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0年第6期(总第177期)

2020年05月29日 16:03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0年第6期(总第177期)      2020531

     

教学动态

我校开展2020年度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推选工作

我校有序推进专业认证相关工作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第二期线上考试培训

我校第十一周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报告

我校第十二周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报告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问卷调查

疫情相隔万里“传情”外语学院线上教学实录——外教篇    

工作提示

   

2020届毕业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核及提交毕业、结业和获学位学生名单、开展2020年省英语教改项目遴选推荐工作等

两会聚焦

   

复课了,线上线下如何深度融合?——代表委员热议在线教育(摘选)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变革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将走向何方?(摘编)

   

复学复课后别冷落了在线教育(摘选)——“两会展望在线教育”系列评论之一

两会视点

立足新起点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能力

“一入大学万事轻松”?不行!建议:适当为大学生加压    

建议全国高校推行无纸化考试


教学动态

我校开展2020年度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推选工作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国和省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推选工作。

520日,我校在校园网发布开展推选工作通知,要求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推选条件,优中选优推荐候选人;经各学院推荐,共产生候选人6名。522日,学校组织了专家评审会,最终推荐电气学院谢平教授为2020年度省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评审结果已在校园网主页上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无异议。(供稿人:徐琳)

   

我校有序推进专业认证相关工作

近期,我校继续有序推进专业认证各项相关工作。目前,生物工程专业自评报告已提交,其他认证自评专业报告初稿已经完成,校内专家评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近两个月,认证自评材料准备进入关键时期,各相关专业均组织核心力量投入自评报告撰写工作中。生物工程专业不断精修自评报告;软件工程专业全系老师积极投入,负责老师对标准把握严格,自评材料准备工作开展扎实;金属材料工程负责老师积极组织,过程中邀请专家开展培训;环境工程专业分头撰写,一周一议。期间,教务处继续对各专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密切跟踪与支持。通过认证周报了解各专业工作进展及下一阶段的工作,同时,更加密集与认证专业负责人的联系,及时为各专业提供支撑材料及相关数据;帮助专业咨询专家,释疑认证标准内涵;组织公共课开课学院梳理课程达成度评价等材料;组织校内专家对自评材料进行评审等。

近期,教务处还将组织专家对各专业材料进行多轮评审,并组织专业对材料进行修改与完善,直至7月份正式提交。此外,教务处对认证专家评审费标准进行了大幅上调,以期充分体现专家工作付出,并进一步提高认证相关材料的水平和质量。(供稿人:宋歌)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第二期线上考试培训

为做好我校疫情期间线上考试工作,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在线考试平台操作流程,522日和24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二期线上考试培训。

本期培训涉及的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堂在线平台和超星云平台,培训均采用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大学MOOC考试功能应用及注意事项,超星云平台考试设置相关操作,包括导入题库、组卷、发布等各平台考试系统实操相关内容,累计500人次教师参加了本次直播培训。(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第十一周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报告

一、线上教学运行基本情况    

1.课程开设情况    

开学第十一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全校应有2073条教学任务开课,其中理论课任务1573条,实验/实践类课程201条,体育课297条。除实验/实践类课程外,理论课共有4条任务未按时开课,均为外教课。第十一周上课教师共854人。具体各学院及招生就业处的开课程情况如表1所示。

1 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周第十一周各学院开课情况

序号

学院

承担

任务数

理论课

实验/实践/

体育课

未开课

任务数

开课

教师数

1

机械学院

106

90

16

68

2

材料学院

21

15

6

16

3

电气学院

96

85

11

76

4

信息学院

100

85

15

61

5

经管学院

62

52

10

4

41

6

外语学院

425

421

4

160

7

建工学院

64

56

8

48

8

269

195

74

90

9

文法学院

78

67

11

49

10

环化学院

76

43

33

35

11

艺术学院

297

289

8

82

12

体育学院

320

21

299

56

13

车辆学院

22

17

5

18

14

马克思学院

121

121

0

41

15

招生就业处

16

16

0

13

合计

2073

1573

500

4

854

2.学生到课情况    

第十一周共开课3110门次,开课教师2096人次。按照开课学院任务统计,学生应到课204696人次,实际到课201652人次,学生的到课率98.51%,除周末的重修课外,学生们的出勤到课情况较好。具体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如表2所示。

2 开学第十一周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

学院

开课

门次

教师开

课人次

学生到课情况

应到

课人次

未出

勤人次

实际到

课人次

到课率%

1

机械学院

227

175

17818

261

17557

98.54

2

材料学院

29

29

1547

6

1541

99.61

3

电气学院

156

148

11333

119

11214

98.95

4

信息学院

199

154

21086

393

20693

98.14

5

经管学院

94

84

7438

91

7347

98.78

6

外语学院

669

480

25980

141

25839

99.46

7

建工学院

150

106

10343

148

10195

98.57

8

468

283

46503

975

45528

97.90

9

文法学院

168

139

17576

290

17286

98.35

10

环化学院

89

75

3775

41

3734

98.91

11

艺术学院

305

124

6418

156

6262

97.57

12

体育学院

359

156

13650

186

13464

98.64

13

车辆学院

38

34

2387

43

2344

98.20

14

马克思学院

132

85

15918

179

15739

98.88

15

招生就业处

27

24

2924

15

2909

99.49

合计

3110

2096

204696

3044

201652

98.51

3.授课网络情况    

从第十一周采集到的教师调查数据看,在线教学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网络顺畅率均达到了95.93%以上。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3 第十一周各学院每天开课网络顺畅率(%

学院

426(补

54日周一)

59(补

55日周二)

56

周三

57

周四

58

周五

510

周日

机械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

材料学院

83.33

100.00

85.71

100.00

100.00

--

电气学院

96.77

100.00

100.00

100.00

97.37

100

信息学院

100.00

97.06

100.00

96.77

100.00

100

经管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外语学院

96.27

98.76

100.00

94.35

100.00

100

建工学院

96.97

100.00

97.14

100.00

100.00

100

理学院

91.89

100.00

100.00

100.00

98.82

100

文法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环化学院

95.24

94.74

91.30

100.00

93.75

--

艺术学院

--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体育学院

100.00

100.00

99.34

100.00

100.00

--

车辆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马克思学院

86.11

97.14

100.00

100.00

100.00

--

招生就业处

100.00

100.00

100.00

--

100.00

--

按日期合计

95.93

99.11

99.32

98.19

99.59

100

4.各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我校教师使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有三个,分别是超星平台(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随着结课数量的不断增加,平台建课数、开课数、选课学生人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第十一周我校教师在各平台上建课及授课情况如下:

1)超星平台(学习通)

第十一周,我校共有1010名教师使用超星平台建课或开展线上教学,覆盖课程1316门次,授课班级2177个,在线学生21225人;本周新建课程95门。超星平台(学习通)情况见表4-7

4 第十一周各学院在超星平台的运行数据

序号

 

学院访问量

PV

新建课程(门)

上线教师(人)

上线学生(人)

师生资料上传(个)

1

机械学院

2856515

11

105

2637

3507

2

材料学院

847984

2

22

738

1140

3

电气学院

3449907

8

84

2916

8737

4

信息学院

3141799

6

96

3179

8598

5

经管学院

2284661

11

63

2327

2884

6

外语学院

996637

0

140

915

1706

7

建工学院

1616868

12

72

1375

2456

8

1380985

22

92

1159

3698

9

文法学院

1769780

1

58

1774

2626

10

环化学院

2088404

13

69

1604

2790

11

艺术学院

1729767

6

88

1311

3935

12

体育学院

319038

0

53

197

361

13

车辆学院

1206127

3

25

1093

2887

14

马克思学院

37700

0

43

0

19

合计

23726172

95

1010

21225

45344

5 第一至第十一周超星平台线上教学情况对比数据

线上教学

数据

十一

新建课程(门)

1415

43

32

38

39

126

43

148

58

82

95

上线教师(人)

702

965

940

968

954

1017

1191

1268

1107

1112

1010

上线学生(人)

21516

22702

21502

21476

21313

22734

25148

23258

22910

22304

21225

第十一周,我校1010名教师共发布活动数4058个,发帖920个,发布作业数927个,批阅作业10991个;21225名上线学生共完成任务点239233人次,活动参与199046人次,回帖数10636个,完成作业数32544人次。

6 第十一周超星平台教师数据

日期

教师使用量(PV

发布活动(个)

发帖(个)

发布作业(个)

批阅作业(个)

426

204519

831

191

192

2819

56

200805

975

128

252

2611

57

159124

565

237

127

1849

58

206274

866

139

165

1705

59

198451

752

206

153

1348

510

68540

69

19

38

659

按日期合计

1037713

4058

920

927

10991

7 第十一周超星平台学生数据

日期

学生使用量(PV

完成任务点(人次)

活动参与

(人次)

回帖

(个)

完成作业

(人次)

426

7113974

45872

41834

2353

6812

56

7792702

53524

44594

1833

7297

57

6195044

32949

27035

1797

3677

58

7445324

50523

43573

1438

6658

59

6148926

42629

37055

2675

5158

510

3242604

13736

4955

540

2942

按日期合计

37938574

239233

199046

10636

32544

2)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

第十一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平台数据延迟问题也得到逐步解决,随着进入2020年春季学期下半学期,除选课学生人数略有增加外,平台建课数、开课数、使用慕课堂课程数和使用慕课堂学生人次均处于下降的状态。具体统计见表8

8 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第十一周在线教学情况统计表

平台

建课数

开课数

选课学生

人数

选课学生

人次

使用慕课堂

课程数

使用慕课堂

学生人次

381

250

15965

10686

55

8488

第十一周,各学院使用慕课堂的课程数继续减少,有6个学院教师使用慕课堂开展教学,慕课堂功能使用最多的是签到和点名功能。具体情况详见表9

9 第一至第十一周学校使用慕课堂情况表

周次

机械

学院

材料

学院

电气

学院

信息

学院

经管

学院

外语

学院

建工

学院

学院

文法

学院

环化

学院

艺术

学院

车辆

学院

合计

1

1

11

59

34

26

2

1

3

1

1

0

5

144

2

1

12

55

34

29

4

2

4

6

2

0

5

154

3

1

14

60

34

29

2

1

5

4

1

0

5

156

4

1

13

60

28

31

2

1

7

4

1

0

5

153

5

1

13

53

32

33

2

1

7

4

1

0

5

152

6

1

7

58

32

28

2

1

7

5

0

1

5

147

7

1

6

58

23

24

1

0

7

1

0

1

3

125

8

1

3

59

23

26

1

0

7

1

0

1

2

124

9

0

2

52

16

12

0

0

7

2

0

1

2

94

10

0

0

39

11

8

0

0

7

1

0

0

0

66

11

0

0

25

8

7

0

0

7

2

0

1

0

50

合计

8

81

578

275

253

16

7

68

31

6

5

37

1365

3)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

第十一周,学堂在线平台开课数量、到课师生总数较上周有所下降,全校平均到课率为95.8%。共有11名教师使用学堂在线(雨课堂)平台授课,上传课件6份,线上授课23门次,开设课程覆盖3个学院,累计选课学生2274人次,学生在线互动累计1612人次,习题互动1006次,学生投稿5人次,发送弹幕299条。具体教学情况统计见表10-11

10 第十一周教师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数据情况

学院

开课门次

上课师生

学生到课率

信息学院

15

1349

93.9%

建工学院

5

389

98.7%

文法学院

3

441

99.3%

合计

23

2179

95.8%

注:到课率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学堂在线平台的后台数据。

11 第一至第十一周学堂在线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对比

教学周周次

到课师生人次

开课门次

学生到课率(%

1

7249

97

77.0

2

5302

67

81.4

3

5385

61

94.6

4

5890

68

88.0

5

4430

59

84.8

6

5381

56

97.1

7

3941

45

98.3

8

4526

64

97.3

9

3110

41

95.2

10

2883

33

98.3

11

2274

23

95.3

合计

50371

614

--

注:到课率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学堂在线平台的后台数据。

二、学生问卷    

第十一周,教务处继续开展本科生线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工作。56-510日,重点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推送反馈;58日进行完整的线上学习问卷调查,共收到问卷329份。

12为在线教学期间学习情况调查,大部分同学会主动安排每天的学习(约占60.79%)(第十周比例为60.82%)、积极和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约占60.49%)(第十周比例为58.48%)、认真完成在线教学学习任务(约占62.31%)(第十周比例为63.74%)、对自己学习状况很满意(约占55.02%)(第十周比例为57.31%)、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学习(约占61.09%)(第十周比例为64.33%)、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约占22.5%)(第十周比例为22.81%)。

线上教学已持续十一周,从本周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较上周有起伏。部分课程已到期中环节或已结课,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所下降,希望各学院和教师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做好答疑和互动,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线上教学质量平稳推进。

12 在线教学期间学习情况调查对比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同意

会主动安排每天的学习

2.13%

3.04%

34.04%

31.91%

28.88%

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19.76%

19.15%

38.60%

12.77%

9.73%

会积极和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

1.52%

3.65%

34.35%

32.22%

28.27%

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很满意

2.74%

6.69%

35.56%

26.14%

28.88%

会认真完成在线教学学习任务

0.61%

2.43%

34.65%

30.40%

31.91%

会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学习

1.22%

2.13%

35.56%

29.18%

31.91%

三、结语

我校第十一周的在线教学工作总体开展顺利,全体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教学岗位、克服困难,保证了教学的平稳运行。

   

我校第十二周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状态数据监测报告

一、线上教学运行基本情况

1.课程开设情况

开学第十二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全校应有2003条教学任务开课,其中理论课任务1502条,实验/实践类课程204条,体育课297条。除实验/实践类课程外,理论课共有9条任务未按时开课,均为外教课。第十二周上课教师共800人。具体各学院的开课程情况如表1所示。

1 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周第十二周各学院开课情况

序号

 

承担

任务数

理论课

实验/实践/

体育课

未开课

任务数

开课

教师数

1

机械学院

104

88

16

66

2

材料学院

22

16

6

17

3

电气学院

83

71

12

64

4

信息学院

96

81

15

58

5

经管学院

58

48

10

9

38

6

外语学院

421

417

4

160

7

建工学院

60

52

8

43

8

238

164

74

82

9

文法学院

75

66

9

45

10

环化学院

73

39

34

32

11

艺术学院

297

289

8

81

12

体育学院

332

33

299

56

13

车辆学院

21

15

6

16

14

马克思学院

123

123

0

42

合计

2003

1502

501

9

800

2.学生到课情况

第十二周共开课3262门次,开课教师2088人次。按照开课学院任务统计,学生应到课206390人次,实际到课203446人次,学生的到课率98.57%,除周末的重修课外,学生们的出勤到课情况较好。具体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如表2所示。

2 开学第十二周各学院开课门次及学生到课率

学院

开课

门次

教师开课人次

学生到课情况

应到课人次

未出勤人次

实际到课人次

到课率%

1

机械学院

218

167

17205

263

16942

98.47

2

材料学院

41

41

2303

25

2278

98.91

3

电气学院

157

133

11071

111

10960

99.00

4

信息学院

196

147

20522

350

20172

98.29

5

经管学院

98

88

8332

99

8233

98.81

6

外语学院

650

465

25353

121

25232

99.52

7

建工学院

134

92

8615

155

8460

98.20

8

理学院

435

263

45275

990

44285

97.81

9

文法学院

167

136

17564

161

17403

99.08

10

环化学院

90

76

7132

60

7072

99.16

11

艺术学院

527

192

9601

153

9448

98.41

12

体育学院

373

163

13613

241

13372

98.23

13

车辆学院

38

34

2418

26

2392

98.92

14

马克思学院

138

91

17386

189

17197

98.91

合计

3262

2088

206390

2944

203446

98.57

3.授课网络情况

从第十二周采集到的教师调查数据看,在线教学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网络顺畅率均达到了97.6%以上。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3 第十二周各学院每天开课网络顺畅率(%

511

周一

512

周二

513

周三

514

周四

515

周五

516

周六

517

周日

机械学院

100.00

97.56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

材料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

电气学院

96.55

100.00

100.00

95.45

97.14

100.00

100

信息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

经管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

外语学院

98.05

96.86

95.45

95.00

93.88

100.00

100

建工学院

100.00

93.1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

98.92

100.00

97.30

98.59

100.00

100.00

100

文法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

环化学院

95.24

94.44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艺术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体育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车辆学院

100.00

100.00

100.00

87.50

100.00

--

--

马克思学院

94.29

100.00

96.30

94.12

94.12

--

100

按日期合计

98.82

98.63

98.87

97.62

98.83

100.00

100

4.各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我校教师使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有三个,分别是超星平台(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随着结课数量的不断增加,平台建课数、开课数、选课学生人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第十二周我校教师在各平台上建课及授课情况如下:

1)超星平台(学习通)

第十二周,我校共有1028名教师使用超星平台建课或开展线上教学,覆盖课程1275门次,授课班级2021个,在线学生20905人;本周新建课程42门。超星平台(学习通)情况见表4-7

4 开学第十二周各学院在超星平台的运行数据

序号

     

学院访问量

PV

新建课程(门)

上线教师(人)

上线学生(人)

师生资料上传(个)

1

机械学院

4408811

2

99

2642

5638

2

材料学院

1510402

0

25

728

2508

3

电气学院

5120623

9

95

2930

14661

4

信息学院

5380457

0

97

3049

14365

5

经管学院

3108390

6

63

2196

3666

6

外语学院

1467151

0

142

908

2634

7

建工学院

2537499

6

76

1364

4499

8

1913588

5

95

1160

5152

9

文法学院

2577494

0

60

1643

3202

10

环化学院

3179576

2

69

1653

6365

11

艺术学院

2481626

3

81

1296

5329

12

体育学院

497796

0

50

200

717

13

车辆学院

1978237

6

28

1136

3577

14

马克思学院

66521

3

48

0

38

合计

36228171

42

1028

20905

72351

5 开学前十二周超星平台线上教学情况对比数据

线上教学

数据

十一

十二周

新建课程(门)

1415

43

32

38

39

126

43

148

58

82

95

42

上线教师(人)

702

965

940

968

954

1017

1191

1268

1107

1112

1010

1028

上线学生(人)

21516

22702

21502

21476

21313

22734

25148

23258

22910

22304

21225

20905

第十二周,我校1028名教师共发布活动数4084个,发帖1044个,发布作业数785个,批阅作业7641个;20905名上线学生共完成任务点188021人次,活动参与194792人次,回帖数9933个,完成作业数22710人次。

6 第十二周超星平台教师数据

日期

教师使用量

PV

发布活动

(个)

发帖

(个)

发布作业(个)

批阅作业(个)

511

180107

874

264

188

1673

512

201526

900

398

240

1113

513

182727

916

168

166

1720

514

134820

545

79

79

1594

515

180085

849

135

112

1541

516

49751

35

8

0

0

517

65911

60

30

0

0

按日期合计

994927

4179

1082

785

7641

7 第十二周超星平台学生数据

日期

学生使用量(PV

完成任务点(人次)

活动参与

(人次)

回帖

(个)

完成作业

(人次)

511

6292710

44377

41797

2068

4364

512

6133403

43918

41013

2548

4691

513

6604697

41975

44117

1638

5650

514

5050176

23605

26295

1649

3670

515

6423979

34146

41570

2030

4335

516

1886562

6700

1489

718

1

517

2629006

8396

3950

220

0

按日期合计

35020533

203117

200231

10871

22711

2)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

第十二周,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继续平稳运行,保证了师生正常使用课程资源。但有教师反馈平台系统里导出的学生名单中的所在学院和专业信息与实际不符。教务处及时将问题反馈至平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问题的排查。第十二周的平台教学数据具体统计见表。

8 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平台第十二周在线教学情况统计表

平台

建课数

开课数

选课学生

人数

选课学生

人次

使用慕课堂

课程数

使用慕课堂

学生人次

384

237

15975

11826

47

15059

第十二周,各学院使用慕课堂的课程数继续减少,有7个学院教师使用慕课堂开展教学,慕课堂功能使用最多的依然是签到和点名功能。具体情况详见表9

9 1-12周学校使用慕课堂情况表

周次

机械

学院

材料

学院

电气

学院

信息

学院

经管

学院

外语

学院

建工

学院

学院

文法

学院

环化

学院

艺术

学院

车辆

学院

合计

1

1

11

59

34

26

2

1

3

1

1

0

5

144

2

1

12

55

34

29

4

2

4

6

2

0

5

154

3

1

14

60

34

29

2

1

5

4

1

0

5

156

4

1

13

60

28

31

2

1

7

4

1

0

5

153

5

1

13

53

32

33

2

1

7

4

1

0

5

152

6

1

7

58

32

28

2

1

7

5

0

1

5

147

7

1

6

58

23

24

1

0

7

1

0

1

3

125

8

1

3

59

23

26

1

0

7

1

0

1

2

124

9

0

2

52

16

12

0

0

7

2

0

1

2

94

10

0

0

39

11

8

0

0

7

1

0

0

0

66

11

0

0

25

8

7

0

0

7

2

0

1

0

50

12

0

0

24

6

6

0

0

7

2

1

1

0

47

合计

8

81

602

281

259

16

7

75

33

7

6

37

1412

3)学堂在线平台(雨课堂)

第十二周,学堂在线平台整体运行平稳。开课数量、到课师生总数较上周有所上升,全校平均到课率为97.9%。共有13名教师使用学堂在线(雨课堂)平台授课,上传课件5份,线上授课34门次,开设课程覆盖3个学院,累计选课学生2821人次,学生在线互动累计3237人次,习题互动2301次,学生投稿5人次,发送弹幕686条。具体教学情况统计见表10-11

10 第十二周教师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数据情况

 

开课门次

上课师生

学生到课率

信息学院

25

1825

97.3%

建工学院

6

556

98.8%

文法学院

3

440

99.5%

合计

34

2821

97.9%

11 第一至第十二周学堂在线平台使用情况数据对比

教学周周次

到课师生人次

开课门次

学生到课率(%

1

7249

97

77.0

2

5302

67

81.4

3

5385

61

94.6

4

5890

68

88.0

5

4430

59

84.8

6

5381

56

97.1

7

3941

45

98.3

8

4526

64

97.3

9

3110

41

95.2

10

2883

33

98.3

11

2274

23

95.3

12

2821

34

97.9

合计

50371

614

--

二、学生问卷

第十二周,教务处继续开展本科生线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工作。511-517日,重点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推送反馈;515日进行完整的线上学习问卷调查,由于学生对返校开学关注度走高,本周学生积极参加线上调查问卷,共收到问卷3812份。

12为在线教学期间学习情况调查,部分同学会主动安排每天的学习(约占49.61%)(第十一周比例为60.79%)、积极和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约占42.78%)(第十一周比例为60.49%)、认真完成在线教学学习任务(约占59.08%)(第十一周比例为62.31%)、对自己学习状况很满意(约占33.86%)(第十一周比例为55.02%)、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学习(约占58.58%)(第十一周比例为61.09%)、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约占29.56%)(第十一周比例为22.5%)。

线上教学已持续十二周,从本周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反馈问题来看,学校未公布确切的返校工作安排而学生们对返校开学普遍抱有期待且部分学生对线上考试存在抵触情绪,故本周调查问卷的数据与前十一周的数据情况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情况。但学生们对师生互动答疑不够、提供教学资源偏少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本学期线上课程已进入“下半场”,请各学院和授课教师做好课后的答疑和交流工作的同时注重疏解学生疫情期间“开学”焦虑的心理问题。

12 在线教学期间学习情况调查对比

选项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同意

会主动安排每天的学习

2.28%

7.87%

40.24%

31.98%

17.63%

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12.85%

20.12%

37.46%

20.93%

8.63%

会积极和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

2.60%

10.97%

43.65%

27.49%

15.29%

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很满意

8.08%

19.88%

38.17%

23.66%

10.20%

会认真完成在线教学学习任务

2.10%

6.32%

32.50%

35.99%

23.09%

会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学习

2.02%

5.85%

33.55%

35.86%

22.72%

三、结语

我校第十二周的在线教学工作总体开展顺利,全体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教学岗位、克服困难,保证了教学的平稳运行。

   

教务工作简讯

近日,教务处组织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相关教师完成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计划方案制定,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供稿人:黄丽)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学校于近日启动了2020年省级英语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学院推荐工作,预计于六月底完成校内遴选。(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启动了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短期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毕业生相关数据核对工作,下一步将从培养结果、培养定位与毕业要求、培养过程反馈、学生服务成效四个方面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协同计划财务处完成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成果的首批建设经费和部分2019年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建设经费拨付。(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问卷调查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周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依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建工学院广大教师强化使命担当,克服困难、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有力保证了线上教学“标准不缩水、质量不降低”。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状况,找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院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从教和学两个方面,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进行了线上教学问卷调查。

问卷涉及教师线上授课情况、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学生线下学习情况三个方面;活动中共发放问卷15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99份,学生参与率83.8%

调查结果显示,95.6%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准备工作感到满意。82.5%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十分及时推送课程PPT、辅导视频、参考教材或文献、习题等教学资料,教学资料质量很好,充分满足学习需求。91.4%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布置线下学习任务,线下学习进度和内容要求与课堂授课同步。88.7%学生认为教师课后辅导很及时认真,能够很快帮助自己解决问题。63.4%学生认为经过教师的线上教学,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均有所提高,收获较大。66.9%毕业生对自己线上毕业设计的状态感到满意。84.4%学生对线上教学整体感到满意。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还发现,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教学氛围轻松,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分心;影响居家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自制力差,缺乏学习氛围;对于线上学习的授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喜好不同,总体来说大家更倾向于直播、录播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授课模式。

本次因疫情防控导致的教学模式转变,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学院将进一步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找准问题短板,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鼓励任课教师加强相互间交流分享,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强对线上教学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凝聚师生力量,共同努力奋斗,夺取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防疫工作和教学工作双胜利。

   

疫情相隔万里“传情”    

外语学院线上教学实录——外教篇

(文稿来源:外语学院杨秀明)    

本学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外教不能返回中国开展线下教学。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外语学院积极动员和组织外教开展线上教学,执行本学期教学计划。

英语系:本学期英语外籍教师共承担本科、研究生22门课程,目前各门课程线上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外教们克服了时差、技术、语言、网速等困难,通过录制课程视频和QQ群、微信群在线授课、答疑等方式,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互动,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学生好评。

日语系:由于一位日语外教离职,日语外教教学任务执行面临困难。为了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日语系部分老师和另外两位外教不辞辛劳,在承担原本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分担了离职外教的日语会话及选修课,展现了疫情在前担当有我的教师风采。

俄语系:由于疫情原因,俄语外教一直不能返回中国。目前俄语系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确保与线下教学安排同步,按计划开展了语音试练、学生自主发言以及情景对话等全部教学环节。外教们利用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与互动,学生体验感较好。

德语系:德语外教Christopher Laufs本学期教授4门课程,在网络教学开始之前就积极联系各个班级,建立课程QQ群,以保证网络教学顺利进行。同时,为了保证网络教学效果,德语外教不辞辛劳,每个班的每门课程都至少分成三个小组在线授课,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法语系:喀麦隆籍的法语系外教雅雅因寒假一直在校园里,因此在获悉在线授课需求当即便表示可以开课。本学期雅雅承担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鉴于口语课的特殊性,决定第一周先开法语写作课,口语课等学生返校后再开。雅雅很快就在微信和腾讯会议同时开设了两个教学平台,并熟练运用起来,经学生反馈效果较好。雅雅会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每次课都会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并于下课前检查本次课的学习效果,组织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合作的任务。课上,雅雅注意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回答问题等课堂活动中。如今,两门口语课也已开课,教学任务虽然多了,但雅雅还是一如即往的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疫情当前,线上教学是本职工作,也是责任,外教线上教学任重道远。学院和老师们用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不忘初心、万里“传情”,保证外教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2020届毕业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核及提交毕业、结业和获学位学生名单的通知

关注学生分批返校的工作安排

提交相关材料

2

关于2020届毕业生重考的通知

65

在线考核

3

关于组织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通知

610

提交教学案例电子版

4

关于开展2020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612

提交项目申报书

5

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尔雅网络通识课在线考试的通知

请关注相关通知

6

关于开展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答辩及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73

完成答辩并提交相关材料

7

关于疫情期间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锻炼的通知

831

按要求开展自助锻炼

   

两会聚焦

复课了,线上线下如何深度融合?

——代表委员热议在线教育(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524日,杨文怿)

疫情将传统的线下教学阻断,全线上教学引起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验”,主战场从以往的学校固定课堂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千家万户。

在线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线教育怎样规范管理?有哪些问题亟待完善?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建议。

新一轮教育变革:线上线下相融合

复课后,老师还会继续“花式主播”吗?

“疫情之后继续在线教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完全回归线下教学也比较难。”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还回到过去的教学方式,那我们的苦就白吃了。”他相信,后疫情时代必然会给教育方式带来很大的变革。

2020年很有可能成为新常态下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和学习方式驱动的新一轮教育变革元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给出了这样一个判断。他认为,疫情期间开启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无形中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重塑,在实践中,老师们慢慢改变了“只有教室黑板面前的教学才是真教学”的观念,体会到了线上教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表示,好的老师永远是稀缺资源,线上教育可以解决教育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将来一定会走向线上线下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向认为,线上教育拓宽了教育空间和课程容量,这也是一次倒逼教育改革的契机。他建议依靠智能信息技术重塑高等教育形态。

拓展在线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线上教学平台

5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有关情况。数据显示,截至5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截至5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学资源的匮乏便是其中之一。朱永新委员表示,目前绝大多数网课仅仅是把线下的内容“搬”到屏幕上,很少有探究性的学习和合作交流。未来实现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的前提是建立“学习中心”。朱永新建议建立一个教育资源平台,集纳全中国和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城市、乡村的孩子都能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云中大学和线上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探索高等教育治理新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建议,从长远角度来讲,国家应当实现将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共享。未来亦可出台激励措施,对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者予以奖励,或者向共享者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体现,激发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建议支持更多教师持续开展线上教学方式探索,以及线下线上教学的深度融合。比如,要鼓励、允许每门课的教师把一定比例的教学时间用于线上教学改革。要通过建设一批线下线上融合教育的示范课程起到引领作用。

“在线教育同样是教育,承担教育的职责和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认为,在线教育的形式对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她建议加快在线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引导在线教育分类发展的支持激励机制;在疫情结束后,更大力度推动面授与线上学习的常态化融合。

推动在线教育立法,提升师生网络素养

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施,给互联网教育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

虽然在线教育规模庞大,但其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线教育平台混杂,广告营销过度、授课教师资质良莠不齐;在线教育市场监管困难,为许多资质、师资水平低且教学内容低劣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建议,一是积极推动在线教育立法。建议司法部门积极修订和完善涉及教育、互联网和文化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出台专门针对在线教育的管理办法,确保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在线教育市场监管。建议由市场监管、教育、互联网管理等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在线教育培训平台审查管理机构,推出线上教育黑白名单制度,根据督查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开合规(白名单)和不合规(黑名单)的在线教育平台,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

三是扶持合法在线教育平台。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优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的甄别优选力度、扶持力度以及推广力度。

“网络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可以称之为新时代的读写算,相当于传统时代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朱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提案。他认为,有必要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人生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朱永新建议,除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家庭也应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父母的网络素养对未成年人有言传身教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有促进作用。

他建议,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空间和内容,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贡献力量。应鼓励企业探索通过产品或技术来实践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上线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机制等。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在后疫情及疫情后时代,要将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放在优先位置,让在线教学、混合教学成为教师教学自觉运用的策略。突发性的在线教学要求,让不少新手老师“慌了神”,也让在传统课堂上经验丰富的教师感到有些不太适应。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还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操作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和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等。

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强教育“新基建”建设

根据疫情期间全国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联合15位政协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步伐。

教育专网是推进“互联网+教育”、支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培俊指出,我国教育专网目前存在四大短板:一是接入网络缺乏统一规范和管理;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不足;三是网络和数字资源安全管控薄弱;四是网络时延和稳定性影响线上教学质量。

管培俊等16位委员认为,加快建设中国教育专用网络,构建泛在的网络学习空间,为教育教学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保障,为师生提供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并构建可管可控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支持在线教育高质量健康发展,并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非常必要而紧迫。

“我国建设统一的全局型国家级教育专网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建议,将教育专网列入国家教育领域的新基建工程,并作为第一批启动项目予以立项支持;将“教育专网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从网络关键基础设施融合、教育专网应用创新、教育专网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

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现有的信息技术硬件的支撑还远远不够,且费用昂贵。未来,学习场景呈终端化,并实时处处呈放射性,这些都需要5G等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来支撑。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变革

(来源:上海民进微信公众号,2020524日,黄震)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自2月下旬起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启在线教学模式,使在线教学得到了大普及,师生对在线教学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在线教学新常态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疫情的缓解,学生返校后,如何进一步因势利导推进在线教学,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变革、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意义重大。

首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的线上教学不少仅是直播授课、录播授课。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应是发布在互联网上、具有教学团队参与的整个教学过程,精心组织与运行的课程,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在线论坛、学习社区和穿插在视频中的即时问答以及开放性练习的同业互评(peer-review),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呈现的不光是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强大的教育服务。

其二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它是既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让在线课堂成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又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线下课堂互动,进行知识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以疫情引发的在线教学新常态为契机,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和服务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黄震: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将走向何方?(摘编)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0519日,李政葳)

近来,随着大中小学的复课加速,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将如何发展?如何实现教育变革?本报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一线实践者共同探讨。

这次在线教育实验是否回答了“乔布斯之问”?

记者: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是否与您一年前出版的新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对未来教育的描绘有所重合,您如何看待此次线上教学的效果?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疫情将未来学校的时间表推进,书中描绘的很多未来教育场景已在疫情期间变为现实,尽管此次“匆匆上阵”的教育实验因资源、硬件、人员等问题,出现了许多良莠不齐的现象,与我构想的“未来学习中心”还有较大差距,但好在已有所推进。

总体而言,此次疫情危中有机,将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记者: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曾提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行动,是否回应了乔布斯之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此次疫情让我体会到,我们的孩子是喜欢在线教育这种形式的,只不过平时他们的时间被线下教学占满了,没有时间使用在线教育。此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实际上已有非常好的平台、技术,但这些平台和技术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演变成一场跨国界、跨地区的全球性实验,但是,我们只在教育形式上发生了改变,教育的内容却并没做很多改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相比未来教育的理想状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此次在线教育行动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验,但也不能说回答了乔布斯之问。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倾向,无论是教师、教案、教材等变革都有些滞后。“涨潮”是迫不得已,一旦恢复正常上课,“退潮”也是客观存在。重要的是,要找到“涨潮”和“退潮”之间的真问题,譬如:教师缺乏在线教育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线教育资源匮乏,资源准备不足、在线平台跟不上、在线教育质量的评价还不太合理等,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使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未来在线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多样化、个性化

记者:您认为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朱永新:首先,未来学校的围墙将被打破。打破围墙的桎梏非常关键,目前学校制度是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模式开展教学,它强调的是效率,忽略的是个性。如果在线教育依然是这种模式,它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未来必须建立新型学习中心,给不同类型、年龄、个性的人,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可能性。基于此,未来学生也有很大的选择权,除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外,还可选择学习方式,既可选择在线学习,也可选择线下学习。

此外,未来是“能者为师”的时代,能工巧匠、艺术家、科学家等,都可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到哪里去学、跟谁学。政府也会配备学习券,孩子们用学习券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各种机构去学习。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政府将给予更多的学习券,让他们有更多选择。

另外,目前学习与就业、职业是分割的,但在未来,这三者并不是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未来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终身学习过程。

若想实现上述所说,有两大前提。首先,保证有足够多的优质资源。政府只有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保证大家时时处处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其次,制定新的教育评价标准。打破当下以分数为主的考量标准,把一个人一生必备的素质和素养当作考量标准,在政府规定的学习标准里,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由学生。

未来是项目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下,学习一定是主动的、有趣的、积极的,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去追寻知识、建构知识,学生也会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胡卫:未来教育有五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二,启动新型学习模式;第三,促进在线教育之间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第四,利用在线教育对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对学校效果进行评价;第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实现对教育内容的精准投入,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创造条件。诚然,在线教育有一个迭代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其逐步达成的目标。互联网时代,作为原住民的“00后”“05后”,他们对互联网的学习速度一定快于老师、父母,为了未来教育能早日实现,当下的老师、父母尤其要重视自身在线知识、素养、能力的培养,只有我们的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未来教育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主持人:您觉得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教育是不是未来教育的一个走向?

倪闽景:未来教育有“道”的层面,也有“术”的层面。

从“道”的层面讲,未来教育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些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并没有分别:首先,学习的价值。未来学习是为了创新,为了能够更健康、自信的生活。其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用来支撑学习价值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做许多以前没法做的事情,比如远程教孩子做菜这样的劳动课程,也可以通过平台在凌晨两三点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最后,学习的公平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技术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也可以促进教育不公平。比如疫情期间不同学校之间学生在线教育的效果相差较大,这可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但是互联网技术又可以把最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推到所有学校,让薄弱学校的学生也享受到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这又有助于补足教育鸿沟。

学习价值能够充分实现,学习的内容更加契合孩子未来的需要,学习资源更加公平均衡,照顾到所有孩子的学习需要,这是未来教育应该考量的方向,这就是“道”。而技术只是“术”,是具有两面性的。

上海市虹口区青联委员、掌门教育创始人兼CEO张翼:在未来,教育将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具有高度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同时,也将催生各种各样的教学形态。例如目前线下的各种实验,在未来可实现线上操作,且实验的种类更加丰富。

未来在线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多样化、个性化,让每个人所学不同,这也是未来教育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把握教育本质,建立相应的技术和平台,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现有科技进行教育赋能,满足学生对未来高品质学习的诉求。

   

复学复课后别冷落了在线教育(摘选)

——“两会展望在线教育”系列评论之一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523日,张立迁)

两会期间,在线教育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有代表委员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线下线上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对于未来应该怎么做,现在还处在见仁见智的讨论阶段。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非常时期,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教育高质高效确保了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受到空前关注。近期随着各地各学校陆续复学复课,传统课堂教学逐步恢复。那么,在线教育会在复学复课后遭遇冷落而迅速“退潮”吗?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又将以何种形式并存?如果并存,又将怎样实现优势互补?

在线教育是当今智能时代的产物,具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自然性特点并自带能量,是教育领域呼唤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锐利武器”,也是知识存储、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如意宝地”。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近期在线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兴起便是明证。既然在线教育拥有如此强大的时代趋势、技术支撑、各界认同等正向影响力,即便是复学复课后,前期在线教学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质资源,显然于情于理也不应被搁置冷落。接下来我们必须要做的是,牢记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继续“深耕”在线教育不松劲,持续改进优化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融合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线教育已不再可能逆势退潮,而势必会形成与传统课堂教学长期并存发展的局面。而这种并存发展并非是彼此条块分割、互不干涉的两个独立部分,而是应以一种具有优势功能互补、浑然一体交融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甚至说该模式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一种常态。混合式教学模式样态下,师生交互空间将打破物理藩篱,实体虚拟相伴,可有效实现教育多样性发展并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学习需求;知识来源渠道将更趋多元多样,未来教育教学将真正成为四通八达、互联互通的“智慧教育场”,实现从教师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从课堂演变为“人—机—物”三元有机融合的开放、智能、泛在空间,不断达成集体智慧聚变的涌现。基于此,未来学校的课程呈现形态、教学设计方式、教育组织与管理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将更加融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将更趋融通,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将日益融会。无疑,这将给学生提供优质便捷、更高品质的教育体验和学习收获。

当然,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各有优势,并存状态下形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是应时之需,更属长久之策。不过,复学复课之后,我们还是应深入研究并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些“真问题”。譬如,如何解决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匮乏、资源准备不足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不少网课仅仅做到了把线下内容机械式“搬”到屏幕上,其他照旧不变。我们知道,未来要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前提是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而调动好教师“全情投入”积极性这个核心关键尤为重要。广大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积极构建基于项目学习、建构学习、能力引导学习、挑战学习等“学的范式”,创设探究性学习与问题解决、师生与生生协作互动、批判式思考论辩等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线上、线下持续性“同热”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再譬如,在线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是一大难点。如何确保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实质等效,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线、不掉线至为紧要。移动互联时代,在线教育不仅要探索自有的特殊教学规律,还要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行教育赋能,积极推动学习分析、移动互联、知识管理和社交网络等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保证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与考核评价并发挥好教师在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方面优势之前提下,形成响应迅捷的信息反馈和问题诊断机制。此外,还要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诉求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线上和线下学习中心的相互融合体系,进而有效促进因材施教与提质增效的高阶性价值,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两会视点

立足新起点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524日,樊丽明)

最近看到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迈入普及化阶段。在我看来,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新阶段科学谋篇布局,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更有力支撑强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机遇和重大课题。

高校首先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认为,发展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全面实现教育教学各环节同向同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此同时,高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使其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我建议,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建设的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复合化,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比如,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改造力度,推进“新文科”建设,健全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我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还应大力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志于攀登世界学术高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军人才,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加大卓越人才培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建设,占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高地,全面提升国家硬实力。二是革新人才培养体系,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新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专业,同时推进专业方向、辅修专业、微专业建设,实施荣誉培养计划和荣誉学分计划,加快示范性学院建设,推动人才培养的高端化、国际化和多样化,实现专业的及时快速调整,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三是强化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力。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的常态化监控机制建设,引领高校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促进办学的标准化,打造教学质量文化。在实现中国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实质等效基础上,推动中国标准化的国际化,力争以中国理念、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近年来,山东大学大力推进专业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推进“六卓越一拔尖”“四新”建设,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了引领性作用;建立起包括专业—方向—微专业及荣誉方案、荣誉学分的系统化专业体系,设立的17个微专业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持续完善“三跨四经历”“暑期学校”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改革上迈出坚实步伐。

面向未来,我认为,高校应牢牢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中国、争创一流,努力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樊丽明: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

   

“一入大学万事轻松”?不行!建议:适当为大学生加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523日,李萍等)

“目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以至于部分大学生混日子、混文凭。”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表示,“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适当为大学生加压,适当增加学业负担。”

张改平建议,出台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和淘汰“水课”的指导性政策。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尚未完全扭转,一些教师对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各高校虽然也在陆续出台相关引导政策,但尺度宽窄不同、激励效果不一。因此,建议出台相关引导和激励的指导性政策,对高校进行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宏观指导,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科学增加课程难度,适度拓展课程深度,使大学生学业增压成为质的复合增长,避免异化为量的简单叠加。

张改平还建议高校自身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是中心,本科教学是基础,因此,应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各类分配、评聘、考核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要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建议全国高校推行无纸化考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522日,唐琪)

“以一个2万名在校生的高校为例,每年仅期末考试至少用纸7吨,那么全国以3000所高校计算,每年期末考试至少用纸21000吨,需要耗费73500吨木材。”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说,“我建议全国高校采用无纸化考试,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谢尚果说,从学校层面来看,无纸化办公已经逐步推广和落实,但是无纸化考试却始终没有全面推开。在他看来,无纸化考试不仅环保,还能省去传统纸质考试中试卷印制、考试、改卷、成绩保留等繁琐工作,并且方便做到同题库不同卷面,杜绝邻座作弊。

在调研中谢尚果发现,无纸化考试在技术、数字校园系统支持等方面已经不是问题,也有很多其他类别考试已经实行了无纸化。他呼吁,政府部门尽快纳入考虑,建立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和考试相关的统一标准,组织专家开发题库,对高校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并充分借鉴国内外无纸化考试的经验。

   

   

编辑:

徐鹤  宋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0年第7期(总第178期) 下一条:2020年第5期(总第176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