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20年第12期(总第183期)

2020年11月05日 11:38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20年第12期(总第183期)       20201031

     

教学动态

教务处组织召开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交流研讨会

 

我校代表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我校代表参加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三届理事大会

 

学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我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我校组织完成2020年全英文微课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

 

我校组织完成2020年辅修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

 

教务工作简讯

学院采风

“灵钥杯”第一届燕山大学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外语学院在河北省首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建工学院举办第二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

工作提示

 

举办燕山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组织申报2020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

专题聚焦

山东大学启动1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摘编)

 

江苏大学:13个微专业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选择(摘编)

 

南开大学推出国内首个信息安全微专业项目(摘编)

高教视点

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文件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内蒙古“硬核”举措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教学动态

教务处组织召开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交流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同时做好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教务处分别于1022日和23日组织召开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交流研讨会。各学院相关领导、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校内专家组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交流研讨会议按照分学院分时段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22日下午,校内专家同信息、经管、材料、建工、理学院5个学院的相关院领导及专业负责人等进行了交流研讨。23日下午,校内专家同体育、环化、车辆、文法、外语、艺术6个学院的相关院领导及专业负责人等进行了交流研讨。交流研讨的重点有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和成效,师资队伍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举措,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举措,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及下一步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等。

通过此次会议,各学院和专业总结了以往一流专业建设的经验,明确了今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努力方向,为接下来的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教务处已完成2020年推荐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经费拨付工作。(供稿人:黄丽)

 

我校代表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1027日至30日,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开赛。本次竞赛共有来自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2名选手参加。河北省5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燕山大学、邯郸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学院,由河北省教科文卫工会副主席郑岳云担任领队。我校建工学院青年教师李文涛作为河北省代表参加了工科组比赛。我校工会主席丁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关人员随同河北省代表团现场助力并观摩大赛盛况。

27日上午,决赛动员大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赛主办方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本次竞赛的筹备情况和参赛代表及评委专家组成员构成情况。本次竞赛设立五个组别,分别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想政治课专项,其中医科为本届新增组别。会上,由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副主席吴薇按下自动抽签系统按钮现场抽签并公布了各组参赛选手的出场顺序,随后,各组选手到各自赛区熟悉环境、调试设备、做赛前准备。

28日至29日是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为更好地发挥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本次竞赛的网络直播入口,校工会也在我校分工会微信群推送,组织全校教师在线助力、观摩学习。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后由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分别摘得了文、理、工、思政和医学组的桂冠。河北代表团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我校选手李文涛荣获工科组三等奖。

30日举办了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总结大会。会上,大赛评委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陈建群代表评委为本次大赛做了总结点评。他提到本次大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指出部分参赛选手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教学反思环节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举办教学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参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在于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参赛教师作为一粒火种去影响和感召周围同事,激发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让更多高水平的高校和教师参与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来。(供稿人:张亚靖)

 

我校代表参加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三届理事大会

1016-17日,第三次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理事大会暨第二届校长高峰论坛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召开,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晶及相关工作人员作为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来自39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74位同仁一起利用两天的时间回顾了联盟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讨论了下一年的重要项目,并深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如何更好地支持教师转型等话题。

会议伊始,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对所有与会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希望各校教师发展中心在该校发起的联盟平台上共同努力支持教师发展。随后,席酉民教授以“初心”为主题,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分享了自己及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初心:探索未来大学的教育模式,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和世界发展。他详细介绍了该校融合美国教育的灵活性、英国教育的质量体系和中俄的重基础后形成的独特教育体系。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李克军教授围绕《“后疫情”时代教师转型与教发中心使命》进行了主旨分享。他提到“后疫情”时代,教师发展中心要积极应对教师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及学生分享优秀教学实践和学习反馈,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此外,教师发展中心还应针对性地组织OBE教学理念培训和模块化教学培训,切实支持教师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教授连线会议,以《“后疫情”时代教师发展中心如何成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助推器》为主题,分享了“后疫情”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现阶段助力“双万”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举措,以及未来的工作规划。

随后,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的院长张晓军副教授主持,常熟理工学院校长江作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伟副研究员、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华灯鑫教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李克军教授受邀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后疫情”时代教师应如何转型,教师发展中心如何支持教师转型。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中,张晓军副教授向参会联盟单位汇报了2019-2020学年度联盟工作,所有联盟单位再次明确了联盟注重可持续、共创、共享、共建的特点。出席会议的所有联盟单位一起讨论并确定了联盟的会费制度,通过了联盟章程的修订。针对联盟成立两年来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经秘书处会议讨论,联盟提出了六项工作规划。会上还进行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增选,增补延边大学等七所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为副理事长单位。随后,由副理事长单位牵头,所有参会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下一年度的七大项目。参会老师们迅速自由组队,对项目如何定位、如何开展、如何高质量并深入地推进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讨论会上,张晓军副教授围绕“如何打造可持续的教师发展中心”的主题,以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师发展工作为例展开了分享。

下午举办了以“普通高等院校(非985211类)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和工作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构建”和“动态资源配置和服务绩效考评下的教发团队建设”为题的三个平行工作坊,分别由西安欧亚学院顾问戚世梁教授、吉林大学教发中心副主任金祥雷教授和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发中心负责人刘凌冰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所所长周健民教授和济南大学教发中心主任张晓霞博士主持。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校代表学到很多兄弟院校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并更新了理念,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供稿人:张亚靖)

 

学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务处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20年秋季学期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工作。

为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落实,教务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通知》,组织各教学单位深入学习,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组织召开1次课程思政推进会;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确定2020秋实施课程思政课程名单,至少组织20%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完成1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组织若干次集体备课,至少开展1次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控,于学期结束前提交总结报告。

目前,学校已为各教学单位拨付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66.6万元。本学期,各教学单位备案实施课程思政课程共计324门,各教学单位组织课程思政活动58场次。(供稿人:李芹)

学院

备案课程

门数

推进会

场次

集体备课

次数

示范观摩

次数

其他

机械学院

20

1

3

 

 

材料学院

12

1

4

 

 

电气学院

19

1

4

 

 

信息学院

18

1

 

 

 

经管学院

39

1

6

 

 

建工学院

25

3

3

 

 

理学院

25

1

8

3

 

体育学院

15

 

 

 

 

文法学院

23

1

 

 

 

外语学院

41

1

1

 

组织教师参加省级竞赛及校外观摩各1

环化学院

26

4

3

1

 

车辆学院

10

 

5

 

 

艺术学院

51

 

 

 

 

合计

324

15

37

4

2

 

我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信息,有效地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本科教学的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于近期组织各学院及有关教学单位制定了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开展了评价指标设定工作,正式启动了利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各项工作。

各学院及有关教学单位分别根据专业及课程性质等具体情况,从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原则、对象、内容、实施办法、结果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实施细则。大部分学院及有关教学单位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结构中包括了学生基础性评价、教学督导和同行认定性评价、学院审核性评价,并将调串课、更改成绩等情况作为扣分项,以规范教学秩序。其中,机械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的认定和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电气学院设计了包括课程思政建设、教材选用、教师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指导情况等在内的考核指标;建工学院针对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分别设计了个性化考核指标;马克思学院将各类教学获奖情况作为审核性评价认定优秀的重要指标;体育学院将指标区分为公共体育评价体系和专业课评价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价数据。

在此基础上,各学院根据实施细则开展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所有课程的期末评价任务均已设定,部分学院学生评价参与率已超过30%,评价样本数超过6000个。此外,教师还积极使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中随堂评价模块加强教学互动,目前,学生参与随堂评价超过2000人次。(供稿人:宋歌)

 

我校组织完成2020年全英文微课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

近日,教务处联合国际合作处组织开展了全英文微课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并拨付了首批建设经费。

经学院申报、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此次确定“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概览”等29项项目为全英文微课建设项目立项项目;“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等16项项目为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立项项目。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建设,1021日晚,教务处协同国际合作处组织召开了全英文微课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研讨交流会。国际合作处处长陆军和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分别就项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工作、合同书签订注意事项等与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交流研讨。

全英文微课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选修课程建设项目旨在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校国际化教学水平。(供稿人:黄丽)

 

我校组织完成2020年辅修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

目前,我校2019级辅修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现已顺利完成。经学生申报、双学位专业及所在学院审核,最终34名学生被成功录取。各专业录取数据如下。(供稿人:马明建)

辅修双学位招生专业

招收人数

法学

19

汉语言文学

5

行政管理

1

工商管理

4

会计学

5

34

 

教务工作简讯

本学期,学校组织完成了2019级学生转专业工作。本次申请转专业学生共计454人,经转入专业及所在学院审核、学校复审后,共有293名学生成功转入新专业学习。(供稿人:马明建)

近期,教务处组织各科室对《燕山大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进行了梳理,通过近年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数据测算,明确了各指标的评分标准。(供稿人:宋歌)

10月中旬,教务处顺利组织完成63292021届预计毕业生的图像采集工作。目前,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数据信息的核对报送工作已完成。(供稿人:马明建)

近日,根据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相关工作安排,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完成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工作。(供稿人:黄丽)

 

学院采风

“灵钥杯”第一届燕山大学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文稿来源:机械学院网站 刘思远)

1024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机械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河北省双创基地和上海灵钥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灵钥杯”第一届燕山大学未来技术创新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上海灵钥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静辉、北京庆峰创投合伙人王清疾、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凯、我校教务处副处长齐跃峰、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杨、里仁学院院长王洪斌、机械学院正处级辅导员产佳等出席了决赛开幕式。会议由机械学院副院长姚建涛主持,齐跃峰、产佳分别致辞。

本次大赛于4月份启动,以“未来技术”为主题,作品类型涵盖了助老设备、智能楼宇和未来交通三个方向,共收到报名参赛作品112件,经过初赛网络评审遴选出43件作品进入复赛,最终16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最后决赛。本次决赛答辩采用PPT、动画和视频演示的形式,由负责人向评委介绍作品的详细情况和创新点,评委针对作品在选题、创新点、技术可行性、成果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并做出了专业的点评、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和建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4项,“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配合奖”、“最佳路演表现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各1项。评委们对参赛作品给予了好评,并希望通过比赛能够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科创热情,鼓励他们用创新报国、为青春奋斗。

本次大赛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掘有市场潜力的学生优秀作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竞赛活动加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外语学院在河北省首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文稿来源:外语学院 张宇)

1025日,2020年河北省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决赛落下帷幕。我校外语学院英语系张馨月、张宇、付继林、张颖、郭晨等五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成功进入决赛并夺得全省本科英语专业组第三名,获得一等奖。该团队还将参加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决赛,力争再创佳绩。

该赛事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承办。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由学校选拔,复赛采用网络评选,决赛阶段采取现场抽题说课的方式。本次决赛共有60个教学团队参加,其中,大学英语组28个,本科英语类专业组18个,高职高专英语组14个。赛场上,参赛选手们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展现了高超的教学技能、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赛出了新时代外语教师的风采。本次教学大赛在促进外语教学,深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构建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新格局做出了尝试性探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外语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外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学院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思政教学水平。

 

建工学院举办第二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网站)

1021日,建工学院举办了第二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主题为“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如何上好一堂课”,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学术规范,增强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教学名师李慧剑、学院副院长郝圣旺、党委副书记王兵以及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郝圣旺副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希望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科学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主动学习,学习学院严谨治学的教学传统,学习前辈甘于奉献的师者情怀,学习同事孜孜以求的敬业态度;要用心实践,认真助课,主动研究教学法,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讲好第一堂课、第一门课,过好教学关,尽快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李慧剑老师结合自己从教多年来的感悟,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分享,鼓励新入职教师认真助课,用心备课。有教无类,尊重每一个学生;教无定法,发挥自身优势讲好课;言传身教,加强自身修养,不负大学教师的职业使命。年轻教师代表郝颖老师和徐珊老师分享了自己初为人师的心得体会。最后,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宣誓,在庄严的仪式中拷问自己的初心,铭记自己的使命,立志做一名无愧时代的大学老师。

青年教师是学科的未来,是学院的希望。建工学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大力弘扬力学学科优良传统,做好传帮带工作;二是精心搭建平台,促进年轻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得益于如此良好的成长环境,目前学院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落实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及开展教材选用审查的通知

119

提交相关材料

2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的通知

1120

组织报名参赛

3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

1120

项目申报及合同签订

4

关于举办创新方法MATRIZ一级认证师资培训的通知

1129

参加培训

5

关于举办燕山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12月初

组织院赛、参加校赛

6

关于推荐教师参加“高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在线)”的通知

1230

参加培训

 

专题聚焦

山东大学启动1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摘编)

(来源:山东大学网站)

近日,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全校各单位申报,山东大学组织评审,最终立项建设17个微专业项目。

17个微专业项目来自全校10个学院,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内容包括创新转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国际中文教育、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航空超精密加工、医学植入体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卫生检验、医学数据、健康管理与政策、老年与慢病照护、心身健康与维护等。

微专业建设是学校基于学科综合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是为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而实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探索。

2019年底学校正式公布《山东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的指导意见》,将微专业建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一流本科教育山大实践内涵。山东大学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微专业着力于有效弥补大学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问题,加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培养衔接,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微专业可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每个微专业一般10门左右课程、20学分左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2018年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在爱课程网推出全国首个古典文学微专业,也是全国首个正式推出的在线微专业。

 

江苏大学:13个微专业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选择(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109日,潘玉娇)

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微专业、药学院学生学习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微专业……日前,江苏大学近400名学生正式加入到13个微专业学习中。小而精、既系统又灵活的微专业正成为该校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新选择。

“过去我们比较关注西方经济理论,但实际上更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理论。”在新结构经济学微专业第一课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现场讲授新结构经济学的产生契机。金融学大二学生洪文颖激动地说,“林毅夫老师生动深刻的讲解,让我更有信心通过微专业来系统学习新结构经济学和知识产权知识。”

据介绍,从2019年起,江苏大学以新工科建设理念引领全校专业建设,依托优势学科面向全校本科生新办了13个新工科微专业和学科交叉型微专业。“微专业意味着‘小而精’。”该校教务处处长王谦说,“‘小’表现为微专业学只有大约15分;‘精’则表现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6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个人报名、学校遴选的形式开始微专业学习,大约在两年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所有学分,并掌握该微专业的核心能力。”

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让微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能源功能材料微专业负责人严学华为学生上的是《功能材料制备及工艺》课程,几堂课下来就发现不同学院的学生材料学学习基础不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微调和优化,然而微专业的吸引力就在于此,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又比较灵活。”

国际论辩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微专业之一,相比于其他微专业“零门槛”,这门全英文授课的微专业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次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周鼎晔说,通过国际论辩微专业的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以及批判性讨论能力。据学生评教情况反馈,该微专业课程评教成绩都在93分以上。此外,为了推动微专业的发展,江苏大学拨出专门资金立项资助微专业重点项目的培育和发展,也允许学生将微专业选修的学分替换6个自主研学学分。

“微专业并不是辅修专业的擦边球,它更像是问路石,以此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王谦介绍,学校将鼓励更多的专业围绕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素养开发微专业,在微专业的建设上,也鼓励教师打破常规,尝试线上线下混合授课的形式,让丰富多样的知识架构成为学生未来竞争中的一项优势。

 

南开大学推出国内首个信息安全微专业项目(摘编)

(来源: 南开大学网站)

由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信息泄露、病毒勒索、手机被骚扰短信和电话轰炸、诈骗、盗刷等事件频发……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如何保护信息安全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人选择进入信息安全领域发展,但是,对于那些非本专业的在校学生及职场人士,如何学习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有鉴于此,经过5个多月的筹备,南开大学2020724日在学堂在线推出国内第一个信息安全微专业项目——南开大学信息安全微专业。

南开大学信息安全微专业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出席并致辞,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刘哲理宣布信息安全微专业项目发布,并作“网络安全攻防入门——漏洞利用与渗透测试基础”主题演讲。慕华教育党委书记、副总裁陈伟出席并作“携手南开大学,创新中国在线教育新模式”主题发言,启明星辰高级副总裁孙涛作“携手南开大学,共建信息安全教育新趋势”主题发言,学堂在线副总裁、计算机学院院长管健作“学堂在线计算机学院在微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主题发言。

微专业与国际在线专业认证或微硕士项目类似,它旨在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围绕一个热门专业中的最为核心的4-6门课程,让学习者在8-12个月内完成相应培养计划,掌握该专业核心能力。项目提供来自高校或企业的顶级认证,在教学计划上不仅有优质而丰富的视频内容,而且包含实训案例、答疑、作业批改服务和在线答辩等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学历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利用日益成熟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无疑是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王新生在致辞中指出,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我们培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帮助的人才,同时,创新和发展是校训精神的重要方面。社会需要,时代召唤,使命在肩,南开大学有义务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教育形式,培养国家和社会亟需的优秀人才。

南开大学信息安全微专业由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学堂在线联合推出,启明星辰作为重要企业合作伙伴参与项目建设。该微专业由“漏洞利用与渗透测试基础”“计算机病毒分析”“网络安全技术”“信息隐藏技术”“逆向工程”“密码学”等6门线上课程组成。授课教师全部来自南开大学,他们不仅拥有最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报名该微专业并完成学习、通过最终考核的学生,将获得南开大学信息安全微专业证书和由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启明星辰、学堂在线联合认证的信息安全专业认证证书。此外,成绩优秀的学员,还将有机会获得企业的实习或参观机会、正式工作邀约机会以及来自导师的推荐信,助力职业发展生涯。

据介绍,20161227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不断得到提升。但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却成了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缺口较大,预计今年,信息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将达到140万,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每年,我国信息安全学历人才培养数量还不足3万。此次南开大学推出信息安全微专业,将有助于填补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口。

 

高教视点

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文件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1016日,陈佩杰)

一、完善学生体育评价机制

重点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更好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近日,中央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评价。

《方案》提出,要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下一步,还要通过改革创新持续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牵引全局的作用。《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体育素养包含考察学生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和成效等方面,通过设立综合维度进而科学评价学生体育和体质健康水平。我们也期待,在体育素养落地探索取得成果并充分总结经验后,适时在全国推广。

二、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机制

重点是将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水平。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需要所有学科支撑,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只要做出了应有的工作业绩,都应该同等评价激励。体育教师队伍,尤其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推进学校体育发展、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意见》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明确的部署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三、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价机制

重点是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水平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6个字为学校体育工作作了科学定位。从贯彻落实角度来看,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要抓住重视、支持这几个关键词。《意见》提出,“将学校体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等纳入督导评估范围。”等内容。对此,我认为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

我相信,在文件精神引领和全体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的育人效益必将得到充分体现。(陈佩杰,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高校体育教指委副主任)

 

内蒙古“硬核”举措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1029日,郝文婷)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举措》,针对全区思政课建设核心和薄弱环节,出台了若干有力举措,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方面,自治区要求各地各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保证课时和学分,鼓励将自治区革命建设改革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内容纳入相关课程。要规范教材管理,国家规定统一开设的思政课,一律使用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教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材由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统编统审统用。

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将重点抓好学科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协同推进课程育人等工作。鼓励高校优势互补联合申报博士点,推进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在自治区各类社科类科研项目立项中,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并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建设全区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把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实训、创新创业、文艺创作、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平台。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构建,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自治区要求各地各校加快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先安排思政课教师引进、招聘计划,将思政课高层次人才纳入自治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相关学科教师转任思政课教师的机制和办法。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每年须安排专项经费,实现3年一轮培训全覆盖。完善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加快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待遇,设立专项岗位津贴,并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据悉,下一步,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各类人才评选中将提高思政课教师占比,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同时强化监督指导,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盟市、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纳入高校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内容。

 

 

编辑:

徐鹤  宋歌

审稿:

王晶

 

上一条:2020年第13期(总第184期) 下一条:2020年第11期(总第182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