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8年第6期(总第145期)

2018年05月18日 10:14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8年第6期(总第145期)       2018515   

     

教学动态

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二次会议


我校召开2018年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教务处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我校“视翼VR团队”参加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北京工业大学高国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创新方法主题学术报告


教务处组织召开网络课程线下考试协调会


我校举办校院两级联合教学培训会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8年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会议


我校举办第38期教学沙龙


教务工作简讯

信息通报

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情况总结


我校在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喜获佳绩


我校在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中喜获佳绩


我校第一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选拔赛圆满闭幕


我校第五届力学竞赛暨河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圆满完成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举办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专题培训

工作提示

网络课程考试、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等

专题聚焦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教育部终于出手!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西电焦李成教授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缺口500万!人工智能人才如何高校造(摘编)


文本框:教学动态   


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二次会议

53日,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二次会议,出席会议的16名委员就我校本科专业调整原则与依据进行了审议和讨论。会议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校长赵永生主持。

会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务处处长金海龙对我校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专业调整的原则和依据。参会委员就专业调整原则和依据进行了讨论,认为高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本科专业做大做强,提升学校竞争力。会议审议通过了学校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的意见,并对本科专业调整的原则和依据达成共识。

大学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和协调,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为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我校将于近期组织开展本科专业调整工作。(供稿人:冯艳)

  

我校召开2018年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践行“新工科”建设,同时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我校于55日组织召开了2018年新工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赵永生召集,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经管学院、理学院的领导和专业教师代表以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金海龙主持。

研讨会上,赵永生从我校开展专业改革的紧迫性、国内其他高校开展专业改革的情况和我校专业改革的初步构想3个方面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他建议各学院从构建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升级改造原有专业;加强交叉融合,开展学院之间和专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新的专业建设体制机制;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产学合作,借助企业力量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着手新工科专业建设,并鼓励各学院、专业要充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积极参与,阐述了以打造专业方向、建立课程模块、提升课程体系、加强学院和专业间合作等为主要路径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时,部分与会代表希望学校能够整合资源,成立独立的机器人学院、开办校级工程实践中心等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教学实践平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本学期第6周,教务处启动了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完成。教务处将于近期公布《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和奖励结果》。

经各教学单位核对、评价、评选及公示后,2017年秋季学期共有2904门次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有效。其中,共有38门次(占1.3%)课程因课程成绩分布不合理等原因被扣分;获评优秀的课程885门次,占比30.5%

根据各学院2017年度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排序,学校给予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建工学院35%的评教优秀课程比例,给予材料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车辆学院25%的评教优秀课程比例,其余教学单位为30%的评教优秀课程比例。同时,根据相关实施办法,学校对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13门精品课程为优秀精品课程,学校将对优秀课程、优秀精品课程进行额外工作量奖励,奖励在年底工作量核算时统一发放。

另外,应我校教师要求,为使评教结果更客观,教务处与正方软件公司积极沟通修改评教系统,实现学生评教数据以教学班为单位导出。由此,评教基础数据与往年相比增加1000余条,评选出的优秀课程增加300余门次。(供稿人:冯艳)

  

我校“视翼VR团队”参加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422日至25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亮相峰会。我校“视翼VR团队”从历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5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受邀参加本届峰会,成为河北省唯一一支参展的团队。

视翼VR以自主研发的SYVR引擎为基础,为企业提供虚拟现实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复杂场景的模拟仿真、虚拟装配、虚拟实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同时,企业在装配实验平台的全工艺过程中,从设计构想到装配实验培训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方面,通过综合利用视翼VR虚拟现实整体解决方案构建的可交互虚拟仿真系统,可大大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我校“视翼VR团队”提出的虚拟现实整体解决方案所体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优越的性能(包括超真实感图像渲染、机械模型数据智能处理等功能)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业内同行、与会嘉宾及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好评与认可。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展览以“共享数字中国梦共创数字新未来”为主题,旨在为“互联网+”大赛优秀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展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进一步推动大赛成果转化。此次参展的项目共计104个,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76所高校,均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同时具备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精准扶贫和绿色发展的社会价值。(供稿人:吴伟龙)

  

北京工业大学高国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创新方法主题
学术报告

58日,我校邀请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生产力中心创新方法培训基地负责人、北京市科技新星高国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创新方法及其在科研与教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来自各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80余人收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高国华教授从创新发明活动的新进展谈起,引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介绍了该理论的诞生、发展及基本思想,并结合爆米花、瓜子剥壳、钻石切割等案例生动阐述了如何运用TRIZ法解决实际问题。他还介绍了如何利用TRIZ理论中40条创造原理和39个工程参数对具体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及所在团队在农业机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方法、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高国华教授认真严谨的态度、生动形象的阐述、详细透彻的分析使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本次学术报告的开展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对TRIZ理论的理解认识,增强创新理念,有效激发利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会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报告将对今后科学创新活动起积促进作用。(供稿人:刘赫)

  

教务处组织召开网络课程线下考试协调会

59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第三次网络课程考试协调会。教务处、里仁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和老师以及超星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并强调了本次网络课程考试的重要性。超星公司的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网络课程考试流程,包括考试安装包的发放时间、安装步骤、主机向学生电脑发包的操作方法等内容;教务处相关人员详细解读了监考须知、学生考试须知等系列材料,并就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针对会议提出的问题,超星公司的技术人员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517日,教务处将召开监考人员培训会,以确保网络课程考试的顺利进行。(供稿人:李文静)

  

我校举办校院两级联合教学培训会

为了推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二级管理,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理学院于52日举办本年度首期校院两级联合教学培训会暨理学院第二期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理学院副院长王明利主持,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33名青年教师参加。

继首期培训会邀请河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刘春凤教授开讲后,本次培训会邀请了理学院统计学系具有36年《高等数学》从教经验的徐玉民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学高级讲师徐美老师。在经验分享环节,徐玉民教授以“课堂教学方法——如何上好一堂课”为主题,为青年教师进行了生动详细的讲解和阐释。他认为,青年教师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方针去推进教学进程,中途不能随意改变授课节奏和顺序;教师应站在专业培养的角度,系统地思考整体的课程教学,不仅要掌握任教的课程,还要了解课程体系中的其它课程,明确其传授的知识和所要培养的能力,使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与能力互相关联,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场观摩环节,与会教师观摩了首届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北赛区一等奖暨全国大赛二等奖获奖者、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青年教师徐美的一堂大学物理课——《圆孔衍射、透镜分辨本领》的示范教学。她以秦皇岛的玻璃博物馆入题,配合精彩的PPT演示,将衍射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如同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展现了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观摩结束后,徐美老师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相关事宜向与会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

由各学院承办、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支持的教学培训会形式,是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开展两级管理的探索性举措,旨在激发各学院在教师培训和教学规律探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以期结合各学院学科和专业特点举办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并将部分具有共性规律的培训内容向全校教师辐射。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培训形式,努力构建统分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师发展工作的新局面。(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8年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会议

58日和10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2018年在线课程建设项目A和项目B的启动会议。负责和参与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师、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及在线课程制作公司代表参加了启动会。

讲解环节,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做了详细说明。课程制作公司的课程顾问(课程编导)就课程制作过程中课程脚本撰写、课程录制模式、视频制作流程、拍摄着装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说明。研讨环节,课程顾问与课程建设团队老师就课程建设详细进度安排、脚本初稿修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本次启动的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A和项目B,其中,项目A包括4门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课程,由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项目B包括6门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作。(供稿人:黄丽)

  

我校举办第38期教学沙龙

425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第38期教学沙龙。本期活动邀请了电气学院李学平副教授为主讲嘉宾,围绕专业认证评价系统相关主题展开,吸引了我校各学院的20余名教师参加。沙龙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

课程达成度评价及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和建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开展2017年专业认证工作中自行开发了专业认证评价系统。本次教学沙龙,李学平对该系统的开发背景、实施方案、存在问题及完善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该系统可以基于设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匹配课程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以及录入课程考核分数等环节,实现课程达成度在线评价,进而完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确保专业认证相关评价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会后,与会教师对专业认证评价系统的设计架构和功能表示认可,并就评价系统的功能设计及结果统计、系统对其他专业开展认证工作的适应性、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完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接下来,教务处将对该系统的可推广性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工作部署。(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工作简讯

近期,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通知要求,我校完成4项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推荐工作。包括推荐河北省旅游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1名;推荐河北省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委员2名;推荐河北省环境与安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推荐河北省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名。(供稿人:冯艳)

近日,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了我校参与的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多层次多模式的高校创新方法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与示范)进展报告的提交和建设经费划拨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日,教务处完成了2018年在线课程制作项目合同签订工作。(供稿人:黄丽)

文本框:信息通报   

  


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情况总结

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中期答辩在第910周完成,截至目前,除个别专业外,其他专业已经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完成了中期答辩成绩的录入工作。现就中期答辩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全校大部分专业的中期答辩工作能够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组织进行,绝大多数学生的阶段进度符合任务要求。答辩小组在听取学生中期汇报后,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和进度安排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另外,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我校还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机械学院、电气学院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在中期答辩过程中,安排机械学院和电气学院的老师参与现场指导,部分答辩组还组织低年级学生和往届毕业生到场旁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检查发现,部分专业对开题答辩中存在的问题未完全改进,此次检查仍发现同样问题。此外,个别专业调整答辩地点后未在管理系统中进行修改。教务处已将问题反馈至相关学院,并要求学院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中加强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教务处对中期答辩成绩进行了汇总分析,各专业成绩的比例构成基本符合学校要求,部分专业还将组织中期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两周后进行二次补答。(供稿人:霍文刚)

  

我校在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喜获佳绩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 周洪彬 教务处 刘赫)

511日至13日,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我校学子披荆斩棘,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本次大赛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我校共有18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8支队伍入围决赛。经过两天的答辩、展示等环节的比拼,最终《一种基于圆柱坐标系的3D打印机》和《用于钢桁架转换层施工控制的逆施工法》两项作品均获得创新设计类全国一等奖。

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由国家创新方法研究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的一项运用“TRIZ”创新方法进行创新设计的全国竞赛活动。围绕本届大赛,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四期的创新方法理论学习与应用培训,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参赛学生参加了相关学习培训和讨论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方法学习和应用实践,学生对TRIZ创新方法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我校在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中喜获佳绩

(文稿来源:信息学院 穆运峰)

近期,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成绩揭晓,我校共有37人获奖,包括一等奖7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15人。其中,获得一等奖的7名同学将于52627日代表我校参加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全国总决赛。这是我校首次组织参加此项赛事活动,经过教练老师的细心辅导和同学们的认真准备,获得“河北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河北赛区优胜学校奖”的好成绩。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为促进软件和信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比赛。八年来,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超过1200余所院校,累计20万余名学子报名参赛,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成为国内始终领跑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和行业认可度最高的IT类科技竞赛。

  

我校第一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选拔赛圆满闭幕

(文稿来源:信息学院 穆运峰)

56日,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选拔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电气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的10个专业的114组队伍(涉及341名学生)参赛报名,其中有女队16组,最终参加比赛的有107组队伍。

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有97组队伍有效参赛,其中荣获一等奖的队伍10组,二等奖19组,三等奖29组,并评出一个最佳女队奖。校赛一等奖的10组队伍、最佳女队以及2017年荣获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的队伍将代表我校参加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本次竞赛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承办。比赛采用ACM的评判规则对程序进行评判、使用软件工程系自主开发的评测系统进行在线测评,比赛过程中禁止了外部网络访问,学生提交程序后马上可以查看测评结果,并知道自己的实时排名,全程没有人工干预,充分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我校第五届力学竞赛暨河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圆满完成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 教务科 孙连京)

426日,我校成功举办第五届力学竞赛暨河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全校共有来自机械、建工、车辆、里仁等8个学院的300余名学生参加。

本次竞赛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每个竞赛考场安排了4名监考老师,郝圣旺副院长担任竞赛巡考。整场考试历时两个半小时,考风考纪良好,秩序井然。赛后,学院组织工程力学系教师进行了集中阅卷,最终按竞赛成绩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

本次竞赛由教务处、建工学院主办,学院团委、工程力学系承办,旨在培养大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为参加河北省周培源力学竞赛做准备。

  

  




文本框: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举办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专题培训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 教务科 孙连京)

53日,建工学院举办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专题培训会,邀请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关宏锋一行人就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相关事项进行培训。学院副院长郝圣旺、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实验中心负责人及相关老师参加了培训会。

会上,关宏锋主要围绕如何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项目建设规划及方式、申报准备内容、典型案例、政策理解及重点解读等方面进行讲解。会后,与会人员还就相关问题与关宏锋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本次培训的开展,使有关负责人对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其建设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对推动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本框: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520

填写团队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项目材料

2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二届数学竞赛暨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523

网上报名

3

2018年春季学期网络课程考试学生须知

526

准备及参加考试

4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一届嵌入式电子系统设计竞赛的通知

527

提交报名信息表电子版

5

关于开展试卷专项检查的通知

530

提交检查情况的电子版和纸版材料

6

关于2014级、2015级学籍异动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说明

5月底

提交申请和佐证材料

7

关于开展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答辩及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68

提交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数据表纸质版

8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

630

按申报公司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9

关于开展2018年春季学期听课周活动的通知

74

提交听课表、总结模板的电子版和纸版材料

  

文本框:专题聚焦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843)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和2017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以下列举18项重点任务:

(一)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

1.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促进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深度交叉融合,重点推进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高级机器学习、类脑智能计算和量子智能计算等基础理论研究,为人工智能范式变革提供理论支撑,为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理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2.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算法、硬件和系统等,加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知识计算、深度推理、群智计算、混合智能、无人系统、虚拟现实、自然语言理解、智能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在类脑智能、自主智能、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在核心算法和数据、硬件基础上,以提升跨媒体推理能力、群智智能分析能力、混合智能增强能力、自主运动体执行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构建算法和芯片协同、软件和硬件协同、终端和云端协同的人工智能标准化、开源化和成熟化的服务支撑能力。

3.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

4.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5.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

6.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

(二)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7.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量子、神经和认知科学以及数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完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智能系统等相关方向建设。支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投入,促进相关交叉学科发展。

8.加强专业建设。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推进一流专业、一流本科、一流人才建设。根据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具有普适性、迁移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9.加强教材建设。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特别是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等主干课程的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10.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广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支持建立人工智能领域“新工科”建设产学研联盟,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积极搭建人工智能领域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能力训练平台。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11.开展普及教育。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中设置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课程,培养教师实施智能教育能力;在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中设置人工智能课程。

12.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项目;认定一批高等学校双创示范园,支持高校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活动;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设立人工智能方面的赛项,积极推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工智能科技竞赛活动。

1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

14.加强重点领域应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金融、智能司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应用示范;加强与有关行业部门的合作,推动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制造、农林、金融、安全、国防等领域形成新产业和新业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型企业,推动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和示范区。

15.推进智能教育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向智能校园演进,构建技术赋能的教学环境,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并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因材施教;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支持学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校园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推动终身在线学习,鼓励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实现终身教育定制化。

16.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17.鼓励创新联盟建设和资源开放共享。

18.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

  

教育部终于出手!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来源:AI商业报道,2018411日)

42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继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由一举动,且是由教育部牵头主办。由此可见,国家正在采取行动弥补我国巨大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融资为全球最多,AAAI大会上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但中国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究其根源,还是国内的高校在AI方面的发展不如MIT、斯坦福、伯克利等学府,因此,加快国内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原创科技成果,是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强国十分重要和基础的一步。此次《行动计划》主要讲了高校发展人工智能的“三步走”和“三大重点行动任务”。

“三步走”规划了高校发展AI的三个阶段

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高校的三大重点行动任务

一、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

其中包括: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

《行动计划》将支持高校组建一批人工智能、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等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研究群体,鼓励开展开展跨学科研究。在技术方面,算法、硬件和系统将被重点关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知识计算、深度推理、群智计算、混合智能、无人系统、虚拟现实、自然语言理解、智能芯片等技术被提及。

二、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包括: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普及教育,支持创新创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行动计划》鼓励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三、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

其中包括:加强重点领域应用,推进智能教育发展,推动军民深度融合,鼓励创新联盟建设和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

《行动计划》鼓励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另外,《行动计划》希望加强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创新研究,推动高校相关技术创新带动军事优势、信息优势,做到升级为军,退级为民

更多高校正在设立AI实验室

47日,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开设人工智能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项目主任孙宏滨表示,该项目目标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能够扎实掌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知识,未来能在中国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的优秀拔尖人才。据了解,人工智能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其中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选拔15人左右。同时,该试验班将与微软研究院、腾讯、华为等开展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企业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企业研究员对学生开设课程、在企业建立实践实训基地等措施,做到校企深度融合。

上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与容联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后者是中国最大的企业通讯云。该实验室主要研究通信+AI,将共同开展知识图谱、知识表达、语言库、情感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容联CEO孙昌勋在挂牌仪式上表示,社会的连接与运作效率、企业的销售与运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信行业要通过技术进行创新和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将再次改造通信服务,进一步为社会、行业、企业赋能。

  

西电焦李成教授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摘编)

(来源:凤凰科技,201857日)

不久之前,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产学研等方面有哪些亮点?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前景如何?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焦李成接受了采访。

解读计划亮点

在西电焦李成教授看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是计划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最大亮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到2020年,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要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重点领域应用”是计划在产学研方面的又一亮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金融、智能司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使人工智能真正能够服务民众、造福人类。对于高校而言,按照计划加强相关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是产学研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计划提出,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焦李成教授认为计划提出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具有全局性、前瞻性。

在焦李成教授看来,人工智能是实现科研创新和引领超越的基础,是普适性技术,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典型的“新工科”、典型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需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

目前,各高校在发展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过程中存在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建设,促进学科交叉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为了打破学科交叉融合的壁垒,焦李成教授希望有更多相关政策出台以鼓励高校建立交叉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培养“人工智能+X”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根据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有5%左右;另外,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也期待重大突破。可以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高端人才储备仍然存在很大缺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社会和产业需求,“量”和“质”都有待提升,因而焦李成教授认为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一定要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人工智能领域至今未建立一级学科,焦李成教授是倡导加快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的专家之一,他介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4年批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还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目前,全国已有逾50所高校开设智能专业,智能专业通过13年的积累,已成为154个本科特设专业之一,亟待进一步汇聚、规范和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没有设置一级学科的情况下,智能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仍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开展,存在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阻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建设,焦李成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学科交叉渗透和国家战略需求对智能学科发展起了助推作用,人工智能学科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应用前景广阔,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以脑认知为基础,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为核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的应用为外围,形成一个独立学科体系。

焦李成教授认为设立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十分必要,他说:“创新驱动,智能担当,国家战略的实现急需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来支撑,智能学科具有引领性、独立性和普遍性,其一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社会对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促进工、理、医学等学科发展达到新高度。”

学术界与工业界都认识到了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紧迫性,近几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校大幅度增长,有观点认为,高校应理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一拥而上,焦李成教授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近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校大幅增加,一方面说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输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良莠不齐,亟需规范引导。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开设一是要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进行精准布点,二是要以培养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和素质的智能人才为目标。”

西电经验

西电是第一个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部属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已有三十余年,既有科研基础又有育人基础。自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之初,西电就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和发展,焦李成教授及其团队撰写了多本智能技术系列专著与教材,被国内三百余所高校选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及参考书,先后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近53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功研制多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产品和系统、实现了国内多个“第一”,建立了1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及创新团队,为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打下了扎实的科研基础。

另一方面,西电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批,2005年开始招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迄今为止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确立了“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累计培养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1600余名研究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有从西电毕业的杰出校友担当领军人物。据悉,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半年,师资已初具规模,超过60余人,博导、硕导超过40余人,已招收研究生210余名。

人工智能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焦李成教授强调课程体系要能够覆盖智能学科整个内涵,不仅包括计算机、数学、信号处理等基础课程,还包括脑认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大数据等等。目前,西电人工智能学院的本科专业主要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研究生学科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为主,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计划提出了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广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西电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亦早有布局。焦李成教授说:“人工智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此次计划提出的一项重点建设任务,国内高校一直以来也都很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西电尤其注重产学合作、学研结合。”

截至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设立了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等6个省部级创新团队;与惠普、AMD、蒜泥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大创新实验室。

焦李成教授介绍,西电人工智能学院在此基础上传承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完善,呈现出“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前沿+优势科学研究协同育人”和“高水平平台+高层次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三大特色,构建有西电特色的育人体系。

其中,西电与各大企业成立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从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性学术竞赛、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可以通过学术竞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自己提出的学术性研究或应用性研究。

同时,焦李成教授提出可以学习国外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值得借鉴的做法:“国外高校如CMUMIT,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处于人工智能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有以下经验可供国内高校借鉴:一是加强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教育;二是注重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三是注重人工智能与互连网、大数据等的交叉融合;四是注重教、研、用的结合,特别是与国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公司、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打通“教--用”体系。

当然,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还要适合中国国情,既要面向人工智能+新工科、智能制造2025,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更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战略目标,培养国家需要的各层次复合型人才!”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缺口500万!人工智能人才如何高校造(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44日,余闯等)

今天,“中国高校人工智能(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将邀请中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培训,计划5年内培训500名教师和5000名学生。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共同设计实施。通过多层选拔,从全国重点计算机高校中筛选出100名教师和300名学生参加2018年培养计划,探索适合中国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急需高质量人才的保驾护航。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那么,高校如何立足国家需求和产业需要,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根据高盛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说。创新工场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落差体现在顶尖人才鸿沟、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体系不足3个层面。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业者数量和科技公司研发团队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北大是我国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至今,北大培养了智能科学方向本科生500多名、研究生上千名。“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适合中国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北大副校长田刚说。今年起,北大设立“AI创新硕士”培养项目,培养AI领域学术、产业、创新三维复合型人才,是全球人工智能硕士培养体系中的首创。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包含高校教师AI培训班和高校学生AI深度学习训练营,注重师生联动、校企结合、国际合作。此次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培训班,特邀中科院外籍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等中美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专家担任培训导师。关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王咏刚介绍,一方面瞄准国际前沿科研方向,邀请学术大师讲授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从产业需求出发,高度强调项目实践在AI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员们设计了既充满挑战又富有乐趣的实践项目。

从学科设置上看,在美国、英国等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著名院校大多设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而在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多分散于计算机和自动化等学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放春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在我国不是一级学科,导致其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散落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学时占比也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问题,影响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说,将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师资力量与水平、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建设完善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推动中美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与科研的交流合作。许涛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

  

 辑:李洪岩 徐鹤 宋歌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8年第7期(总第146期) 下一条:2018年第5期(总第144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