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
2021年学校开展了8个“微专业”的招生和建设工作,共招收151名学生参加“微专业”的学习。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学校将继续推进基于课程群的“微专业”建设模式,现拟就2022年“微专业”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加快培养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探索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储能技术、涉外法治、生态环境、康养产业等领域人才培养。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工医结合、理工渗透、文理交融”教学改革试点,促进校内外合作、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与社会力量,整合学科专业现有实验、实训教学资源,构建一批覆盖面宽、受益面广的“微专业”矩阵群(微专业原则上由5-8门课程组成,总计14-18个学分,一般分春、秋两个学期授课)。
三、学生修读安排和鼓励政策
1.“微专业”修读年限一般为2个学期(含寒暑假),单独开班(报名人数不满足10人的不招生)。
2.“微专业”课程以辅修的形式在主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未修满微专业课程的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所修课程与主修课程不能相互替换。考核不合格课程需要重新缴费跟着下一年级重新选课修读。
3.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燕山大学颁发的相应“微专业”证书,也可打印单独相应的“微专业”成绩单。未达成修读学分要求的,教务处根据学生修读实际情况开具学习证明。
4.“微专业”收费标准为100元/学分,全部学费在在第一次选课时一次性缴纳,开课后退出不予退还。
5.修满“微专业”所有课程且不欠学分的同学可享受以下政策:①保研绩点:主修课程的绩点与主修课程加微专业课程的绩点,两者取其高者;②毕业绩点:主修课程绩点与主修课程加微专业课程的绩点,两者取其高者;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纳入教学计划的年级(2019级)视为通过,绩点为D(若参加其他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取得的绩点更高则以高绩点为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未纳入教学计划的年级(2020级、2021级)在毕业资格审核认定环节中认定为通过。
四、学院和教师鼓励政策
1.以教学改革项目推进“微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学校划拨一定的经费作为“微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费用;
3.在绩效工作量计算中,学校将“微专业”招生人数折合成教师编制划拨至相应学院,同时将授课工作量划拨至相应学院。
五、相关材料
请各学院于4月18日前将“微专业”招生简章(附件一)、“微专业”招生宣传视频等相关材料交至学院教务科,由教务科汇总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将相关材料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展示宣传。
联系人:吴伟龙,0335-8074036
邮箱:ysuwlwu@ysu.edu.cn
附件一、“微专业”招生简章
教务处
2022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