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8年第1期(总第140期)

2018年03月05日 16:21 李洪岩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8年第1期(总第140期)       2018228  

     

教学动态

我校召开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8年首次在线课程建设会议


我校获批8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务处组织召开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会议


教务处和宣传部共同完成“万个示范课堂”申报推荐工作


我校组织完成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工作


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参加高校创新方法师资特训学习


 

我校教师代表参加2018年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


教务处寒假期间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电气学院召开2017年度教学研讨交流会


 

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举办2014级机电专业二级项目

验收展演

工作提示

 

修订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对麦可思调查报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等

专题聚焦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摘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迎来新契机(摘编)


 

深化改革激活龙江教师队伍建设一池春水——热议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摘编)

高教视点

学生定制课程名师应邀授课(摘选)  


慕课如何“打开”教学新方式(摘选)


教学动态

我校召开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224日上午,我校召开了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赵永生,校督导团团长,各学院院长、教学院长、系室正副主任及教务科科长,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正副主任,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级以上干部等1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教务处处长金海龙在会上对2017年学校教学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对2018年春季学期的主要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审核评估整改、学分制改革实施、工程认证、专业评估、教学工作二级管理、教师发展与培训、双创教育等方面的34项工作。会议还邀请机械学院翟富刚副教授做了题为“课程项目群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的报告。  

赵永生副校长做总结讲话,与大家分享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剖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启示。他对新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7)》《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等文件做了详细解读,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目前学校项目式教学实践之路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学院和专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锲而不舍、持续改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道路,多给学生提供发挥潜力、创造力的机会,将教学质量推向新高度。他希望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与学习,要把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做出自己的卓越。(供稿人:冯艳)  

 

教务处组织召开2018年首次在线课程建设会议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总结我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教务处于12日组织召开了2018年首次在线课程建设会议。参与2018年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师和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主持。

会上,赵春梅副处长介绍了目前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整体情况和2018年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总体计划,并就如何开展课程建设进行了培训。教务处工作人员与参会教师就课程上线、脚本撰写要求以及学校支持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针对我校在线课程建设工作明显滞后的严峻现状,学校将于2018年继续加大在线课程建设力度,拟建设10门校级在线课程,主要是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并组织全校5个双学位专业开展在线课程静态资源建设。寒假期间,教务处已组织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和脚本初稿的撰写工作。本学期,教务处还将组织举办在线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会。

据教育部消息,近年来,中国的慕课建设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多所高水平大学陆续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开课,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上线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我国慕课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115日,教育部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标志着中国慕课经过量的积累,已经进入质的提升阶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稿人:黄丽)

 

我校获批8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2017年第二批)的函》,我校获批8项,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3项,师资培训项目2项,实践条件建设项目2项,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1项。

2016年起,我校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申报,共获批20项项目,与18家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其中已有1项项目顺利结题验收。与前三批获批项目相比,本次获批项目总数明显增多,获批项目所在学院也趋于多元化。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由教育部高教司于2014年启动实施,旨在以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4年多来,项目参与企业数量、征集项目数量、资助经费和参与高校数量均实现指数级增长。目前,已有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近千所高校深度合作,立项近1.8万项,企业支持经费近30亿元。协同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正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正逐步建立。(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组织召开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会议

为促进我校双学位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组织开展了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并于110日组织召开了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会议。经管学院和文法学院教学院长、双学位课程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从学校双学位教学现状、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要求、建设安排和学校支持奖励政策4个方面作了发言讲话,并对双学位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我校双学位教育于2014年进行了第一批招生,共招生70人,截至今年本科毕业预计能完成辅修双学位的学生仅不足10人。因不能单独针对双学位学生开课、双学位课程上课时间与本专业课程冲突导致学生学习辅导跟不上,学生自学能力差是学生不能完成辅修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希望通过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来解决学生辅修双学位的学习问题。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就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主要集中在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奖励政策及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上传资料基本内容审查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教务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答。此外,为了方便教师沟通解惑,教务处还建立了双学位在线课程建设交流QQ群,确保能实时解答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学校共设立双学位专业5个,分别是经管学院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文法学院法学、汉语言文学和行政管理专业,专业课程数合计105门。(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和宣传部共同完成“万个示范课堂”申报推荐工作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教务处和宣传部组织经管学院、文法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3个学院完成了“万个示范课堂”申报推荐工作。经学院推荐,校内专家组评选,确定推荐经管学院“将习近平供给侧改革思想有机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探索”和文法学院“《民法总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弘扬”两个教学课堂参加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评选;推荐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新征程——十九大报告解读”“守纪律、懂规矩——十九大新《中国共产党章程》解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19大党建思想”“‘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培育新时代健康的国民心态”5个教学课堂参加河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名师示范课堂”评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决定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万个示范课堂”。对此,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一要建设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名师示范课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重点;二要建设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以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为重点。我校将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知识,开展系列特色示范课堂建设工作。(供稿人:黄丽)

 

我校组织完成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工作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教务处于近期组织完成了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遴选推荐工作。经学院申报、学校审查和专家评审,推荐专业基础课《液压与气压传动》、通识教育课《化学与人类》和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3门课程申报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3门课程拟立项公示已结束。

2017年底,河北省启动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旨在建设一批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满足教学和学习不同需求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拟立项建设139门,其中本科课程107门,成人教育课程32门。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鼓励协作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参加高校创新方法师资特训学习

122日至2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高校创新方法师资特训营”学习活动在北京举行,教务处组织了7名教师参加了特训活动。

本次活动由国内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一流创新方法专家担任培训主讲嘉宾,采用小班集中授课,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演练”相结合,从创新方法理论体系介绍、发明原理运用、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成果产出及具体方法的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培训。

我校教师全程参加了培训,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交流。他们表示,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创新方法的知识体系与核心概念,熟悉了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拓展了技术难题解决的新思路,更是体验和感悟到不同的授课风格和教学模式,对未来开设创新方法课程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最大化的实践利用所学所悟,努力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效果。此外,学校也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方法学习推广活动,以期提高教师的创新方法教学能力。(供稿人:黄丽)

 

我校教师代表参加2018年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

教育发展研讨会

112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主办,黑龙江工程学院承办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CDIO工程教育联盟理事长及全国地方高校和行业协会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机械学院姚建涛代表学校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主持。黑龙江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青,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赵广分别致辞。会议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以“地方高校和工程教育”为题,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以“面向未来,主动谋划,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为题作了主旨报告。CDIO工程教育联盟理事长、汕头大学校长顾佩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作主题报告。我校教师姚建涛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并作了题为“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的交流发言。

新工科建设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变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牵动,也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交流新工科建设方案,凝练新工科建设经验,推进新经济形势下全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全国地方本科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52家,我校作为其中一员,致力于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以期对地方高校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寒假期间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1. 审核学院教学奖励经费使用计划。完成对14个学院各类教学奖励经费使用计划的审核,并将2017年度各学院教学奖励额度明细报人事处。

2. 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期报告统稿工作。完成对12个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及14个教学单位提交的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期报告的统稿、整合工作,形成《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期报告》(初稿)。

3. 2017秋课程评估结果校核及2018春课程评估准备工作。2017秋课程评估专家返回的考核表和分析报告进行整理、统计和校核,根据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情况对课程评估等级进行校正。完成2018春课程评估专家工作任务安排及评估系统准备工作,组织被评估教师上传教学文件。

4. 专业认证工作。与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保持联系与沟通。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专业撰写认证自评报告;组织拟申请认证专业开展申请书准备、完善工作。

5. 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完成里仁阶梯教室和四教108的桌椅改造工作;对全校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对全校监控系统即标准化考场进行检查维护;完成新版燕大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搭建和旧平台数据迁移工作;组织42016年立项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完善课程建设工作,部分2018年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完成脚本设计工作;组织开发质量监控系统。

6. 教师教学发展服务。组织7位教师参加高校创新方法师资特训活动。

7. 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组织机械和电气学院进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准备工作;完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度工作报告的上报工作;学校获批2017年度第二批产学合作项目8项;我校秦玉红老师入选2017年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双千计划”人员互聘名单。

8.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数据核对工作。完成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中2017版培养计划的信息核对、数据更新维护工作;完成2018年秋季学期教学计划的核对、教学安排的编制工作;完成部分2016版教学大纲的信息核对归档整理工作。

9. 教材采购工作。完成2018年春季学期教师和学生用书近5万册、500余种教材的采购、入库工作。

 

教务工作简讯

15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公布了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双千计划”互聘人员名单,我校秦玉红老师入选,聘用单位是河北省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供稿人:黄丽)

18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课程资源库建设)名单,我校获批2项,其中“基于OBE理念的公共英语演讲系列微课资源建设”获批重点项目,“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试听说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获批一般项目。(供稿人:黄丽)

寒假期间,教务处协同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新版“燕山大学慕课平台”的搭建和旧平台上课程资源数据的迁移工作。(供稿人:黄丽)

1月初,我校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27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程教学工作总结。(供稿人:黄丽)

截至112日,教务处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完成了第七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完成人信息采集工作,共涉及学校70名教师。(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电气学院召开2017年度教学研讨交流会

(文稿来源:电气学院 教务科 张薇薇)

110日,电气学院召开2017年度教学研讨交流会,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漆汉宏主持。

会上,各专业教师代表围绕人才培养及认证相关工作,分享了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自动化系陈志旺老师结合产学合作项目申报及实施过程,总结了如何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仪器科学系刘斌老师介绍了基于CPS关键技术的《网络化测控技术》课程内容设计;自动化仪表系童凯老师介绍了专业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措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沈虹老师以《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电力工程系李学平老师介绍了专业认证系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学院党委书记、仪器科学系侯培国老师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修订的目的及意义,并对新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解读。随后,侯培国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学院教学研讨交流工作进行了肯定,通过交流会良好的形式和充实的研讨内容有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他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实现内涵式发展,其基础核心是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希望各专业加强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为了搭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电气学院通过制定文件将各系、中心组织教学研讨交流会制度化。自201712月下旬,学院各系、中心分别召开了各单位2017年度教学研讨交流会,各系及中心主任就2017年各单位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组织专业教师针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基于OBE的课程规范化建设、专业教学改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研讨,教师代表纷纷发言,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会效果良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专业建设及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举办2014级机电专业二级项目验收展演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网站 李富娟)

110日,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举办了基于智能消防机器人主题的2014级二级项目联合展演。学院副院长金淼教授以及车辆学院副院长李昊教授莅临现场指导。机械电子工程系姚建涛教授、史艳国教授、李艳文教授、史小华老师以及全体项目指导教师参加了展演活动。

本次展演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跨学科联合项目作品展示、机电专业消防机器人展示、机器人消防灭火比拼。其中跨学科联合项目学生团队成员来自机械学院、信息学院、车辆学院3个学院,他们结合各自知识体系和专业优势,打造了全方位、多功能、智能化消防模拟平台,实现了模拟环境下快速灭火、现场侦查、水源补给、群体控制等任务。展演现场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操作熟练,获得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其他团队制作的消防机器人包括二轮平衡机器人、四轮驱动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蛇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设计精巧,运动灵活,较好地完成了模拟火灾现场的消防展演。各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成功完成了虚拟环境下的侦查引路、寻火灭火、辅助补水等消防任务。

此次消防机器人综合展演充分结合CDIO工程教育、OBE理念、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及新工科的时代背景,通过搭建虚拟消防机器人竞赛平台,旨在培养学生们的问题分析、研究探索、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强化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机械学院、信息学院、车辆学院学生跨学科组队合作,充分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和优势。展演筹备及比拼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敢于担当、求是求新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实现了展演活动组织的初衷,达到了预期效果。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公共选修课退课及补选的通知

39

网上推选和补选

2

关于对麦可思调查报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通知

315

提交纸质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

3

关于修订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428

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大纲

4

关于对《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修订)》的补充说明


调整学分计算标准部分内容

5

关于2014级、2015级学籍异动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说明

5月底

提交申请和佐证材料

6

关于网络课程学习的重要通知


网课学习不良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

7

关于2018年春季学期外语自主学习系统的选课通知


网上选课、学习

 

专题聚焦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摘选)

(来源:新华社,2018131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负责人31日就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这一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什么?

答: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出台意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的出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目的是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问:改革总体的原则是什么?

答: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确保方向,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二是强化保障,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三是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四是深化改革,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五是分类施策,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问:具体的改革举措包括哪些方面?

答: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弘扬高尚师德。

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一是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二是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三是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在切实理顺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二是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三是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四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五是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六是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迎来新契机(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213,刘皛)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新的制度突破提供了契机。《意见》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并对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方向和内容提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强化职业道德,使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意见》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是强化师德,并指出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职业道德水平作为教师道德的重要组成被放在了和思想政治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强调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从过往的师德建设方式来看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脱离社会现实空泛谈论师德;二是有关师德的论述过于抽象。当个别负面案例被曝光时,才意识到对违背师德行为缺乏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惩戒机制。针对该问题,《意见》除了强调通过树立模范典型、弘扬师德楷模的正面方式开展师德建设之外,对可能存在的师德败坏问题,指出“应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突出教学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国家对高校的基本财政投入也主要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但在高校发展建设的实践中,与人才培养成效密切相关的教师教学工作没有得到与其价值地位相当的重视,在教师聘任、考核、评优等环节,科研能力指标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教学能力指标,导致教师对科研工作投入过多,而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针对该问题,《意见》指出要“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提出三项具体建议:一是在学校层面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二是从院系层面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三是开展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如何突出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难点,《意见》的出台不仅强调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还提出了具体的行动举措。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学科构成的院系在具体的操作上应避免照搬《意见》,还是要结合具体的学科专业属性,设计适合本校和本院系教学工作发展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营造创新环境,着力打造创新团队

《意见》指出要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具体的建设目标,一是从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战略和“双一流”建设出发,通过重大人才项目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二是依托高校智库和重点研究基地等,会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三是在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在“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契机下,高校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但优厚的物质支持并不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充分条件,只有建立在优化人才生存环境上的制度设计才是打造创新团队的关键。

 

深化改革激活龙江教师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热议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摘编)

(来源:黑龙江日报,2018222日,韩雪)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记者走访了我省部分高校负责人,请他们结合我省实际谈思路、说举措、话改革。

教师队伍建设当以师德为要

教师队伍建设,当以师德为要。为此,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李大勇呼吁,高校只有始终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李大勇从两方面提出落实的举措。首先是立章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李大勇介绍说,学校应注重抓好部门联动,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个院系层层传导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师德建设有效落实。其次,要选准载体,实现教风学风的持续好转,要坚持一手抓师德师风建设,一手抓本科人才培养,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积极教育和引导全校教师不忘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牢固树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永远在路上”、“教风学风建设永无休止符”的理念,以师德强师能,加强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并系统建立青年教师助教制、新生学业导师制,以老带新,从基础抓起,稳步强化教风建设,还要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风建设。

“以师德为要,要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孙先民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说,要想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从教育培养、拓展训练、典型引入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谈及如何具体落实时,孙先民介绍说,可以将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与各学院专业教育培训相结合从教育事业使命到做好学生领路人,引导青年教师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形象。

加强教师专业精神培育全面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作为我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孙立军对于如何发挥师范大学优势,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要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引领培育教师专业精神。”孙立军向记者介绍,哈师大在六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凝练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和以无私奉献、知行合一等为核心要义的“行知精神”,成为了学校办学治校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和师范特色办学,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充分发挥优良传统的导向激励、价值认同和情感陶冶作用,积极探索教师专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激励广大教师敬业爱教、精业立教、勤业守教、乐业从教。

孙立军认为,我省各高校应从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写好每一篇教案”入手,到高效“上好每一节课”,再到用心“做好人生导师”,将这种优良传统熔铸烙印到教师教书育人全过程。同时,学校要科学构建教学名师奖励机制,设立“校级教学名师奖”,为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专设“教师奉献奖”、授予突出贡献教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等,进一步增强教师从事教学的荣誉感,有力引领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养成。从而使热爱教育、倾心教学、尊师重教、敬业爱教在全校蔚然成风。

“此外,还要构建好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谈起怎样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并严格质量监控时,孙立军针对《意见》认为,学校应实施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配备导师”两个全员覆盖计划,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新入职教师讲课,为每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位教授作为导师,强化师德引领和专业技能提升,加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传帮带”,并加大教师国内外培训和学历提升力度,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师队伍学历水平。还要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学校应明确规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质量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授课、考试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规范,使教师有章可循、对标教学,进一步明确专业能力发展方向。同时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检查和平时随机抽查,还应开展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领导评价的全员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监控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及时反馈对改进效果进行追踪评价,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改进,才能有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高教视点

学生定制课程名师应邀授课(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2日,齐琦等)

2016年起,南京大学推出本科生DIY研读课,让学生唱主角,本科生只需在教务处网站按照选课流程填写一份订单,通过遴选便可“私人定制”教师及授课内容。

“学生定制”课程模式让课堂焕发生机

“走进张异宾教授的课堂,是一次难忘的体验。”2015级商学院学生邱芷晗说,能在本科阶段感受这样的思想碰撞,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

从十九大会场回来,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就走进了课堂。由他主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成为本硕贯通型DIY研读课,本科生也可加入博士生的课堂。

DIY研读课从课程主题的选取到授课教师的邀约,都由学生在学校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开课过程中,师生共同协商、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中外名师荟萃师生共同研讨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挺紧张的。”来自历史学院2014级的朱同学说,这学期她选修了文学院教授徐兴无的《左传》研读课。“这门课由同学自己来讲经文和传文,由老师点评和提问,对课前准备提出了很高要求。”

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和一成不变的单向教学,DIY课程上,师生坐在教研室共同研讨经典文献。

研读课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为本科生开设的研讨班一般15人以内;本硕(博)合上课程,则是510人。

探索新模式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

“这是学校探索的一套全新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邵进说,“DIY课程目前已增加到51门,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多,侧重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扩展学生的方法论知识。”

目前,南京大学已初步建立了DIY研读课基本结构,即DIY研读研究课程+本硕(博)合开课程。其中,本硕(博)合开课程是将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向本科生开放选修,助力确定未来研究方向。DIY研读课可作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衔接的过渡课程,既满足本科生学术基础学理素养的养成,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索兴趣与研究素养。课程采取研讨的形式,学生通过遴选后,在开课前两周内可试听,教师则根据学生试听表现和对课程的适应度不断微调。

“要引导学生从接受简单的工具性知识传递,转变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有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积淀的学习。”张异宾表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未来工作和事业的热爱。

 

慕课如何“打开”教学新方式(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17日,李澈等)

115日,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我国慕课建设已经步入世界前列。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几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战德臣承担了“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改革的工作,这是教育部倡导面向全国600万名大学新生开展计算思维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2013年战德臣编写出版了全新教材,2014年又建设了慕课,“这一做就走上了用慕课推动教学改革之路”。本次推出的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也在入选之列。

20145月在爱课程网上线至今,“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慕课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教学改革实践,全国有百余所学校参与项目实践,到目前为止,累计有60余万名学员学习了课程。在战德臣看来,基于慕课的教学可让课程内涵深度化、内容讲授可视化、实体课堂互动化,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这些优点能系统性地解决时下大学里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同时,国内一大批高校的慕课也在蓬勃发展,本次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中,选课超过10万人次的课程就有78门,占16%,如国防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口语”选学人数超过98万人次,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选课人数达到了85万人次。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说,我国的慕课建设起步不晚,“跟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2012年被公认为世界慕课元年,当年8月教育部就派出了考察团,赴美国、日本进行慕课考察。随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明确要求部属高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将学生有组织地学习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

课程建好还要用好

战德臣认为,慕课的发展在于应用,应该让每一名努力应用慕课的教师都得到鼓励。“黑龙江省教育厅、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最近颁发了一些奖励,不仅奖励建设慕课的教师,也奖励慕课用得好的教师,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验。”战德臣说。

2016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15级学生彭晓与慕课结缘。从2016年起,彭晓在线学习了15门课程,既有专业课也有通识课。彭晓说,慕课以“学”为主、以“授”为辅的新颖教学形式,激发了自己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思维能力。

打破“围墙”要多方发力

福建一项针对慕课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该省高校跨校选修在线开放课程的学生数正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但是,一些高校承认的慕课学分仍然很少。

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介绍,北大协调组织相关学校实现了在线课程跨校共享,联盟聚集了上百所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上千所大学提供在线学分课程,累计惠及上千万名学生,其中有近1/3的学生来自西部省份。“在课程学习的意义上,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北大的学生。”高松说。

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是此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中,9家为入选课程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国内课程平台之一。“各课程平台间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协同发展、打通学习接口,探寻和实现课程资源及教学基本信息、统计数据等深度共享的有效途径,营造开放合作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空间。根据平台定位和目标受众,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服务教学,推进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苏雨恒说,“爱课程”平台愿意与其他课程平台广泛开展合作,实现在线课程、学习数据以及相关资源的开放共享。

 

 

 辑:徐鹤  宋歌
审 稿:姜文超 

上一条:2018年第2期(总第141期) 下一条:2017年第17期(总第139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