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简报 >> 正文

2017年第6期(总第128期)

2017年09月14日 15:05 徐鹤 点击:[]

燕山大学教务处          2017年第6期(总第128期)        2017515 

     

教学动态

学校公布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我校代表参加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高峰论坛

我校举办本学期第一期教学技能工作坊

 

教务处举办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度报告会暨2017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交流会

我校组织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报送工作

我校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7年合作项目调查工作已完成

我校完成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开发项目服务公司招标

教务处调研麦可思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教务工作简讯

教育探索

学以致用,建言献策——本科生关注校本研究

督导专栏

机械学院、环化学院督导组近期工作情况

学院采风

 

马克思学院举办“教学学术视野下的CDIO与高校思政课改革”专题培训会

里仁学院召开2017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报告会

环化学院举办通识教改课体验活动

信息学院学生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电气学院召开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准备工作协调会

机械学院召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座谈会

工作提示

 

召开2017年创新创业工作会议、申报通识选修课课源及线下辅导教师

高教视点

季羡林:我做学问,是为了更好地教书


教学动态

学校公布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20161121日至25日,我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2017417日,河北省教育厅将专家正式反馈意见(冀教高函【201710号)返回我校。专家组从6个方面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成绩:一是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效果显著;二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基本确立;三是教学经费有保障,教学资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四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系统深入,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五是生源质量高,学生指导和服务到位;六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形成,运行有效。同时,针对我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在认真分析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基础上,拟定学校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并在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校长办公会审议后,该方案于515日公布。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将历时一年半,划分为确定整改措施、开展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学校形成整改工作报告四个阶段。整改工作涉及11个职能部门(教辅机构)及相关学院,将针对学校在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16个专项整改工作。

整改阶段是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的关键阶段,学校将把整改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的重点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统筹安排单位的整改工作,实施“一把手”负责制,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各责任单位要认真落实学校整改工作方案,认真研判本单位整改工作方案,明晰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解细化任务,确保按时落实到位。学校各单位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供稿人:宋歌)

 

我校代表参加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高峰论坛

510日至11日,由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主办,湖南工程学院承办的主题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湘潭召开。此次会议共吸引来自100余所地方高校和企业的260余名代表参加。我校机械学院副院长金淼一行2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与支持下召开的,旨在深入探究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与建设,推动形成广泛共识,主要由“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常务理事会”、“教育部领导、工程教育专家的主题报告”、“地方高校代表性成果交流”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单位及个人聘书颁发”四部分组成。会议围绕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之路、新经济对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并形成了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七项倡议”(草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应用型大学定位,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创新大学组织模式,整合资源发力新工科;完善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共筑工程教育的共同体;紧密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改革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能力。

会议期间,我校代表认真听取了各主题报告和成果交流,金淼副院长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常务理事会议,并领取了常务理事单位及个人聘书。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工科建设将为我校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深入研究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内涵特征、建设方法与发展路径,对我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意义重大。(供稿人:金淼、赵春梅)

 

我校举办本学期第一期教学技能工作坊

54日,我校举办本学期第一期教学技能工作坊。本期工作坊以“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为主题,邀请信息学院窦燕教授为主讲嘉宾,面向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 

窦燕老师从信息化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谈起,结合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策略、讲授方式、学习内容、作业方式、教师角色、分组方式和评估方式等7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在设计方面的区别,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ppt、格式工厂、zoomltmindmangerxmind、学堂在线、mooc等常用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她还从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辅助信息化教学的常用工具、信息化时代的教师等5个方面逐步展开,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学的观点和经验。

最后,窦燕老师以教育信息化奠基人、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Seymour Papert教授“优秀的教学将不是去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去构建更好地学习机会”这一名言与大家共勉结束本期活动。(供稿人:张亚靖)

 

教务处举办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度报告会暨2017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交流会

为深入推进我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借力企业资源开展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同时总结我校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下简称“产学合作项目”)申报和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教务处于511日举办了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度报告会暨2017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交流会。

会上,2016年已成功申报产学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对项目内容、建设进度、后期计划等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教务处工作人员向与会人员从多方面详细介绍了产学合作项目,包括项目背景、我校项目申报建设情况以及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等。在经验交流中,与会师生就企业选择、合同签订、经费报销、政策支持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对学校的产学合作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3年以来,教育部定期发布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促进我校师生深入了解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吸引更多的学院和师生积极主动申报产学合作项目,开展产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供稿人:黄丽)

 

我校组织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报送工作

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要求,我校于近期组织相关学院开展了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情况报送工作。截至59,文法学院和经管学院共报送了14本与已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内容相关课程的教材,其中马工程教材8本,其他自选教材6本。目前,教务处相关人员正在对课程使用教材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将于近期完成申报工作。

近年来我校坚持严格选用马工程教材,明确要求与已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内容相关的课程应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教育部关于使用马工程教材的相关规定,并希望相关学院严格把关,落实好教材选用工作。(供稿人:李文静)

我校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7年合作项目调查工作已完成

2017年,我校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本科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2016届)”、“本科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评价(2011届)”和“用人单位跟踪评价”3项跟踪调查。目前,3项跟踪调查的问卷调查工作已经结束。

“本科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2016届)”方面,相关调查及统计工作均已完成,并形成《2016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目前已经学校审核通过并定稿。“本科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评价(2011届)”方面,经过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团队多轮问卷发放、学校教务处与学生工作处的协同推动,此次问卷填答率已满足取样标准,现已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用人单位跟踪评价工作”方面,问卷调查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统计报告撰写工作。

“本科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和“本科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评价”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为我校教务、学工、招生、就业等方面工作提供数据及分析,近期学校拟继续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本科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2017届)”和“本科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评价(2012届)”工作。(供稿人:刘毳)

 

我校完成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开发项目服务公司招标

为满足2016年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需求,教务处于本学期开学初向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提出采购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开发服务招标申请。428日,通过竞争性磋商招标方式进行了该项目的公开招标,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招标会。在到场的4家单位中,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总价29.3万中标,成为我校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开发项目的服务公司。近日,教务处与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开发项目的合同内容进行了充分协商,目前正在进行合同签订。课程视频制作工作将于近期启动,预计在8月底前完成。

为加强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学校于2016年立项了4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要求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在学校教学平台上进行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基本资源的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此,学校已于今年初搭建了燕山大学慕课平台,此次又购买了视频制作开发服务,进一步确保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供稿人:黄丽)

 

教务处调研麦可思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工作,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针对学校目前使用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平台越来越无法满足教学及管理需要的现状,教务处于近期调研了麦可思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经多方面调研比较,该平台较学校现有评价平台具有“多角色”“多终端”“即时性”的评价模式特点,具有先进的评价理念、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许多优越的功能。近期,教务处将进一步学习了解该平台,调研使用该平台的学校,并在校内选取部分学院试点使用该平台。(供稿人:刘毳)

 

教务工作简讯

近期,教务处对《教务处“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度实施情况从规划实施进展、遇到困难和问题、今后推进措施等三部分进行了总结。目前,各项工作基本按进度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供稿人:赵春梅)

59日和11日,教务处对东校区35门通识选修课线下辅导情况进行集中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教师辅导形式大致分为讨论、答疑、学生汇报、提问、作业、ppt讲解等几种形式,绝大部分线下辅导均按计划开展,但部分课程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供稿人:李文静)

近期,教务处拟定了《燕山大学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方案》,并确定了校内组稿专家。目前,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准备工作已正式启动。(供稿人:黄丽)

 

教育探索

学以致用,建言献策——本科生关注校本研究

本学期,我校多个本科毕业设计课题或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选题与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内容相关,如:理学院2013级统计学专业宋斌的毕业设计课题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研究对象;信息学院2013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刘琪同学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为研究对象,2014级软件工程专业岳子明同学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大学生行为分析与预测为研究对象;文法学院201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赵薇同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文法学院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等等。为给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教务处工作人员为上述项目负责人及指导教师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执行情况,提供相关数据,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此外,教务处还与相关部门沟通,为项目提供尽可能多的基础数据,全力支持学生开展相关调查。

此类选题直接关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今后,学校将继续鼓励并支持广大教师和同学关注“校本研究”,营造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的校园文化,促使学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促进学校个性化、人本化的建设和发展。(供稿人:赵春梅、刘毳、黄丽)

 

督导专栏

按照机械学院期中教学检查的要求及部署,学院教学督导组于510日针对2016年学院各系部所承担的教学归档材料进行了抽查,涉及试卷、三级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材料。抽查结果表明,试卷批改评分公正、成绩登录规范,材料齐全;三级项目分组人数及每组一题符合要求;所抽查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报告内容比较详实,书写比较规范。通过抽查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三级项目的分组及组内学生的考评依据需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客观评价学生的工作情况,杜绝“乘车”现象;部分设计图纸存在“贯标”不到位等问题。(供稿人:徐向伟)

52日至12日,环化学院教学督导组对各专业毕业设计中期答辩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检查发现各专业均能按照上报的时间、地点进行答辩,答辩组老师按照原定安排出席,学生答辩有序,现场整体秩序较好,针对个别同学答辩声音较小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督促并得到改进。此外,学院教学督导组还对《色谱质谱分析》、《化工原理实验B》两门实验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经检查两门课程组织规范有序,并能采用刷卡机进行签到签离,实验教学效果良好。(供稿人:苏静静)

 

学院采风

马克思学院举办“教学学术视野下的CDIO与高校思政课改革”专题培训会

(文稿来源:马克思学院教务科于秀春) 

为了深入学习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认证的教育思想,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4日举办了题为“教学学术视野下的CDIO与高校思政课改革”专题培训会。会议由刘永志副院长主持,学院党委书记任海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系主任李晔担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培训。

任海书记具体介绍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与天大行动所确立的新工科工程教育愿景和模式,阐述了教学学术的具体内涵,倡导工科院校教师应多参与工程实践,提高工程能力,提出用学术化的教学来保证CDIO工程项目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针对CDIOOBE理念和新工科教育模式,提出思政课教学的3个改革方向:一是扎实推进中班教育教学改革;二是积极探索全过程多元化学习产出考核方式及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加强顶层设计,注意各门课程的衔接与融合。

李晔教授汇报了其带队参加的2017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联盟教学展示活动暨第二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体系创新研讨会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和“联盟教学”这两个新词汇的含义,简述了会议会程,分享了研讨会上由北京大学仝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副院长李朝阳教授等名师带来的最新教学方法:诸如具体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方法,过程考评中平时成绩的考核新形式,选择阅读史料的新标准等。她还提议用组织小型圆桌会议的方式来研讨思政课改革具体实施方法。

刘永志副院长表示思政课中班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借鉴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动我校文理融合,相互促进;王新华院长最后表示学院全力支持教师参加教改高端会议,学习前沿优秀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全院教师对OBE教学理念和CDIO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我校思政课建设及教学改革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模式与方式的深入改革,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里仁学院召开2017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报告会

(文稿来源:里仁学院网站石丽娜)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对岗位职责的认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里仁学院于54日举行了2017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报告会。院长王洪斌、正处级辅导员王国伟、副书记尚雪梅以及全院近150名教职工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副院长李仕华主持。

会上,马克思学院魏黎波教授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兴趣爱好、执着的努力追求3个因素,并指出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死心塌地当教师,坚守道德底线,才能功到自然成,成为一个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机械学院姚建涛教授详细阐述了大学教师的职责以及大学的“学”与“教”的现状,并以机电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收获,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的成果与体会。经管学院逯宝峰老师以“热爱是最有力量的成长”为题,介绍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着重从自身力量和外部力量两方面对大学教师如何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行了阐述。他强调讲台(岗位)是教师的根据地,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要全力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理学院徐玉民教授在题为“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师德的内涵,并指出大学教学应该讲认识问题的过程、讲道理、讲如何去发现问题,应该“引而不发,跃如也”,方法讲透而不讲尽。

最后,院长王洪斌代表学院对四位教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作了总结讲话。他就今后学院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内涵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三是要狠抓院风、教风、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四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推进质量快速提升。

 

环化学院举办通识教改课体验活动

(文稿来源:环化学院谢丹阳肖海燕苏静静) 

为了激发学院教师参与教改工作的热情,环化学院于428日举办了《化学与人类》通识课实验部分的体验活动。因场地限制,2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内容主要为手工皂制作。任课教师通过实验视频和说明卡片向大家介绍了制作方法,并用ppt展示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在任课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到场教师均亲自体验了手工皂制作的全过程,欢乐之余,课程新颖的形式与设计也让教师们对教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期学院将继续举办第二期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了解到更多形式不同的教改课程,增加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兴趣。

《化学与人类》为“基于OBE理念的非化学化工类化学素养课的实践研究”教改项目的研究课程,该项目于2016年由李秋荣教师负责的通识课小组申报并被学校列为核心项目。受国际化学教育潮流推动,《化学与人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在理论课讲授环境、能源、材料和生命健康等主线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期望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新增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16学时,并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实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学院学生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文稿来源: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冯建周) 

422日,第三届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开幕。我校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冯建周老师和穆运峰老师指导的两支代表队参加,并分别在命题赛和技能赛中取得三等奖,荣获佳绩。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东南大学、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承办。大赛分为7个预赛赛区,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138所高校的489支队伍参加,最终选拔出55支队伍进入决赛。信息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赛事,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指导教师和选手历经半年多的精心筹备,最终在众多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为我校争得荣誉。

 

电气学院召开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准备工作协调会

(来源:电气学院网站教务科张薇薇) 

为做好专家进校考查准备工作,电气学院于55日组织召开了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准备工作协调会。学院领导、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和部分教师、电子实验中心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漆汉宏主持。

自动化系副主任刘爽就专业认证专家进校前期准备、实验室改造、培训组织、协调接待、时间安排及人员分工等各项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汇报。针对与会人员在自评报告撰写、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指导书整理及专业招生宣传措施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自动化系主任刘福才进行了补充说明。

最后,院长卢志刚和书记侯培国强调,自动化专业要发挥经验优势,做好认证前各项准备工作,学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确保顺利完成自动化专业认证复评工作。

 

机械学院召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座谈会

(来源:机械学院网站李富娟) 

53日,机械学院组织召开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座谈会,针对学院的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向教师广泛征求意见。会议由学院创新基地主任姚建涛主持。学院副院长金淼、教务科长徐向伟、创新基地副主任陈子明、部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竞赛指导教师以及各系部主任、副主任共17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姚建涛主任向与会老师说明了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及意义,并详细介绍了创新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各项赛事的组织等情况。金淼副院长从学生、教师、学院3个角度介绍了开展创新活动的意义,并就目前的竞赛奖励机制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创新学分、科技竞赛、大创项目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分阶段培养等问题,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对学院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教育、更好地发挥学院创新基地的作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学院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

 

工作提示

近期教学工作提示

序号

通知名称

截止时间

备注

1

关于召开燕山大学2017年创新创业工作会议的通知

518

准时参会

2

关于开展2017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检查工作的通知

519

提交电子版检查方案

3

关于申报2017年秋季学期通识选修课课源及网络课线下辅导教师的通知

522

提交课源申报材料

4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530

提交报名表及相关材料

5

关于落实2017-2018学年秋、冬学期教学任务及征订教材的通知

531

提交相关材料

6

课程评估系统试运行

7月初

在线开展评估资料审阅等工作

 

高教视点

季羡林:我做学问,是为了更好地教书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2017512日,季羡林)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

可他精通12种语言,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

有领导曾建议他去中国社科院当副院长,他不去。

1978年让他兼任北大副校长时,他一口答应了。

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去当个副局级?

他说,我只想当了教书匠。

季羡林,看这位国学大师如何当老师!

其实,在我看来,我只是一名教师而已。

如果一定要在这教师前面加个称谓,那么我想我在讲台和研究室的案台上工作了一辈子,要说一点经验没有,也是说不过去的,那就姑且是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人民教师吧。

那些学问,学术,在我看来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三寸讲台上教书育人吧。

碾转多个讲台

老师学的越多,学生走得更长远

我这一生辗转于多个讲台。1934年,我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我应母校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到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员。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不为别的,总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多出去看看,把外面的知识多带一些回来。

同年9月,我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喜爱语言,在这方面可能也有些许的天分,既然喜欢,就多学一些,第一是因为这些是我发自内心由衷热爱的,第二也是为了今后在讲台上不至于无话可说。

既然当了教师,那就甘为人梯吧,我学的越多,为学生们铺的台阶就能越长,他们的路也能走得更长远。

教育者的情怀

就是为学生栽出更好的“花”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儿一笑,说:“正是这样!”。我想,我毕生研究语言,国学,不敢说有什么成就,如果把这些学问比喻成“花”,那么我毕生所学都只是想让我的学生们更好的看到罢了。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为这些后起之秀们栽出更好的“花”。干我们这一行,社会责任感很重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学生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也就不愧学生叫我一声老师,不愧祖国和人民给我的这些信任了吧。

我眼中的好老师

难忘西克教授,一想到就泪流满面

留学期间,西克教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我这一生中都难以忘怀的一位好老师,西克教授的家世,我并不清楚。到他家里,只见到老伴一人,是一个又瘦又小的慈祥的老人。子女或什么亲眷,从来没有见过。看来是一个非常孤寂清冷的家庭,尽管老夫妇情好极笃,相依为命。

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早越过了古稀之年。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他不仅对我传授知识,还在我在德国期间,如父亲或者祖父一般慈祥地照顾我。

那时,直到今天,我一看到他的相片,心里依然生出无穷的勇气,觉得自己对梵文应该拼命研究下去,不然简直对不住他。他对我好得真是无微不至,我永远不会忘记!受他影响,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我对待学生也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我想身为人师,本身就应如此。

此心安处是吾乡

回来,是为了传承美好的知识

1946年,回国后我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我终于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我就是要回来,当年出去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来。

经陈寅恪推荐,我被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我很欣慰,我觉得我在国外飘荡中研究的这些学问终于可以有机会传承下去了,但在北大教书的这期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说是灰暗,倒不如是一次磨练。

现在闲来无事时也经常看着我在“十年动荡”期间写的各种文字,以《牛棚杂记》为例,总觉得那时候的我写的文字,有种我现在怎么揣摩都一去不返的特殊味道。

牛棚中的十年浩劫

我忘不掉自己是个老师,是个做学问的人

记得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十日深夜。我服了安眠药正在沉睡,忽然听到门外有汽车声,接着是一阵异常激烈的打门声。连忙披衣起来,门开处闯进来大汉六七条,都是东语系的学生,都是女头领的铁杆信徒,人人手持大木棒,威风凛凛,面如寒霜。

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早有思想准备,因此我并不吃惊。我毫无抵抗之意,他们的大棒可惜无用武之地了。我没有来得及穿衣服,就被赶到厨房里去。

我并没有想到什么人道主义,因为人道主义早已批倒批臭,我被带上“走资派”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分到艰苦地区参加劳动改造。我和几个一起被发配到这里的“罪人”亲手搭建起牛棚,在这牛棚中,我们经常会以各种名义被打得遍体鳞伤。

我想我应该写文章,将这些苦痛的生活记录下来,不仅仅是记录,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该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个老师,是个做学问的人。

就这样,我白天成了一个在牛棚中忍受苦痛的人,夜晚,则用笔将这一天的心灵也好,肉体也好的伤痛记录下来,我本性木讷,文字在那时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

对得起教师的身份

作为一个搞学问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研究

然而,作为一个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在学术研究方面,这十年却成了一个空白点。幸而,在学术研究方面,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这十年内,我除了开会,被“打倒”,被关进牛棚,被批斗,被痛打之外,没有时间和心情搞什么学术研究。

到了后期,虽然我头上被诬陷而戴上的无数顶离奇古怪的帽子一顶也还没有摘掉,但已走出了牛棚,被分配到东语系的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去看守门房,收发信件和报纸,传送电话。

我作为一个“不可接触者”,枯坐门房中,有时候忙,有时候又闲得无聊。我实不甘心,挖空心思,想找一点事干。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我只能偷偷摸摸地从口袋里把小纸条拿出来,仔细推敲,反复考虑,把散文改成诗体,这就是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最后几年所做的唯一的一件当时并没有认清它的重大意义,后来才慢慢认识到的工作。我只是认为在任何时候,作为一名搞学术的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研究,对得起自己,更得对得起自己的教师身份。我这几十年的从教和学术经历如果算是成功的话,那也一定是源于坚持和专心致志。

我教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学问研究,以上的这些,是我对学问,对身为人师认识的浅谈,如果硬要让我来个总结,我想我这一生坚持的无疑是四个词,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罢了。

 

 

 辑:徐鹤  宋歌 

 稿:金海龙 

上一条:2017年第7期(总第129期) 下一条:2017年第5期(总第127期)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