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自动化专业接受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
6月19日至6月21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对我校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现场考查(复评)。
6月19日上午,副校长赵丁选、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现场考查专家见面会。赵丁选副校长向专家组介绍了学校对工程教育认证及此次接受认证专业办学的支持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对开展认证工作的相关专业在建设经费、教学改革推进、教师学习培训、专业持续改进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学校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及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已逐步形成了与工程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体系。专家组组长田作华教授说明了此次现场考查的目的,并听取了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从校院概况、专业现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持续改进等方面所作的汇报。自动化专业教师及学校、学院相关管理人员对专家组提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设计、培养目标修订、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和说明。
会后,专家组实地考查了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在3天的现场考查中,专家组审阅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材料等教学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专家组还通过召开多场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代表参加的访谈活动,深入了解了我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
6月21日上午,校长刘宏民、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现场考查专家意见反馈会。专家组组长田作华教授对我校自动化专业的认证准备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与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课程体系深入梳理、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工作优化等提出了整改意见。我校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刘宏民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并就专家反馈的问题对学院、专业和学校相关部门提出了初步的整改要求。他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梳理和消化专家反馈意见,尽快形成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立即整改、切实整改,学校将在政策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他指出,专业认证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动力,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相关专业的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供稿人:宋歌)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
(文稿来源:燕山大学网站建工学院耿巍娜)
6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燕山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通知》(土木评〔2017〕第85号)。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并投票表决,决定通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有效期为6年(2017年5月至2023年5月)。这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继2012年后,第二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于1992年,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设有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3个专业方向。2000年获批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近年来,该专业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服务土木工程建设与研发一线,致力于为国家工程建设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将以此次评估(认证)为契机,按照“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继续做好专业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把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出品牌、办出特色,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务处完成2017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
根据学校2017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安排,教务处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17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
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共有7个学院的8名教师申报参加此次评审。根据相关量化指标,教务处对申报人员的本科教学业绩材料进行了审核和量化打分,并将打分及排序结果进行了公示。6月27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评审会,对3名进入会议评审环节的候选人进行了学校教学考核小组审核评估。最终,理学院杜会静、机械学院曾达幸两位老师通过此次评审。目前,评审结果已在校园网公示,并已报学校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审议。(供稿人:赵春梅)
学校组织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
根据《燕山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办法(试行)》(燕大校字[2016]152号)要求,申报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需接受基于所授课程(至少一门,理论课或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6月21日起,学校组织各学院开展了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工作。
此次申请工作针对拟申报2018年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且未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的教师。对于拟申报2018年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且未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又只在春季学期承担教学任务(理论课或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的教师,学校将组织专家通过审阅教学文件、评审教师说课情况、调阅以往课程考核资料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各学院教师申请情况如下:
序号 |
学院 |
教师 |
课 程 |
1 |
机械学院 |
张生 |
工程流体力学 |
2 |
机械学院 |
刘涛 |
工程流体力学 |
3 |
机械学院 |
胡建良 |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
4 |
机械学院 |
郝秀红 |
机械设计基础C |
5 |
机械学院 |
邹宗园 |
液压与气压传动A |
6 |
材料学院 |
顾江龙 |
金属学与热处理I |
7 |
电气学院 |
谭广军 |
电力电子器件 |
8 |
电气学院 |
刘乐 |
控制系统仿真及Matlab语言 |
9 |
电气学院 |
郭士亮 |
检测与转换技术 |
10 |
电气学院 |
王娜 |
信号与系统 |
11 |
电气学院 |
袁亚洲 |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
12 |
电气学院 |
梁振虎 |
嵌入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13 |
电气学院 |
林洪彬 |
反馈控制理论B |
14 |
电气学院 |
刘海龙 |
工程光学 |
15 |
信息学院 |
金娃 |
电路原理 |
16 |
信息学院 |
吴培良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17 |
信息学院 |
李林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三级项目) |
18 |
信息学院 |
闻佳 |
软件工程A |
19 |
信息学院 |
宫继兵 |
JAVA Web数据库技术 |
20 |
信息学院 |
司菁菁 |
微机原理及应用 |
21 |
信息学院 |
张涛 |
高频电子线路 |
22 |
经管学院 |
王晶 |
生产计划与控制 |
23 |
经管学院 |
陈红梅 |
管理学 |
24 |
经管学院 |
李世勇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双语) |
25 |
经管学院 |
苏英 |
制度经济学 |
26 |
经管学院 |
林春雷 |
中级财务会计I |
27 |
经管学院 |
尤振来 |
ERP沙盘模拟 |
28 |
经管学院 |
许孝君 |
旅游电子商务 |
29 |
经管学院 |
逯宝峰 |
旅游市场营销 |
30 |
外语学院 |
李继燕 |
大学英语 |
31 |
建工学院 |
余为 |
理论力学B |
32 |
建工学院 |
潘慧敏 |
土木工程材料 |
33 |
建工学院 |
沈振兴 |
材料力学B |
34 |
建工学院 |
郝颖 |
理论力学 |
35 |
建工学院 |
辛亚军 |
砌体结构 |
36 |
建工学院 |
王兆强 |
钢结构基本原理 |
37 |
建工学院 |
敬超 |
路基路面工程 |
38 |
建工学院 |
张任良 |
材料力学B |
39 |
建工学院 |
李岩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40 |
理学院 |
吕胜利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41 |
理学院 |
王昕 |
运筹学 |
42 |
理学院 |
王春娇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43 |
理学院 |
冯超 |
电磁场理论 |
44 |
文法学院 |
郑志峰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45 |
文法学院 |
娄文龙 |
管理科学基础 |
46 |
文法学院 |
王天彤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47 |
马克思学院 |
陈步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上) |
48 |
马克思学院 |
李婕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9 |
马克思学院 |
黄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50 |
环化学院 |
侯莉 |
材料化学(里仁学院) |
51 |
环化学院 |
李书存 |
无机化学AI |
52 |
环化学院 |
李媛 |
工科基础化学B |
53 |
环化学院 |
夏美荣 |
工程化学 |
54 |
环化学院 |
贺君 |
环境分析技术 |
55 |
环化学院 |
张前 |
化工腐蚀与防护 |
56 |
艺术学院 |
吴迪 |
声乐 |
57 |
艺术学院 |
黄楠 |
素描Ⅰ |
58 |
艺术学院 |
苗青 |
CG绘画 |
59 |
艺术学院 |
郝赛 |
陶艺II |
60 |
体育学院 |
杨易 |
网球 |
61 |
体育学院 |
王亚薇 |
健美操 |
62 |
车辆学院 |
陈俊云 |
汽车设计 |
63 |
车辆学院 |
张亮 |
热力发电厂 |
64 |
车辆学院 |
李贵敬 |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
65 |
里仁学院 |
温立新 |
新闻传播法与职业道德 |
学校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中,严格审核教师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情况,请教师根据授课学期妥善申请并接受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因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工作提前,教师应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前一年通过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以免影响参加评职。(供稿人:宋歌)
我校代表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分会筹备会
6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筹备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召开。共有来自全国43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郭新立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教师教学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助理王立科老师向参会代表汇报了分会筹备背景、工作进展、管理规定等情况。随后,参会代表审议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分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分会理事会组成提案,并选举产生了首届分会常务理事会。作为发起单位我校入选第一届分会常务理事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作总结讲话,引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暨万名教师支教工作会议上谈教师队伍提到的“基础的基础”、“制高点的制高点”、“根本的根本”3个观点,强调教师发展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分会的组织、推动和各成员高校的相互交流、协作、互助,努力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分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其宗旨是坚持平等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增进高校教师发展机构、教师发展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协作、互助,推动和促进各学校教师发展工作的开展,共同追求高等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质量的提升。(供稿人:赵春梅)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检查工作
近期,教务处组织完成了2017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检查工作,并公布了检查结果。
经专家组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的阶段检查材料集中审查,确定44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可行,同意其中5项项目更换项目经费负责人,1项项目变更建设内容。2016年立项的94项校级教改项目中,24项通识选修课建设项目、13项2016秋开课的课程规范化教改项目和1项教材建设项目已通过了专家评估且项目进展情况良好,正在办理结题事宜;其他项目(双语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项目)中,51项进展正常、3项进度提前、2项进度缓慢。此外,另有21门直接申请规范化建设评估的课程通过了专家评估。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跟进检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能有效地督促项目负责人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供稿人:黄丽、李文静、霍文刚)
我校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通识选修课选课工作
经过预选、退选、补选3个阶段5轮次选课,我校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通识选修课选课工作于6月19日顺利完成。
课源征集方面,本次共征集课程98门,选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115门,东西校区开设课程总计369门次。此外,本次选课所有课程均达到开课人数下限,无停开课程。
选课规模方面,选课人数达8964人,计19854人次。主选年级为2015级和2016级,选课人数达8692人,计19455人次。(供稿人:韦震球)
教务处完成2017年上半年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组织工作
近期,教务处完成了2017年上半年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组织工作。此次共计14584人报名,包括英语四级5432人,英语六级9101人,小语种四、六级51人;在东西校区共设置493个考场,安排监考教师986名。报名人数、考场数均创我校历史新高。考试纪律方面,本次考试共有2人违纪,无人作弊,总体考风考纪良好。此外,本次考试是河北省首次统一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络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和打印准考证。(供稿人:张宁)
教务工作简讯
● 6月26日(教学周第18周周一),教务处对全校本科教学秩序、教学规范性、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出勤率等进行抽查,共检查课堂教学46门次,整体教学秩序良好。(供稿人:刘毳)
● 6月21日起,我校2016年立项的4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正式进入视频录制环节。截至6月30日,已按计划完成《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基础》和《线性代数》3门课程的视频录制工作。(供稿人:黄丽)
● 5月3日至6月15日,根据学生质疑李子丰老师本学期承担的《钻井工程》课程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发给校长的信件和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车辆学院及时组织进行了多次认真细致的调查。近期,教务处发布了《关于给予李子丰严重教学事故的通报》(燕大教字〔2017〕10号)。希望各学院、全体教师引以为戒,切实做好有关教学工作。(供稿人:赵春梅)
● 近期,教务处对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进行了审核。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计4562人,截至6月30日,首批实际毕业人数4023人,结业人数539人,首批获得学位人数3980人。目前,教务处已完成了2017届本科毕业生学历信息即时电子注册,将开展学位信息上报工作。(供稿人:张宁)
全校本科教学情况检查结果汇总
6月27日至7月2日(教学周第18周),教务处对全校本科课程期末考试进行了巡查。此次共巡查考场510场次,发现大多数考场的考试情况良好、秩序井然,部分考场(87场次)存在监考教师聊天、看手机、未带监考牌,考场清理不到位等情况。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监考工作对学校营造良好学风考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请各学院依据《燕山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加强对本院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监考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对于在本次巡考中发现的问题,教务处将在各学院运行状态评价中视程度予以扣分处理。(供稿人:刘毳)
关于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结题答辩检查情况总结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我校各学院于6月23至25日组织完成了20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结题答辩,并及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提交了答辩成绩。为了解各专业答辩情况,教务处与教学督导团对全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进行了现场跟踪检查。
从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比较重视,部分专业还聘请了校外专家担任答辩组成员,如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及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等。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大部分答辩组的答辩时间未能满足各学院在学期初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要求。根据教务处抽调部分答辩组答辩录像视频显示,半数以上专业的学生平均答辩时间都在15分钟以下,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院 |
答辩组专业 |
答辩人数 |
总时长(分) |
人均答辩时长(分) |
机械学院 |
机控 |
34 |
220 |
6.47 |
机械学院 |
机装 |
18 |
254 |
14.11 |
机械学院 |
焊接 |
34 |
246 |
7.24 |
机械学院 |
材料物理 |
10 |
186 |
18.60 |
电气学院 |
电力 |
15 |
194 |
12.93 |
电气学院 |
生物 |
15 |
208 |
13.87 |
信息学院 |
电子通信 |
23 |
374 |
16.26 |
信息学院 |
软件 |
33 |
212 |
6.42 |
经管学院 |
旅游管理 |
24 |
253 |
10.54 |
经管学院 |
工商 |
12 |
158 |
13.17 |
建工学院 |
力学 |
17 |
299 |
17.59 |
建工学院 |
道桥 |
21 |
309 |
14.71 |
理学院 |
统计 |
27 |
256 |
9.48 |
理学院 |
电信科学 |
24 |
336 |
14.00 |
文法学院 |
广电 |
9 |
164 |
18.22 |
文法学院 |
国际政治 |
14 |
201 |
14.36 |
环化学院 |
生物 |
11 |
222 |
20.18 |
环化学院 |
生物 |
10 |
194 |
19.40 |
车辆学院 |
车辆 |
23 |
296 |
12.87 |
车辆学院 |
石油 |
17 |
269 |
15.82 |
2. 部分专业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对答辩教室安排欠妥,导致部分答辩组因原定教室不是多媒体教室而临时更换,对答辩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3. 部分专业答辩形式不规范,如德语、俄语专业在答辩过程中一直是教师提问,学生没有对问题进行任何解释说明。
4. 部分答辩组现场秩序较差,如机械学院大部分答辩现场中学生随意走动、聊天,秩序混乱。
针对上述问题,教务处已和相关学院进行了沟通,并要求学院在下一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加强管理,改进完善。(供稿人:霍文刚)
2017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情况通报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经各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下列99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为燕山大学2017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专 业 |
姓名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 |
指导 教师 |
1 |
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 |
王冬雪 |
某高级轿车外腰线密封件拉弯工装设计 |
吕玫 |
2 |
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 |
孙圆圆 |
10000KN钢丝绳压套机设计 |
钱志平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田保林 |
大直径钢管在线切断机设计 |
杨志南 |
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徐佳兵 |
新型钢管在线切断-坡口一体机设计 |
于恩林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闫济东 |
混联机器人加工机床主体结构设计 |
黄世军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高珊 |
船舰用液压马达维修测试平台液压 系统设计 |
张立杰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赵海涛 |
400T粉末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
姚静 |
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陈建行 |
水果幼果套袋机器人 |
李艳文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李百路 |
串并联蛇形机器人系统设计 |
边辉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史晓立 |
基于激光追踪仪测量的组合式八自由度大型精调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赵永生姚建涛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潘洪洋 |
数控立式铣床主轴箱和工作台设计 |
杨莉 |
1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陈景浩 |
A/C双摆角铣头设计 |
吴凤和 |
1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 |
张捷 |
HD-4WE10-5X/电磁换向阀设计 |
俞滨 王东华 |
1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 |
李响 |
汽车弹簧强压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史艳国 |
15 |
金属材料工程 |
何俊龙 |
(TiNb)C/Al颗粒制备以及对铸造Al合金组织影响的研究 |
肖福仁 |
16 |
金属材料工程 |
邢聪聪 |
过共晶Fe-Cr-C-M-Y2O3堆焊合金中M7C3细化与Y2O3/TiC界面计算 |
杨庆祥 |
17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彭俊 |
二硼化锆材料导热性能分子动力学研究 |
刘世民 |
18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刘琦佳 |
咪唑型交联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张振琳 |
19 |
自动化 |
李洪建 |
LED电子旋转广告牌的设计 |
唐英干 |
20 |
自动化 |
王艺潞 |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遥操作无源控制 |
华长春 |
21 |
自动化 |
刘晨璐 |
视觉伺服中单目摄像头对物体的快速识别与定位 |
梁振虎 |
22 |
自动化 |
卢伟鹏 |
基于kinect的Nao机器人上肢模仿的研究 |
温淑焕 |
2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仇超 |
风电机组振动信号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
时培明 |
2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韩玮琦 |
基于LINUX的家居环境状态监控系统设计 |
潘钊 |
25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尹永浩 |
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机器人控制 |
谢平 |
26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李建凯 |
太阳能最大功率追踪自动充电收费系统 |
朱丹丹 |
2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郑立召 |
基于Labview的楼宇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
李继猛 |
2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李鹏真 |
变电站微气象监测装置设计 |
曲正伟 |
2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李阳 |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网损优化计算 |
吴杰 |
3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布特 |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
杨婕 |
3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李泽杰 |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研究 |
郭小强 |
3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袁素红 |
多逆变器谐振原理分析与抑制方法设计 |
王晓寰 |
33 |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 |
王智宇 |
嵌入式无线(WIFI)智能家居控制器的设计 |
卢辉斌 |
34 |
电子信息工程 |
宋锡源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闫盛楠 |
35 |
通信工程 |
王洋洋 |
各向异性介质中Green函数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 |
邢光龙 |
36 |
通信工程 |
王亚娟 |
智能视频车-人流统计系统研究与实现 |
胡正平 |
3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李喆 |
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应用研究 |
齐跃峰 |
3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唐维 |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
吴国庆 |
39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孔维成 |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小车设计与实现 |
付广伟 |
40 |
教育技术学 |
战思宇 |
基于Android的项目驱动学习过程评价模式 |
王林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孙亚童 |
基于评论文本的推荐算法研究 |
原福永 |
4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刘旭晖 |
手机安全防护系统的开发 |
陈晶 |
43 |
地理信息科学 |
张雅娴 |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空间集聚格局及与旱灾风险耦合分析 |
裴欢 |
44 |
软件工程 |
梁志宙 |
基于深度学习的域名相关性分析研究与实现 |
王常武 |
45 |
软件工程 |
惠晨 |
基于安卓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于家新 |
46 |
软件工程 |
程秀梅 |
基于安卓的智能电视虚拟遥控器的设计与实现 |
李贤善 |
47 |
软件工程 |
刘仁鹏 |
具备IOC与AOP特性的MVCWeb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董俊 |
48 |
软件工程 |
梁莹莹 |
企业招聘管理系统 |
聂俊岚 |
49 |
工业工程 |
张果 |
火灾报警按钮插件生产线平衡改善研究 |
王 晶 |
50 |
工业工程 |
于伟 |
海湾公司产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
毛清华 |
51 |
旅游管理 |
王中宇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平遥古城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
李树峰 |
52 |
旅游管理 |
胡泽扬 |
临近退休旅游者在线旅游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研究 |
宋娜 |
5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张雪萌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
胡月秀 |
5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栾菲菲 |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
宋文静 |
55 |
电子商务 |
杨校宁 |
基于JSP的三江茶叶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
厉斌斌 |
56 |
电子商务 |
赵志攀 |
医药电商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张亚明 |
57 |
德语 |
黄雪丹 |
德国统一后新纳粹主义的发展及影响研究 |
胡英花 |
58 |
俄语 |
丁然 |
文化视角下的斯拉夫神话研究 |
李晶 |
59 |
日语 |
苗雨佳 |
浅析“持つ”的多义结构 |
徐香丹 |
60 |
英语 |
仇富康 |
电影《功夫熊猫》的神话原型解读 |
耿延宏 |
61 |
土木工程 |
李洪文 |
综合办公楼建筑方案与结构设计 |
刘建明 |
62 |
土木工程 |
田学帅 |
唐山市茂业购物中心商场设计 |
辛亚军 |
63 |
土木工程 |
郑益武 |
山西省某火电厂地基处理及土方填挖区域加固设计 |
王立伟 |
64 |
工程力学 |
孙甜甜 |
纵向剪切作用下纳米孔和夹杂的应力干涉研究 |
肖俊华 |
65 |
工程力学 |
于洁 |
ZrO2纳米管增强骨质材料研究 |
李慧剑 |
66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付童谣 |
北京市某私立医院空调系统设计 |
吴君华 |
67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侯佩琳 |
大连某商场空调设计 |
孙喜山 |
68 |
应用物理学 |
温宁 |
扭转模腔和环形腔在高功率窄线宽激光器中的应用 |
丁喜峰 |
6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李莎莎 |
还原氧化石墨烯场效应管研究 |
杜会静 |
7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牛超群 |
锗锡合金的分子束外延生长 |
郭得峰 |
7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申舒玮 |
图像序列中目标跟踪算法研究与实现 |
任福全 |
72 |
统计学 |
赵爱红 |
基于空间统计的北京房价分析 |
宋向东 |
73 |
行政管理 |
李杰 |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
李春林 |
74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李晓娟 |
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下制度的规范性研究 |
刘方玲 |
75 |
汉语言文学 |
伏丽敏 |
莫迪亚诺和苏童寻根主题比较研究 |
徐敏 |
76 |
公共事业管理 |
王艺翔 |
河北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
金福子 |
77 |
广播电视学 |
马雨晶 |
主流媒体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报道 分析——以《人民日报》为例 |
陈玉 |
78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臧明华 |
脱戊烷塔设计 |
何云华 |
79 |
应用化学 |
赵洪涛 |
Ni、Co硫化物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的研究 |
唐永福 |
80 |
应用化学 |
张洌蔚 |
双硫脲大环超分子催化剂的构筑 |
乔玉卿 |
81 |
应用化学 |
陆子洋 |
碳基非金属多功能电催化剂的设计 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赵玉峰 |
82 |
环境工程 |
张颖 |
磷酸铁蛋白质纳米复合材料吸附重金属性能研究 |
孙奇娜 |
83 |
化学工艺与工程 |
施云龙 |
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其物化性能研究 |
王丽琴 |
84 |
雕塑 |
刘忠坤 |
雕塑形体语言的魅力 |
仇媛媛 |
85 |
工业设计 |
田多 |
抠形曲线锯设计 |
孙利 |
86 |
产品设计 |
任忠行 |
面向火灾救援的智能无人机设计 |
王年文 |
87 |
舞蹈 |
李欣苑 |
论舞剧《朱鹮》中朱鹮的形象塑造 |
徐熳 |
88 |
视觉传达 |
刘钰舜 |
玉露香梨品牌再设计 |
刘维尚 |
89 |
环境艺术 |
郭钰琦 |
太化工业园区创意空间设计研究 |
翟艳 |
90 |
环境艺术 |
王潇涵 |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与 方法研究 |
栗功 |
91 |
环境艺术 |
韩雪妙 |
古典园林设计技巧在现代景观中的 应用探讨 |
李冬 |
92 |
社会体育 |
王湘怡 |
动、静态拉伸对排球运动员平衡能力 影响的实验研究 |
林琴琴 |
93 |
社会体育 |
李洪庆 |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排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
林琴琴 |
94 |
交通运输 |
乔帅鹏 |
YD1电动汽车变速器设计 |
杨树军 |
95 |
车辆工程(卓越计划) |
贺庚 |
FSC赛车电动换挡系统设计 |
夏怀成 |
96 |
车辆工程 |
孙要强 |
FSC赛车机油外循环系统设计 |
夏怀成 |
97 |
石油工程 |
董德岗 |
碳酸盐岩储层分支水平井采油工程设计 |
李敬元 |
9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沈舒琪 |
电渗参数对流体混合影响特性分析 |
王春生 |
9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唐慧雪 |
圆形内肋管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
李贵敬 |
(供稿人:霍文刚)
● 6月23、24日,理学院教学督导组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统计及信息与计算4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终期答辩进行了跟踪检查。检查发现,答辩组老师按原定安排出席、认真提问,学生答辩讲解熟练流畅,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创新。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PPT制作有待完善、答辩声音较小、论文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等。针对这些问题,答辩教师均给予了及时适当的指导和点评。(供稿人:林万杰)
●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电气学院教学督导组于6月23、24日开展了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检查工作,对各答辩组人员到场情况、答辩时间安排及组织情况等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各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组织较好,答辩组评委及秘书配备齐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现场秩序较好。(供稿人:张薇薇)
● 6月23日,环化学院教学督导组对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检查发现,各专业均能按照上报的时间、地点准时进行答辩,教师按原定安排出席,现场整体秩序较好。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图板放置位置不合适、个别学生答辩形象欠佳、个别学生答辩PPT有待改进等。针对上述问题,学院教务科已与相关专业进行了及时沟通,力求在今后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改进完善。(供稿人:苏静静)
●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答辩秩序,6月23、24日,建工学院督导组对学院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检查。经检查发现,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织认真,秩序井然,其中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个专业还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效果较好。(供稿人:孙连京)
信息学院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来我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文稿来源: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巢进波)
6月15日,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举办了教学经验交流会,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作了题为“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的报告。会议由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张忠平教授主持,信息学院各专业负责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部分学生代表及其他学院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书记巢进波老师对我校《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近三年的教学改革情况做了汇报,并着重从3个层次介绍了我校2017年秋季学期即将执行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针对各专业在构建新版培养计划中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支持和建议。战德臣教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屋建瓴地解读了计算思维的内涵是什么,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授课内容范围,以及如何讲授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等颇受关注的问题。同时,他对我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翻转课堂的组织与实施给予了高度地评价,并就“计算思维如何更好地与专业融合”等问题与到场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国际先进案例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此次教学交流会的召开,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师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为我校更好地开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方向。
文法学院召开通识选修课经验交流及培训会
(文稿来源:文法学院网站教务科赵兴华)
6月22日,文法学院召开了通识选修课经验交流及培训会。会议由副院长丛鑫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刘叶涛教授,承担2016年、2017年通识选修课教改项目的教师及教务科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承担2016年通识课教改项目的教师代表万长松教授、谢中起教授、张亚南副教授、罗杰副教授4位老师介绍了开展通识选修课教改项目的经验,讲述了如何开展团队教学、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翻转课堂、合理利用微信等。刘叶涛教授作了题为《通识教育与燕山大学人才培养》的报告,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其参加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复旦)的感受,并重点就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视角下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如何助力人才的成长、如何实现通识教育促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以及通识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的考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享。会上,与会人员还就如何开展通识教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丛鑫副院长强调,通识教育必须服务于我校人才培养,并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上要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文法学院应成为我校通识教育的主力军。
此次会议的召开加强了相关教师对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的重视,加深了通识课教学及改革经验的交流与共享,促进学院通识选修课教改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里仁学院举办2017年春季学期第2期教学沙龙
(文稿来源:里仁学院网站教学质量与评估部姜宇)
6月22日,里仁学院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手机APP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学沙龙。本次沙龙邀请英语教研室刘艳艳老师、思政教研室王晓萍老师、物理教研室韩艳红老师和机电教研室单彦霞老师作为主讲人。院长王洪斌、副院长李仕华和20多名教师一起参加了活动。沙龙由教学质量与评估部部长王春芳主持。
活动中,刘艳艳老师以“利用iSamrt平台开展大学英语听说课信息化教学”为题,详细介绍了《大学英语》实施改革的课程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使用体验及问卷反馈以及进一步的改革设想。王晓萍老师、韩艳红老师和单彦霞老师分别就在《马克思基本原理》、《大学物理》、《机械制图》中利用蓝墨云班课APP应用模块辅助教学的经验进行了分享,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各模块监督掌控教学过程、增加师生互动、实施针对练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情况,并通过成绩对比对改革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随后,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李仕华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开展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他指出,利用现代的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探索与实践,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渐进、持续、循环的过程,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教学。他强调,实施信息化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获得感为依据,在资源建设、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加深思考,倾心付出。
王洪斌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学院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学院教师应根据学院“凝心聚力、减量提质”的目标,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积极调整心态,转变教学思路,广泛交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利用手机APP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科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本学期,里仁学院选择部分课程开展了利用手机APP辅助教学的改革试点,探索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
通知名称 |
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关于开展燕山大学2017年课程规范化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
7月3日 |
提交立项申请汇总表及相关教学资料 |
2 |
2017年春季学期新开课教师第二次试讲通知 |
7月6日 |
提交试讲材料, 参加试讲 |
3 |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秋季学期“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通知 |
7月10日 |
提交申报表和汇报表 |
4 |
关于2016-2017学年春夏季学期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 |
7月11日 |
准备及参加考试 |
5 |
关于开展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答辩及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
7月13日 |
组织答辩,提交材料 |
6 |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国际研讨会会议征文的通知 |
7月24日 |
提交论文全文 |
7 |
关于做好2017年新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
7月31日 |
在教育部相关平台 上传材料 |
8 |
关于举办2017年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通知 |
8月24日 |
按时报到,参加培训 |
复旦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21,董少校)
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如何在高校办学中落到实处?复旦大学今天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通过构建“2+X”培养体系、实施本科荣誉项目、推行学程教育计划等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体系。
“复旦大学始终坚持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一流育人质量目标,举全校之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
复旦将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在“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上,本科前两年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专注基础融通;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需求,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
在4年修满140至150个学分的总体格局下,复旦从包括专业核心课在内的课程中压缩出30个学分,用于学生选修第二学位、开展创新创业等,增加其选择自由度。
复旦探索实施本科荣誉项目,以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的科研实践为核心,激发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上的潜能。荣誉课程将设置更多大学分课程,具有明显高于普通课程的教学深度。学生如完成荣誉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标准,学校将通过授予荣誉证书、专项奖学金等形式予以表彰。
在推行学程教育计划方面,复旦鼓励学生在主修专业外,系统修读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或特设主题的系列课程,获得更多交叉创新发展的路径。“学程教育计划”课程可以是围绕专业基础课程确定的系列课程,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学科交叉主题而特别设计的系列课程。学生修完某个专业或主题所规定的学程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复旦大学××专业(或主题)学程证书”。
复旦着力打造从教室到书院、科研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网络新媒体等6个维度的融合育人空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如在海外游学方面,将丰富各类海外短期交流实践项目等优质资源,加大奖助支持力度,争取每年提供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人次数)达到每个年级本科生人数的一倍左右,使更多本科生在读期间能有一次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
未来几年,复旦将新建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实验中心、人文与自然科学实践中心等5个交叉实践创新平台,新增本科实验教学平台面积约4万平方米,新建或改造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文体活动场所5万多平方米。新成立教学设施与资源保障中心、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中心等7个机构,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文件11份,完成100门学校牵头的和100门院系自主的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与国内众多高校将本科培养迁到新校区有所不同的是,复旦以老校区为承载区,将邯郸、枫林两个老校区作为本科生4年教育主基地,以张江校区为少数专业2至4年教育辅基地,熏陶、哺育本科生的复旦文化基因。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高等教育回归教学是当今国际大趋势,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众多超一流大学正在重塑本科教育。“复旦大学将通过《行动计划》,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合育人系统,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树立‘复旦本科’品牌,回报社会公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许宁生说。
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摘编)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2017年7月3日,李培根)
最近,教育部推出“新工科”计划。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新工业革命正在来临之际,在中国正在向工业强国的行列阔步迈进之时,“新工科”计划可谓恰逢其时。官方的正式通知中指出“新工科”要体现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等。应该说,该计划意义很大,方向正确。
教育部的新举措自然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新工科”,已经有不少解读,有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但笔者也注意到,有些解读不得要领,有的甚至可能把“新工科”计划引向误区。如有人认为,老工科对应的是传统产业,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
“新工科”计划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实施者对“新”的正确认识。虽然五个“新”指引了方向,但真正实施起来,尚有很多具体的东西需要明晰。理念新在哪里?结构新在何处?如此等等。某种意义上,工科一直在不断更新。在当前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节点上,工科之“新”更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的内涵上,本文试图探讨工科究竟何以而新?
1.新素养
“新工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人才。既如此,有必要廓清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新素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多一点“形而上”
夫子曰,“君子不器”,《易经·系辞》中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几千年的传统使技术与工程师在中国的地位多少显得有些“形而下”,至少不像人文、科学那样“形而上”。
然而,西方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对技术本质和作用的思考表明技术或工程依然是非常“形而上”的。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言,在人的在世存在中,技术存在优先于科学理论。他还将现代技术的全球运动看成是“一种力量,它对历史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敖德嘉∙加塞特认为“人类心灵生成的最伟大奇迹之一——物理科学,起源于技术。”“技术的最初使命就在于让人‘有空’去‘成为他自己’。”
类似的论述不胜枚举。“新工科”教育若能让学生也了解一点类似的观念乃至引发学生思考一点工程与技术的“形而上”问题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有利于增强工科学生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有利于他们兴趣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将来能够在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对“超世界存在”的关注——一种使命感和价值感
任何时期,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应该具有使命感,如家国情怀、创新、服务社会等等,这些自不待言。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现状和未来工程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希望学生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中应该注入新的元素吗?
法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新认识论奠基人加斯东∙巴什拉谈到绘画时说:“没有什么艺术比绘画更直接地具有创造力……画家基于原始想象的宿命,总是更新对宇宙的伟大梦想,…”其实,工程与技术难道不是更能更新对世界的伟大梦想吗?
近些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较之某些发达国家,我们的创新能力依然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我们的创新多属于“增量创新”,即在别人基础上的创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引领未来某个新的技术领域的创新还是太少。未来的工程教育怎样为改变这种现状做出贡献?这对工程教育提出的挑战是什么?显然,“新工科”培养的学生在关注工程中的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引领、想象、创造未来社会需求的欲求和能力。
敖德嘉∙加塞特说过,“两种完全不同的实在——人和世界——以这样一种方式共存,即二者之一(人)要在另一者(恰恰是‘世界’)中建立‘超世界’的存在。如何实现这一点的问题——类似于工程师的问题——正是‘人的生存’的主题
换句话说,卓越的工程师应该关注未来社会“人的生存”主题。就此而言,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似乎相对欠缺这方面的素养。美国莫哈韦小镇上的一帮年轻人致力于向火星移民,他们7年、10年时间就“撂”在那件事情里,时间、精力都耗在这样一件不知道何时能够有利益回报的事情(因为没有现实需求)。有人说这是美国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百无禁忌地想,还踏踏实实地干。什么力量使他们能够在同样是功利的熙熙攘攘的社会中免于利益的诱惑?这种情况下的坚持只能基于一种使命感和价值感——对“超世界存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因此,“新工科”应该把这种新元素给我们的学生,使学生能有一种创新的闲适(哪怕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此境界),使他们能在时间轴上的未来点上自由驰骋,能够陶醉在想象“超自然存在”、“超世界存在”的乐趣中。可以预期的是,这样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一定能够孕育伟大的创新。
空间感
传统的工程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工程教育,过分拘泥于专业的细节,学生的思维容易蜷缩在狭小的专业空间。其实,工程问题需要大工程观。大工程观也是系统观,卓越的工程师应该能在大的科学空间去观察、思考问题。现实中,哪怕一个小产品完全可能涉及多学科问题,如LED,从学科言,涉及电子、物理、材料、制造、机械等诸多领域(学科空间)。因此,“新工科”要帮助学生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意识,养成在多学科空间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运营空间、信息空间在增大。如很多制造企业在进行从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的转型。相应地,在联盟企业中建构数字生态系统、数字供应链等都是企业的新需求。“新工科”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这种空间感。
空间感应体现在“问题空间”的构建。现代专业人员的视野主要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问题”上。于学生而言,不能只是专注于“知识”,还要意识到存在哪些问题。哪怕有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别的学科(多学科协同),甚至有些问题的解决尚无定论。观察和思维常常徜徉于问题空间之中,创新自然就在其中了。那么“新工科”如何帮助学生构建“问题空间”?
空间感还要体现在“社会空间”中。比尔·盖茨号召大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贫穷、饥荒、流行病、环境……“社会空间”中存在林林种种的问题,部分是能够通过技术去解决或缓解的。那么,“新工科”如何培养学生在“社会空间”中观察问题的习惯以及通过技术去解决某些重大问题的责任感?这其实是一种技术意识加人文情怀的素养。
关联力
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关联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与知识是建立于各种节点之上,学习是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持续的学习需要培养与保持各种连接,好的学习应能看出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新工科”应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节点或信息源的关联,使其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未来的创造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联力首先表现在问题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例如,轴承涉及精度、磨损等问题,精度与加工、装配等诸多问题有关;磨损问题又和材料、润滑、摩擦、甚至化学等问题有关;精度问题和磨损问题又相互关联……
关联力其次表现于在物理或现实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例如,关于机械加工,人们可分别在机床的运动中、在材料的变化过程中、在机器能量消耗的变化中、在刀具与材料接触的界面中去感知关联……
关联力也表现在虚拟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看似垃圾的数据,却又组成了斑斓的世界,大数据中潜藏着人平常根本意识不到的关联。车间中影响质量的隐性因素,即使专家也未必能意识到。未来工科学生应该意识到从虚拟世界中有可能获得对某一问题新的认识。
关联力还表现在与他人交往的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不能把“关联”仅仅看成是一种内源活动,即纯粹自己的活动。要善于把内源的关联过程向外源拓展,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初始关联向外发散,让朋友协助关联,其广度深度都不一样。也要善于把外源的关联结果转化成内源的结果,即把朋友关联的结果变成自己的知识或认识。
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与工程和技术有关的想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想象的需求,现实生活中人们尚未意识到(也就无所谓需求);想象的技术,基于预测、想象的,目前并未形成技术;想象的模式,当前尚不存在的、潜在的商业模式;想象的职业,技术的发展导致某些职业的变化、消亡,新职业的产生……
宏思维
宏思维指对超越于自身专业之外的社会、科技、工程、文化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观察思考及领悟能力,从系统的角度,从时间、空间的大尺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所呈现的宏思维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一批具备宏思维能力的专家,就不太可能有“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需要自由空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批判性思维也很难创新。“新工科”需要培养学生自由自在、独立思辨的能力。工程教育中应让学生养成思维习惯,看某一结论或陈述中,其证据是否充足?数据和信息与其来源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存在论证的逻辑错误吗?证据存在漏洞吗?如此等等。
2.新结构
关于新结构,应该从专业结构、课程及知识体系等方面审视。
有学者认为,“新工科”首先是指新兴工科专业。笔者则认为,“新工科”主要不在于增加新兴专业。当然,不应该排斥根据学校情况建立某些新专业,或则面向新技术的发展,或则面向产业特定需求。建立少数面向未来的、相对综合性的新专业是可取的,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程科学学院(颇有大工程含义的专业)、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未来技术学院(前沿的、综合性的领域,如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等)所尝试的。但普遍性地增办新兴专业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思路一定导致新一轮的专业过度细分,而我们已经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应该认识到,某项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多学科交叉,需要多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局限在一个新的专业中未必是好事。如增材制造(3D打印),在机械、材料、光电、生命科学、医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努力下,该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成立相应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是有必要的,但若是一窝蜂地成立增材制造(或3D打印)新专业,绝对没有必要。当然,个别应用型大学开办类似的新专业也未尝不可。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似乎是情理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流大学不能被动适应产业需求,而要引领产业需求。关于新专业问题,需要考虑产业需求,但不能被产业牵着鼻子走。如果说要考虑产业需求,更多的是在考虑企业长远的、潜在需求的意义上,而非眼前、当下的需求。有一种观点认为,好多企业希望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尽快上手,因此按企业定制办工程专业,笔者认为个例尚可,普遍不宜。
顺便指出,建立新专业应是基于自由探索氛围下的学校自主行为,而不必基于政府部门的行政推进。
新结构的建立主要在于边界再设计,多年前笔者有过关于边界再设计的论述。“新工科”需要重新审视专业边界。如,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应该使该专业的学生有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概念。新结构还应表现在课程的边界再设计。如,对于多数工程专业(如机械、电气、土木、建筑……)的设计课程而言,融入人工智能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是智能优化、案例学习、群体智能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所谓“知识工作者自动化”,即以人工智能替代工程师的常规工作,使未来的工程师从一些繁琐的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有创意的工作。
新结构理所当然地包括课程重构。如新增某些课,减少必修课,某些课可转为选修,某些课可合并,少数课甚至可裁掉(其中某些内容作为知识点融在某些课中)。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中,除了某些多学科交叉的新内容外,还应该包括一点前述的“形而上”的内容。构建一门包括某些“形而上”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素养的“工程导论”课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个教学小组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这里不再赘述。
3.新方法
“新工科”当然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上。未来可能出现很多新方法,本文在此作粗浅的探讨。
关联
前述新素养中提到“关联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体现“关联”。如,教材中如何凸显关联?如何突出知识节点、问题节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问题空间及其相互的关联?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关联?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实践。
非正式学习
真正善于学习之关键,可能在于课堂之外。未来的“新工科”应该把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纳入教育者的考虑之中。既然是非正式学习,就不应该是模式化的。但不等于说教师就不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有益于创新能力形成的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用。网络、仿真系统、未来的智能系统都可能给学生提供非正式学习极好的手段。很多碎片知识可作为正式学习的很好补充。从朋友那里学习也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去中心化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未来的教育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包括前述的非正式学习。即便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让学生逐步扩展其问题空间?如何利用学生的群体智能?让学生的群体智能使教育进化。
想象学习
如果学习仅仅针对经过权威证实和实践检验的知识,则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丰富。能否让学生涉猎一点科技趋势预测、展望,甚至科技幻想?学生也可自己想象、讨论,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无妨。这种想象学习一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超自然存在”和“超世界存在”的自觉,为他们日后形成“头脑风暴”奠定基础。
4.结语
“新工科”计划的推进关键在于对“新”的内涵的认识。而“新”的内涵首先表现在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新素养”。为了使学生具备“新素养”,需要工程教育的新结构,其主要的着眼点应该在专业和课程的边界再设计、课程重构等。“新工科”要落地在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新”。学校和教师需要探索若干新方法,诸如“关联”、非正式学习、去中心化等等。
“新工科”计划应避免专业碎片化,避免成为争占资源的活动。(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 辑:徐鹤 宋歌
审 稿:金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