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7年第10期(总第132期)

2017年09月14日 15:19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7年第10期(总第132期)       2017715 

     

教学动态

赵永生副校长带队到部分学院调研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6版优秀教学大纲评选工作



挪威奥斯福大学院吴弘副教授来访我校并作专题报告



我校代表参加CHED2017年会



 

教务处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及课程评估准备工作



我校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预选赛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课程规范化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



教务工作简讯


信息通报

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抽查情况总结



全校本科考试情况检查结果通报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召开教学法交流工作推进研讨会



经管学院召开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成立暨第一次全员培训会议



车辆学院举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工作提示

 

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年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等


专题聚焦

 

培养“刨根问底”的知识青年——大连理工大学“抛锚式”教学之探(摘选)



 

多高才能捅破本科教育“天花板”——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教改初探(摘选)



 

国家级精品课的“老树新枝”——长春理工大学探索“集成创新教学模式”(摘选)


高教视点

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摘选)



因时而动:聆听“新工科”建设春雷(摘选)



教学动态

赵永生副校长带队到部分学院调研

为更好地服务当前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2017版本科生培养计划修订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思路、困难和举措,525日至613日,赵永生副校长率教务处全体科级以上干部赴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环化学院、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建工学院、理学院和经管学院8个学院进行调研。

调研过程中,各学院领导和各专业负责人分析了专业办学特色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就学院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设想进行了说明,也就学院2017版本科生培养计划修订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同时,各学院的领导和教师还提出贴近专业认证需要、根据企业和行业需求修订培养计划,教学科研一体化、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一体化,依托实体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颇具借鉴和实施意义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赵永生副校长现场解答了部分教师的问题,还就部分问题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赵永生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各学院和专业在过去的办学中取得的成绩和面对国家战略调整及经济发展需要主动做出的改革尝试。他指出,各学院、各专业和教师要紧紧把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新需求、学习新理念、引入新技术、启用新模式、使用新手段,主动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培养新的增长点,适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他强调,2017版本科生培养计划修订工作是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学院和专业要精心设计,将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融入课程体系里,着力构建围绕二级项目的核心课程群,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高水平的课程。他要求,各学院和各专业要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激励和约束所有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度,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供稿人:赵春梅)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6版优秀教学大纲评选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大纲的文档资料,有效推进课程规范化建设,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开展了2016版优秀教学大纲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各学院通过教师自评、专家评价、学院审议,共推荐192门课程的大纲参评校级优秀教学大纲。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推荐的大纲进行了评审,通过审查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分解的支撑及支撑强度是否科学合理”、“教学大纲是否实施了三级项目”、“大纲中是否有‘项目’教学环节,且‘项目’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是否明确”等内容,最终评选出“成形设备及自动化(三级项目)”等37门课程的大纲为燕山大学2016版优秀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资料,也是开展课程评估、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应认真对待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工作,发挥优秀教学大纲的示范推广作用,进一步规范各专业的教学基本资料。(供稿人:马明建)

 

挪威奥斯福大学院吴弘副教授来访我校并作专题报告

72日至5日,挪威国家项目选择工作组成员、挪威奥斯福大学院吴弘副教授应邀来访我校,并在73日为学校师生作了两场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教务处处长金海龙主持,全校各学院师生代表约100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围绕“通过真实案例来学习现实世界——在奥斯福大学院的CDIO方法应用”和“挪威、中国、北欧,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沟通的挑战”展开。吴弘老师首先分享了奥斯福大学院应用CDIO方法的真实课程案例和自己对CDIO的理解与感悟。考虑到近年来国际学术交流、民众跨国旅游愈加频繁,而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的沟通困难成为人们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吴弘老师在第二场报告中从多个角度提出克服诸如此类沟通障碍的建议,并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为大家揭开挪威及北欧的神秘面纱。会上,他还与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互动。

75日,教务处、部分学院代表与吴弘老师就双方今后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的重点领域、方式、渠道、途径等事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供稿人:赵春梅)

 

我校代表参加CHED2017年会

77日至9日,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简称CHED2017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和高教研究机构的教师、学者及管理者共600余人参加了大会,此外还有200余名远程参会者通过超星学习通手机客户端观看了大会盛况,并参与现场互动。我校派代表赴现场参加了大会。

本届年会以“促进深度学习的教育创新与合作”为主题。大会期间,来自丹麦、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教与学领域专家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如何通过创造全新的教学设计,提升师生之间互动和体验;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何在教育发展活动中推动教学创新,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如何开展高成效学习体验设计,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索、质疑和深度学习的机会等内容。此外,大会还特别设计进行了与有关国际联盟的交流对话环节。

分会场上,与会代表围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工具”、“以证据为基础的教学学术研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色建设与合作共赢”、“在线课程与混合式教学及其质量保障”、“学生学习体验分享”等议题,开展交流分享与讨论。我校与会者认真聆听了所有大会主旨报告,并参加了新教学发展工作人员入门培训前置工作坊,重点关注和参与了教师教学发展相关分会场活动。

我校于2016年正式成为CHED理事单位,并连续两年派代表参加会议。本次年会由复旦大学承办,CHED2018年会将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围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话题,通过跨校间的研讨交流,共同关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质量的提升。(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及课程评估准备工作

近期,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及课程评估准备工作,包括课程评估专家增补、专家注册、课程评估教师注册、专家评估任务分配及组织接受评估教师提交教学文件等。

在征求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评估专家意见及分析2017年秋季学期各类课程评估任务性质的基础上,教务处组织开展了课程评估专家增补工作。此次,共增补8位专家(包括材料学院1人、经管学院3人、文法学院1人、马克思学院1人、艺术学院1人、外语学院1人),与2017年春季学期的47位专家共同承担2017年秋季学期各类评估任务。

自本学期起,学校启用课程评估系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教师提交相关材料、专家审阅教学文件、专家上传听课材料和评估考核表等工作均在系统中完成。7月初,教务处对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申请教师在课程评估系统中的申请信息进行了核对;对专家及各类课程评估(通识课、通过认证专业申请评估课程)教师在系统中完成了用户注册。在此基础上,教务处开展了专家评估任务分配工作,截至目前,已在课程评估系统中完成16组专家107门课程评估任务的分配工作,并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开始提交各类教学文件。

2017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及课程评估将于开学初正式启动,请接受评估的教师务必于825日前在系统中完成教学文件上传,晚于这个时间将影响专家审阅教学文件,影响教师该部分评估得分。(供稿人:宋歌)

 

我校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预选赛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也为第二届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参赛选手,我校于715日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预选赛,来自全校15个教学单位的18名教师参加了比赛。

本次预选赛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工会联合举办,分为文、理、工3组进行分类选拔,最终,每组分别选拔出1名青年教师代表学校参加河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组织完成2017年课程规范化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

为了继续开展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规范化建设,推进以能力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开展了2017年课程规范化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的评选工作。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家组评选、校内公示,共有18项项目获得立项。此外,学校还审核批准了已通过认证专业的14门课程直接参加课程评估。各学院获得立项项目及直接参加评估的课程情况如下:

 

立项项目数

直接参加评估课程数

机械学院

0

9

材料学院

1

0

电气学院

0

2

信息学院

1

0

经管学院

4

0

建工学院

2

2

外语学院

2

0

环化学院

1

1

文法学院

1

0

理学院


0

艺术学院

1

0

车辆学院

2

0

里仁学院

3

0

 

18

14

本次课程规范化建设对课程的学时分配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实践学时比例占总学时比例不低于30%。下一步,教务处将组织项目签订合同书并拨放建设经费,并继续将各项目及课程作为考查重点,于秋季学期继续相关评估工作。(供稿人:李文静)

 

教务工作简讯

712日,教务处发布了暑期和开学初部分工作提醒的通知,就27项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部署和提醒。(供稿人:赵春梅)

近日,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17年秋季学期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课程的遴选工作。此次共批准理学院、电气学院等9个学院的27门次课程在2017年秋季学期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目前,遴选结果已公布。(供稿人:黄丽)

近期,学校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就我校2012-2013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跟踪评价和2017-2018届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工作达成共识。(供稿人:赵春梅)

76日,教务处组织进行了春季学期第二次试讲,最终,7名新开课教师全部通过了试讲。(供稿人:朴波)

 

信息通报

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抽查情况总结

近期,教务处按照每个专业(方向)3本的抽查比例从各学院调取了291份毕业论文,按照最新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进行了格式审查工作。检查发现,部分专业对论文格式要求比较严格,如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专业,文法学院公共事业专业抽查得分均为满分(10分)。但从总体情况看,全校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还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摘要、关键词、附录及正文中数字、图表、公式等。此外,检查还发现全校绝大多数论文的参考文献陈旧、个别装订好的论文题目与毕业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中录入题目不符等问题。

本学期初,教务处参考研究生论文撰写规范与本科培养计划要求,修订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请各学院严格按照此撰写规范,加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存档规范性。(供稿人:霍文刚)

 

全校本科考试情况检查结果通报

73日至11日(教学周第1920周),教务处对全校本科课程期末考试情况进行了巡查。此次共巡查考场148场次,发现大多数考场的考试情况良好、秩序井然,部分考场(13场次)存在监考教师聊天、看手机、未带监考牌、未检查学生证件、未书写板书等情况。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监考工作对学校营造良好学风考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请各学院依据《燕山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监考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对于在本次巡考中发现的问题,教务处将在各学院运行状态评价中视程度予以扣分处理。

对于部分监考教师反映的问题,如部分考场考研学生占座严重,物品清理难度较大;考试安排在大教室,不便于核查学生证件;学生一卡通上照片磨损严重等,教务处将在今后的考试安排工作中予以充分考虑,争取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供稿人:刘毳)

 

学院采风

建工学院召开教学法交流工作推进研讨会

(文稿来源:建工学院教务科孙连京)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建工学院拟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在全院开展教学法交流活动。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学院于710日召开了教学法交流工作推进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郝圣旺主持,各系(中心)正副主任、教务科科长、学院教学督导组参加了会议。

郝圣旺副院长首先向大家说明了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和学院开展教学法交流活动的意义。与会人员就学院如何推进教学法交流工作积极发言,热烈讨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研讨,大家就学院教学法交流活动的开展时间、形式、组织方式等方面内容达成共识,并决定自下学期起开始实行。

为了充分发挥学院教学例会的作用,建工学院拟改变学院教学例会的内容,由以往以布置教学工作为主改为以研讨学院教学工作和教学问题为主。本次教学法交流工作推进研讨会是学院教学例会内容改变后的第一次会议,对于推进学院教学工作进一步精细化、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管学院召开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成立暨第一次全员培训会议

(文稿来源:经管学院网站)

73日,经管学院召开了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成立暨第一次全员培训会议。副校长赵永生、教务处副处长王晶、学院院长李春玲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靖鲲鹏主持,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并进行培训学习。

会上,李春玲院长宣布成立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具体介绍了教研室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人员构成及相关制度。赵永生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第一,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的成立对学院以及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崭新的阶段;第二,希望教研室的成立能够更好的承接全校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形成教学、实训、科研、实践为一体的高素质团队;第三,希望教研室能够以教学为前提,教学与科研并重。同时,他还提出要高站位,并具有国际视野,利用5年时间使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产生影响,用10年时间走在国内前列,最终踏实走向国际。尤振来老师系统讲解了企业注册流程以及企业经营规则和操作流程。会议还进行了现场PK环节,教研室全体教师组成10个团队,进行角色扮演并模拟公司运营。

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学院本科教学课程结构的优化和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同时,此次会议的召开还有助于教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相关技能,助力于“建成一流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研究中心”最终愿景的实现。

 

车辆学院举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文稿来源:车辆学院网站刘华) 

76日,车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唐山陡河发电厂(以下简称“陡电”)正式挂牌成立。我校车辆学院领导、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负责人,陡电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了“燕山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并进行了座谈。

座谈中,陡电李月东主任介绍了陡电的发展历史,并结合陡电四十周年庆典宣传片,讲解了陡电自身特色和取得的成绩。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王华山主任与李徐佳副主任分别介绍了专业发展、陡电作为本专业实习基地与专业四年来的合作历程。车辆学院安子军院长对陡电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对以后双方合作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陡电作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对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谨代表学院表示感谢。他希望以成立燕山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契机,双方继续加大合作,多做交流,与企业一起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他也希望企业能及时反馈入职毕业生及人才需求信息,以便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及时调整和改进,并对陡电来我校举办专场招聘提出期许和服务保证。

挂牌仪式结束后,安子军院长在陡电领导的陪同下对厂区环境和生产一线等情况进行了参观,了解了锅炉组、汽机组、运行组等各个学生实习的必备环节。此外,安子军院长还专程了解了学生实习期间的住宿条件,在认可实习基地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特别嘱托带队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进入陡电工作,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表示肯定。学院将抓住此次实践基地建设的契机,继续加强与陡电的合作,促进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公布2017年课程评估申请结果的通知


准备相关评估材料

2

关于进一步明确成绩查询及更改工作的通知



3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国际研讨会会议征文的通知

724

提交论文全文

4

关于做好2017年新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731

在教育部相关平台

上传材料

5

关于举办2017年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通知

824

按时报到,参加培训

6

在课程评估系统中上传2017秋各类待评估课程教学文件

825

上传教学文件

7

关于统计2014级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情况的通知

829

提交学科竞赛获奖统计表及证书

8

关于核实、填报2017秋实验教学任务的通知

91

提交实验教学任务表

9

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97

提交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及汇总表

10

关于开展2017年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915

提交推荐项目申报材料

11

关于2017年秋季学期网络通识课程学习的通知

1126

在线学习

 

专题聚焦

培养“刨根问底”的知识青年

——大连理工大学“抛锚式”教学之探(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1010日,张平媛等)

寓教于乐的元素遍布大连理工大学“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课堂,这门由该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教授主讲的课程,曾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课程,开课多年,经久不衰,尤其受到有志创新创业学子的喜爱。目前该门课程在相关“慕课”网站上开课,仅2016年春季学期,就有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3万余名学生修学该门课程并获得学分。

校长观点

朱泓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学会创新性思考

“抛锚式”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接受间接经验的传授,在整个课程中学生逐步学会创新性思考。“抛锚式”教学使整个课程的进程形成一个链条,学生在找寻兴趣点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提问,在知识储备足够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学习方法,掌握规律,提高效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在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中,学生的角色不仅仅是工匠,更是问题的提出者、解决者和探索者。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潜意识中灵活运用。

通过“慕课”平台,“抛锚式”教学将惠及更多师生。在创新之路上,大工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在一流人才培养中焕发出更多活力。

实验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鼓励在未知领域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摒除了单纯的授课方式,更多地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提出未知的、具有预见性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最后设计出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学生在拥有扎实知识的基础上做到自主创新。”冯林介绍“抛锚式”教学时说道。

谈到课堂活动内容,冯林兴致勃勃:“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做中学’。通过让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现从实验性学习到综合性学习最后到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创新学习的目标。”同时,冯林对于“抛锚式”教学特别强调,“抛锚”应该是指老师将思考和提问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未知、超前领域提出问题,而不是对于原有的、已解决的问题的复制。

在双创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先在理论课上培养创新思维,再通过实践课将学生的问题与思考展现出来。

“可以说,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即使动手也只是按照教科书的步骤或在老师的安排下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养成了只做而不思考的思维习惯。‘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该校教务处处长张维平说。

对于冯林的课,学生如此评价:“十分有创新意趣,还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都充满期待,上课时不敢走一点神,生怕错过老师的每一句话。”“将创新创业课程上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出乎意料的是该课老师的引导恰到好处,既有趣又能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我最喜欢的课。”

“抛锚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充分依据兴趣而专注实践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学有余力、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在校本科生招生,年招生数约600名。学生进入学校后,即可申请免费进入实践班学习。目前学院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有机电、数学建模及软件工程等8个创新实践班,及智能车实验室、DUT-3D打印工厂等机构,还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等。

“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只是工匠。”张维平认为,“抛锚式”教学模式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开辟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补充的另外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决定研究方向,并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发展机会,他们可以充分地把兴趣融入学习中,做到快乐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秦晓程就曾在“抛锚式”教学的启发下提出了“为什么液晶屏可以进行交互而LED屏无法进行交互”这一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用一年的时间解决该问题,完成了LED屏幕的触控交互,并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秦晓程就是做到将创新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学生之一。

“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掌握了这两种能力以后就会在日常生活的潜意识中灵活运用。”张维平说。当创新成为习惯,就成为与个人思维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皆可成为创新之地。 

创新课改实践“三小一环”比较中强壮教学模式“骨骼”

“大工创新教育开展得很早,我们做到了把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课堂教学中。”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介绍。

早在建校之初,大连理工就确立了“教与学统一”“学与用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学方针。

冯林可以说是创新实验中心的第一批学生,20多年来,冯林对这里太熟悉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就已经意识到老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这期间,该校在以钱令希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倡导下,大力开展以突出创新实验为特色的创新教育,部分教师从教学实验入手,跨院系成立教改小组,开展“三小一环”(小专题、小调查、小发明,并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改革实践。

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完全改革的情况下,大连理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以外的创新示范,标志着全校性创新活动组织的诞生。“面积仅为20平方米的房间,成为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第一个小型创新实验基地。”张维平说。

在现有的实践平台上,冯林还带动其他高校进入创新课程的研发。截至2016年春季学期,冯林在智慧树“慕课”平台组建了全国教学团队共400余人,通过探究“抛锚式”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完成线上研发,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此学习平台的规模惠及至1000名老师。

“我曾到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等在内的世界一流高校考察,发现在教学方式上,外国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而不是传授知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寻求知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研究与实验也比国内更深入。因此,他们本科生的研究成果有些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反观我们国内高校,虽然教学理念都靠近前沿,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上,比如: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冯林的思考恰是其进行教改的动因。

展望创新人才培养前景,朱泓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探究教学模式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以尽快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追赶世界一流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多高才能捅破本科教育“天花板”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教改初探(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612日,李薇薇等)

“‘航天菁英班’将首次面向西安交大大一、大二本科生,预计选拔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近日,“航天菁英班”的招生通知在该校主页公告栏、钱学森学院网站及公众号“西交钱院”一经公布,顿时激发众多西安交大学子献身中国航天事业、投身国防建设的热情。

如何使更多拥有“飞天梦”的学生乘势起航?如何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办学内涵追求,进而解决“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这一“世纪之问”?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正尝试在本科教育阶段深度突围。

院系整合,直击教育教学“管理真空”

2016年,恰逢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生105周年,西安交大作为钱学森的母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钱学森”命名的“钱学森学院”。

“钱学森学院的成立整合了西安交大30多年来形成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集大学优势教育资源为一体,形成了系统化探索和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育实体。”该校副校长郑庆华表示,钱学森学院作为西安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将以实际行动回答钱学森的“世纪之问”。

钱学森学院与一般教学学院相比有何不同?新学院针对以往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有何创新之举?

以本科生院理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钱学森学院践行因材施教。“本科生院将原来的150余个系整合为55个系,筑牢教学根基,夯实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郑庆华指出。

没有学科建设任务,只专注本科教学,如此就更加明晰了拔尖创新人才特色培养和统一管理路径。

“以往,相关学院不可避免地存在对试验班具体培养方案落实和教学监督管理的责任不清或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试验班学生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大理工科专业通识教育和双向自由选择专业等个性化较强的育人机制,因此书院教育教学管理也难免存在与学生专业培养对接不匹配问题,均不利于试验班学生的全面发展。”钱学森学院副院长杨森介绍。

可以说,钱学森学院改变了过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学院和书院所出现的‘管理真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碎片化问题。

钱学森学院主要负责少年班、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理科试验班及医学试验班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各类试验班每届共有学生430人。

“以前在少年班,学籍挂靠在电信学院,到了钱学森试验班,学籍又挂靠在电气学院。现在所有试验班学生的学籍都由钱学森学院统一管理。”孙宇豪是从西安交大少年班毕业进入钱学森班学习的学生,他认为钱学森学院给了他神圣的归宿感。

深专广博,课程设置提升核心素养

针对本科生的培养,钱学森学院希望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能“集大成、得智慧”。因此,“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扎根学院。

加强大类通识教育是钱学森学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抓手,在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课程,如艺术思维与方法、艺术欣赏与创作(音乐、陶艺、建筑)、创新思维培养等课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钱学森学院给每个试验班都制定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如数学试验班在分析、代数、几何、方程等数学核心课程基础上,还开设基础数学、科学计算、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统计金融等交叉学科基础课程。

“刚上大一,我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还不太确定。但在钱学森学院,我能接触到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艺术与思维等钱学森班特色课程,从而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了更多的不同学科知识。”孙宇豪表示,这种培养方式让专业视野更开阔。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学术与实践

钱学森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不设“天花板”,进一步探索校企院所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之道。

钱学森学院成立当天,即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科研院所携手,联合共建“航天菁英班”,采取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的育人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让西安交大航天航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置身于苍穹之下,更能贴近孕育人才的成长现实。

“要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用航天航空先进知识武装自我。”杨森副院长强调。因此,西交大不仅对“航天菁英班”独立设班,而且培养计划也是单列的,特色航天类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实习课程和专题讲座等。

合作导师制是“航天菁英班”推出的与独立设班相配套的组合拳:特别邀请航天院所的高水平火箭专家、卫星专家及导弹专家等担任钱学森学院荣誉教授,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掌握航空航天前沿科研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航天菁英班”学制两年,独立设班,其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实习及钱学森大讲堂。在理论课程和实践实习环节,学生可以聆听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海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规划推进研究所副所长周晓纪等“航天大牛”讲授航空科技发展。

校长观点

王树国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激活大学教育的基层“教学细胞”

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双一流”建设成功之关键。

要突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瓶颈,我们面临一系列纵深改革的挑战:传统的专业化与“标准件”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单声道”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不出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好奇心,“应试教育”忽视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僵化,受“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导向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教育教学并未成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理清根本任务,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西安交大本科生院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机构,重组优化了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体系,全面激活大学教育的基层“教学细胞”,激发办学活力,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

 

国家级精品课的“老树新枝”

——长春理工大学探索“集成创新教学模式”(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227日,田苗华)

一流学科建设成功与否,关键之一还要看课程改革之效。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一门特色精品课持续发展活力,带动一流学科发展,并更具有针对性地发挥育人作用?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程组将“集成创新”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实践,通过对校际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探索交叉型人才培养。

思变

“国字号”光环下如何领跑

20134月,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程被建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同年10月,其相关资源全部在“爱课程”网站上线,意味着该门课程成为国家首批资源共享课程。这一消息令课程组成员倍感振奋。此时,课程负责人王文生教授的一番话让大家陷入思考:“又摘得一个‘国字号’头衔,这无疑是对我们课程建设的极大肯定。但这门课程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众人一时无言。

王文生抛出这一问题不无缘由。一次课上,一个有保研外校想法的学生一连求教了几个不属于本校教师重点研究方向的问题,让他感到“不适”的同时,开始思索课程建设的未来方向。“2013年之前,国家给我们设定的目标很清晰,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指哪儿打哪儿,可一旦允许我们自由发挥,却迷茫了。”但有一点王文生深信不疑:“任何一门课程,其建设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不会走偏。”

带着这样一种思路,课程组成员刘冬梅多方求教、四处取经。终于,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一次工作会上,“集成创新”的概念让她眼前一亮。几经论证,一个得到同事普遍认同的课程建设思路浮出水面:将“集成创新”的概念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即尝试通过多个高校主体间系统、密切合作,深度优化课程资源,实现对优质课程或课程群的高质建设,以点带面推动高校课程建设的综合改革。

刘冬梅的出发点很简单:“拥有国字号头衔,就必须得站在国家的高度谋划课程发展。”一场捍卫荣誉的课程攻坚就此展开。

破局

“集成创新”非借鸡生蛋的取巧之举

2014年,“应用光学”课程组成员刘智颖在自己的课堂搞起了新花样——将经典教学与慕课教学结合起来,“一部分章节采用正常讲授方式,另一部分主要通过观看浙江大学的教学视频来完成”。

这样一种授课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不光能体会到不同教学风格带来的新鲜感,还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就是利用慕课进行自学,觉得自己眼界宽了,收获也大了。”学生崔人文兴奋地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读研,就是因为看了他们的网络课程后“动心”的。

学生徐宁告诉记者,他在大二时带领2名组员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兴趣所致,选择了“单透镜构建的最佳成像系统”的赛题。为了解决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像元尺寸受限问题,他们打算加入“光楔”,却又担心会对成像系统造成干扰。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借助浙江大学云课程平台浏览教学视频和课件,自学了偏向角和位移量两个公式,计算出增加“光楔”不会对他们设计的成像系统产生影响。

授之以渔,柳暗花明。“以前,下课后常常会被学生包围起来提问,现在不是这种情况了,几乎全部知识点的视频资源都能在网上找到,对于学生吃透和延伸学习内容帮助特别大。”如今,刘冬梅在课后仍然被围追堵截,但她碰到最多的问题却是“老师,我在网上没找到这部分内容的相关视频,您能把链接地址发给我吗?”

“集成创新”绝不是借鸡生蛋的取巧之举,刘智颖对此深有感触:“引入外校慕课资源后,老师的工作压力更大了。必须提前看几遍,抓住里面的要点,才能确保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疑问。而且,一旦侧重点差别太大、有所遗漏,我们还得再讲一遍。”“但不能因为一件事情难做就不去做,更何况它的意义如此重大。”

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课程组通过着力集中整合课件、题库及教师等外校优势教学资源,让“共享”延伸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及期末考核等各个环节,将“集成创新”的融合理念引向深入。

如今,“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再次花样翻新。一方面,教师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对传统教学与视频教学进行综合改良,注重课堂上的讨论互动,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问题前置”“有意存疑”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利用慕课进行自我学习。此外,定期邀请外校名师与学生对话、期末考试采用部分外校试题等方式,更进一步激发了课程的育人活力。

刘智颖认为:“包括慕课、师资、评价体系及学分认证等在内的深度共享,是课程集成创新的题中之意。”因此,他们不仅将日常测验、课后作业和课程重修等搬到学校bt网上,创造了重修挂科率从三分之一下降到百分之几的“奇迹”,还打算尝试校际bt网的全面“打通”。“比如,通过了相应学校的网上课程测试,就能获得该校的课程证书。”课程组成员陈宇解释。

升级

课程群资源共享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一门课程的受益对象绝不仅仅是本校学生,还应该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国家支持建设一门精品课程,目的就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广泛的共享,进而提升相近或相同课程及其所处专业领域的整体水平。”这是“应用光学”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识。

对于共享,“应用光学”课程组长期以来诚意十足。成为国家精品课之后,不少高校向他们求经、要人,刘冬梅告诉记者:“对于有意使用我们课程资源的学校,无论是基础资源还是拓展资源,我们都是免费送给他们。”尽管课程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他们仍旧心怀渴望:既欢迎业内同行前来交流学习,也愿意有机会为其他高校学生授课讲学。

“未来五年,我们会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理念、加强网络课堂建设,继续探索‘集成创新教学模式’,并将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推广,达到同类多门课程的资源融合与共建共享。”刘冬梅在“应用光学”课程发展规划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她对“集成创新”的信心远不止于此:“这种模式可能会从课程群拓展到专业,甚至覆盖全部专业。”

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付跃刚表示,学院已着手将集成创新模式向其他课程推广,“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密切课程之间的联系、丰富课程内涵和外延,进而对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他透露,学院正计划携手兄弟院校开展“微课”建设,利用微信内容的碎片化特征,进一步推进集成创新课程的精细化建设。“用知识碎片弥补知识漏洞,把新兴媒体对传统课堂的冲击转化为推动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这应该是一种有益尝试。”

校长观点

于化东长春理工大学校长

发展特色优势学科需要大格局观

集成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配置,推动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全方位共享,不仅能为加强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及推动学科进步广开路径,更重要的是,它充分赋予学生自我完善的权利和机会,凸显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

参与集成创新的高校主体之间,无论是强强联手还是以强带弱,都能够促使高校在保持优势特色的同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开放包容的高教育人棋局。集成创新不仅局限于校际之间,校内相近学科领域之间同样可以携手共赢。长春理工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起以核心学科的发展辐射引领支撑学科围绕共同研究方向平衡发展、学科间高度融合和交叉的大光电学科体系,这亦是集成创新的突出体现。

 

高教视点

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摘选)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77日,叶民等)

我们认为,认清工程活动的“新业态”是实施“新工科”战略的前提与基础,“新工科”则是对当前工程教育问题的全面反思和全领域提升。而未来“新业态”之新,在于我们对当前和未来涉及工程活动全维度形态的全面和全新认知;“新工科”之新,在于对未来业态崭新模式的理解与应对,也在于对传统工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育体制的新革命。本文即是对此的一些新思考。

未来工程制造的“新业态”之新

“业态”是指工程活动的具体形式或模式。工程活动涉及的问题,如工程活动的完整链条是什么样的?工业生产是如何组织的?具体的设计或工艺过程是什么样的(包括技术形态、物流、信息流等)?均是“业态”所包含的内容。随着工程活动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广泛应用,工程的“新业态”已初露端倪。未来这种“新业态”将呈现出颠覆性的新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结果形式,它既是全新的工程业态,也是全新社会形态。它不仅完全有别于我们目前对工程制造过程的一般认知,而且也完全改变了我们对未来产品和服务形态的认识,以至于会导致传统技术、工艺、工种和岗位的大规模消失,并诞生一大批新的工作形式。比如,未来将形成人工智能对传统工作的全面替代,体力劳动和一般性脑力劳动,将不再由人来承担,人类的工作将主要变成专业性和设计性的工程活动。

因此,在进行“新工科”改革之前,我们势必要关注未来的各个工程行业领域的业态变化,并且把这种“新业态”的具体形式分析清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工程教育创新,才能构建有效的工程教育新模式、新体系。总体来看,未来“新业态”将在五个维度展现出全新的形态,并呈现出不同的细节特征:

1. 技术形态

未来工程活动涉及的技术维度将呈现智能化形态,数字化、信息化和物联化将是这种技术形态的主要特征。大量先进技术和产品得以不断运用,工程活动从构思、设计到制造、服务都将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挑战,工程产品与服务都将面临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全面转变。未来这种智能化转变将是大量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要求工程从业者应该对未来“技术”具有全新的综合性认知。

2. 规模形态

未来工程活动涉及的规模维度将呈现长尾化形态,分散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将是这种规模形态的主要特征。工程制造由传统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形态向全球集散、深度个性化生产进行转变,特别是物流的方式变革将对工程活动原料、成品的集中/分散带来巨大影响,而工程设计思维、技术路线、生产工艺也将随之发生巨变。

3. 政治形态

未来工程活动涉及的政治维度将呈现全球化形态,多域互动和广泛协作将是这种政治形态的主要特征。随着“万物互联”网络平台的搭建,工程活动(哪怕只是一个小企业,如蛋糕烘培店)正在走向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球化发展,工程日益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成为跨地区、跨文化的活动形式,这就要求工程活动进行广泛的社会协作。但毫无疑问工程活动将会受到更多的政治因素、文化传统因素、环境因素巨大影响,影响一项工程活动的顺利实施将更多的受到非技术因素(即政治形态)制约,工程从业者也必然需要具备更多的文化包容和跨界沟通交流能力。

4. 产业形态

未来工程活动涉及的产业维度将呈现跨界化形态,宏思维、关联性和平台化将成为这种产业形态的主要特征。未来工程活动涉及到的全产业链条(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即CDIO)的各个环节相互关系将更加密切、完整一体,任一环节的工程从业者都需要具有宏思维和全局观,都需要知晓其它环节的业务活动和表现形态。而任一环节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将主要依赖于全产业、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即资源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同时,伴随这种产业新形态,工程活动的价值链条也在延展,不仅是加工制造实物产品,工程转包、技术贸易、产品创意也能产生崭新而巨大的价值。这就意味着,未来不论是设计工程师还是制造工程师,对产品(市场)的需求信息都应有清晰的了解,而不仅仅只是“技术岗位之师”。

5. 人文形态

未来工程活动涉及的人文维度将呈现服务化形态,同理心和关爱服务将是这种人文形态的主要特征。工程活动将从现在的以技术应用和加工制造的“物”的核心,转移到以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的核心,就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工程就是创造有用的人造物。相对于制造“硬产品”,工程活动将转变成为真正关注“人”的需求的一项服务工作。这就意味着,工程从业者必须具有更为广泛的人文情怀,工程师的行为将是众多服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工程师的个人活动。

以上五个维度的“新业态”,已经对我们的认知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体现在高新技术行业领域,更广泛影响传统工程领域。就目前来看,我们对未来“新业态”的认知尚存在较大不足,这在国内的工程教育领域尤其如此。例如,相对于表述具体、业态明确、强调工业宽带的德国“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规划对“新业态”的表述较宏观、业态描述比较模糊、过多聚焦于技术装备、忽略了完整工业链条,两者在对“新业态”的认知上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需要把对扑面而来的“新业态”的分析与梳理作为“新工科”改革的基础。我们对“新业态”的理解,不仅要有宏观上的方向指引,还要有细节上的具体描述,更要有产业全链条上的清晰解构。

“新工科”之新

“新工科”之新,应该是工程教育对工程活动“新业态”的全面回应,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切实可行的落实路径和创新举措。我们认为,“新工科”之新主要体现在新理念、新课程体系和新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1. “新工科”是体现工程教育理念的新革命

“新工科”需要进行教育范式的变革,重新找回“工程范式”在工程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工程范式”对所有工程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范式变革的方向应该是从科学范式迁移到工程范式,这不是抛弃科学和知识理论,只是抛弃科学轴心、科学主导,转向工程的本身应有轴向,即实践的轴向、设计的核心、综合的特质。从而体现工程教育的工程主体性,让工程教育回归到对工程价值的关注。这种范式变革将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第二次革命。

“新工科”应该是对旧有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关于未来‘新工科’的实践和方法之要,强调应该落地在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新’”。

2. “新工科”是对当前课程体系的新革命

“新工科”理念的落地,应该落在课程体系的重构上。高校要提供以“设计”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在以“设计”为核心的培养计划制订中,把当代最新的工程实践引入课程体系中,这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全新革命。应该看到,如果不做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新工科”将会又一次沦为概念的炒作。而作为未来工程师培养的主要手段,顺应“新业态”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也是落实“新工科”目标的必由之路。

笔者曾对工程教育创新模式如何在大学落地,开展了工程教育适应性转换平台专题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及Nvivo分析软件对当代工程教育改革的典型文献22篇进行了三级编码质性分析,归纳出工程教育适应性转换平台8个核心要素。其核心层次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第二层次是大学文化变革、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和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第三层次是营造变革的社会环境、经费和税收支持和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转换平台建构的思路和流程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发展目标,最终通过整合必要的资源,动态实现规划目标。这样就把教育项目建设的环境变化、规划目标、差距、关键技术、实现路径与政策策略等项目要素清楚地传达给相关主体,并集成一体。

由此可以看出,工程教育的核心是构筑新型的本科课程体系。我们应树立新的课程观: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安排的,促进学生的知识增进、能力提高和素质养成的活动都是课程。“新工科”的课程体系需要对应完整工程链条,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突破从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到专业课的三段论,紧紧围绕着“新业态”的五方面特征,沿着工程活动从构思、设计到加工制造、服务应用的全链条,把工程范式贯穿于始终。同时加强“工程导论”等入门课程教育,增强未来工程师的系统观、全局观和关联力。

关于“新工科”的落实上,在“天大行动”的“问产业需求建专业”的基础上,我们建议扩展前后两个问题:问“人”的需求看业态,问工程需求改课程。前一个问题关注于“新业态”对未来“人”的发展新要求,属于战略层面的前瞻性思考;后一个问题关注于“工程范式”对当下课程体系的重构新方式,属于微观层面的务实性行动。这样,三个问题共同构成了对于“新工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宏、中、微”实现路径策略。

总之,“新工科”要把面向“新业态”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提,以“工程范式”为指导,把工程设计放在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位置,以工程设计而不是科学原理及应用为主线来规划工科课程体系。

3.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体制的新革命

“工程范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新工科”的教育体制必须采用“开放办学”的模式,把人才培养放进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走出去、请进来”,在工程教育的各个环节里向学生们展现真实世界的工程需要。为此,要明确“新工科”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自己的事情,而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和参与的事情,打破高校包揽的局面,把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组织都纳入工程教育体制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上下联手、前后联动,为“新工科”的落实提供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和条件创造。

对未来“新工科”发展的建议

认清了工程活动未来的“新业态”,也就找到了“新工科”实施的准确方向和路径。为落实好“新工科”理念,我们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关注新业态,重构新课程

未来“新业态”是工程教育创新的基础和目标,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未来新业态的具体形式,了解真实的、未来可能的工程背景或业态。这要求我们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理解未来工程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建议国家加强对未来“新业态”的预测性研究,重视对“新工科”理念的落地路径分析,同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在“新工科”教育的主体作用,促进大学教师对行业的关注和实践参与。

在把握“新业态”的基础上,再运用反绎推理的思路重构现在的工科课程体系。这种重构不是对原有课程计划的小修小补,其改革的重点是对过去科学导向的教育观念进行拨乱反正,让课程体系回归工程范式的本源,突出现代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增设工程导论入门课程做引导,促进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和工程造福人类的责任担当,同时把“设计”教育理念在理论课程设计、小组项目设计、到毕业综合设计等一系列活动中贯穿始终。

(二)加强政策调整,推动社会协同

政策调整和社会协同主要分为政策调整、文化生态、政府引导与推动、校企协同四部分。首先,政策调整旨在改进激励政策,重点在于认可教学和教改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建立新的、科学的学术观,树立教学就是学术、教改也是业绩的理念。其次,在高校的四项职能中,建立和谐共生的学术文化系统,超越非此即彼的科研学术排他性,认可教改活动的研究性,认可教改成果的创新性。第三,加强政府引导与推动,搭建教育与社会行业之间现实的“桥”,推动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不缺位,共同服务于未来“新业态”。最后,强化校企协同,构建“双师互聘、合作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一方面,学校设置校企双师制课程,拓宽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应用性研究,另一方面,企业允许教师挂职,准许学校培训企业员工,创造校企共同研发行标、专利的机会。

 

因时而动:聆听“新工科”建设春雷(摘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417日,李薇薇)

未来十年,人类可能会迎来八大科技里程碑。迅猛更新迭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呼啸而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时不我待。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

因时而动、瞄准未来,“新工科”应当长成啥样

“新工科”建设杜绝一刀切,按照分级分类的办学特征有侧重地推进: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48日,天津大学,来自工科优势高校齐聚一堂,“天大计划”再次重磅出击,以“六问”直击塑造未来的新工科: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并依据“双一流”建设“三步走”的路线图,描绘和制定“新工科”愿景与规划——

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站在新的起点看来处。

自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稳步探索7年,而伴随着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铿锵步伐和“新工科”的开春之雷,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持续提速。

“当今,高等教育面临五个变化: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变化恰是“新工科”因时而动的依据。

“国家推动和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急需改造升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我们的坐标已是国际坐标,我们要定的标准已是国际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谈及“新工科”建设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变化时掷地有声。

因时而动,返本开新。“新工科”的愿景美好而宏大。

远处展望、近处审视,“新工科”究竟新在哪儿

紧缺!

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麦肯锡咨询研究指出,到2018年,仅仅在美国,大数据人才短缺就达50%-6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

高层次人才紧缺!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只占人才总量的29%和2%。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高烧难退”。

脱节!

刚毕业的某工科院校的学生小薛在工作后不久抱怨:“大学4年,学校为我们组织的实习多是到校外工厂参观,能够实际动手的岗位特别少,实习时间也很难保证,工作伊始,感觉特别缺乏对新兴产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

乱石当空,惊涛拍岸。“新工科”的征程看似一点儿也不平静。

远处展望,近处审视。我们依然触摸到“新工科”于以往工程教育探索和实践中所迸发的可预见的勃勃生机。

在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报告中,有数据显示,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生数量于2014年就已达到721万人次,规模达世界第一;同年我国工科毕业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8%,也位居世界首位。

此外,我国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在层次上也较为完备,近年来工科学生在校本科生与博士生的培养均超过20%,硕士生超过16%,专科生也增长了8.5%

可以说,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程教育已取得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就。

可是,巨大的工程人才缺口凸显工程教育改革已行至深水区。“新工科”如何做好历史担当?其究竟“新”在哪?

“简单而言,‘三新’涵盖‘新工科’建设内涵:即新理念、新要求以及新途径。新理念即是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新要求即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培养要求;新途径则是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以及协调与共享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给出了“新”的定义。

在当下“新工科”的探索与实践中,最需要吸收和融入什么?

钟登华指出,需要更加注重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打造完整创新链条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意-创新-创业”。从上游激发学生创意,从中游创新实践计划,从下游服务学生创业。

“天津大学为此成立了宣怀学院,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育和创业生态的构建,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富有企业家精神及勇于投身实践的卓越人才。”钟登华说。

“在创新创业年代,怎会需要八股文式样的陈旧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副院长邹强担任《创业策划》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探索打破边界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企业领导不知从何处认知企业的历史经验,怎能制定出好战略与战术呢?”在邹强的课上,运用的企业诊断案例皆来自其教学团队操盘过的公司。渐渐地,有企业家慕名而来。邹强会把企业家参与的课堂信息及时互动到校内教学平台,吸引更多大学老师到课堂进行校企联动。

如此的跨边界探索,企业家、大学老师、大学生深度融合的体验式教学生态体系就搭建成了。

围绕“三新”,新工科建设还应体现什么?

“新工科建设应体现战略性、创新性、系统化和开放式等特征,从‘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家化’三项关键任务入手,实现以通过制定《工程教育法》,推动协同育人;通过扩大办学自主权,使工程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适应;通过改革评价体系,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三项重点突破,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钟登华进一步指出。

消除壁垒、学科交叉,“新工科”怎样活起来

新工科人才培养,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是更多的知识,还是做知识的脚手架,是学习还是如何学习?

“对于‘新工科’建设要‘授人以欲’。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的见解富有新意。

“创新是探索未知世界或解决实际问题,而未知世界或实际问题是不分学科的,创新的突破点往往是交叉学科。因此,‘新工科’建设尤为要注重学科交叉。我们希望学生不拘囿于传统学科边界,由实际问题来驱动学习和研究。”杨斌说。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就采用探索国际化、跨学科、密切产业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自主创办了“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大跨学科研究中心,初期涵盖了13个传统一级学科。

消除学科壁垒,由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组织教学科研活动;放宽招生口径,吸纳各学科最优秀生源;通过简化“三段式结构”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可以说,交叉学科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极大的办学灵活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工科’的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应激性地多设一些新的交叉专业,甚至专业更细分和碎片化。‘新工科’的学科交叉,也并非只是工科,人文、设计、医学等都是‘新工科’的积极参与者。”杨斌指出。

作为具有引领性的工科优势高校,大学如何设置适应“新工科”的新专业,无疑需要更多的校本智慧和更具国际视野的管理手段。

“高校要更多地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理解‘新工科’,其并非既有工科之外新增加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优化现存的工科,否则,优势工科以往的优势也会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负担。”杨斌的担忧也是诸多工科优势高校管理者急需的应对。

有专家指出,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引起多元化的挑战,其不再仅仅是依靠知识驱动,而是需要一种“可持续竞争力”为依托。

在“新工科”建设视野中,何为可持续竞争力?

“学生具有对于未来全球事务与国家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意识,能认知到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科学和工程技术在社会信息化变化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全球化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晓斌副校长解读道。

这样的解读也恰是“新工科”建设的使命和出处。为此,必然要进行涵盖深、覆盖广的全方位教改及探索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徐晓斌指出:要创造培育方式新特征。人才培养方式上,应体现国际化、智能化、交叉化等特征;要探索工程教育项目代入法学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究式与小班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促进工科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跨国交换学习。要明确新人才培养类型。如“新工科”人才是培养科技人才与研发人才,还是培养新兴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或是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人才及可持续竞争人才等。

在两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新范式的理念被诸多与会专家和学者认同。

“新范式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新理念和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多学科以及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在工程教育领域已倾心探索十数年的汕头大学校长顾佩华是“新工科”新范式的有力倡导者。

在“复旦共识”中则明确定义“新工科”新范式为: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

春雷响,万物长。

就在“天大计划”路线图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布前日,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组织下,来自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的专家代表不顾连日的车马劳顿及高强度的会议研讨,依然在海棠花怒放的天津大学,共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事宜,准备尽快通过课题发布方式全面启动“新工科”建设……

 

 

 辑:徐鹤  宋歌 

 稿:金海龙 

上一条:2017年第11期(总第133期) 下一条:2017年第9期(总第131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