束,现从在线教学总体情况、工作举措、经验总结、意见建议以及质量监控手段几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212日,学校教务处发布了《燕山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调整的通知》,拉开了全校特殊时期全面线上教学的序幕。学校总体要求为:学校延迟开学期间,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在线课程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和学校自建在线课程资源,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和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通过直播、录播、MOOCSPOC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根据学校一系列随疫情发展情况而变化的具体部署,学院的线上教学工作也逐步展开。2020年春季学期文法学院151门理论课、18门实践课、8门实验课(含课内实验),除部分实践课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周期的调整和顺延,自教学周第一周(224日)开始,各任课教师利用各教学平台,采用直播、录播、录播+直播、MOOC等教学模式,有序且保质保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截至目前,教学效果良好。

二、工作举措

(一)精心准备,超前时变

寒假里收到学校的《燕山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调整的通知》后,学院马上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1. 确定任课教师、核实教学任务,选定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对照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任课教师仔细排查,摸清情况,确认因疫情不能按时授课的教师并及时做出了应对方案;选定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组织任课教师核对教学任务,确定学校推荐的3个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组织老师于217-223日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认真学习平台操作指南,使教师在上课前就掌握了线上资源的技术操作。

2. 完成教学准备。动员任课教师提前完成了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建课的任务,将自建资源(PPT、教学大纲、参考文献、资料,参考教材、习题、作业等静态资源)和推荐平台及其他平台的优质视频资源,以一次性或每周、每次课前发布资源的方式上传到相应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

3. 完成开课前测试。学校定于221日测试周五课程、22日测试周一课程、23日测试周二课程,全体教师开课前都完成了课程教学准备,按要求进行了在线教学测试。

高迎泽老师不断搜索各种网络教学方法,下载各种软件进行测试,哔哩哔哩,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微信,不一而足,前后测试了十多种平台和软件。连续几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并做了笔记,从平台要求,主要功能,使用人数,流畅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选定了钉钉和哔哩哔哩,另外还做了其他的备选方案,同时把这些经验分享给需要帮助的老师。

正是这样精心、超前的准备,才保证后边所有课程都能够顺利进行。

(二)根据疫情,积极应变

疫情不断变化,学校教学运行也不断调整,学院也根据情况积极应变。

根据教学计划226日周一,学生第一天正式上课。为了避免网络高峰拥塞,在线教学期间,学校错峰安排上课,即224日开始上课,周一、周二上周六、周日的课;周三至周五按照正常课表授课;周六、周日上周一周二的课。错峰上课持续了5周,根据实际情况,第6周恢复正常课表上课。

线上考试的准备。因为疫情,学生不能返校考试。学院组织任课教师做了各项线上考试的准备和培训。学校组织了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雨课堂和超星云平台考试相关培训。学院出台《文法学院关于疫情期间结课考试的补充说明》,进一步对考核方案的审核、试卷的审核、考试手续的办理进行详细规定与说明。全体老师根据自己选择的平台积极参加培训,研讨具体考试方案,以保证线上考试的顺利进行。

(三)学生为本,主动求变

老师们虽然不用去教室上课,但却在线上忙碌不停。网上签到、直播、录播、群内答疑……一切为了学生。面对教学模式的改变,面对学生的需求,老师也都在主动求变。

张金明老师有着近二十年的教龄,相对于年轻教师来讲,他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更多一些。在试课时,张金明老师发现直播授课过程中存在无序签到、录播声画不同步和麦克风调试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授课进程。他不禁感叹:“时间都花在了路上……”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张老师主动想出了各种办法克服:直播卡壳就提前录制并上传课件,同时延长课件开放时间,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做笔记和复习课堂知识;录播声画不同步就向别人请教,一步步地熟悉录制操作;麦克风音量不合适就一边与同学们沟通一边不停调试,直到调整到最适合课堂的音量。经过反复磨合测试,张金明老师决定采取“课前录制课件请大家下载学习,上课时间在QQ群进行群聊互动答疑”的授课方式,获得同学们一致赞同。

全体老师在保证稳定教学状态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求变,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在线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学生认可度的提高。

三、经验总结

(一)学校与时俱进的前瞻性,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意义重大

20171116日,学校教务处就发布了《关于试用移动端软件开展息化教学的通知》,主要内容是:为进一步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学校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校内推广使用移动端软件和在线教学平台。组织教师试运行超星“学习通”、“燕云伴课”两类课堂教学移动端软件,动员教师参加试用,两种移动端软件任选其一。2017年秋季学期为试行期,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正式面向全校推广使用,根据学院教师使用比例和效果等总体情况,学校在年底教学运行状态评价中予以学院加分考虑,且在即将开展的专业评估中,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2017126日,教务处发布《关于开展燕山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遴选符合条件的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018313日,又发布《关于继续组织教师试用移动端软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通知》,在校内继续推广试用“学习通”“雨课堂”和“燕云伴课”三类课堂教学移动端软件,“学院教师试用比例和效果等总体情况”将列入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已成为专业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2017年开始,学校已经逐渐完成了学习通、雨课堂和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使用的培训工作。因被列入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学院教师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这三个教学平台,并且按要求完成了在教学平台建课的工作。只是平时上课都是在教室面对面上课,一些不太熟悉操作的老师运用得少;而一些年轻擅长技术的老师在疫情之前,已经在课堂上利用了信息化教学的便利。学生中普及了学习通平台,他们熟悉学习通,会运用学习通。

所以,尽管此次疫情突然,但全院师生并没有措手不及无以应对。相反,正是在这些具有前瞻性工作的基础上,全体师生能够快速顺利地过渡到线上教学状态。

(二)师生齐心云端抗疫,防疫教学两不误

本次线上教学是对全院师生的考验,实践证明师生经受住了这场考验。疫情突如其来,全院师生敢于承担,敢于创新。老师虽然不用跑教室上课,但有些老师对于教学平台好多技术还不是特别熟练,遇到很多新问题,有时为了一个小技术问题,会用上几个小时,尽管有学习群,有技术老师指导,但主要还是靠自己操作。老师们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中掌握了新本领新技能。

学生居家学习,也是对自己自律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能力的考验。在学校,学生有学校各项制度和老师、课堂的约束,他律多也会形成一种依赖。居家学习外在的他律少了,就需要建立起自己强大的自律、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机制,这是把他律变成自律的一个很好的时机。确实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比在学校做得仔细。

(三)老师线上教学经验的反馈

1. 充分体验到信息化教学的便利:通过学习通,可以利用很多超星资源,同时通过上传自己找的资料,把学习通上的课程建设得更多元更立体化;QQ群分享屏幕占用网络资源较少,可以充分保证理论教学,群文件可以作为教学课件发布的平台;QQ课堂和腾讯会议可以充分满足视频、音频等动态教学;学习通平台反馈较为及时,是课下作业和随堂测试主要阵地;MOOC平台的引进课程作为课下自学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在线音频直播,讲课过程中,可以插入板书,可以在PPT中插入适量习题,作为过程考核的方式;学生听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弹幕的方式与老师互动交流。

2. 教学形态变化,形成教学新常态:突如其来的疫情,倒逼着老师们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院老师想了更多办法,做出了更多努力,学生有获得感,老师有成就感。通过在线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沟通更灵活和直接,比如一对一的沟通成为可能,效果也比较直观;网络教学为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提供了契机,著名高校的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无疑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课堂讨论、作业互评、教师点评、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精准、更深刻,形成教学的多点互动。

四、意见建议

1. 教学视频的建设应该成为一种必要手段。

2. 高质量的线上教学需要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大部分专业老师的信息技术是短板。经历了这样的教学形态的变化,疫情之后,线上线下教学和翻转课堂会成为教学的新常态,教学不会完全退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如何解决专业老师的技术短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使用工具而进行的培训只能解决简单的操作问题,要把专业老师都培养成为技术高手也不现实。那么是否需要有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帮助专业老师建设高质量的线上教学。

3. 线上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在结业考试中不能完全体现,会在以后相关学科的学习中或考研中才能真正体现,这需要较长时间的追踪和调研。

五、质量监控手段

学校强化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师四级层面责任,形成“线上教学实施—教学相关方评价反馈—线上教学调整”监控闭环,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在线教学工作平稳运行,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按照学校要求,文法学院成立临时督导组,对学院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各位督导组成员结合个人时间安排,选择所督导的专业课程,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以学生身份加入被督导课程所在教学平台的班级,同时加入教师与学生的QQ或微信群,全面了解该门课程的在线教学。每位督导组成员每周跟踪听课1门次,至少一节课(45分钟);每周更换1门课程;督导组成员听课尽量不交叉。

开展教师在线教学情况日统计、学生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利用三大平台具有的大数据统计功能,观察在线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以及开课情况。

老师在教学中实施学习通签到、随堂测试和QQ群在线名单统计的考勤监控;直播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密切互动,随时关注学生课堂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课下布置线下作业,线上答题等学习任务,保证课下知识巩固效率;QQ群在线,随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保证有疑必答,有问必回,保障随时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切实让学生感到空间隔绝不能成为学习进步的障碍。通过教学平台的功能关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节点、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频次与发言质量、提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线上测试结果等,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常学习状态,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为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在学校线上教学工作统一部署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确立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在线教学“政治过硬、业务娴熟、形式创新、质量提升”的目标,通过政治学习、集体备课、教师培训、教学督导、课程观摩、微课建设、经验分享等方式,将抗击疫情的伟大民族史诗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自信融入本学期课程教学,积极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爱国情怀、理论素养和道德情操。

一、加强政治学习,凝聚共识

学院党委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支部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三篇重要讲话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对《人民日报》抗击疫情评论员文章和“和音”、“钟声”等署名文章的认真学习。学院整理上传学习资料,学院党委成员和党支部书记线上带头领学,教师之间线上交流学习。通过自觉学习,教师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理论修养、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多名教师撰写以疫情防控期间培育健康国民心态、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做好“精神防疫”工作等为主题的咨政报告,在建言献策的同时也推动了思政课教学实践。陈步伟副教授撰写的“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要加强制度优势教育”得到省领导批示。

二、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步调

教研部既坚持每周四下午集体备课的好传统,又针对全新的在线教学方式和鲜活的疫情防控案例在假期里增加了多次线上视频集体备课。本学期共开设“概论”、“原理”和“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课。根据学院部署,为确保与返校后的线下教学有效衔接,教研室选用统一慕课资源,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

概论教研部在20余门慕课资源中,综合考虑课程质量、配套资源、网络平台、教学工具等因素,对网络资源进行了对比。教研部发挥集体智慧选择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本学期概论网课涉及22位教师,6000多名燕大学生,因此,选择优质网课资源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接到开设网课的通知后,教研室就立刻行动起来,由刘永志、李晔、包巍、陈步伟、侯卓沅、李小东、颜世晔、魏忠强、沈德昌8名骨干教师组成了“概论网课讨论群”,从教务处提供的20余个概论网课资源中,经过认真观看和筛选,综合了网络平台、授课内容、课程时间、师生熟练度等因素,最终确定了选用超星平台首师大李松林主讲的概论课,为开设网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原理教研部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堵、教学工具瘫痪等状况制定了两套详尽线上教学预案。在选用学习通的同时,确定了QQ群课堂来作为网络瘫痪等问题出现时的补充方案。同时,教研室还将课程视频下载到电脑中,通过三次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在学习通中发布签到、测验等任务的方法,研究如何开设直播和在QQ群中开通群课堂等。同时,大家对比了学习通直播和QQ群课堂的优劣,最终一致认为学习通直播功能比较单一,QQ群课堂可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更好互动,在QQ群课堂中除了可以传递影像和声音外,还可以播放录像、演示PPT,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连麦互动。经过对比,大家认为直播需要通过QQ群,MOOC资料观看和签到、测验等任务的发布需要通过学习通完成。两套方案确保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部从课程时效性强、上课时间不统一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分阶段教学方案,持续密切关注最新最优线上资源,组织教研团队提前两周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统一使用。针对网络平台的诸多不确定性,在调研的基础上,教研部组织教师列举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资源的使用、网络状况等等),然后针对授课资源、授课模式、授课平台等因素,设计多种教学方案;针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教研部鼓励教师们多参加“概论”、“原理”等课程的教学观摩;针对部分教师在学习通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研部委派有经验的老师录制建课步骤的5分钟小视频推送给大家;针对QQ群课堂功能的开发问题,教研部组织了集体讲解;针对前几周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难题,教研部请已经开课的老师逐一与大家分享经验并提出解决对策。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素能

为使教师尽快将疫情防控实践融入教学,尽快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技能,学院加大了线上教师培训力度。从221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到第29周组织马院专兼职教师参加8讲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强国邀请首都地区名师大家重磅推出的《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线上学习培训活动,到第1317周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办的5讲“周末理论大讲堂”培训活动;从中教华影拍摄的电影《同上一堂课》,到冯秀军、张健等教授的战“疫”公开课,到“周末理论大教堂”学科专家们对四门思政必修课疫情防控专题进行教学建议导读和示范教学展示,这些线上资源都成为使教师迅速提升自己的好素材。谈感想、写心得、划重点、摘案例,教师积极主动地将培训收获融进自己的教学。《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疫’路同行,共上〈一堂思政课〉》被学习强国报道。同时,学院还组织教师参加学校“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在线教学平台技术培训,并通过QQ群建立起平台技术人员与教师沟通的即时渠道。

四、加强教学督导,提供保障

学院成立由院领导、教学督导、教研部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共计14人参加的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督导组,制定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设计在线教学听课表。每位督导教师每周在线听课均在2学时以上。被督导教师都会在课程前一天将督导教师加入课程即将使用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督导教师通过与该班级学生一同参与本次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方式实施督导。督导组每周向全体教师发布本周线上教学督导总结,推广优秀经验、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教研部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也将鲜活的督导信息及时反馈在集体备课中。督导教师还担当起老教师在线教学的技术助教。开学前3周,已督导教师32人,听课70学时,实现对全体专职教师的全覆盖;之后学院安排由系主任和学院督导组成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督导组,督导陆续开课的由兼职教师承担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此同时,线上教学督导组转入重点督导阶段,对前一阶段存在问题和困难较多的教师实施更进一步的监督和帮助。

五、加强课程观摩,示范引领

鉴于教学初期多数教师对在线教学实践存在陌生感,学院在第一教学周的229日上午组织了由全院50余名教师参加的在线教学观摩活动。观摩课程是由90后青年教师侯卓沅主讲的“概论”课导论部分,侯卓沅老师选用“QQ群直播和录播相结合+学习通互动+超星慕课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无论是课前播放《东方红》、《燕大之歌》建构起的教学仪式感,还是提前录制的人物和课件同屏模式的重点难点讲解带来的亲和力与真实感,亦或是巧妙的随堂测试设计、精彩的现场互动点评,都让观摩教师感觉到耳目一新、大有启发,并在观摩后与主讲教师就网络技术、课程设计等问题展开交流。《河北日报》公众号以《燕山大学:开展线上观摩课 严把教学质量关》对此进行了报道。学院现已开展2场线上教学观摩活动,并将其作为制度持续进行。

六、加强经验交流,互助共享

学院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线上听课,鼓励教师将线上教学经验随时地、及时地分享给大家。很多教师将自己在第一次上课时的经验教训整理发送在学院微信群。张汉生副教授将自己第一堂课的在线教学纪实、反思、心得等写成8000余字总结,与全院教师分享。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直播与录播相配合的方式,既发挥直播互动性、灵活性优势,增强在线教学现场感,又发挥录播知识性、准确性优势,增强在线教学严肃性。再加上对阶段性测试、互动讨论等方式的运用,教师有效地把控住课堂节奏,并评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采取EV录屏技术录制适用于在线教学的微课与大家分享。学院组织教师录制省教育厅征集的原创五分钟战“疫”公开课,教师积极参与,热情投入。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文件精神,我院根据各级政府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按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以及毕业年级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现将我院本学期线上教学情况加以总结。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共有理论教学任务156条,实验实践教学任务79条,涉及学院教师及实验教师共计92人。截至目前,我院2020年春季学期理论课程均采取在线教学,开课率达到100%

二、工作举措

(一)理论教学

1. 制定各类计划,保证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教务处的通知,我院各系部多次组织教师召开线上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研究制定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准备和实施方案。寒假期间,相关任课教师就已经准备好了教案、制定好了个人教学计划,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等教学平台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根据每门课的教学要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线上教学平台、制作线上教学视频、制定考核方案等措施,尽早地进行线上教学平台的测试和教学准备。同时,针对网络教学的实际及线上教学的特点,我院教师们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多媒体教学的教案、课件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增加课程的互动和考查环节,以提升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设计出更加适合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同时还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优质课程资源,作为在线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此外,在正式开课之前,我院每位教师都对课程线上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反复演练,并制定了应急授课方案,以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

2. 多种形式教学,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本学期在开学前所有任课教师都通知学生提前加入了各在线智慧教育平台的班级,并且准备了教学辅导QQ群或微信群用于信息沟通、上传资料和课程答疑。初期考虑到在线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以及网络速度的波动可能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课程以视频录播为主、直播为辅。在教学正常运转之后,我院教师逐步从录播转为直播的形式,利用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同时,我院教师也综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辅助功能,进行线上的讨论、作业、答疑、测评和其他互动,多层次多频度地搜集教学反馈,为教学反思和课程改进提供有益的信息,做好课程评价。根据教务处的统一要求,需要考试的课程也在超星学习通等平台进行,因此我院组织教师参加了相关的培训。目前已经结课课程的考试考查工作进展顺利。

本学期环境工程系承担《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10门理论及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环境工程系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举措、新方法,并发现了行之有效的在线教学方法和措施。例如,张庆瑞教授担任《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主讲教师,起初采用学习通进行提问,发放PPT进行授课,但他很快发现该方法不利于同学回顾和理解新知识,互动环节相对较薄弱。进而,张老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通过将MOOC SPOC在线课堂和慕课堂-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有效弥补了同学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回顾。考虑到MOOC内容量不够,讲述简单,而且通过MOOC课堂互动受网速影响,效果十分不佳。基于此,张老师向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环境学科著名高校进行咨询和研讨,采用兼具互动性和直播功能的腾讯会议/课堂直播、课件录音-MOOC相结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即采用腾讯会议投屏功能向所有同学讲授课程内容,借助ppt录音功能将带有录音的视频发给同学,而后同学借助MOOC SPOC巩固学习知识,采用慕课堂进行和课上提问,腾讯会议在线直播功能与学生研讨。孙奇娜副教授在讲授《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英语)》课程时,采用学习通平台,按教学日历安排,利用视频、文件、作业、测验功能满足教学需要;同时,利用群聊、签到、抽人、问卷等功能,与学生实时交流,高度还原了以往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交流过程。

通过我院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不断探索学习并及时交流经验,现我院教师已掌握了完善有效的线上教学举措,显著提高了线上教学质量。

3. 课后巩固与提升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每节课老师们都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作业做得好坏能反映学生学的情况。除了网络平台资源外,我院老师给学生精心设计了相应的作业,由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提交作业,老师们对于上交的作业,认真批改,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再进行相应的答疑和讲解。此外,有些老师采用问卷调查、课前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努力提高线上课堂实效。通过对本学期线上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将对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产生一定启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设置部分线上互动环节,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辅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掌握,对于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督导工作

我院历来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开学后督导组成员就加入了各个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班级、教学辅导QQ/微信群,深入了解在线课程的整体运行情况,涵盖课程设计、直播内容、双平台相结合、管理方式、学情动态等方面。督导组专家密切关注在线教育平台的学生登录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进度等重要指标,发挥指导、咨询、协调、服务和反馈的工作职能,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指导,构建完备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毕业设计

我院2020届毕业生共468人,全体毕设导师通过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汇报交流等方式,对所带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监督指导,圆满完成了毕设各阶段任务。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对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的一个必要环节。为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确保2020届本科毕业生如期毕业,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毕设开题、中期和答辩环节全部采用线上进行。如我院生物工程系在整体评估大四同学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和对原计划的可行性后,系统研究对策,经批准后决定将选题改为工程设计类题目。系里各位毕设指导教师积极利用QQ、微信、腾讯会议等工具指导学生选题、查阅文献,及时沟通解决设计软件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及时掌握本科毕业论文的进度,在425日进行了线上中期考核工作,各小组由专业老师组织负责,利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平台,采用学生录屏+直播的方式汇报了前期毕设的准备工作、进展、问题和下一步的解决措施。后期各位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密切沟通和耐心指导,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严把质量关。613日,生物工程系进行了2020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利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全过程进行录屏存档。

三、总结

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已经进入平稳运行期,接下来是要紧抓“质量”这一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我院教师有决心有信心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艺术与设计学院按照校党委和教务处的统一部署,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本学期我院八个系部百余名教师,全部响应学校的要求,积极参与在线教学,通过“网连八方”的形式,变身成为“线上教学”远程授课的探行者,开启了一段连心连线的特殊在线教学。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鼓励教师主动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又加强学生对于疫情的深思,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改革与思政教育创新,把当下时事融入课程,融入学院专业课程中去,既是探索,也是挑战,更是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也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新的线上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实践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在线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学院在线教学的总体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总结分析学院在线教学中的工作举措、经验总结、意见建议以及质量分析报告等,向教务处做如下汇报:

一、总体情况

艺术与设计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共开设412门次课程,涉及学院103位教师,其中实践类课程23门次,理论类课程389门次,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按时、保质的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

1. 课前准备:根据在线教学特点,老师们提前完成课程录制,结合教学计划重新制作课程PPT,积极参加在线教学技术培训,制定在线教学实施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务处发布的本科教学和毕业论文有关事项的具体安排,详细落实每一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提前准备,致力学生“在线不停学,居家心不慌,时光不荒废”。

2. 课上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在线课程平台,根据课程特点及信息化能力,选用适当的模式开展线上教学、混合教学等方式,课程直播教学率接近100%;同时积极做好远程教学条件准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指南,熟练在线平台APP操作,各系均有骨干教师对系部所有老师给予技术帮助和支持,许多老师克服年龄、设备等困难,努力配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使得学院所有教学任务都顺利完成。

3. 专业特色: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课程中实践部分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对于老师而言工作量加大了很多,为了能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们尽心尽力,细致分解,耐心讲解,为学生开了一个个小灶,一对一指导,点对点纠正。文字准备,软件调换,多媒体展示,隔屏幕传授动作要领……每一节生动网课的背后,都是老师们的心血,是耐心、细心、悉心的体现。

4. 实践课变化:实践类课程因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受疫情影响较大,老师们积极开拓思路,努力尝试新的授课方式,据教学目标重写撰写了课程的教学日历。

5. 毕业设计: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设计更偏重于实践的开展,如设计专业的实物展出和呈现,音乐舞蹈专业的现场演出。为使本科教学重要一环在疫情下开展,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指导教师提前谋划,妥善考虑毕业论文开展、加强对毕业生的网上学业指导等有关事宜。在开题、中期、答辩的全过程中组织系部主任线上会议研究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并在最终答辩环节采取老师线下集中,学生线上答辩的形式。

二、经验总结

1. 线上教学开始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所有教师24小时在线,通过各种平台随时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做出解释说明,用便捷的服务让学生安心,尽全力方便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取消任何形式的集中实习实践;多口径传达学校信息,落实学校关爱,通过公众号、课程群、学生群做好相关课程的通知推送,及时传达学校在线教学等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围绕本科在线教学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工积极投入,保证在线教学工作分步、平稳、顺利开展,并赢得了师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这一切都缘于我们以学生为重,以课程为大,各位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2. 以课程为载体,结合当前形势,开展线上课程思政建设。视觉传达系通过专业课程《广告策划与设计》、《信息设计》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不断增强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并推选作品参加2020年第12届“众志成城 设计抗疫”全国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比赛。

工业设计系根据课程课题设计成果,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和针对疫情的各类产品设计类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合课程内容方向的行业高水平竞赛《第十二届UXD Award 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等,学生作品“便捷组合式消毒匣”入选“学习强国”武汉学习平台“‘抗疫战歌’我们在一起”专栏推送。

3. 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授课内容和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家庭成员有意无意中成为了观摩、评价、监督教学活动的角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得到更多社会反馈。音乐系的教师探索了音乐实践环节的在线教学方式,以线上直播音乐会的形式,开展每周的周末学生音乐会,同样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令学生耳目一新。在一对多的合唱教学中,推出云合唱视频作品《有一种爱不变》,学生们运用有限的录音设备,出色的完成了多声部合唱的云配合,拓展学生的多种专业技能.

4. 创新授课形式:设计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以“录屏授课+直播授课+阶段性小训练+小组讨论和内部互评+课程反馈机制”为内容的多种形式。创建“企业云参观,产品云体验”模式,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到企业实地录制课程素材。

5. 突出毕业设计环节,克服困难,所有教师全部线下集中。指导教师认真落实学校教务处及学院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论文与作品进展情况;耐心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认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及时向学生推送有关毕业论文相关资料以及毕业创作相关素材;对毕业论文基本要求、答辩形式及答辩时间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让同学们静心写论文、潜心搞创作,把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意见及建议

1. 对平台的意见:(1)学习通群聊功能,经常出问题;(2)学习通平台作业文件、图片资料等上传,文件大小限制较多,图片清晰度不好;(3)学习通平台直播出现过无法使用、教师端和学生端不同步等问题;(4)总结在线教学经验并推广,激发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2. 对管理的建议:(1)建议选取一些优秀课程,其他教师可以申请在线同步观摩学习;(2)建议推荐教师学习优秀课程建课资源分享学习案例;(3)持续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加强课程监督,开展帮扶指导;(4)持续开展对教师和学生线上教与学的技术支持。

3. 其他方面建议:(1)线上课程分享与交流。深入挖掘在线教学优秀做法,充分利用在线教学交流平台进行及时的经验分享和推广;(2)线上教学更适合理论课教学,偏实践类的课程很难完全依靠线上进行。(3)大院及里仁学院均有课时,账号来回切换,十分不便。希望账号能通用,便于老师线上教学管理。(4)适时引入网络虚拟交互与仿真技术系统,尽量提升产品体验真实感和等效感。

 

体育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体育学院根据要求,积极组织谋划,扎实做好线上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学生在居家环境中继续保持体育锻炼。

一、总体情况

体育学院于开学前成立了以院长蒋中伟、党委书记任海为组长,副院长赵猛、副院长杨广辉、副书记赵宁为副组长,系主任、督导等为成员的在线教学开展工作小组。

小组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根据疫情情况制定了公共体育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实施方案,确保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简单易学且适合学生居家锻炼。

二、工作举措

1. 明确在线教学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确定本学期在线教学内容分为全国第九套广播体操和专项学习两部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在线教学内容确定为专项理论/专项模拟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

2. 在线教学资源

开学前组织相关教师录制了全国第九套广播操、健美操、身体素质练习、花样跳绳、瑜伽、武术、羽毛球、网球、轮滑、散打、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身气功等教学视频。基本覆盖公共体育课的全部项目。

除了制作在线教学资源,各个项目教师还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在相关的网站上下载了适合学生进行专项练习的教学视频供学生练习参考使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师根据自身课程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准备,部分教师自己录制了相关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专项练习。

3. 组织教师在线备课

因为疫情原因,分项目组织教师进行备课30余次。教师全部熟悉掌握了在线教学软件的使用,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4. 线上教学实施

教师统一采用学习通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记录好学生考勤,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微信、钉钉等软件进行指导、答疑等教学辅助。教师积极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且每堂课都要布置作业,对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视频反馈,并对学生的专项知识掌握情况组织阶段性测验。

5. 线上考核实施

根据本学期在线教学情况,制定本学期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方案,适用于疫情期间学生的体育课程考核。

1 疫情期间体育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考核观测点

百分比

出勤

学生出勤率

10%

平时表现

课堂完成任务情况、学生反馈的练习视频、理论知识测试情况

40%

第九套广播体操考核

录制考试视频并上传

50%

合计

100%

6. 教学督导及反馈

体育学院督导组加强对网络课堂的管理监督与质量评估,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生意见及建议,持续改进,保障教学质量,截至第16周,共计听课112次。

三、经验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程在线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体育课程在线教学成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以前的传统体育教学“老师做示范、学生跟着学”,学生只能看很少几遍教师的示范,经过在线教学的辅助,学生可以反复、慢动作观看正确技术,缩短了学生掌握新技术时间,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 学生无法了解自身错误动作,因此改正动作是体育教学的难点。通过在线教学,学生进行了视频作业反馈,看到自身技术的错误,对于学生改正技术动作有了很大帮助。

3. 以前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靠教师在课上讲授,由于体育课在室外进行,效果较差,通过线上教学结合定期测验,可以使学生有效的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四、意见建议

1. 体育课程在线教学适当放宽时间限制,可以不在一堂课上完成,建议安排一周的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分别进行反馈。

2. 建议学校购置特定软件及硬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监控,比如监控学生练习时心率、血压等。

五、质量分析报告

1. 20186324名学生参加了本学期36学时的在线课程教学,广播操视频反馈作业50592次,理论测验25296次,上传广播操考试视频6324次,99%以上的学生通过了本学期考试,在疫情期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教学任务。

2. 20176468名学生参加了本学期24学时的在线课程教学,广播操视频反馈作业51744次,理论测验6468次,上传广播操考试视频6468次,99%以上的学生通过了本学期考试,在疫情期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教学任务。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四个年级共计236名学生参加了本学期45门课程的线上教学,99%以上的学生通过了本学期考试,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教学任务。

4. 经过反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篮球、网球、游泳等课程线上教学无法有效达成全部教学目标,效果还有待于改进。

 

车辆与能源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结

根据“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车辆与能源学院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在线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筹备,周密计划,有序开展在线教学工作

213日,学院召开了网络专项教学工作会议,李昊副院长主持了会议,各系主任、实验室主任、学生科科长及教务科人员参加了会议。李昊副院长详细部署了在线教学工作,提醒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与会人员对在线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20年春季学期我院共47门本科生课程,全部开展了在线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学习通、雨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等工具,以直播和录播的形式进行授课,学院提前组织老师们参加相关教学平台的培训。在线教学初期,由于对在线教学不熟悉,老师们遇到了一定困难,比如网络不畅通、无法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老师们及时在微信群里进行沟通,并交流分享授课经验。

二、监管在线教学情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在线教学进行督导工作的要求”,226日,车辆与能源学院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临时督导组,教学院长为组长,各系主任、教学督导为成员。原则上,督导组成员听各系里老师的课程,督导组组长交叉听课,对所有课程实现全覆盖。为了全面掌握教师的授课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了“线上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对在线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院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给予纠正和帮助,规范了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各系、专业在线教学开展情况

(一)车辆工程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春季学期不同于以往,听不到郎朗读书声,看不见粉笔在黑板上划过的痕迹。在“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号召下,车辆工程系师生按学校、学院、系部部署,齐聚云端,积极尝试线上教学的新模式,为学生呈现出一幕幕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案。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但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反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一门抽象难懂的专业课,即使线下教学,学生也很难理解。作为任课教师,杨树军老师以能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为目的,多次与学生沟通,最终确定以QQ课堂讲授为主,以慕课平台测试和课程QQ群为辅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杨老师还坚持给学生批改作业、定期答疑。

同样是教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邸立明老师构建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异步SPOC课程,并建设了与章节视频对应的课后作业和随堂测试练习库,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在慕课堂发起讨论、投票等活动,确保疫情期间授课质量不下降。

赵明慧老师同时在线上推出《汽车设计》和《车辆人机工程学》两门专业课。基于教育部推荐的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线上教学平台,再结合部分知识点的录课讲解,以现有资源+录播形式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利用学习通和微信群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在线答疑,教学方法简洁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里孩子小,录课只能夜间进行,赵老师诠释了一个母亲和一个老师默默且伟大的付出。

同样开设两门专业课,马雷老师在慕课网和超星学习通两个资源库中寻找优质的网上资源,将参考资料和PPT课件上传到学习通,并编辑每次课学习内容,添加作业和考试题库,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沟通。马老师还建立了微信群,保证了学生切实学会学懂。

车辆工程系的老师们也利用QQ课堂、QQ群视频、腾讯会议以及微信群等网络工具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使毕业班学生在线享受优质课程资源和指导教师无微不至的指导。董国疆老师与学生们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积极地交流沟通,努力做到了虽远隔万水千山,但却近似在眼前一样的面对面交流开题情况。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位来自疫情严重的湖北、湖南的同学,董老师特别关心这两位同学,叮嘱他们既要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又要抓好毕业设计。

车辆工程系组织2017级本科生参加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本次实习采取了企业工程师线上讲解与带队教师现场直播相结合的特殊方式。企业工程师线上讲解,借助“钉钉”软件强大的沟通和协同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带队老师在现场直播环节深入长城汽车的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探访并将现场的实车生产过程向学生进行直播互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实习体验。

车辆工程系组织2017级车辆工程(卓越)专业的学生开展汽车拆装实习。车辆工程系聘请更专业、经验更丰富的4S店售后服务工程师进行现场整车拆装、发动机拆装和变速器拆装,老师现场讲解,以线上录播和答疑互动的方式进行实习。由实习带队老师王文锋协调统筹实习的全部工作,制定实习任务分解表,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安全教育、录制视频、视频剪辑、构建学习通、资料上传、任务点监控和实习考核等,把任务分解到各位实习教师,大家各司其职,有分工,有协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实习所需要的文档、视频、PPT等资料准备齐全。汽车拆装实习做到了实习环节全覆盖、拆装过程全覆盖、学生全过程参与,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拆装实习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车辆工程系师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断探索、尝试和改进,逐步完善了线上教学形式,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全部的教学任务。每名任课老师都采取了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期初的种种担心早已荡然无存,甚至有的老师调侃“学生躺在床上比在教室里效果好得多”。在全系师生的努力下,我们不但打赢了这场“云端战役”,而且战果累累。

(二)石油工程专业

根据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疫情期间结课考试及后续在线教学安排的通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石油工程系按照通知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现将本专业的在线教学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1. 制定课程在线教学计划,落实在线教学任务,确保在线教学有序进行

根据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要求,石油工程专业在寒假未结束前就开始组织老师们积极行动起来,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确保网络在线教学能够正常实施。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培训;每周定期进行在线教学探讨、培训及交流。制定并落实了所有授课课程的在线教学计划,确保在线教学有序进行。目前为止,石油工程专业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本科在线教学课程共计18门(建课17门,毕业设计除外),其中,专业理论课程10门,实践教学(含独立实验课程)4门,校级选修课4门;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共计34学时,包括:采油工程实验(6学时)、钻井工程实验(4学时)、石油机械实验(4学时)、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实验(4学时)及石油工程综合性设计实验(16学时);认识实习1周,地质实习2周,毕业设计15周(见表1)。

1 石油工程专业春季学期在线课程汇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授课班级

1

基础地质学

专业必修课

484

3

19级石油工程1,2,3

2

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486

3

18级石油工程1,2,3

3

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404

2.5

17级石油工程1,2,3

4

钻井工程*

专业必修课

564

3.5

17级石油工程1,2,3

5

采油工程(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566

3.5

17级石油工程1,2,3

6

油藏工程(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48

3.0

17级石油工程1,2,3

7

石油机械(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484

3.0

17级石油工程1,2,3

8

天然气工程(三级项目)

专业必修课

32

2.0

17级石油工程1,2,3

9

系列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课

16

1.0

17级石油工程1,2,3

10

油气储运工程

专业选修课

32

2

17级石油工程1,2,3

11

海洋科学概论

校选课

32

2

全校各专业

12

旅游地质学

校选课

32

2

全校各专业

13

地球科学概论

校选课

32

2

全校各专业

14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护

校选课

32

2

全校各专业

15

石油工程综合性设计实验

集中实践

16

1

17级石油工程1,2,3

16

地质实习

集中实践

2

2

19级石油工程1,2,3

17

专业认识实习

集中实践

1

1

19级石油工程1,2,3

18

毕业设计

实践

15

17

16级石油工程1,2,3

2. 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多举措并行,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校推荐的包括学习通、雨课堂、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进行对比,在综合考虑师生认可度和使用率、软件教学功能及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每位任课教师通过前期的摸索和试用,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了适合各自课程学习的平台及授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通签到+学习通录播或直播;(2)学习通签到+QQ屏幕分享直播授课;(3)学习通签到+QQ屏幕分享+录屏;(4)录播+学习通在线学习与辅导;(4)慕课堂;(5QQ群课堂;(6)腾讯会议直播等多平台组合、多举措并行的方式。学习通签到确保了学生出勤,学习通答题或QQ群互动提问杜绝了“在线、不在学”,学习通发布作业检测教学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

毕业设计从开题、中期到最终答辩,本专业全部采取在线答辩的方式进行,其中开题和中期采取QQ群分享屏幕的方式在线答辩,最终答辩采用腾讯会议进行在线答辩,除了学生与评委不在一个空间外,其余与往年答辩要求一样,都取得了良好的答辩效果。

3. 经验总结

在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采取了以下举措:

1)提供电子版教材,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与石油工业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沟通,借助学习通教材平台分享,为学生提供了电子版教材,确保学生能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为学习效果提供了保障。

2)录制教学视频,建立理论教学在线课程和全套实验在线课程

理论课程录制内容:以《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天然气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为例,《油藏工程》录制视屏素材2100分钟,《天然气工程》录制课程视屏1400分钟,《钻井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录屏视频47个,共约3800分钟。

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录屏视频重复学习课程内容,尤其是对于临时网络故障、电力故障或其他原因请假未能及时上课的同学们,提供了备用学习手段。使学生能够课后重复视频学习,同时为后期进一步建设在线视频课程、精品课程等奠定了基础。

实验教学录制内容:首先,通过板书讲解的形式进行授课录制,主要录制实验目的、原理、所用仪器等基础性、理论性内容。二是录制实验设备组成及操作方法的讲解;三是按操作步骤对实验过程进行逐步操作演示并录制。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实验老师对所录视频进行编辑处理,为了方便学生能像其它理论课程一样边看视频边看文字,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有录制视频均用“剪映”软件添加了相应字幕。

3)实验教学方面:准备实验数据,保证人手一套

由于网络授课,学生无法实际动手操作获得实验数据,为了能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原理及过程,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在开课之前,对每项有实验数据的实验都进行了相应准备,保证数据每人一套,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分组处理数据导致学生相互抄袭、分数拉不开的问题,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数据发布前教师均先处理一遍,确保无问题后才下发给学生。

4)思政并举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通过疫情期间中国政府有力措施和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决心,说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们感知能源行业的崇高奉献精神(快速返回工作状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让学生们在保持慎重的同时持有一颗平常心,能够以较好的心态、较高的责任心投入学习。

5)明确课堂和考试纪律,树立良好学风

通过在线考勤和课堂互动,保障了上课签到率,杜绝“在线、不在学”;《钻井工程》课程首次在学院开展了在线考试,并提出了“学习通答题+全程录屏”的在线考试方案、被学院采纳传阅,保障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考试结束后及时在全系范围进行经验分享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了后面课程在线考试的稳步推进。

通过加强课堂点名和课堂互动,进行学习过程把关,预防“在线不在学”。

6)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授课过程中,虽对理论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但由于授课内容量有限,尤其是多数实验课在学生完成教学视频任务后仍会留有部分空余时间,因此在实验授课内容结束后,会充分与学生互动,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根据教学视频时长规定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按规定时间内任务点完成情况当堂打分,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②每堂课均配有随堂测验内容,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及简答题等,有效检测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效果,也为平时成绩提供了较好的打分依据。

③每堂课至少安排两次签到/签退,明确掌握学生是否存在迟到早退现象;

④不定时对所讲课程内容进行提问,起到了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按时上课的目的;

⑤建立QQ答疑群,随时与学生交流互动,对关于课程内容及报告处理方面的共性问题,采用QQ屏幕分享的方式统一进行讲解。

7)网络教学过程持续督导,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为了及时了解在线课程情况和教学效果,每周至少安排3次督导老师不定期的对在线课程进行听课,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上课情况,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改进以保障在线教学效果。

4. 意见和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在线考试审批制度:目前仍采用原有线下考试审批制度,为上课教师和学院教务老师都带来较大压力(需线下联络碰头签字、办理手续)。

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如往年,有些课题的完成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导致教师实际指导效果打折扣。

5. 质量分析

在线考试录屏:要求学生端答题屏幕全程录屏,并退出所有即时通讯工具(仅保留师生关于解决网络故障问答的通道),加强考试过程威慑性。后续课程考试将在录屏的基础上结合腾讯会议监考的模式实现在线考试监控多角度覆盖。

前半学期的课程都已完成在线考试,在杜绝考试过程作弊可能前提下,通过2020线上和2019线下考试结果对比,发现线上教学并未影响学生们的最终学习效果;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体现出学习上的差距,考试题型增加了综合分析题的比例,从《油藏工程》结课考试的结果看,分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态分布特征,考试结果比较合理。

学生对在线教学录屏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校不能正常开学,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授课方式改为线上。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整个授课过程完全采用线上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为了让老师们更快适应网上教学的授课方式,学校、学院在授课前进行了集中培训,教会了老师们如何操作,怎样去开展直播。学校、学院也就疫情防控时期教学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

张亮老师主要教授2017级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生两门专业课,分别是《热力发电厂》和《热交换器原理及应用》。因为不少学生毕业后会去电厂工作,这两门课的知识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有较大帮助。他深知这两门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在网络教学正式发通知前,他就一遍遍的对着讲稿不断的温习新学期要讲授的内容,虽然这已经是他第六轮授课,但也丝毫不敢怠慢。

正式接到学校的网络教学通知后,他就开始认真筹划,紧锣密鼓的准备,买黑板、粉笔、黑板擦、手机支架等一系列有利于网络教学的工具,并且全部采用“京东自营”的方式购买,保证产品第二天就能到,利于他迅速开展前期准备与摸索。工具收到后,他认真布置教学的“舞台”,布局黑板位置、手机支架的位置与角度等等,甚至家里的一个卧室都被他改造成了讲台。

讲台搭建好后,考虑到直播可能会卡顿,他开始着手录制授课视频。在录制过程中,为了让视频中包含尽量多的知识量,有些相对复杂点的图、公式他会在黑板上提前画好、写好,再开始录制。刚开始录制视频时面对镜头还是有点不适应,有些紧张,大脑也比较容易走空,录制的视频效果不好,经常是删了之后再重新录,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多次之后,他慢慢适应了这样的方式。在录制过程中,为确保视频简洁,节省学生观看过程中的流量,他学会了剪辑、压缩视频等很多后期处理。经过不断努力,正式网络教学前,他已经录制了约三十学时的视频,准备好了对应每段视频的测验题。同时制定了除利用“超星平台”外的多种备用方案,包括微信群,腾讯课堂、腾讯会议软件等。

网络授课如约而至,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他根据传授内容的特点,授课过程中采用了直播、录播、测验等教学方式,同时在课上、课下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学生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个人反馈的问题单独辅导,做到了有求必应,逢问必答。有时候虽然上午课程已经结束,但问题解答会一直持续到下午,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反复讨论,直至学生完全理解。

在学院公众号看到学生在文章中对他所授课程的肯定和认可,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满足感和成就感。目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努力抗击疫情,虽然不能到达最前线,他在后方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健老师在线上推出《汽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专业课。在寒假期间她已经对这门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梳理和学习。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能够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她选择了雨课堂进行在线授课。在正式开始上课前,她领着学生们进行了在线测试,让学生们熟悉了回答问题、互动、交作业等操作。课前她会将课件提前发到群里让学生们进行预习,课上他会通过互动、回答问题得红包、点名等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课后她会在建好的微信群里进行答疑。为了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除了雨课堂,她还准备了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备选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直播她总结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网上学习对学生们也是种挑战,学生们从原来的在课本上记笔记转移到在电脑上做笔记回答问题。为了更快让学生们接受线上的教学内容,课前的课件预习非常关键。2.线下教学一节课45分钟,但是在线上教学时学生们很难在45分钟内保持精神集中。因此需要把45分钟拆分成二到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间可以穿插专业相关视频,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3.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掌握课上的知识点,需要对原来线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重点的内容进行更加细化的讲解,把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课下让学生们自学,可以通过向学生们发送相关视频资料、PPT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后学习,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提问。4.学生们在线上学习时对知识点吸收的快忘得也快,因此每次课前需要对上次课重点进行总结。在回顾上节课重点知识时也可以选用让学生在线作答的方式。采用二至三个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让学生们进行在线作答,并将答题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也可以对答的又快又对的同学发红包作为奖励。5.线上教学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和状态,因此课后也要在群里经常与学生们进行互动,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课上教学进度。

线上直播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给学生们的学习创造了机会。线上教学在继续,老师们的学习也在继续。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期待与学生们早日见面。

 

 

编辑:

徐鹤  宋歌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0年第9期(总第180期) 下一条:2020年第8期(总第179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