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7年第16期(总第138期)

2017年12月26日 10:29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7年第16期(总第138期)       20171215   

     

教学动态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和建设方案修改完善工作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院级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备案工作

我校举办第二期名师工作坊

我校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我校举办第33期教学沙龙

中北大学来我校调研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组织开展2018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2018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会议征文活动

教务工作简讯

信息通报

我校“三项制度”工作进展情况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情况核查工作

学院采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专项培训会

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程序设计大赛

工作提示

  

开展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说课研讨交流、举办第三期名师工作坊等

专题聚焦

打赢攻坚战建好新工科   

新起点出发大踏步形成领跑范式

新工科建设:不同类型高校何处入手走向一流(摘选)

新工科建设,各类高校不必“整齐划一”


教学动态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建设计划和建设方案修改完善工作

近日,根据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以下简称“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安排,教务处对照教学计划,对申报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的课程类型、学时、首次开课学期、新增课程是否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等信息进行了核查。同时,组织校内专家对学院提交的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计划进行了审查,对每门建设课程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务处和专家组审查发现:部分课程存在首次开课学期与教学计划中开课学期不对应、新增课程在汇总表中未标注替换课程信息、多门课程建设内容有重复、生产实习类课程对如何开展CPS关键教育技术阐述不明晰、课程内容设计简单且与实践脱节、课程体系缺乏系统设计等问题。专家建议,课程负责人参考《信息物理系统白皮书(2017)》,明确课程在CPS中所处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把握对课程的定位,理论课程应明确对CPS的支撑作用,实践类课程应尽可能多的体现CPS技术要素。

127日,教务处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院,组织学院和课程负责人对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和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截至1215日,信息学院、车辆学院、电气学院和机械学院4个学院均已完成修改,并将材料提交至教务处。下一步,教务处将组织开展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说课研讨交流活动。(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院级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备案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学院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开展了2017年院级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备案工作,要求每个学院至少建设3项院级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并为每个学院提供1万元专项资金,鼓励学院进行配套支持。

截至1215日,各学院已将院级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名单报送至教务处备案。此次,14个学院共立项建设项目66项。从项目数量看,除材料学院外,各学院均达到规定数量,外语学院、电气学院和体育学院立项项目数超过5项;从项目来源看,共有20项项目为申报2017年校级教改项目未获得立项的项目,其中,机械学院、经管学院和艺术学院的立项项目均来源于未获批校级教改项目;从建设经费来看,每项项目建设经费从1200元到5000元不等,外语学院、信息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和体育学院还配套了建设经费,其中,外语学院和信息学院配套经费较多;从质量监控手段来看,各学院均要求院级项目按照校级教改项目要求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文法学院、理学院和外语学院还规定按照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批次拨付建设经费。各学院立项详细情况如下:

学院

数量

(项)

每项

经费

(万元)

合计

经费

(万元)

学院配套

经费(

万元)

学院经费

使用要求

(万元)

备注

机械学院

4

0.3

1.2

0.2

4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材料学院

2

0.5

1

电气学院

9

0.12

1.08

0.08

2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信息学院

5

0.3

1.5

0.5

1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经管学院

3

0.2-0.4

1

3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外语学院

11

0.2-0.35

2.8

1.8

中期检查前

只允许使用70%

1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建工学院

3

0.3-0.4

1

2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理学院

4

0.2-0.3

1

先拨付0.2

检查跟进

文法学院

3

0.1-0.5

1

先拨付0.1

检查跟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0.2-0.4

1

1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环化学院

5

0.2

1

1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艺术学院

4

0.25

1

4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体育学院

6

0.15-0.2

1.05

0.05

车辆学院

4

0.25

1

1项申报2017校级教改未获批项目

合计

66

16.63

2.63

为保证项目完成质量,学院需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工作,按照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节点做好检查验收,并及时报给教务处备案。对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的项目可由学院推荐至学校,经学校审核确认后可认定为校级教改项目,并给予配套建设经费支持。(供稿人:黄丽)

  

我校举办第二期名师工作坊

1129日下午,我校举办了第二期名师工作坊,邀请河北省教学名师、我校信息学院院长任家东教授担任主讲,来自各学院的50余名中青年教师参加活动。本期名师工作坊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

活动中,任家东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和体会,从当前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应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谈起,引导青年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和热爱教学、爱岗敬业。他建议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细节,不断提升备课水平,注重讲课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加强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着装也应恰当得体等。他还指出,青年教师应积极响应院系安排,主动参加各类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把握机会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入了解项目式教学、CDIO等先进教学理念,为今后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要尽快融入课程团队,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做好本科生双创导师,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最后,任家东教授提出殷切希望,真诚希望每位青年教师在燕大这块教育园地上,用实际行动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平凡的业绩筑起爱的长城,谱写美丽的青春之歌。

自今年10月以来,为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效应,让名师的精神和思想落地生根,引领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和专业发展骨干,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办了名师工作坊系列培训活动,活动在报名组织等方面依托互联网手段进行了创新。活动开展以来,广大中青年教师参与踊跃、反响良好。本次活动是该系列培训的第二期活动,今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将陆续推出后续活动。(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根据我校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组织各学院于1030日至1128日(教学周第10-14周)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截至124日,所有学院均完成检查工作。

为了提高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实效性,本次期中教学检查仍提出了一些规定项目的检查要点和数量要求,且要求学院进行自选项目检查,并进一步规范了期中教学检查报告的格式。

期中教学检查过程中,大多数学院均能按照要求对理论课及实践课教学、相关教学文档存档情况、考试考风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等规定项目进行检查,并组织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及学生座谈会。同时,各学院均开展了自选项目的检查,如电气学院根据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对小班授课落实情况等11个自选项目进行了检查;建工学院对教学法活动开展情况、毕业设计选题落实情况、新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新入职教师及评教靠后教师课堂教学、“十九大创新理论”融入教学、集体备课质量、教学及教改推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机械学院开展了课程能力达成度评价专项检查;车辆学院对三级项目教学、教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环化学院开展了专业认证工作专项检查;外语学院对多媒体设备及教学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等。

教务处对各学院期中教学检查报告进行了审查,发现部分学院存在规定项目检查不达标、无检查记录、部分检查工作过于简单,自选项目特色不鲜明、检查内容不深入等问题。此外,虽然多数学院能在不同程度上发现本学院教学运行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但只有少数学院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或意见建议。教务处将对各学院期中教学检查报告进行进一步认真整理和分析,推广典型管理经验,排查教学运行及管理问题。希望各二级学院加强对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促进学校本科教学及管理工作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切实做好有关工作。(供稿人:冯艳)

  

我校举办第33期教学沙龙

127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第33期教学沙龙。本期活动邀请了机械学院马瑞教授、信息学院胡正平教授为主讲嘉宾,来自我校机械学院、材料学院、信息学院、车辆学院、环化学院的3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本期教学沙龙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姜文超主持。

此次活动以专业认证相关工作为主题,旨在服务通过2018年专业认证申请审核的5个相关专业做好专业自评工作,保证自评报告质量,同时为有意向申请2019年认证资格的专业提供了解相关情况的平台。

胡正平和马瑞分别介绍了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流程及注意事项,说明了严把自评报告质量关、确保支撑材料详实准确、加强与相关认证分委员会联系的重要性。他们谈到,专业认证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应从学生的培养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入手,在关注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实时动态地校正培养定位和调整培养方案,并建立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实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相关专业负责人应对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认证工作的梳理,分清主次、统筹安排,加大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切实做好认证申请的各项准备工作。活动中,正在开展自评报告撰写准备工作及有意向申请2019年认证资格专业还就自评报告撰写要点及审核流程、认证申请准备中的关键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次教学沙龙的召开使相关专业对认证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流程、自评报告等材料准备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建立了开展认证专业与通过认证专业的经验交流平台,对相关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促进意义。(供稿人:张亚靖宋歌)   

  

中北大学来我校调研本科教学工作

121日,中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春强一行5人来到我校,就新工科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创新实践平台等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我校教务处副处长王晶、机械学院创新基地主任姚建涛以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与来访客人进行了现场交流。

座谈交流会上,王晶副处长首先对来访客人表示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并就我校如何将创新创业工作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创业孵化联动机制的搭建;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实施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姚建涛老师详细介绍了机械学院项目式教学的发展历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思路和现有成果,重点介绍了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会上,双方就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以及“项目式”教学改革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后,高春强副处长一行走访了机械学院创新基地、机电实验室、机械学院RobotMaster俱乐部等,进一步了解机械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实施情况以及机电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基本内容。

高春强副处长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项目式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并希望通过此行调研走访,进一步加强中北大学和燕山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供稿人:刘赫)

  

学校组织开展2018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

根据《燕山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办法(试行)》(燕大校字[2016]152号)要求,申报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需接受基于所授课程(至少一门,理论课或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124日起,学校组织各学院开展了2018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

此次申请工作针对拟申报2019年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且未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的教师。各学院教师申请情况如下:

序号

学院

教师

 

1

机械工程学院

石宝东

弹塑性理论

2

机械工程学院

刘思远

液压元件

3

机械工程学院

王健

测试技术

4

机械工程学院

王青亮

传热学

5

机械工程学院

王鹏飞

测试技术

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治斌

薄膜技术与表面物理

7

电气工程学院

张云刚

光电测试与系统

8

电气工程学院

蔡瑶

电工技术B

9

电气工程学院

丁浩

电工与电子技术A

1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付兴虎

电子技术

1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天歌

离散数学

1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冬

C/C++程序设计

13

外国语学院

刘海峰

外语AII

14

外国语学院

侯羽

翻译技巧与实践

15

外国语学院

王旭光

英语技能培训(听说读写)

16

外国语学院

吕欣阳

外语AII

17

外国语学院

杨文浩

基础日语Ⅳ

18

外国语学院

刘越

大学英语

19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张天虎

建筑节能

20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吴君华

空气调节

21

理学院

盖彦峰

大学物理

22

理学院

李睿

大学物理

23

理学院

万文辉

大学物理

24

理学院

王博翀

大学物理

25

文法学院

马向

法学原理

26

文法学院

徐敏

中国现代文学A11

27

文法学院

王磊

逻辑学C

28

文法学院

周颖

文艺心理学

29

体育学院

林琴琴

健美操

30

体育学院

井兰香

健身气功

31

体育学院

及庆

篮球

32

艺术与设计学院

仇媛媛

泥塑胸像

33

艺术与设计学院

张芳兰

专题设计BII

34

艺术与设计学院

杜小婉

走进德国

35

艺术与设计学院

王年文

快速表现

36

车辆与能源学院

褚庆忠

基础地质学

37

里仁学院

单彦霞

机械制图

38

里仁学院

白塔娜

大学英语读写

39

里仁学院

谢芳

外语AII

学校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中,严格审核教师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情况,请教师根据授课学期妥善申请并接受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因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工作提前,教师应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前一年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以免影响参加评职。(供稿人:宋歌)

  

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2018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

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会议征文活动

近期,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8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会议征文活动,共收到电气学院、环化学院和体育学院的4篇论文投稿。经教务处进行论文查重、格式审查和校内专家评审,最终推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机教学改革实践”等3篇论文参加研讨会征文。截至1215日,我校投稿论文全文已提交至会务组。

2018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拟于20181月召开,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组织召开。为丰富会议内容,会务组于11月份举办了以“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会议征文活动。(供稿人:黄丽)

  

教务工作简讯

为完成对我校2012届、2017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工作,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对两届毕业生联系方式、专业名称、重要专业课信息等基础数据进行信息核对。目前,8个学院(除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建工学院、经管学院、体育学院外)已核对完毕并将数据返回。(供稿人:冯艳)

近日,教务处组织机械学院和电气学院根据校内专家修改意见完成了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修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申报书的校外专家修改和宣传网站及视频制作、成果支撑材料完善工作。(供稿人:黄丽)

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2017年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评选推荐工作。本次共收到10个单位申报的27项项目,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盲审,最终按照申报限额向省教育厅推荐了10项项目。目前,相关推荐材料已报送至省教育厅。近期,教务处将组织各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建设合同书签订,开展建设经费拨付等后续工作。(供稿人:刘赫)

文本框:信息通报   

  


我校“三项制度”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即“三项制度”工作)。目前,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和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工作。

1.本科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工作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学习体验及评价,调查对象为2018届全体预计毕业生,共计4601人。此次问卷调查工作仍由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共同组织负责。其中,教务处负责在系统中上传全体学生信息,定期在系统中检查学生、专业、学院问卷填答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处负责组织学生填答问卷。

截至12月中旬,学校问卷填答率为24.0%。其中,外语学院、车辆学院和理学院的填答率超过50%4个学院的填答率不足10%,分别是信息学院(9.3%)、环化学院(8.6%)、机械学院(0)和文法学院(0)。21个专业的填答率低于10%,其中填答率为0的专业有15个。各学院及专业具体填答情况如下:

 

学院抽样

总人数

学院填答人数

学院

填答率%

专业名称

专业

填答率%

外语学院

134

100

74.6

法语

88

俄语

82.61

英语

80.43

日语

55

车辆学院

291

203

69.8

石油工程

75.47

能源与动力工程

74.68

交通运输

67.86

车辆工程

64.89

理学院

236

126

53.4

统计学

69.64

应用物理学

60.3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0.67

信息与计算科学

32.69

经管学院

422

188

44.5

经济学

70.97

工商管理

61.67

工业工程

45.9

国际经济与贸易

44.64

会计学

41.28

旅游管理

30.36

电子商务

28.57

材料学院

183

70

38.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8.39

金属材料工程

39.39

材料物理

38.4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31.67

电气学院

685

177

25.8

测控技术与仪器

34.81

自动化

31.58

生物医学工程

21.6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4.23

体育学院

62

14

22.6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2.58

艺术学院

381

85

22.3

工业设计

47.83

环境设计

38.3

视觉传达设计

14.29

音乐表演

11.54

产品设计

10.68

雕塑

0

建工学院

317

49

15.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4.43

工程力学

18.18

建筑学

9.76

土木工程

9.36

信息学院

728

68

9.3

软件工程

22.37

电子信息工程

8.55

通信工程

5.93

教育技术学

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

环化学院

266

23

8.6

应用化学

13.95

环境工程

12.5

化学工程与工艺

5.4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35

生物工程

0

机械学院

648

0

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

文法学院

248

0

0

法学

0

政治学与行政学

0

国际政治

0

汉语言文学

0

广播电视学

0

公共事业管理

0

行政管理

0

合计

4601

1103

24.0

2.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按照相关通知要求,我校于9月份启动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和填报工作。截至1115日,所有数据已提交至国家数据平台。本次针对3类时间段数据进行了采集统计,分别是自然年(从201611日至20161231日)数据,学年(201691-2017831日)数据,时点(截至2017930日)数据。部分核心数据如下:

指标项

我校数值

普通本科高校平均值

国家相关要求

本科生人数

22031

16460↑

折合学生数

33498.4

21698↑

全日制在校生数

29247

19302↑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75.33

85.27↓

专任教师数量(人)

1580

990↑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

68.61

46.76↑

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30%

本科专业总数

62

51↑

生师比

18.66

18.97↓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18,限制招生2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1.80

1.43↑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5000元,限制招生3000

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7564.14

3919.39↑

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10%或总值超过1亿元,新增值超过1000万元

生均纸质图书(册)

42.46

77.67↓

生均年进书量——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3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80册,限制招生40

电子图书总数(种)

2435420

2080091↑

电子期刊、图书等数据库数量(个)

338

4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

18.13

15.24↑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16平方米/生,限制招生9平方米/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1.84

2.35↓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6085.41

2848.0↑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6726.3

4936.54↑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390.36

327.0↑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2617

1741↑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84.32

79.95↑

教授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29.23

16.93↑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6.12

96.77↓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95.24

96.94↓

应届本科生就业率(%

94.94

88.59↑

体质测试达标率(%

85.7

88.83↓

目前,学校正在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查找不足,以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3.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

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工作将按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7]86号)要求开展。目前,正在进行报告编写工作。(供稿人:赵春梅)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情况核查工作

近期,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17年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情况核查工作。根据人事处提供的教授名单,经与学校(含里仁学院)2017年教学任务比对、初步核查、与各学院核实,现核查工作已全部完成。

2017年全校438名在岗教授中,未满足学校文件要求承担本科生授课教学任务的教授共计25名,占5.7%;未承担本科生授课教学任务的教授共计17名,占3.9%2017年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满足学校文件要求的教学单位共计10个。各教学单位教授授课具体情况如下:

2017年各教学单位教授授课情况

教学单位

2017在岗教授人数

承担授课任务人数

未承担授课任务人数

符合文件要求人数

不符合文件要求人数

承担授课任务人数比例(%

满足要求人数比例(%

机械学院

83

79

4

72

11

95.2

86.7

材料学院

38

36

2

36

2

94.7

94.7

电气学院

63

60

3

61

2

95.2

96.8

信息学院

43

43

0

43

0

100

100

经管学院

36

36

0

34

2

100

94.4

建工学院

18

18

0

18

0

100

100

外语学院

11

11

0

11

0

100

100

环化学院

28

27

1

26

2

96.4

92.9

文法学院

29

28

1

29

0

96.6

100

马克思学院

6

6

0

6

0

100

100

理学院

31

31

0

31

0

100

100

艺术学院

15

14

1

14

1

93.3

93.3

车辆学院

10

10

0

10

0

100

100

体育学院

13

13

0

13

0

10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6

5

6

5

54.5

54.5

国防科技学院

2

2

0

2

0

100

100

继续教育学院

1

1

0

1

0

100

100

合计

438

421

17

413

25

96.1

94.3

对于在2017年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中未达到学校文件要求的教授,教务处已将有关情况反馈至相关学院,并要求学院及教师在2018年度进行整改;对于在2017年未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且不满足学院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的教授,教务处将报至人事处,经进一步核查后由人事处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处理。(供稿人:冯艳)

  

学院采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专项培训会

(文稿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科于秀春)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试卷存档和考试管理工作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情况,于1130日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工作管理”专项培训会和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刘永志主持。

会上,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王玉荣教授向全院教师通报了督导组教学检查情况。检查发现,学院规范化教学状况总体良好,中班化教学改革平稳运行,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考核及教学互动环节皆有亮点,部分年轻教师运用网络教学软件“学习通”和“燕云伴课”开展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但仍存在个别教师疏于课堂管理,教学的规范性和亲和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教务科于秀春老师从“试卷命题、考试组织、考场规则、监考职责、成绩的查询与更改、试卷存档”等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学校的相关文件;同时又解读了由学院制定的《试卷检查记录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监考职责》等内容。

刘永志副院长做了学院教学工作期中总结,强调学院教师要明确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生命线意识,在保证规范化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班化改革工作;鼓励和动员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的监考工作,要求教务科和系主任做好期末大型考试的组织工作等。

此次会议的召开,使教师对学院教学工作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强化了教师对考试工作的认识,对加强教师监考责任意识、提升教学能力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保障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程序设计大赛

(文稿来源: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1214日,我校举行了第一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程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李海涛主持,信息学院书记卢辉斌、院长任家东、副院长齐跃峰、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张忠平出席颁奖大会。赵春梅副处长进行了发言,对所有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为保障本次比赛顺利开展进行辛勤工作的所有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大赛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承办。大赛组委会于4月份即启动了评测系统开发工作(以NCRE为导向);9月下旬发布网上报名通知,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C语言、C++、高级数据处理3个方向比赛,共有近350名学生报名;11月初利用两个周末,同时开放东西校区机房对所有报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6学时的考前培训,并为每种考试科目配备2名教师进行课程串讲、辅导、答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根据考勤记录进行参赛资格审查,近250名学生获得最终有效参赛资格,保证了比赛质量和效果。

大赛于1125日正式进行,采用随机题库自动组卷和评分的考核方式,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比赛按科目分别进行评选,最终有18名学生获得一等奖,20名学生获得二等奖,3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79名学生获得有效参赛奖。

此次比赛的举办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升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对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组织开展CPS关键技术教育课程说课研讨交流的通知

1222

2

关于举办第三期名师工作坊的通知

1227

提前报名参加活动

3

关于申请2018年春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的通知

2018

110

报名并提交教学文件

4

关于做好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2018

112

开展开题准备工作

5

关于2018324-25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及2017年证书领取的通知

2018

115

网上报名

  

专题聚焦

打赢攻坚战建好新工科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124日,吴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已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工程教育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方阵,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实现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让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

但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之现实也必须正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是建设教育强国,新工科建设正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提升而产生的。

新工科顾名思义,要建设一批新工科专业,并使现有工科专业达到新要求。新工科建设的另一层重大含义,即以新工科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三项攻坚战:

提升质量攻坚战——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阵地,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基本单元,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为引领示范,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燎原计划,建设质量文化,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公平攻坚战——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及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省部共建计划等多措并举,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变轨超车工程;推进科教结合、医教协同、产教合作等全方位协同育人工程。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支点”,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打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攻坚战,开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工程教育最有可能率先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新工科建设要努力达成“九个一批”目标:建成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一批多主体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吴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新起点出发大踏步形成领跑范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124日,杜玉波)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处于由大变强关键期,需从理论上创新、政策上完善、实践中推进和落实,进而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因此,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如下探索:

首先,立足新起点、增强历史使命。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二要以工程教育改革为契机,在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中发挥全球影响力;三要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建成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其次,把握关键点、全面提升质量。一要加强理念引领,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和创造能力;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二要优化专业结构,加快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同时面向未来主动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三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四要完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制定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等。

再其次,以重点项目、重要平台为抓手,深化综合改革。一是围绕工程教育改革新理念、新结构等,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成果;二是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等长效机制;三是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完善工科人才双创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双创平台,全面提升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新工科建设:不同类型高校何处入手走向一流(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124日,李薇薇)

“加入《华盛顿协议》,挺进国际工程教育领域‘富人俱乐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迈向从跟随模仿到与国际比肩而行的新里程。

高等教育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红利,瞄准《中国制造2025》前瞻性战略布局,高等工程教育如何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高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共同打造新工科建设统一体?

日前,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主题为“新工科建设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第二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上,各类型高校代表各抒己见,智慧与思想频频碰撞。

本期聚焦建成高质量工程人才高地、探索形成国际工程教育领跑的“中国模式”中,具备可借鉴意义的3所不同类型高校,分别是:综合性高校复旦大学,工科优势高校天津大学,地方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新理念、新态势、新成效,看新工科建设何以全面升级,走向一流。

复旦大学培养面向未来的科学工程师

投入约5.8亿英镑用于采集50万人全基因组和10000个人脑影像数据;各采集1000例以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2000例以上自闭症脑部数据……

无华丽辞藻修饰的数据,也足以令人震撼。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脑科学数据库落户复旦大学,为该校依托文理优势进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往往文理基础强的综合性高校,更易产生跨界突破性工程应用萌芽。”该校教务处处长徐雷认为,“未来‘无中生有’能力一定属于能跨界、敢跨界和愿跨界之人。”

通常,科学家侧重理论研究,工程师侧重利用理论设计发明产品,二者契合度决定研究水平。培养集二者所长于一身的“科学工程师”,即是一次学科大跨界。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便是复旦选择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徐雷强调,新工科培育下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知识,还应更有“心”。

“推进自主研发,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航母’。”于复旦电子工程系毕业的秦杰,拿到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便立志回国打破国外医疗器械在国内的垄断地位。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坚守家国情怀,犹如复旦校歌,代代相传。

培育“科学工程师”,复旦人的这种家国情怀不能丢,有德有情有能更重要。

为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坚持“厚基础、宽视角、重素质、强实践”理念,遵循“2+X”设计框架——

2”指前2年在复旦书院开展涵盖通识核心七大模块、运筹与优化等课程的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为学生打下通博扎实的发展基础。

X”指从大三开始,本科生在弹性学制范围内,于“智能科学”“智能信息处理”等4个方向中,择一进行专业学习,并要同时交叉选修其他方向主干课程。

“以文科优势培育人才‘软文化’,以理科增强‘硬实力’,综合性高校更具优势。”徐雷指出,复旦将发挥综合性高校优势,通过加强数理与认知基础、学科交叉和个性化教学,实现人工智能主要方向(智能芯片、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在保留厚重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完全学分制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我是大一新生,想转专业,怎么转?”

“我校本科一年级可通过申请校内插班生跨平台转专业,实现文理科‘大转弯’;二年级则可申请平台内专业流转,如可在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8大学科群之内转换具体专业。”

“我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有丰富选课资源,纵深夯实+横向拓展,能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并实现多元发展。”

“学生还能自主安排学习进程,36年内完成学业即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贴吧里,一则关于转专业的“一问N答”,将该校“以完全学分制实施为载体,面向新经济,探索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途径”诠释得淋漓尽致。

曾经的“圆珠笔之问”,深刻揭示了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却无法实现一个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与生产之痛。“当前,产业变革是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关键,唯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方能使我国成为制造强国。”该校副校长鲁嘉华认为。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已起: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等相继推进,“中国制造2025”也务必迎头赶上。

“制造业之弊仍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及高端人才匮乏。”厘清弊端,该校即找准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定位——定性“质”在应用,定“特”点在实践,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满足第一线企业需求。

如何弥补运输服务模拟、3D服装制作等特色课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或一线智能技术体验?该校职业训练营即开展特训课,“把需要工作的人”打造成“工作需要的人”——

学生可在乘务CBT系统实验室,模拟飞机遇到的各类气候异常,并可模拟航前准备会;可使用“高精尖”3D服装定制仪为学习工具,体验“5秒自动测体,30秒传输数据,48小时成衣交货”的服装制造过程等。

“为使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活泛化,学校还以‘12学期5学段’新机制激活时间和空间,方便学生选课、校外实习及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鲁嘉华介绍。

探索并实施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才能得到新质量。完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升华。

  

新工科建设,各类高校不必“整齐划一”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124日,李薇薇)

“我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

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近期公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为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然凭借数量跃升至世界工程教育之首。然而,成为工程教育大国是否就等同于工程教育强国?

“我国集成电路每年进口2300亿美元;汽车发动机基本靠进口;工业机器人所需减速器、伺服电机依赖国外……”可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是阻碍我国晋级为制造强国的最大障碍。

高等教育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红利,我国由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高等工程教育必然先行强大。新工科建设即是一场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由大变强的升级之路,须综合各类高校优势协同共建。

于综合性高校而言,科学教育打造人才专业实力,人文教育又是学生人文情怀、树立学术理想之根本,双重优势更易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从而培育有能有情有德之才,催生更有“温度”的新技术。

于工科优势高校而言,本身就具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成功经验,以此为基,构建创新价值链,打造工程学科专业升级版必当为人先。以卓越精神引领,打造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工科优势高校方能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而地方高校因更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一线企业技术创新要求,要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过程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与社会意识,引导其练就强大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

新工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高校统一步调。以各自优势于新工科建设中寻求最佳定位,亦是“新”之所然。

  

  

 辑:徐鹤  宋歌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7年第17期(总第139期) 下一条:2017年第15期(总第137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